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视野下的翻译研究

出版时间:2010-8  出版社:厦门大学出版社  作者:邱文生  页数:322  

前言

  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语言研究的不断深入以及其他相关学科特别是认知心理学、认知科学的迅猛发展和研究方法的不断创新,无论是哲学家、心理学家还是语言学家,都愈来愈重视语言与认知的内在联系。语言作为人类认知基因内化的一个部分,是人的智能活动之一,是认知过程的产物,是人类认知能力的体现。语言认知研究的纵深发展同时又触发了把语言作为对象的翻译研究的新变化。翻译研究超越了传统的译学理论藩篱,开始深入研究翻译过程的主体认知问题,亦即从认知的角度来重新审视翻译范畴下的各种翻译现象及其本质,例如Gutt和赵彦春提出的关联认知翻译观以及王寅提出的认知语言学的翻译观等。这些学者的研究表明,双语转换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认知心理过程:无论是对原语文本的理解还是对译语文本的产出,都要受到认知主体心理表征的制约,可以说是认知的制约(cognitive constraints)。

内容概要

本书吸收借鉴认知理论有关语言认知的研究成果,从认知的角度阐述了翻译的本质问题,提出了翻译认知观,并佐证其合理性;在翻译认知观的视域下,探讨了翻译的主体问题一主体·主体性·主体间性、翻译主体能力结构与行为认知的构拟、翻译过程:理解与表达、思维认知与翻译、隐喻思维认知与翻译、意象认知与翻译、逻辑认知与翻译和修辞认知与翻译。本书取这样的视角,取这样的结构具有翻译理念的创新性和研究视野的创新性。本书的读者对象主要为翻译研究者和翻译专业研究生。

书籍目录

前言一第一章  翻译与认知  1.1  认知学科的理论概述——取向于语言认知    1.1.1  认知心理学    1.1.2  认知科学    1.1.3  认知语言学  1.2  翻译与认知的关联性    1.2.1  认知范畴中的翻译    1.2.2  翻译认知观的理据      1.2.2.1  语言与认知      1.2.2.2  认知是翻译的必要条件      1.2.2.3  翻译是一种认知行为      1.2.2.4  翻译是一个认知过程  ……第二章  翻译本体的“认知”性向度——从多维认知的角度看第三章  认知视阈下的翻译主体问题——主体·主体性·主体间性第四章  翻译视野中的主体能力结构与行为认知的构拟第五章  翻译过程:理解与表达——基于翻译障碍问题的认知分析第六章  思维认知与翻译第七章  隐喻思维认知与翻译第八章  意象认知与翻译第九章  逻辑认知与翻译第十章  修辞认知与翻译

章节摘录

  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用“一般”这一概念来描述翻译能力与翻译行为的关系,是因为译者作为有意识的主体存在,其主体性的发挥还受意识形态、动机的影响,也就是说翻译行为寓存着翻译实践活动的目的性,这既是一种事实存在,又是一种社会价值观念存在的反映。众所周知,翻译行为活动属于人们创造精神价值的活动。精神价值是指客体同人的精神文化需要的关系,它不仅包括知识价值和审美价值,还包括社会伦理道德价值。当社会伦理道德价值在原语文化语境与译语文化语境中发生冲突时,翻译能力与翻译行为的关系就复杂化了——两者未必能呈现出一种正对应的关系。译者,特别是后殖民时代的译者,常常不能唯原作是从。译文中出现了改写、删译现象。再看译文的语言表现形式,有时译者左右于其文化意识价值的取向,出现了翻译能力与翻译行为相悖的现象,如鲁迅的“硬译”,它是译者的有意识行为,是由他的文化价值取向所致,因而不能有效地说明他的译人语能力。这种带上社会性特征的目的性指向行为所造成的非对应现象,这里不作深入论述(此问题另有专述),因为它已不再是翻译能力所产生的自然翻译行为。

编辑推荐

  《认知视野下的翻译研究》共分10个章节,主要对认知视野下的翻译课题作了探讨和研究,具体内容包括“翻译与认知”、“翻译本体的“认知”性向度——从多维认知的角度看”、“翻译视野中的主体能力结构与行为认知的构拟”、“隐喻思维认知与翻译”、“逻辑认知与翻译”等。该书可供各大专院校作为教材使用,也可供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作为参考用书使用。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认知视野下的翻译研究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3条)

 
 

  •   认知分析到位,受益匪浅!
  •   很受启发。值得购买。
  •   很适合用来当写论文的参考书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