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通论

出版时间:2005-10  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顾伟列  页数:274  字数:346000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纵观人类文化史,世界上不同地区、不同国度的民族创造了各具特色的文化,其中尤为引人注目的是四大文化系统,即中华文化系统(也称儒家文化系统,它涵盖或辐射了中国、日本、朝鲜、韩国、越南等东亚和东南亚国家)、印度文化系统(也称印度佛教文化系统,它涵盖或辐射了印度等南亚地区)、阿拉伯文化系统(也称伊斯兰教文化系统,它涵盖或辐射了阿拉伯半岛、中近东、北非等地区)、西方文化系统(也称希腊罗马文化系统或基督教文化系统,它涵盖或辐射了欧洲、美洲和大洋洲等地区)。上述文化系统中,中国文化以其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延绵不绝而独具特色。中国文化是在基本独立的背景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研讨中国文化,首先应分析中国文化的生成背景,即地理环境、经济基础和社会结构。

书籍目录

导论
一、文化的含义
(一)对文化概念的理解
(二)文化范畴中的几组关系
1.广义文化与狭义文化
2.文化的外显模式与内隐模式
3.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
4.批判、继承与综合创新
二、中国文化的生成背景
(一)地理环境
(二)农耕经济
(三)社会结构
三、中国文化的基本特征
(一)人文性
(二)包容性
(三)伦理型
(四)和谐型
(五)务实精神
第一编 制度文化
第一章 经济制度
第一节 古代经济形态、土地制度与经济结构
一、自然经济形态
二、土地所有制形式
三、经济结构特点
第二节 中国传统经济思想
一、重本抑末
二、重义轻利
第三节 传统经济思想的现代转型
一、人治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
二、重义轻利向义利辩证统一转型
第二章 政治制度
第一节 中央集权:政治体制模式的确立
一、周代:向心型政治结构的初建
二、秦朝:中央集权政治模式的确立
第二节 传统政治文化的特征
一、为君之方:亲贤远佞
二、为政之道:倡导德治
三、治国之道:以民为本
第三节 传统政治观念向现代政治观念的转化
一、摒弃皇权至上观念,提高公民意识
二、摒弃人治,完善法治
第三章 职官制度
第一节 宰相制度
一、秦汉的三公制
二、隋唐宋元的三省制
三、明清的内阁制
第二节 监察制度
一、御史制
二、台院制
三、都察院制
第三节 地方官制
一、秦汉两晋南北朝地方官制
二、隋唐宋地方官制
三、元明清地方官制
第四节 古代官制的特点与官僚的政治人格
一、文官制度的实施
二、中央集权的强化
三、官僚的政治人格
……
第四章 宗法制度
……
第五章 科举制度
第六章 教育制度
第七章 婚姻制度
第二编 物质文化
第一章 服饰文化
第二章 饮食文化
第三章 建筑文化
第四章 交通文化
第五章 科技文化
第三编 精神文化
第一章 学术
第二章 宗教
第三章 文学
第四章 艺术

章节摘录

第四节 古代官制的特点与官僚的政治人格中国自秦统一全国至清朝灭亡,王朝帝国体制的延续达2000余年。其间,完备的官僚制度和庞大的官僚体系,对于君主专制集权的运作起了有效的作用。另一方面,君主专制集权既赋予古代官制以鲜明的特点,又塑造了官僚的政治人格。一、文官制度的实施中国地广人众,主要靠文官体系来维持国家机器的运转和对民众的治理,文官体系在历史上曾经担任了重要角色。早在春秋战国时代,不少诸侯国为在列国纷争中增强国力,纷纷改革内政,以建立有效的治理机构,其中官分文武,并依靠文官执行政务已是各国的普遍现象。及至秦朝,文官制度已基本完备。汉朝以降,随着察举制、九品中正制和科举制的实施,使各地受过教育的文士经推荐或考核进入各级政府。在中国的政治舞台上,儒者出身的文官始终是官僚队伍的主体。文官组织的持续运转离不开后备官员,即等待选拔的文士的支持,因此,文官制度对知识分子的导向功能十分明显。传统意义上的知识分子,是封建文化的主要占有者,但他们并不愿以文化人自限,不满足于单纯地创造和传播精神文化,而是把参政济世视为人生正途,渴慕在社会舞台上演出治国平天下的活剧。因李陵之祸而遭宫刑的司马迁如是说:“上之不能纳忠效信,有奇策才力之誉,自结明主;次之又不能拾遗补阙,招贤进能,显岩穴之士;外之又不能备行伍,攻城野战,有斩将搴旗之功;下之不能累日积劳,取尊官厚禄,以为宗族交游光宠。四者无一遂,苟合取容,无所短长之效,可见于此矣。”①上、次、外、下四个层面,莫不以入仕参政为目的,司马迁貌似自卑的自我评价,正揭示了“士以求仕”这一一元化的价值取向,知识分子首先要把自己造就成一个官僚,然后才能借助知识,上谏于君,下抚于民,即知识和权力联姻,方能体现人生价值。本来,知识分子所接受的主要是儒家思想的教育,他们一般都怀着儒家的理想渴望人仕参政,他们既是中国政治史上最活跃的一群人,也是一种对现实政治时时发出批判性声音的制衡力量。美国匹茨堡大学许倬云教授对此有如下的精辟分析:“文官体系在国家与社会的对抗过程中,是主要的抗衡力量,具有特别的功能。又因为文官制度选拔的背后有一大堆社会菁英,他们受过专业训练,等着出仕,但能够出仕者只是其中少数,而未出仕的人仍留在社会的一端,站在儒家意念的立场,监督政府的作为。

