历史的面孔

出版时间:2011-10  出版社: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有限公司  作者:史飞翔  页数:200  
Tag标签:无  

前言

文化,学术命运的忧患——序《历史的面孔》    史飞翔是学习外语出身的,却偏爱散文写作。初出道的他可能走过回忆童年、怀念父母之爱、记往昔人和事的创作路子。但这个时间很短,他就走上了文化散文的写作路子。写自己读书的心得体会,探究从孔、孟圣贤到清末民初学人的行状、学问、关怀、精神,寄托自己的学问志向、人格理想,光大中国优秀的人文、学术传统。虽然难免有摘抄书报、一事一言、一思一议的简单和学术根底的不牢靠,但这种学问和言论的文化倾向对他这一类迹近于“80后”的青年写作者来说,却有使人眼前一亮的感觉。这亮点,就是一心向学、常读书、多思考、勤笔耕,脱离了他的许多同龄人常有的对物质享受、权力金钱、钩心斗角等十分热衷的低级趣味。    人非生而知之者,只有读书学习,才能提升自己的学问修养、人格品位、文化境界,才能凭一技、一术之长,立足于竞争激烈的社会之中。即使是从政入仕、经商济世,也不能离开这样一个人生的门径和支点。“生子当如史飞翔”,此年近古稀的笔者,在读了他的文章,了解他的人格品行之后的感慨和嘉许。这是我的俗,是我的偏执,也是我最想对当今的青年学子说的话。在这个价值观混乱的社会,只想凭自己的知识、技能生存的青年就是好青年,如果还想到于读书学习中修养自己的人格,并以自己的善心、良行影响周围的环境和人心,他就是优秀的青年、有为的青年,也必将是前途最光明的青年。    《历史的面孔》一书中可以称之为读书笔记的文章,是传达了史飞翔最新的读书感受、最近的思想成果的学术文化随笔。它们所涉及的不仅是这些人物的命运经历、婚姻爱情、性格品性、人格风范,还有他们的学术品德、治学方式。有的文章还涉及了他们与当时的社会文化环境的冲突和斗争,提出了文化及学术人如何安身立命的问题,这不仅在当时,即使在当今社会都是十分重要的大问题。尽管这些问题历来就有,也被许多前贤所关注过,但却于当今的文化、学术生态最为迫切,最当紧要。举目‘四顾,种种令人痛心疾首的学术、文化乱象,影响的已不是一时的学术得失,而是中国文化和民族精神的未来安放处。飞翔肯定也一定是有感而发,而不仅仅是舞文弄墨。“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心有所忧的问题化之为文章,才是能引发共鸣、启发思考的好文章。我为飞翔之进步、渐入文章之堂奥而高兴。诚所谓积累渐丰、思考渐阔者也。    历史与社会,时代与现实,是一定文化精神状态产生的基础,然而文化学术又以一种气魄、神韵、思想、精神影响着这个时代和它的未来。所以文化人的困惑与尴尬,也常常是这个时代的困惑和尴尬;文化人的命运,也常常是文化的命运。这或许正是我们由飞翔文章所应该引发的联想,唤起的责任。    (作者系著名评论家、茅盾文学奖评委)

内容概要

本书包含了英雄的悲歌,圣哲的智慧,隐士的哲学,智者的忧思四辑内容,以凝练的文字、详实的史料、全新的视角阐释了众多历史人物的命运及其思想内涵。是一部学术性与趣味性兼具的大众读物。从中可了解到正史中所不载的别样历史,领略传奇人物对人对事的另一番态度。

作者简介

史飞翔,青年学者,散文作家。1977年生,陕西乾县人。1994年开始发表作品,文章散见多种报刊,并被《读者》、《青年文摘》、《书摘》、《杂文选刊》等知名杂志转载。有多篇作品入选《大学语文》、《高中语文阅读欣赏》等大中小学教材。出版散文随笔集5部,曾获“世界华文成就奖”。近年来致力于民国时期学人研究。系中华孔子学会、中国散文学会、陕西省作家协会、陕西省文艺评论家协会等多家文学、学术团体理事或会员。

