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国银行监管的主要法律问题研究

出版时间:2004-1  出版社:厦门大学出版社  作者:蔡奕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本书以跨国银行监管的基本原理研究为基础,从国别监管、国际监管、内部监管三个层面深入研讨了跨国银行监管所牵涉到的法律问题,着重探讨了国际金融一体化与金融自由化浪潮冲击下跨国银行监管所存在的缺陷与不足,并密切地关注跨国银行监管的最新发展动态。笔者希望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总结出跨国银行监管的一般规律与发展趋势,并借鉴国外及国际跨国银行监管的有益规则与先进经验,完善中国的跨国银行监管法制。    概括而言,本课题的研究意义主要有三:    1.力求突破传统对跨国银行监管笼而统之、不加区分的研究方法,以国别监管、国际监管和内部监管为三条主线,梳理国际金融一体化和金融自由化下跨国银行监管纷繁复杂的诸多法律问题。    2.通过对跨国银行监管既有法制的研究,剖析跨国银行监管的一般规律,并试图在此基础上总结出跨国银行监管的发展趋势。    3.中国已加入世贸组织,世贸组织项下的《服务贸易总协定》及《金融服务贸易协议》对中国的跨国银行业发展而言,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同时对中国的跨国银行监管也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本文试图通过对国际上和国外跨国银行监管成功经验的总结和借鉴,构建和完善我国的跨国银行监管法律体制,改进我国的跨国银行监管思路、方式和技术,从而保障我国跨国银行业能够应对国际金融一体化和金融自由化的冲击,得以稳健、均衡、高效地发展。    (二)研究体例说明    上述“双刃剑”效应只是折射出跨国银行业的“市场失灵”现象,如果金融监管当局能因应金融一体化和自由化的浪潮,及时改弦更张,更新监管措施,以“看得见的手”调控失灵的金融市场,仍然可以实现跨国银行业的安全、稳健、高效运营。但是,由于金融监管总是滞后于被监管者的金融创新,加上金融监管当局创新监管的意识淡薄,导致对跨国银行的监管频频出现“落空”局面。一般认为,对跨国银行的监管依其监管的范围和方式可大别为三类:国别监管、国际监管和银行内部监管。鉴于跨国银行监管这一课题体系庞杂,内容繁多,若对以上三种监管模式进行全方位的制度性研究,易致篇幅冗赘,也为笔者学力所不逮。故本课题主要致力于对跨国银行监管要害和实质性问题的研究,不求面面俱到。为了体系上的完备和论述上的需要,笔者拟以国别监管、国际监管和银行内部监管这三种监管模式为主线,构建本课题的研究体例。其中,国别监管又可拆分为东道国对外资银行的准人监管与母国对跨国银行的并表监管两个相对独立的部分。

作者简介

蔡奕,1975年生,福建平和的,法学博士、博士后。现为厦门大学法学院国际经济法研究所博士研究生。著述颇丰,参与编著《宏观经济法》、《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国际经济法学〉自学辅导》等著作,并在《国际贸易问题》、《法学》、《经济法制》、《国际商务》、《江汉论坛》、《现代法学》等刊物上发表论文、译著四十余篇。

书籍目录

导言:国际金融一体化与金融自由化背景下的跨国银行监管问题  一、研究背景:金融一体化和金融自由化浪潮对跨国银行业的“双刃剑”效应  二、研究目的、意义及体例说明第一章 跨国银行监管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跨国银行监管的经济学原理    一、公共利益论(the Public Interest Theory)    二、捕获论(Capture Theory)    三、金融抑制论(Financial Restriction Theory)    四、经济管制论    五、跨国银行监管经济学诸理论的评析  第二节 跨国银行监管的法学原理    一、跨国银行国别监管的法学原理    二、跨国银行国际监管的法学原理      ——“全球合作”原则    三、跨国银行内部监管的法理基础  第三节 跨国银行监管的核心原则    一、双重许可原则    二、适度监管原则    三、并表监管原则    四、审慎监管原则第二章 东道国对跨国银行的市场准入监管  第一节 跨国银行市场准入的待遇标准    一、发达国家的跨国银行市场准入待遇标准    二、发展中国家的跨国银行准入待遇标准    三、世界贸易组织关于银行准入待遇标准的法律规范评析  第二节 跨国银行准人的形式与条件    一、跨国银行准入的形式    二、跨国银行的准入条件  第三节 跨国银行准入东道国证券业的法律问题    一、银行参与证券业务的动因及其绩效分析    二、跨国银行准入东道国证券业的利益冲突及其危害    三、跨国银行准入东道国证券业的组织模式    四、跨国银行准入证券业所产生利益冲突的法律监管  第四节 中国对外资银行的监管法制及其完善    一、中国对外资银行的准入形式及其完善    二、中国对外资银行的准入条件及其改进    三、我国对外资银行市场准入管理方式和程序的最新调整    四、我国外资银行市场准入法制存在的问题及其完善第三章 母国对跨国银行的并表监管  第一节 并表监管的基本理论问题    一、并表监管的涵义和特征    二、并表监管的前提条件    三、并表监管与长臂管辖的区别  第二节 母国并表监管实施的法律问题    ——兼评国际商业信贷银行的倒闭    一、BCCI事件的由来     二、母国的确定    三、并表监管与金融隐秘权的冲突    四、并表监管过程中的现场检查和外部审计  第三节 欧美并表监管的立法与实践    一、欧盟并表监管立法及其实践    二、美国的并表监管实践  第四节 中国并表监管法制的建立与完善    一、我国并表监管立法与实践的现状    二、我国母国并表监管法制的建立与完善第四章 跨国银行国际监管的法律问题  第一节 巴塞尔文件体系的法律性质辨析  第二节 多元化金融集团的国际监管    一、多元化金融集团的兴起及对传统银行监管方式的挑战    二、对金融集团资本充足性的监管方式    三、对管理层和股东的适宜性要求    四、金融集团监管的信息共享和协调员制度  第三节 巴塞尔新旧资本协议比较    一、跨国银行资本充足性监管概述    二、巴塞尔新旧资本协议比较  第四节 金融集团国际监管规则和新资本协议对中国监管实践的借鉴意义    一、金融集团国际监管规则对中国监管实践的启示    二、新资本协议与中国商业银行资本充足性监管的完善第五章 跨国银行内部监管的法律问题  第一节 跨国银行内部监管的基本理论问题    一、内部监管的定义    二、跨国银行内部监管的目标    三、跨国银行内部监管的基本原则    四、银行内部监管与银行治理的联系与区别    五、银行内部监管的实施效果  第二节 跨国银行内部监管的制度设计    一、跨国银行业的控制失灵问题    二、管理层监督和控制文化(management supervision and the contr culture)    三、风险识别与评估(risk recognition and assessment)    四、日常业务控制和业务防火墙    五、信息与交流    六、内控监督和改正机制  第三节 英美跨国银行内部监管的制度与实践及中国商业银行内部监管制度的建立与完善    一、美国跨国银行内部监管的原则与制度    二、英国跨国银行内部监管的制度与实践    三、中国商业银行内部监管制度的建立和完善结语:跨国银行三大监管模式的相互关系与“三位一体”的融合趋势    一、国别监管在跨国银行监管中的基础性作用    二、国际监管对国别监管的协调和完善作用    三、跨国银行内部监管的局限性及其外部约束    四、三大监管模式的渐趋融合与我国的应对参考文献后记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跨国银行监管的主要法律问题研究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