编辑推荐

《中国文化通论》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中国文化通论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8条)

 
 

  •   书寄来挺好的
  •   这本书买的时候只剩一本了,而且封皮就是一道大折痕看着很不舒服。不过优惠价买的,中评吧
  •   从来没那么失望过,快递员服务态度差,书也是拿过来都积了灰是什么情况啊,难道应为是打折的书就拿这种既没包装封面又很脏的来搪塞我吗!!!!
  •     顾教授的课总是不舍得睡觉、开小差,每次总是认真地做着笔记,一个学期下来,厚厚一沓,即使毕业了也不舍得扔掉。
      这本书是顾教授的著作,同时也是我们的教材。作为中国文化概要性质的教材,它深入浅出,但对某些文化现象的剖析却又非常深刻。
  •     
      摘要:在古代中国层层递进的等级制度内,若以“家”为最小单位,必能形成一个无比错综复杂的网状结构。比如民与民的关系是“家”,官与民的关系亦是“家”,暂且不论现实与理想有所出入,所谓“爱民如子”、“衣食父母”乃是这种理想关系最好的佐证。据此推理,天地万物在中国人的眼里无不是以“家”作为一个宏观单位加以理解的。
      
      关键词:宗法制度、家天下、国民性格、影响、8种性格
      
      何为宗法?“宗”乃宗族,宗族乃是同血缘家族的集合体,是一个家庭最宽泛的概念;“法”乃法规、规则,“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宗法制度简单说来就是一部集合所有家族共性的“中国式家规”。宗法制度不仅存在于古代,它的影响更是深入到国民的意识中,成为一种民族潜意识,一种生存本能而代代相传。宗法制度不仅仅存在于古代,在现代,人们仍在它的影响下生活、成长。只要是中国人,莫不是感同身受。
      
      宗法制度的核心概念,一言足以蔽之,曰“家天下”。对中国人而言,“家”是一切的核心,所谓“家和万事兴”。“家”的外延也无限广阔,从家庭、到家族、再到宗族,乃至国家,它们是全然一体的。所谓“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可见,中国人把“家”作为一个基点,一个起点,它的意义可以抵达于无限辽远,“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乃是一个古代士子最大的理想和抱负,而“国家”一词,是国民“家国一体”意识的最好表现,如果每个人能像“爱家”一样的“爱国”,那么这个王朝必是无坚不摧的,这或许是贵族为巩固统治的谋略,却也有其可取之处,在这样一种“家天下”的氛围下,才能出现“匈奴未灭,无以家为”的豪言,才能留下“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壮语,若人人都有此等觉悟,那么社会一定安定和谐,百姓安居乐业,那任何一个朝代都能“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虽然历史证明家族王朝“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必然性,但错不在宗法制度,而是“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混乱的人欲纠葛,完全打破了宗法制度所建立的平衡,而一步步走向灭亡。
      
      换句话说,在古代中国层层递进的等级制度内,若以“家”为最小单位,必能形成一个无比错综复杂的网状结构。比如民与民的关系是“家”,官与民的关系亦是“家”,暂且不论现实与理想的出入,所谓“爱民如子”、“衣食父母”乃是这种理想关系最好的佐证。以此推理,天地万物在中国人的眼里无不是以“家”作为一个宏观单位加以理解的。公是公家、国是国家、老板是东家、老婆是浑家、同性是本家、全体是大家、别人是人家、自己是自家。①“家”就是连接中国人和中国社会的一条纽带,一旦某人“出家”,便意味着切断了他与社会的联系,便意味着他作为社会人的决裂,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从此不受“家”的牵制,相反,人作为生物意义上的群居动物,他对“家”的背叛,从根本上是反人性的。所以,中国的孝道的提倡与对家庭的重视,从现代生物学、社会学上说也是先进、合理的。
      