书籍目录

第一辑 英雄的悲歌?
项羽为何会失败?
刘邦的成功之谜
友情的背叛:孙膑与庞涓
吴起:杀妻求将
长孙皇后:红颜未必是祸水
房玄龄:读书人的悲哀
李斯的人生哲学
韩信为何会造反?
从韩信之死考察刘邦、萧何之关系
李广为何难封?
审视苏武
张良的智慧
嵇康因何被处死?
王勃是被吓死的吗?
入世不彻底,出世不甘心:陶渊明的悲剧人生
陶渊明与《闲情赋》
苏东坡:一蓑烟雨任平生
司马迁与汉武帝
郑板桥的“难得糊涂”
袁枚散书
袁枚等死
第二辑 圣哲的智慧
孔子为什么会讲“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
食、色,性也:孔子的婚姻
孔子的人生感悟
孔子的晚年
孔子与老子
第三辑 隐士的哲学
中国历史上的隐士
中国历史上的隐士小团体
评《中国隐士与中国文化》
中西方隐士之比较
隐士的哲学
隐士的境界
隐士的读书生活
隐士的变态行为
终南山的隐士
终南山为何多隐士?
苦瓜和尚
鸠摩罗什与佛驮跋陀罗
道心不与俗心同
第四辑 智者的忧思
文人的面孔
文人的绝命词
历史名流的真面目
天才与疯子
天才的归宿
天才为何多薄命?
哲学家的婚姻与爱情
艺术家的良知
学人的气节
大师的硬度
有趣的墓志铭
中国历史上的怪异行为
看大师如何成功
传统文化中的人生智慧
后记

章节摘录

版权页:我注意到这样一种现象或者说是事实:历史上大凡有点成就的艺术家,他们大多在身体上或是心智上有些问题。作曲需要敏锐的听力这是毫无疑问的,但是贝多芬和斯美塔那这两位伟大的音乐家却都是聋子。我想象不出一个连声音都无法听到的人是怎样作曲的。当全世界的人都沉醉于第九交响乐曲的时候,唯独贝多芬自己听不到自己作的曲子。音乐大师舒曼患有严重的精神分裂症,他曾不止一次地企图跳莱茵河自杀。那个因为创作出不朽之作《二泉映月》而被誉为是“20世纪最伟大的民族音乐家”的阿炳竟然是个瞎子。同样,作为伟大画家的凡.高因为患有一种间歇性小叶癫痫症,需要用洋地黄来治疗,而洋地黄会引起视觉发黄。这也许就是凡。高的作品很多都是黄色基调的原因。莫奈有严重的白内障疾病,这种眼疾的逐渐扩散使大师的画作越来越混沌,越来越模糊,他无法分辨蓝色和紫色,而他做完白内障手术之后,在他的水彩百合系列中有着温柔、丰富的蓝色和紫色。俄罗斯伟大的文学家托尔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终生都未能逃脱癫痫的厄运。英国意识流小说家伍尔夫的文学史可以说与其癫狂的精神折磨息息相关。海明威、川端康成则长期困于精神抑郁的魔窟里。名噪世界的犹太籍精神病医生弗洛伊德的生平更是一个天才与疾病的极好案例。他3岁时从捷克迁往德国,在路上因火车的瓦斯灯光而联想到“人的灵魂”,从此患上了妄想症和神经衰弱症。这种病折磨了他半辈子,直到他发明了“精神分析法”之后,才用自我分析予以治疗。据说,拜伦、济慈、肖邦、史蒂文森、劳伦斯、梭罗、卡夫卡等知名的艺术家都患有肺结核……以上这些事例表明人类疾病与艺术似乎有着不可思议的联系。长期患病导致一些人选择了通过艺术来表达情绪,或者说是通过艺术来补偿自身的身体缺陷,克服自卑。生理的疾病逐渐衍生成一种精神疾病,天才是一种精神病。到底是疾病产生了天才,还是天才产生了疾病?哲人说,生命是残缺的艺术。我的认识是:大凡艺术家天生都是残缺的。艺术只能安抚后人却不能安抚艺术家自己。身体有残缺的艺术家,他们的灵感更丰富,作品更震撼人心。天才无与伦比的想象力是一种消耗巨大的人生运动,其付出的代价自然可观。对于敏感的天才而言,在百无聊赖的苦闷中,在无计可施的烦恼中,在找不到解救之路的昏暗中,想象之火从地下蓬勃突发,哥白尼的曰心说、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凡.高的《向曰葵》……无一不是在想象之火的燃烧中达到了各自的极致!这种超脱现实、不计一切的想象力的过度驰骋,所带来的直接后果是神经衰弱、精神抑郁以及各种各样的身心疾病。

