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与中国政治发展

出版时间:2008-8  出版社: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作者:蔡拓 编  页数:367  
Tag标签:无  

前言

  全球化是21世纪的主题,因其深刻影响着人类社会生活,从而成为世人关注的焦点之一。政治发展是人类整体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关涉自由、民主、公正、权利的保障,社会的稳定与和谐,以及诸多政治价值与目标的实现,因而始终是人们的现实追求。那么,这两者有何关系。特别是对当代中国而言,融入全球化已成为一种历史选择,我们的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就是在全球化浪潮和背景下进行的,所以深刻认识与把握全球化与中国政治发展的关系尤为重要。一种比较普遍的见解是,全球化仅仅为中国经济发展创造了机遇,但从政治上看则更多的是对主权的挑战和社会稳定的威胁,换言之,无助于政治发展。这种认识显然是片面而有害的,需要予以澄清。否则的话,就会影响到人们对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性成就的全面认识与肯定,尤其是无助于人们对中国融入全球化的历史选择有更坚定、更自觉地认同。而恰恰是这种认同,关系到我国改革开放国策的持续性以及社会的稳定。

内容概要

  《全球化与中国政治发展》从六个方面辨析了全球化认知中的理论症结,即全球化是意识形态还是客观的历史进程;全球化是否被夸大;是否要强调和认识全球化的当代性;全球化能否仅仅归结为经济全球化;全球化是同质化还是异质化;如何正确认识反全球化。在当前的全球化认知中,正是上述问题引起争论,产生了种种模糊不清的认识。只有遵循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特别是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思维,才能客观、准确地认知全球化。

作者简介

  蔡拓,中国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哲学博士,兼任全国高校国际政治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政法大学全球化与全球问题研究所所长、中国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学位委员会主任。主要研究领域为国际关系理论、全球化与全球问题、政治学理论。主要著作有《全球化与政治的转型》、《当代全球问题》、《全球问题与当代国际关系》、《契约论研究》、《西方政治思想史上的政体学说》、《可持续发展——新的文明观》等,译著有《古希腊政治学说》。

书籍目录

总序前言第一章 全球化的理论定位及其分析第一节 全球化认知的理论症结一、全球化是意识形态的产物还是客观历史进程二、全球化是否被夸大三、是否要强调和认识全球化的当代性四、全球化能否仅仅归结为经济全球化五、全球化是同质化(趋同)还是异质化(趋异)六、如何正确认识反全球化第二节 全球化的时代意义及其启示一、全球化凸显了国际社会的相互依存二、全球化凸显了人类共同利益三、全球化凸显了和平与发展的主题四、全球化凸显了国际机制的历史作用五、全球化凸显了新的意识第三节 经济全球化的非经济分析一、经济全球化促进公民政治二、经济全球化推动政府改革三、经济全球化提升公民文化四、经济全球化生发新的对外战略五、经济全球化凸显社会问题六、经济全球化挑战国家主权第二章 政治发展的新视界第一节 政治发展理论研究的基本沿革一、发展政治学的兴起二、发展政治学的转变第二节 政治发展理论诸问题研究一、政治现代化理论与政治发展二、国家理论与政治发展三、精英集团与政治发展四、政治发展的条件五、政治发展的模式六、政治参与与政治发展第三节 全球化进程中的现代政治发展一、政治发展的国际化视野……第三章 全球化与中国公民社会的成长第四章 全球化与中国公共事务管理的变革第五章 全球化与中国对外战略的转型第六章 全球化与中国公民观念的演变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第一章 全球化的理论定位及其分析  全球化是21世纪的主题和大背景,将全面影响人类的社会生活。但至今为止,围绕全球化的争论仍然非常热烈,全球化的时代意义也在这种争论中模糊不清。因此,要想对全球化及其在当代的作用有更深刻地把握,特别是对政治发展的影响有更全面地认识,就必须认真梳理全球化的理论争论,揭示其时代意义,完成对全球化的理论定位。  第一节 全球化认知的理论症结  一、全球化是意识形态的产物还是客观历史进程  全球化认知中的一个首要问题是全球化是否具有客观性。这里讲的客观性指的是某种现象或事物的产生与存在有其历史必然性和内在的逻辑,而不以任何主观的意志为转移。  作为一种现象,全球化的存在已是不争的事实,恐怕很难否认。问题在于,这种现象是意识形态指导下人为构建的结果,还是自然的产物,这才是争论的焦点。不赞同全球化客观性的观点认为,全球化是美英依据新自由主义刻意编造的意识形态。  ……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全球化与中国政治发展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