      千百年来,这种“家天下”意识在中国历朝历代传承延续,乃至今日,它已俨然融入中国人的民族血液中去,给中华民族带来无法抹杀的性格特性和价值取向,比如对家庭的重视、对长幼尊卑原则的遵循,对乃至权威的崇拜等等,他们多多少少都带有宗法制度的烙印。
      
      那么什么是中国人的性格?宗法制度又是如何影响中国人的性格的呢?
      
      中国人既尚礼,又“无礼”,中国人既谦虚,又骄傲,中国人既勤劳,又懒惰,中国人既团结,又爱“窝里斗”,中国人极复杂,又极相似,中国人性格玄妙如此,而在林语堂先生看来,凡此林林总总可归为8类,老成温厚、遇事忍耐、消极避世、超脱老滑、和平主义、知足常乐、幽默滑稽和因循守旧。②这里暂且不论这样的分类是否科学、是否严谨,我也并不想就这8点一一累述,但,我想说明的是,从这8种性格中我们依旧可以找到宗法制度的影子,何以见得?
      
      首先,宗法制度对国民性格塑造的最大影响就是其对家庭意识的构建。
      
      童年时期家庭关系和氛围的和睦与否,在塑造孩子性格中有无可争议的重要性。孟母三迁就是极好的佐证。而中国古代的幼童启蒙读物,如《三字经》、《弟子规》、《幼学琼林》,《孝经》等,对家庭意识的塑造可谓功不可没,其中对“孝”的评价,甚至高于任何知识,所谓“百善孝为先”。因为一个注重家庭的人必定会得到人格上的认可,像是孔融让梨、黄香扇席的故事,能流传到今日,可见家庭和睦在中国人心目中的位置。
      
      在常年累月的熏陶下,一个正常人必定会与其家庭产生深深的依恋。而一个人一旦隶属于一个家庭,便意味着他不再是一个独立的个体,而是集体的一份子,人际关系也日趋复杂,欲处理与集体中其他人的情感、利益关系,便不得不“有所为”,“有所不为”。其中的轻重权衡的选择,便决定了他的性情、而这也是反作用于一个家庭的构建的。家与人互相影响,互相塑造,而“忍”便是它的直接产物之一。
      
      相传唐代有位宰相叫张公艺,有幸九世同堂,为世人羡慕不已。唐高宗问及他成功的秘诀,宰相唤来纸笔,挥毫写了一百个“忍”。但中国人并不认为“忍”是这种家庭制度的不幸产物,相反,他们一直对它有着一种敬佩之情。这也是“百忍”、“和气生财”等等家训的由来。在这种宗法制度的阴影下,个人的价值并不被予以特别的重视,而认为人只有处在和谐的环境中才能称得上完美,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忍耐力被中国人看做一个崇高的美德。
      
      其次,从小被灌输的强烈的家庭意识,对家长的言听计从的惯性,转嫁于社会关系,便是对传统的尊重,对权威的服从。
      
      所谓传统的中国人,便是“老成温厚”的代名词,也是“因循守旧”的代名词。“老成温厚”是农耕为主的社会里人们的理想人格。“老成温厚”意味着镇静和抗御,意味着成熟和稳重、意味着“退一步海阔天空”的睿智、意味着“丢一卒而胜全局”的胸襟,意味着宁静的文明。而“因循守旧”则是它物极必反的另一面。
      
      同样,对权威的服从也可能领向两个极端,一个是消极避世、另一个是超脱老滑。在乱世,消极避世的多,在治世,超脱老滑的多。前者以道家为楷模,后者,以儒家为鼻祖。一退一进、一弛一张,中国人的性情就在当中作着拉锯战。而有时,两个极端并非就是非此即彼,而是彼此融合、互相渗透,一个超脱老滑的人能在官场上如鱼得水,也能隐居在山林快乐逍遥;相反,一个消极避世的人能在山水田园中安贫乐道、自由自在,也能大隐隐于市,洞悉瞬息万变的风起云涌,并适时的保护自己。
      