后记

项羽“力拔山兮气盖世”,人称“西楚霸王”。他骁勇善战,力挽狂澜。然而就是这样的一个大英雄,却在那场“楚汉相争”中落了个乌江自刎的下场,实实让人扼腕叹息。后人在总结这段历史时,往往将它归咎于刘、项二人的个人素质。说什么刘邦足智多谋,富有远见,胸怀开阔,礼贤下士;说项羽优柔寡断,刚愎自用,缺乏远见,不能听取他人意见等等。事情果真是那样么?    巨鹿之战前夕,各路抗秦之师云集,但诸侯军莫不畏秦,无一敢解巨鹿之围,就连“名冠诸侯”的楚军上将军宋义也是“饮酒高会”,至安阳裹足不前。在这十万火急的关键时刻,项羽“即其帐中斩宋义头”,后又破釜沉舟,烧掉营房,血战秦军。可见,项羽并非优柔寡断。    在那场著名的鸿门宴中,项羽要取刘邦人头,易如反掌。但他却一而再,再而三地错失良机。难道是项羽不明白这其中的利害关系么?非也!项羽之所以会失败,当然并非他自己所说的“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而恰恰在于他自身,在于他自身与生俱来的那种性格禀赋。具体说就是一种源自人的天性的、善的成分。有道是“仕宦中无骨人”。政治斗争是残酷的,也是无情的。因此,政客们往往是绝七情、灭人欲。项羽说到底还是情面软,有同情心,下不了手。鸿门宴上,刘邦处处示弱、口口称臣,这就使项羽产生了恻隐之心、悲悯之心。刘邦恰恰是利用了项羽人性中那种善的成分。此其一。    项羽是一个重义轻利且极重感情的人。对于做人这无疑是正确的,但对于从政则显然不合时宜。譬如,鸿门宴中,樊哙手持兵器闯人帐中。项羽却说:“壮士!”并赐酒肉。这充分说明了项羽是一个重义气讲交情的人。即使是在“身被十余创”,命在旦夕的时刻,还对汉骑司马吕马童说:“若非吾故人乎?”“吾闻汉购我头千斤,邑万户,吾为若德。”乃自刎。到死都不忘成全朋友。此其二。    项羽率性而为,缺乏政治素养。项羽是一个性情中人。他爱憎分明,喜怒形于色,口无遮拦,率性而为。这从他少年时见秦始皇出巡日“彼可取而代也”,可见端倪。再譬如,在对待女人这个问题上,项羽霸王别姬,一曲“虞兮虞兮奈若何”催人泪下,千古流传。可见项羽确是一个热血男儿。刘邦天生贪财好色,行军中没少干“搂草打兔子”的勾当。但他在攻下咸阳后竟能“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这说明刘邦有很强的自控能力,能为更大的利益而暂时抑制自己的欲望。这样的人是很厉害的,当然也是很可怕的。与刘邦的老谋深算相比,项羽有时候近乎天真。譬如,他在意识到对权利的追求是以百姓的生命和痛苦为代价的时候,就向刘邦建议:“天下匈匈数岁者,徒以吾两人耳。愿与汉王挑战,决雌雄,毋徒苦天下之民父子为也!”此其三。    最后,项羽还是一个过分看重面子、有着强烈虚荣心的人。即使在满身是伤、命在旦夕的时刻,他还不忘对属下说句:“你看我干的怎么样?”读到此处,我几乎要落泪了!这让我想起了死前不忘整冠的孔子的弟子子路。公元前480年,卫国政变,子路为护主英勇就义。根据史书记载,当时的情况是这样的:子路自知难免一死,心想大丈夫死也要死得豪壮,于是便把剑往地下一扔,然后不慌不忙地捡起被敌军掀倒在地的帽子,用手指弹去灰尘,端正地戴到头上,又系好带子。大声说:“君子死,冠不免。三军可以夺帅,匹夫不可夺志!”这时敌军蜂拥而上,举刀乱砍,子路顿时被剁成了肉酱。    另外,当乌江亭长把船靠在岸边,苦劝项羽登船回江东,以图东山再起时,项羽却说:“天之亡我,我何渡为!”遂婉言谢绝。如果说项羽当时采纳了乌江亭长的建议,不是没有机会的。可以说项羽是心甘情愿,自动退出这场角逐,退出历史舞台的。他宁愿选择死亡,以此来结束灾难,也不愿卷土重来,扭转战局。这让我们再次看到了项羽身上闪烁着的人性的光辉。    项羽的失败完全是由他个人的悲剧性格以及他身上的那种善的成分造成的。与那个连父亲的肉都要分一杯的阴险奸诈的刘邦相比,项羽的失败是注定的,是不可避免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历史从来就是胜者王侯败者寇。项羽是失去了做皇帝的机会,但他却赢得了世人的敬仰。做皇帝又能如何呢?P3-5

