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镈

出版时间:2011-1  出版社:天津大学出版社  作者:杨永生 编  页数:345  
Tag标签:无  

前言

  张镈的这部回忆录记述了他从1930年考入东北大学建筑系起60多年以来从事建筑设计所走过的道路。  张镈是我国第二代著名建筑大师。由于众所周知的历史原因,我国第一代建筑张镈与本书编者杨永生合影大师——梁思成、杨廷宝、刘敦桢、童寓等,没能给我们留下回忆录。这是我们建筑界无不引以为憾的事情。因此,可以说,本书是我国建筑界的第一部回忆录,殊为珍贵。  1934年张镈加入基泰工程司——当时全国最著名的、最大的设计单位,至今也有60年了。在这漫长的岁月里,经张镈设计、参与、辅导的建筑创作,当达百余项。其中有著名的人民大会堂、民族文化宫、北京饭店东楼、友谊宾馆等。  作为一名建筑师,无论国内国外,一辈子做过这么多工程的,实属不多。因此,他在一生的实践中也就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经验。  有鉴于此,我们特邀张镈在百忙之中,撰写此书。起初,打算把此书列入由我主编的《建筑文库》,付梓时出于种种考虑,觉得还是另出单册为好。  记述之详尽,令人叹服。  我确信,只要您粗粗地翻阅一遍,也会受益匪浅,更何况细细地品味了。

内容概要

  张镈的这部回忆录记述了他从1930年考入东北大学建筑系起60多年以来从事建筑设计所走过的道路。

作者简介

  从家馆到中学  1914-1915年间,开始读方块字、描红。  1916—1918年间,与表哥、四弟读私塾。  1919—1923年问,先母为我兄弟二人,请老秀才孟老师教家馆,基本上是读四书、五经。先是朗读,然后背诵,最后是逐字逐句讲解。原文的小字注解,老师也能背诵讲解,可谓熟练至极。同时加读古文观止,择名段用同样方法教课。但对作文,除了教起、承、转、合以外,不讲究修词,更无标点符号的教导。受教很多,体会吸收较少。  1920—11923年间,开始学习英语。当时先母与我兄弟母子三人住在天津意租界二马路一栋二楼二底的三层半小楼,面宽约6米,进深在10米左右。每层面积约40平方米。半地下室高2米以上,两层正房,坡顶里有阁楼。前有独院,后有厨房及用房。总面积(含地下室)约260平方米。这种联理式的住宅是房东专为收租而设的住房,在津、沪很多。租金不低,规模不大。邻舍住有意大利夫妇二人,女主人是美籍,毛遂自荐招收我兄弟二人为她的学生。但她不懂华语,请一位略通英语的管家帮助讲解。女教师坚持用英语教学,教材是《泰西五十轶事》。逐字逐句领读、抄写、背诵,辅以简明的英汉字典,边讲、边比画。实在说不明白时,她才找来管家从旁帮助。好处是直观、直教,发音较准。问题是类似教育儿童呀呀学语,谈不上语法。在1923年夏投考南开中学以前,我在此处已学习过两年半,已渐能与教师对话,习惯于朗读课文,时年为9~12岁。填鸭式的教学法也有一定好处。  因家庭关系,我经常由海路来往于津、沪之间,中学学习阶段,耽误一个学年,共读了七年中学,同时还自恃在中、英文上有些本钱,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在家馆时期虽也请有数学教师,但基础很差,因此,我学习成绩不佳。  1923—1925年间,我在天津南开中学和汇文中学读完初中;1926年在上海复旦高中读书;1927年与先父、长兄回津,到天津新学书院读高二。这是英国天主教会学校,英神父用英语讲课。1928年去沪,在美教会办的沪江大学附中,重读高二(高三不能插班)。1929年全家回津,就读南开大学预科。中r学上过六所学校(南开、汇文、复旦、新学书院、沪江附中、南开大学预科),其中三个是国内办的,三个是英、美教会办的。其缺点是学习的连续性差,优点是亲自体会了各种学校的特点。在用英文教学的学校学习,容易吸收内容;而国内中学的英文课有重文法、修辞学的长处。  另外,我自幼喜爱绘画、音乐和京剧。对几何、代数课的学习,只能及格,但无兴趣。自从听大哥说建筑学具有艺术和技术的双重性之后,我对这个专业有了好感,下决心选修这个专业。从东大到中大  先父要我学技艺,不做官。长兄又指点了建筑师是自由职业,还介绍了世交梁思成教授的成就。因而,我在1930年考大学之前,已有了报考的方向。  当时,国内设建筑系的大学仅两所。一是南京的中央大学,地处国民党政府的首都。因1927年国民党军警要搜捕先父,使我有抵触和反感。另一所是张学良少帅主办的沈阳东北大学。他怀着国仇家恨,励精图治,不但派大量东北子弟出国深造,而且还创办了规模宏大、科系齐全的东北大学,高薪礼聘专家和学者执教。其妹丈之弟又与我家自幼交好,有这一层社会关系再加上久慕梁思成教授之名,所以我决心投考东北大学。  1930年9月1日开学到1931年9月18日,我已完成一年级学业。时间虽短,但在名师循循善诱地精心培养和严格要求下,我已对建筑学专业有了特殊的爱好。建筑系主任梁思成教授亲自讲授建筑史,简单明了,抓住不同时代、国家、社会的历史背景;尤其是在不同的建筑艺术风格和手法的描述上,更是深入我心。可以说,梁思成先生是我启蒙的恩师(以下简称梁师)。同时,梁师还讲授建筑初步。记忆犹新的是梁师在绘图技巧和徒手画上,作出大型的三角形和螺旋形,正反两种形式的徒手画。他运用丁字尺和三角板,先画方格,再用45。三角板,左右开弓,使三条线各自交在一点之上。通过他的讲授,使我们既能徒手表达图像,又能比较准确地运用绘图工具,这是基本功训练。梁师在一年级下学期也参加师带徒的设计课。当我因得高奖而提前作二年级图案时,他又指导我的设计作业。他在修改学生作业时,与陈植。老师的一挥而就,要求照画不同;又与童寓老师的只是指点缺点,不亲自动手,甚至在上板过墨、渲染之后,还在不断指点的作风也完全不同。梁师先熟悉了解学生作业的意图,铺薄纸改图时,尽量维持原意,精心修改,说明理由,使我心服、口服。修改稿相当完整、全面,既不失原意,又给以丰富提高。上板时,即可作为蓝本。三位老师,各有特点,基本功都很扎实,令人折服。童老师还有另一绝招,就是在上板后经过刀刮造成图面破碎不够完整时,他才亲自出面挽救。由于他素描和水彩画的基本功很深,常能把破碎的图面经过简单润色和调理,而得到新生的效果,可称一绝。一年级下半学期,因我有幸经过三位老师的亲自指导和辅导,更启发了我对这个专业的深深爱好,奠定了我要为此专业奋斗一生的决心。  东北大学一年级的工程技术课,有微积分、应用力学和材料力学,全部与土木工程系合班上课。因为建筑设计课占学时较多,经常日夜在大图房赶图,给技术课留下的自修复习时间较少一以能及格升班为目标,从一开始就有了重艺术、轻技术的倾向。蔡方荫。教授,任教在建筑系。他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高材生,理论水平很高,只担任建筑系的阴影学和立体几何课程。他认为这是两门雕虫小技,不能发挥特长。  ……