      最后,权威通常会顺理成章地演变为权力,而对权威的顺从也会很自然地转为对权力的膜拜,而传统意义上的理想人格便是利于这种权力的统治而生的。
      
      权力,通常与财富、地位,相伴相生、相辅相成。西方人有马基雅维利的《君主论》来探讨如何不择手段地达到目的,而中国人或许天生就是政治家,历朝历代,没有一部作品不是为君王而写,或是吹、或是捧、或是哀、或是怨,从来就是“学得文武艺,售于帝王家”,官场的浮世绘或许是中国历史上最生动最丰富、最浓墨重彩的一章了吧。所谓,不在官场上变坏,就在官场上变态,其反映的中国人性格的丰富性早已超出“和平主义”、“知足常乐”和“幽默滑稽”所能描述的范畴了。而“公务员”在现代的受到的热捧或许也是另一种“权力崇拜”的延续吧。
      
      有人云,行为决定习惯、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而宗法制度在某种程度上便是决定了中国人行为的无形的大手,于是也成为了操纵着无数命运的幕后黑手。不能说中国人无数的悲剧命运就是宗法制度导致的,虽然无数文学作品深刻地揭露和批判了其不合理性和对人性的摧残,但我们无法剔除这种制度在我们身上留下的痕迹。为什么中国人愿意把老人养在家里,而西方人则不耻于把老人送到养老院去?为什么中国人会因为家人的生病住院而向单位请假,照看家人,而外国老板无法理解家人生病与你不来上班何干?为什么中国父母会为孩子设计人生轨迹,而美国家长则在孩子一成人就将他们“扫地出门”?为什么华侨移民总是觉得“月是故乡圆”,如此期盼落叶归根,而真正的中国同胞却总对社会、对政府有着强烈的不满?宗法制度或许不是唯一的解释,但也能在一定程度上为我们提供答案。
      
      到底宗法制度是好是坏?是否在现在所谓文明的西方有与之对应的制度或模式可以参照比对?而这两者之间又到底孰优孰劣?这一切的一切或许并不重要,所谓“公道自在人心”,重要的是能做一个明明白白的人,一个明明白白中国人。
      
      
      --------------------------------------------------------------------------------
       参考文献
      
      ①.《闲话中国人》,第六章,易中天著,上海文艺出版社,2007
      
      ②.《中国人》,第二章,林语堂著,学林出版社,2000
      
  •       看了这本书,可是说实话,的确没有怎么提起我的太大的兴趣。
        
        我向来对中国古代文化都有着深重的觊觎心理。之前也看过一些系统评介中国古代文化习俗和传说传统之类的书籍,每每都有想要生吞下去的欲望。可是这本书却似乎很大程度上辜负了我的预期。呵呵。
        
        开篇的制度史让人觉得生硬而有抗拒感,接下来的文化史各个分类叙述也都显得框架过大而内容干瘪无光。以至整体来说,这本书给我的感觉就像是解剖实验室里的骨骼模型:远看明明是个人形,却让人心生距离感;近看则的确无血无肉干枯拒人。
        
        
        虽说看之前是慕名,但看之后却也的确有些慨叹:盛名之下,其实难副啊。有些失望呢。
  •   所以你是学历史的还是哲学的?
  •   都不是。我是学广告的。。
  •   ...原来学广告的思想都这么深刻
  •   …其实这只是假象…
  •   呵呵。。
    我还没看过诶。。。
  •   我说怎么对你的头像有点眼熟
    原来看过这篇!
  •   2009-06-18 23:28:10 槿生  
    我说怎么对你的头像有点眼熟
      原来看过这篇!
    ================
    见笑见笑
  •   慕名?
    我也是听了顾老师一个讲座才追过来的
    他最近在做了一个中国传统建筑方面的普及型讲座
    讲得很是鲜活生动 下面同学听的一愣一愣的
    不过据他自己说就是为了开文化通论的课自己才去补建筑这一块的
    他自己是做古代文学这一块的
    不知道人究竟本事咋样啊
    怎么就两本文化通论的书呢
  •   老顾的话还是可以的,属于那种学古而不拟古的人,学问还是很好的
    关于建筑这块,老顾也是临时抱佛脚吧,因为写书才关注的。如果真的感兴趣,建议找来古本来看,比如营造法式、天工开物之类
  •   古本,那就太深了吧。。。
    根基浅,就想找点通俗但又言之有物的。
    Anyway,谢楼上的答言。
  •   言之有物的?那还是看建筑史吧,很有物
  •   我是顶着头痛来品这杯白开水的,他妈的不读不行啊!是我们的教材,还一定要考及格!事实上,在我的考试生涯,这样的悲剧已经重复多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