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法导论

出版时间:2008-9  出版社:李其瑞、宋海彬、 柯岚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8-09出版)  作者:李其瑞 等 著  页数:205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比较法导论》语言简洁清新,内容安排上博采众家之长,引证资源丰富,特别设置的延伸阅读栏目更有助于扩展研究与学习比较法的视野,总之《高等政法院校法学系列教材:比较法导论》是一本比较好的比较法学教材。

书籍目录

绪论一、比较法的含义和研究范围二、比较法的属性:方法与学科之争三、比较法的历史发展四、理论与实践:比较法的功能和目的五、比较法的方法:从一元走向多元六、比较法与相邻法学学科的关系上篇 法系的基本理论第一章 世界主要法系一、法系:一个界定不一的概念二、法系的划分标准:从绝对到相对三、当代世界主要法系第二章 民法法系的历史演进一、民法法系的源起——罗马法二、日耳曼法:从习惯法到成文法三、复兴的罗马法:法律文明的“不死鸟”四、教会法律体系的形成五、中世纪的法律统一运动六、《法国民法典》:民法法系形成的标志七、《德国民法典》:民法法系的巩固与发展第三章 普通法系的历史演进一、普通法系的缘起——英国普通法二、衡平法的兴起:弥补普通法的不足三、近代英国法律的发展四、美国法:普通法系的巩固与发展下篇 法律制度比较第四章 法的结构的比较研究一、公法与私法二、普通法与衡平法三、联邦法与州法四、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结构第五章 法律渊源的比较研究一、成文法:民法法系的法律渊源二、判例法:普通法系的法律渊源三、宗教法:信仰与法律的结合四、习惯法:一种存在于记忆中的规范第六章 法的适用的比较研究一、法律适用的比较研究二、主要国家的法院系统三、违宪审查:现代民主政治的制衡措施四、两大法庭审模式的比较第七章 法律教育和法律职业的比较研究一、法律教育和法律职业的历史二、主要国家的法律教育和法律职业体系三、当代中国的法律教育和法律职业第八章 法律移植与法律全球化一、法律移植:一个不能回避的比较法问题二、全球化视野下法的一体化与多元化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法系(Families of law)是西方法学家首先使用的一个用语,在西方与其相近的词还有“法的样式”、“法圈”、“法族”、“法律集团”、“法律传统”、“法律体系”等,对应的英文术语有“Legal Style”、“Legal Circle”、“Legal Family”、“Legal Group”、“Legal Tradition”、“Legal System”等。其中,由于法律体系(Legal System)一词在英语中是一个多义词,它包括法系、法律体系、法律制度、法制等几种含义,而且在汉语中法律体系、法律制度、法律又都是多义词,所以中外用语上的复杂化给人们理解法律文献中的法系一词带来困难。为了避免这一困难,西方有的法学家采用其他用语进行替代的办法来解决这一问题,例如美国化较法学家梅里曼就用“法律传统”(Legal Tradition)来替代法系一词,他在《民法传统》一书中指出:“这里我们使用的是‘法律传统’,而不是‘Legal System’,其目的就是区分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这里所使用的‘Legal System’一词,是指一套现存的具体法律制度(Legal Instituions)、程序和规则。”〔1〕从梅里曼的一番苦心之中可以看出法系一词的表述多么令人烦恼。日本比较法学家大木雅夫对这一问题也做出了他的选择,他说:“法圈是茨威格特的用语,达维使用的则是法系和法族或法律体系。虽然这些概念常常被混用,但因为无论法律秩序还是法圈都是以结构复杂的事物为研究对象,所以,我接受康斯坦丁内斯库的提议,必要时在二者之间设置由法族一词而来的“法系”概念。”〔2〕大木雅夫试图将法族一词降为法系的一个子系并以示区别,这同样说明他遇到了其他比较法学家所共同面临的问题和烦恼。

编辑推荐

《高等政法院校专业主干课程系列教材•比较法导论》由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出版。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比较法导论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条)

 
 

  •   作为教材使用,还是挺不错的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