阁楼里的女人

出版时间:2005-1  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德)莎乐美  页数:170  译者:马振骋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为易卜生演出的杰出女演员是很多的,但是为了易卜生剧本写评论的女作家,那些年代除了莎乐美以外没有别人。……40年后梅耶·本弗莱称这部书无疑是最精彩的易卜生评论集。    德国作家萨尔勃曾说,莎乐美是一位“具有非凡能力的缪斯,男人们在与这位女性的交往中受孕,与她邂逅几个月后,就能为这个世界产下一个精神的新生儿”。作为尼采的追求者,里尔克的情人,弗洛伊德的密友,莎乐美几乎是男人心目中的女人!她非同寻常的人格独立性战胜了时代套在女性头上的一个个枷锁,她对自由的追求和精神上的进取使她的生命闪烁着耀眼的光芒。易卜生的剧本实际刚刚搬上舞台,她已是惟一的女性评论家。通过书中充满智慧的文字、充满诗意的图片,我们将了解这位兼智慧与美貌于一身的一位真正的女性的第一手看法;她虽跟当时的世俗常有冲突,还是满怀信心,意气风发,朝着易卜生虚构的女主角绝望地追求的自我完美目标走去。    莎乐美是一位颇受争议的人物,她的某些行为举止以今天眼光来看依然不失先锋。人们至今对她生平事迹津津乐道,最突出的是她与当时社会精英人士之间的情感纠葛。在这一点上,她与前辈乔治·桑有一拼。两人都具有非凡的吸引力——决不仅仅只是容貌身姿,恐怕更突出的是她们非凡的心智和才情;两人都以“收藏名男人”闻名;并且都是创一代新风的女性主义者。     而乔治·桑除了多彩的经历被人们传诵外,还有大量小说流传于世。虽然我们从莎乐美传记中获悉她也是一位著述颇丰的作家,涉及体裁比乔治·桑更为丰富:小说、传记、评论、心理学研究报告等。但人们还是愿意谈论她的生平,仿佛那些作品与她经历相比已然退色。至今人们对她名声的认识是她与尼采、里尔克、弗罗依德“亲密接触”而赢得的。无疑,这对于莎乐美来说较为不公;尽管她的经历的确精彩无比。造成这一印象原因,可能是我国一直没有出版她的作品——除了那部据说是为了遮掩事实故意写得晦涩迷离的回忆录之外。而今,《阁楼里的女人:莎乐美论易卜生笔下的女性》出版使得这一状况得以改变。     莎乐美在此书中论述了易卜生六部戏剧——《玩偶之家》、《群鬼》、《野鸭》、《罗斯庄园》、《海上夫人》、《海达·高布尔》——中的女性形象,她以文学描述的手法,结合心理分析方法,以女性主义的独到视角进行阐发。     也许人们对书中涉及易卜生这六部戏剧不十分了解。可能只对《玩偶之家》耳熟能详,知道鲁迅曾经写过那篇有名的《娜拉出走以后》的文章。但这并不妨碍阅读此书。因为莎乐美在书中花费大量笔墨描述她们的故事,她将易卜生提供给舞台上的戏剧重新在纸上演绎了一番,娓娓道来丝毫没有使易卜生戏剧逊色;同时还在其中掺入了她的感想、对她们反叛方式的解读、尤其是对她们行为动机的想像与揣摩,仿佛那才是一束真正投射在舞台深处的灯光,将人物内心隐秘的波动映显出来。经过她的调度,她笔下的舞台场景、灯光布置、道具、服饰都成了她们内心写照的象征。     这些戏剧几乎都是探讨家庭、婚姻、情感危机中的男女关系,甚至包括乱伦中女性如何面对与选择的问题。莎乐美和鲁迅着眼点不同,她关注的不是那些女性命运的最终趋向。也不关注易卜生戏剧本身。而是关切她们的心灵、她们精神发展中呈现出来的新鲜意见,以及对看似稳固的男权进行嘲弄和冲击,仿佛她们就是现实中的人物。在书中,她私底下以自己行为、经历为模本去感受戏中角色,支持她们,赞美她们。从某种程度上说,这正是她写作此书的动机,隐晦地为自己行为进行曲折辩护。因为,她自己一生远比易卜生笔下女性更多姿多彩,也更不顾世俗戒律。     富有意味的是在书的最后,她以寓言化的方式将六位女性以她们各自特殊性情比作阁楼中的不同禽鸟,她们振翅欲飞,都想要冲出家庭牢笼。莎乐美对其中的娜拉评论道:飞翔的姿态本身就是一切,哪怕就此坠地死亡也是值得,颇带着一种悲壮的色彩,“在模糊颤动的轮廓中,梦幻似地在它面前浮现了现实的图画……饥渴的眼睛正对着太阳搜寻,带着垂落的翅膀孤独地跌落在圣诞枯树中间的怨鬼堆里,谁能说处在这个梦境里的野鸭没有获得真正的解放呢?”     此书据说是对易卜生戏剧中女性形象的唯一一部评论著作。在书中,莎乐美论述方式是奇特的,她暗中将那些女性现实与她个人经验联系起来,将理性剖析融合在感性叙事中,将真知灼见潜藏在对她们诗意化的描述里,细致周全地描绘她们内心曲折变化的过程。因此,与其说这是一部论文,不如说是一篇长长的散文,一份心理学报告。     就作者而言,她自己就是那时代最有争议的知识女性,一个早就走出阁楼的女人,她的智慧和经历已使她成为自己笔下妇女的先驱,她明白女性在社会中追求理想的生活和情爱方式,需要逾越多大的障碍。书中蕴涵了她个人的体验和肺腑之言,她犹如她们的知心朋友,理解并指导她们的生活。就此而言,由莎乐美来论述她们再恰当不过。

