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同步解析与训练

出版时间:2008-6  出版社:第1版 (2008年6月1日)  作者:龚云飞,齐新林 著  页数:387  

内容概要

  本书是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定教材辅导书,根据近年自学考试所发生的变化,结合编者在一线教学中的经验,紧扣“自学考试大纲”和指定教材编写,能为广大自考学生顺利通过考试奠定坚实的基础。 本书有以下特点:内容新、分析透、题型真、信息全。

书籍目录

议论文单元寡人之于国也秋水(节选)五代史伶官传序论毅力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容忍与自由咬文嚼字吃饭我的世界观如何避免愚蠢的见识参考答案记叙文单元冯谖客孟尝君垓下之围张中丞传后叙种树郭橐驼传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前赤壁赋先妣事略马伶传西湖七月半秋夜香市爱尔克的灯光纪念傅雷哭小弟都江堰我与地坛蚂蚁大战参考答案诗歌单元蒹葭湘夫人陌上桑饮酒(其五)行路难(其一)秋兴八首(其一)长恨歌早雁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鹧鸪天(重过阊门万事非)声声慢(寻寻觅觅)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一句话再别康桥雨巷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我愿是一条急流参考答案小说单元婴宁……写作知识大学语文全真模拟试题2007年4月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大学语文试题2007年7月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大学语文试题2007年10月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大学语文试题模拟题、真题参考答案

章节摘录

  议论文单元  总体考核目标  1.归纳文章的分论点和中心论点。  2.认知文章所用论据的类别及其所证明的论点。  3.辨识文中所运用的论证方法和驳论着眼点。  4.识别文中所采用的比喻、比拟、排比、对偶、层递、设问、反诘等修辞手法,并说明其主要表达作用。  寡人之于国也  孟轲  考核重点  1.概括本文所体现的王道政治的主要内容,体会孟子以民为本的治国思想。  2.归纳文章的层次内容,理解本文以民何以才能“加多”为线索展开论说的结构特点,体会孟子抑扬兼施、循循善诱的说理艺术。  3.指出文中的比喻,说明其比喻意义,理解孟子散文善用类比法说理特点。  4.认知文中的排比句,说明其表达的作用。  课文要点分析  一、文学常识  1.作者介绍: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战国中期邹国人,是孔子之后儒家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后人称“亚圣”。孟子主张“施仁政,行王道”,倡导“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反对暴政及兼并战争,提倡发展农业,重视教育的人世思想。  2.作品写作特色:雄辩、酣畅、循循善诱、善用比喻,常采用“欲擒故纵”的手法。  3.代表作:《孟子》,一般认为该书是孟子和他的学生所著,体现了孟子的主要思想。  4.本文是一篇以对话形式展开的论说文,选自《孟子?梁惠王上》。  二、重点字词句  1.河东凶亦然。凶:自然灾害,灾荒。  2.邻国之民不加少。加:更。  3.或百步而后止。或:有的(人)。  4.直不百走耳,是亦走也。直:仅、只。是:这。走:逃。  5.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谨:谨慎从事,认真办好。申:一再、反复。  6.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检:约束、制止。  7.涂有饿莩而不知发涂:通“途”。发:开仓放粮。  三、课文解析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大学语文同步解析与训练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