编辑推荐

《历史的面孔》由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有限公司出版。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历史的面孔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5条)

 
 

  •   散文与历史结合,这种形式让人赏心悦目。。。
  •   回味历史
  •   严肃地来说,这本书不算是对历史的研究性著作,如作者而言,这算不得一本理性的著作,应该说把散文与历史结合而成的散文性历史,或者称之为学者散文。因为散文不再是空洞无物的感怀,而是对于历史上人和事的由衷抒发和个人观点的表达。

    书不厚,对于历史的好奇心,在作者优美的文笔渲染下,读起来颇有趣味。这本书让我想起前不久看的聂作平写的《历史的B面》,两本书的相通之处是,都算是对历史的新解,用我们今人的视角和语言习惯以及思维方式,对历史上的人物和事件进行了深刻分析,提出了独到见解。比如文中对于孔子“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的解读。文中的一大亮点是对中国隐士文化的全面细致的分析和研究,这是我第一次全面接触,作者以论著的形式先后阐述了不同时期中国的隐士文化的兴起和衰落、隐士形成的原因、隐士的小团体等,让人耳目一新。

    说到历史,其实无非一种真实。只是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历史的真实不容我们去质疑,但我们可以去研究和挖掘历史上未被证实的事件,我们可以去怀疑我们认为值得怀疑的历史。书分四辑,分别对历史上的英雄、圣哲先贤、隐士和智者进行了研究和分析。作者夹叙夹议,三言两语就道出了历史上英雄结局的悲哀,圣哲普世的情怀,隐士出世入世的无奈和智者们对时代的忧思。

    时势造英雄是对的,但盛世逐英雄的结局似乎又验证了“狡兔死,走狗烹”的悲剧,历朝历代,只要稍有不慎,英雄人物最终的结局可想而知,冯唐易老,李广难封,给后世留下一段段悲壮的故事。这其中自然免不了小人的趋炎附势,使奸耍诈。可以说,历史上如果没有小人,或许会是一片生平。对于历史上的小人,作者没有谈及,或者这也是一个不错的课题。

    对于隐士,我一直是持敬佩和向往态度的,如书中所说,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有避世的心里。有的是鸵鸟,遇到事情就像躲起来,这自然是怕事引起的消极避世;有的是看破红尘遁入空门,看清了世事繁杂和人情冷暖后,终于学会了放下,进而产生出世之心;有的是怀才不遇壮志难酬,这在历史上也不乏其人,甚至有以及大一部分都是抱着此种心态隐居山林,故有句话说“终南捷径”,就是说要想出仕可以以退为进,就像让刘备三顾茅庐的诸葛亮,这样才更能显出自己的人生价值。而现如今的隐士其实多是避世,厌倦了尘世间的尔虞我诈,人情淡薄,世态炎凉,或者是真的心累了,想找一块清静之地安度晚年,毕竟如今的社会噪杂不堪。有句话说“闭门即是深山,读书随处净土”,还有句话说“小隐隐于山,大隐隐于市”,能做到闹中取静的人毕竟是少数,这也属于作者说的“心隐”。而那些避居山林的是“身隐”,心却未必隐。还有就是以孔子和老子为代表的一代先哲对中国文化产生的巨大影响,这个自不必赘言。

    古代是文学大师频出的时代,且这些大师多身兼数家,往往既是文学家,又是哲学家、政治家、书法家、画家等等,离我们最近的民国时期也是国学大师频出的时代。然而当人类文明发展到今天,我们以为是人类文明迄今为止最发达的时代,但我们却没有了大师,我们的生活富足,但精神却开始贫乏,这值得我们深思。这是一个富足的时代,但也是没有大师的时代。我们在获得丰富物质生活的同时失去了最重要的精神家园。

    作者笔法似太史公,每一个故事,陈述史实之后,往往会在最后加上一段自己的观点,以及对当下人们生活的启示,以古喻今,非常值得一读。作者从历史中能读出新意,我们从作者的解读中也能悟到更多。
  •   一家之言,可以借鉴
  •   非常负责、讲究诚信的友好书店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