书籍目录

第一章 败而未衰的家庭第二章 曲折的学历第三章 在基泰工程司的经历第四章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实践第五章 友谊宾馆的设计和批判第六章 民族文化宫的设计构思第七章 人民大会堂修建始末第八章 北京饭店东楼的困惑第九章 北京图书馆新馆方案第十章 对居住建筑的思考第十一章 访美见闻附录:张铸设计大师《?的建筑创作道路》发行暨从事建筑创作六十周年座谈会资料增订版编后

章节摘录

版权页:插图:一个是1956年设计合作总社大楼时(现改由商业部使用),提出预制剁斧假石作为外墙饰面而被改为当时施工单位的新建议为“拨拉石”,即用白水泥加绿石碴,抹平之后,用铁耙“拨拉”成蜂窝毛面。样品美观,工艺省事。建成之后,后果十分不好。其原因一是这个毛面的蜂窝式小孔容易积灰。在北方灰尘较多的地区,很快积满灰尘。其次是,人工合成的绿色颜料,新鲜时很漂亮,但经不起风吹、日晒和氧化,绿色渐变为灰黑。建成后,新鲜不到一年。从1957年至1991年已经有34年了,建筑“黑不黑、灰不灰”的,在默默地抗议。第二个建筑就是人大会堂的外墙饰面问题。我和原方案人赵冬日同志,都主张在外墙上采用“南口”或“白虎涧”的剁斧花岗石。它的颜色是淡赭石色,是暖调。经过现场调查,原料和加工都没有问题,只是工期太紧、太急,石工师傅没有把握。退一步,我主张用预制剁斧假石,是在钢筋混凝土预制块外皮,粉上剁斧假石面。北京市第五建筑公司负责施工的革命历史博物馆就是如此做的,迄今尚未剥落、掉皮。但修人大会堂的这家建筑公司现场经理不肯照办。他又提出用大、中、小彩色石碴与白水泥,作现场剁斧。提出“大麻子”和“小麻子”两种样板,请周总理决定。我们迫于形势,只能同意,但留下一点余地。那就是在外墙留砌24砌墙,包括粉刷约27厘米。这个余地是为后人留下了在必要时可完全改为真石料的外墙面,按狗牙式与内墙相咬、相接。近期为了抢工,争取如期竣工。事实上,人民大会堂的现制剁斧假石墙面,在宴会厅朝北一面的东部分,早在“文革”后期,已开始剥落、掉皮。实际寿命由1959年至1976年,仅18年而已。通观北京、天津两地的现制剁斧假石或水刷石外墙面,一般在20年左右就会产生裂缝。侵入水后,经过反复溶蚀,自然龟裂日多、终于脱落,损坏胎子。

编辑推荐

《张镈:我的建筑创作道路(增订版)》是由天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张镈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条)

 
 

  •   作者的父亲是所谓“镇压黄花岗起义的罪魁祸首”、两广总督张鸣岐。作者说,辛亥广州起义时他刚降生半月,黄兴率敢死队攻入督署后,不伤无辜,他得以安然无恙。入民国后,张大帅觉官场无常,与梁启超一样,要求子女选择科学、技术为业,后辈无一从政者。作者先后在东北大学、中央大学建筑系学习,毕业后入当时国内规模最大的建筑师事务所——基泰工程司并很快成为业务骨干,解放后更主持或参与设计了友谊宾馆、人民大会堂、北京图书馆等重要建筑,在介绍自己设计作品的同时,也介绍了新旧中国建筑界几十年间几代设计师的人文掌故、兴替盛衰,尤其是一些沿革有自的弊端,真不知是否要“亿兆斯年”地永远继承下去?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