书籍目录

引言 第一章 娜拉//《玩偶之家》 第二章 阿尔文太太//《群鬼》 第三章 海特维格//《野鸭》 第四章 吕贝克//《罗斯莫庄》 第五章 艾梨达//《海上夫人》 第六章 海达//《海达·高布尔》 后记 一则寓言 附录 对《莎乐美论易卜生笔下的女性》的评论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阁楼里的女人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5条)

 
 

  •   本书的作者是一位俄裔美女。她的一生特立独行。与其说她写的评论吸引人,好象本书中对作者生平的描述更有意思。当然,易卜生写的是19世纪末的北欧女性,由同时代的女性写的评论视角和当代的不同。
  •   莎乐美本就是一个非同寻常的女人,她的评论自然也非同寻常。太尖锐,让人难以下咽!但却撕开了女人应该面对的充满悖论的生存世界。她告诉我们在这么一个男权社会里,女人无路可退!!很有意思!但翻译得不好!很多语句不通顺,很遗憾!
  •   对于剧中女性的分析,精细独到,喜爱戏剧与心理的读者应该阅读,文字深邃,需要慢慢品赏。
  •   特立独行
  •      我不得不承认,与《阁楼里的女人》相遇是源于我对莎乐美的好奇以及对马振骋先生的充分信任。他们一位被尼采喻为“平生有幸或不幸遇到的最有天赋、最有反省力和最聪明的女性”,一位是《小王子》众多中文版本中被业界所公认的最佳译者。他们两人联手借由这本小书将我引领到旨在描绘人间肖像的戏剧大师——易卜生的戏剧现场。
       对于易卜生的戏剧,我与大多数人无异,熟悉的只是《玩偶之家》这最为经典的一出。令我感到欣慰的是,莎乐美并没有抛弃我这类对易卜生不甚了解的读者,她采用重新演绎与展示剧本的手法,使我不仅有机会重温《玩偶之家》,更有幸结识《群鬼》、《野鸭》、《罗斯莫庄》、《海上夫人》、《海达•高布尔》,并激起了我进一步阅读易卜生戏剧原文,验证莎乐美观点的欲望。
       作为易卜生剧本刚刚搬上舞台时唯一的女性评论家,由于其个性及对世俗的回应与易卜生在许多方面存在一致性,我们有理由相信这本书丝毫不逊于同时期萧伯纳的《易卜生主义的精华》,她的解读是可信赖的。莎乐美吸引了尼采、安德列亚斯、里尔克和弗洛伊德等天才,当之无愧被称为男人的天使,而她“坚持安排自己的方式安排自己的人生”成为自己的上帝。这部佐以她自身的生活经验与感情困境融汇成的小书,无疑也提供了我们探究她的思想的不可替代的介质。
       《阁楼里的女人》,顾名思义,莎乐美以直觉而理性的笔触把因性格、家庭、婚姻的枷锁被囚禁在阴暗“阁楼”中的不自由的女人一个个鲜活地展现在我的面前。莎乐美看到《玩偶之家》中的娜拉“从一个无忧无虑的女孩转变成了一个有夫之妇,对她来说,只是从一个小的‘玩偶之家’迁入一个大的‘玩偶之家’。”娜拉伪造字据为丈夫治病而借债,独自通宵达旦地做抄写工作去偿还,她相信“海尔茂也会为她牺牲自己的”。然而她的丈夫在收到两封信时羞辱地指责与甜言蜜语地赦免的转变,使长期被海尔茂当作宠物圈养、玩具摆设的娜拉毅然选择出走丈夫为其高筑的阁楼。
