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金融产业组织研究

出版时间:2012-11  出版社:四川大学出版社  作者:杜兴端  页数:268  字数:244000  

内容概要

  农村金融是现代农村经济的核心。建立现代农村金融制度,首先要求建立一个有效率的农村金融产业组织体系。《中国农村金融产业组织研究》从产业组织的角度,运用产业组织理论系统研究中国农村金融市场,分析了中国农村金融市场结构,探讨了农村金融组织行为,测度了农村金融市场绩效,提出了农村金融产业组织政策目标和相应的政策措施,为推进中国的农村金融体制改革作出了有益的探索。

作者简介

  杜兴端,男,汉族,中共党员,经济学博士。1980年4月出生于四川省射洪县,2011年6月获四川大学经济学院经济学博士学位,现在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与农村经济研究所从事经济研究工作。主要研究领域为产业组织、农村金融和农业经济。公开发表学术论文多篇,其中被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全文转载一篇。主持四川省软科学项目一项、四川省农业科学院青年基金项目一项,主研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一项、四川省“十二五”农畜育种攻关项目“农作物及畜禽育种攻关战略研究与公共服务”子课题一项,完成多项农业规划、咨询项目。

书籍目录

第1章 导论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1.2 基本概念界定
  1.2.1 产业与产业组织
  1.2.2 金融产业与金融产业组织
  1.2.3 农村金融产业与农村金融产业组织
  1.2.4 研究范围
 1.3 研究方法
 1.4 研究框架
 1.5 可能的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第2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2.1 产业组织理论
  2.1.1 产业组织理论的早期发展
  2.1.2 哈佛学派与SCP分析范式
  2.1.3 芝加哥学派与“效率结构”假说
  2.1.4 可竞争市场理论
  2.1.5 新奥地利学派的产业组织理论
  2.1.6 新制度学派的产业组织理论
 2.2 中国农村金融产业组织研究综述
  2.2.1 关于中国农村金融市场的主体构成的研究
  2.2.2 关于中国农村金融市场的SCP分析
  2.2.3 关于农村金融组织定价行为的研究
  2.2.4 关于农村金融组织之间市场竞争的研究
  2.2.5 关于农村金融产业组织效率指标体系的研究
  2.2.6 关于中国农村金融产业组织创新的研究
  2.2.7 关于中国农村金融产业组织政策的研究
第3章 中国农村金融业的形成和发展
 3.1 新中国成立以前的农村金融业
  3.1.1 古代农村金融业
  3.1.2 近代农村金融业
 3.2 新中国成立以后的农村金融业
  3.3.1 以农村信用合作社为主体的农村金融兴起时期(1949-1957)
  3.3.2 农村金融业发展停滞的时期(1958-1976)
  3.3.3 农村金融业恢复与重构时期(1977-1983)
  3.3.4 农村金融业的拓展时期(1984-1995)
  3.3.5 农村金融业的调整时期(1996-2002)
  3.3.6 农村金融业的改革时期(2003-2006)
  3.3.7 农村金融多元化创新发展时期(2007年至今)
第4章 中国农村金融市场结构
第5章 中国农村金融组织的市场行为
第6章 中国农村金融市场的绩效
第7章 中国农村金融产业组织政策
参考文献
后记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插图:   (1)农村金融市场供给主体增加,形成了一定的竞争。1985年,中国人民银行出台了专业银行业务可以适当交叉和“银行可以选择企业、企业可以选择银行”的政策措施,鼓励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和建设银行四家专业银行之间展开适度竞争,从而打破了银行资金“统收统支”的“供给制”。在这一措施的鼓励和指引下,1987年后,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开始在农村设立分支机构,正式进入农村金融市场,为蓬勃发展的乡镇企业提供金融服务。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的进入增加了中国农村金融市场的供给主体,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农业银行(包括其管理下的农村信用社)在农村金融市场的垄断地位,完善了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促进了农村金融市场的适度竞争。 1986年1月,在国务院主持下,邮电部与中国人民银行联合发布了《关于开办邮政储蓄的协议》,决定在北京、天津等12个城市试办邮政储蓄业务。同年2月,邮政储汇局成立。1986年底《中华人民共和国邮政法》通过,将邮政储蓄业务法定为邮政企业的业务之一,邮政储蓄这一“准银行”系统遍布全国。在邮政机构遍布城乡的情况下,邮政储蓄业务的开展,在农村存款市场上对农村信用社形成了竞争压力,同时极大地提高了农村储蓄业务的覆盖率,增加了农民储蓄服务的可获得性。截至1995啤底,邮政储蓄机构在农村共有网点20513个,农村存款余额546.9亿元。但是,这一时期只存不贷的邮政储蓄机构,扮演了农村资金“抽水机”的角色,成为了新的国家抽取农村金融资源的重要通道。 (2)农村信用社稳步改革。1984年8月6日,《国务院批转中国农业银行关于改革信用合作社管理体制的报告的通知》发布,提出了“要通过改革,恢复和加强信用合作社组织上的群众性、管理上的民主性、经营上的灵活性,在国家方针、政策指导下,实行独立经营、独立核算、自负盈亏”。1986年前后,逐渐组建了县级联社,行使对农村信用社进行管理、指导和调剂的职能,农村信用社的自主权有所扩大。一系列的改革推动了农村信用社的发展。截至1995年底,全国共组建了县级联社2409个,独立核算农信社50219个,所有者权益达632亿元,其中实收资本378亿元,总资产9857亿元;各项存款余额达7173亿元,其中储蓄存款6196亿元,吸收了农村储蓄的60%以上;各项贷款达到5176亿元,占整个农业生产贷款的60%以上,农户贷款的80%以上,乡镇企业贷款的70%以上。

编辑推荐

《中国农村金融产业组织研究》由四川大学出版社出版。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中国农村金融产业组织研究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