       《海达•高布尔》中将军之女海达轻而易举地得到了娜拉渴望的自由,她的丈夫泰斯曼的“全部幸福就是竭力满足她的要求”。莎乐美指出海达“这个形象对自由有无限的要求,对义务与责任则断然拒绝”,“成长在一个阁楼世界,充满可怕的偏见、狭窄的限制,但是她在乎的不是活得自在,而是显得自在。”这个盲目追求“自由”的女人,最后由于担心受那件“骇人的丑闻”的胁迫而丧失了自由,海达“为自己死去,犹如她为自己活着”。
       对于意识觉醒而出走的娜拉,莎乐美是同情的;而对于不知自我定位,自囚于阁楼之上的海达,莎乐美则是嘲讽的。可贵的是,莎乐美不单通过这两位女性在戏剧中不由自主的动作表情更为具象地剖析了她们的心理意识,也描绘了易卜生其他戏剧中作为这两个人物过渡的阿尔文太太、海特维格、吕贝克和艾梨达。她通过揭露这些女性形象间的彼此联系,如她将阿尔文太太看作“留下来的娜拉”等,导引我去追寻易卜生戏剧创作的心路历程。
       同样地,莎乐美关注易卜生戏剧中“阁楼”里的女人相伴而生的“阁楼”里的男人。她看到娜拉的丈夫海尔茂是“一个感情上受伤的俗人,全身恐惧,满脑子私利。”他对于娜拉的关心从来没有超越于对自己尊严的关切,他与《海上夫人》中早期的房格尔相似,逼迫自己的妻子服从他的意志。莎乐美认识到易卜生伴随着自己经历戏剧创作的拐点,也引领房格尔最终发展完全,房格尔对艾梨达的理解,则促使两人最终共同将他们拴在一起的锁链转变成密切结合两人的纽带。而在《野鸭》中也存在着与海尔茂一样发展并未完全的“房格尔”——莎乐美指出略显幼稚地执著于理想主义的格瑞格斯,却在某种程度上与世俗地看待爱他的人的雅尔马在不经意间造成海特维格以“奉献自己”的方式来为爱献上祭礼。
       难得的是,莎乐美在本书的最后抽丝剥茧地阐述了易卜生戏剧中这些人物形象塑造的前后联系,甚而借由《野鸭》中反复出现的曾经自由的野鸭作为一个主要的比喻,用一个循环的“寓言”,分别给出六个答案和六个故事总结性地串联了自己对那些“阁楼里的女人”的评论。
       合上这本书,戏剧结束,帷幕落下后,莎乐美与马振骋又不忘牵引我回归舞台之外,去搜寻身边存在着的一个又一个剧中人的影子。在社会的浪潮中,我们前进、转身,优雅地前进、娴熟地转身……但或许人前人后由于世俗的标准,或狭隘地追求自我满足的实现被他人或自己关进“阁楼”而不自知。还好,被梅耶•本弗莱称为“无疑是最精彩的易卜生评论集”的这本《阁楼的女人》将会成为指引我们走出阁楼的阶梯。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