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回归

出版时间:2012-10  出版社: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作者:任重,刘明 编  页数:405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尽管儒家在今天的中国已呈回归之势,但人们对他们的所作所为知之甚少。《儒生文丛·第1辑·儒家回归:建言与声辩》对“大陆新儒家”参与当代文化建设的一些事件,如五十四位学者联署发布《以孔子诞辰为教师节建议书》、十名青年博士生《我们对“耶诞节”问题的看法》、五十多个儒家团体《致电影剧组人员公开函》、十学者《关于曲阜建造耶教大教堂的意见书》,以及参与讨论读经、国学、教师节、通识教育、国服、礼仪、节日等热点问题,予以集中展示和说明,必将对当代文化建设和国民道德建设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作者简介

刘明,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班毕业,现为《环球市场信息导报》周刊社会长,先后在《环境科学学报》《生态学报》《企业管理》《经济纵横》《商务周刊》《经济日报》《中国商报》《中国社会报》《中国建设报》《中国房地产报》等多家报刊上发表60多篇文章。参加了《中国企业成长力丛书》《中国区域竞争力》的编写。任重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博士。西历二○○四至二○○七年,协助陈明创办儒学联合论坛网站并任总版主,同时任《原道》辑刊编委。西历二○○六年,协助工达三创办中国儒教网暨儒教复兴论坛网站并任总版主。西历二○○六年,创办电子刊物《儒家邮报》并任执行主编。西历二○○八年,创办“儒家中国”网站并任主编。西历二○一一年创办《儒生》集刊。

书籍目录

总序主要作者简介2004读经大讨论读经、儒教与中国文化的复兴——2004年蒋庆先生访谈录现代化外衣下的蒙昧主义蒙昧的教育理念与传统观——评薛涌先生的反读经观点为什么不能读经中国正步入“读经时代”——陈四益《读经启蒙》读后再辩读经我看“读经”大陆读经十年回顾2005国学大讨论“国学院”成立的期待与疑虑“国学”名义简论关于“国学”:超越“1840”以来的“集体无意识”有效逻辑与文化意识——回应薛涌博士于纪宝成校长的回应糟蹋国学,用意何在?——评薛涌氏《中国文化的边界》一文2005中国人文关键词之国学、祭孔、儒教国学建设的中道2006教师节改期建议书以孔子诞辰为教师节建议书思想界缘何因孔子和教师节集体呛声?关于定孔子诞辰为教师节的提议理应以孔子诞辰为教师节教师节改期不仅仅是个文化问题以孔诞为教师节:文化和意义生成孔子:现代中国人的文化焦虑——兼评《以孔子诞辰为教师节建议书》孔子诞辰应当为“中国文化节”孔子诞辰最好为“中国教师节”2006洋节“十博士”倡议书走出文化集体无意识,挺立中国文化主体性——我们对“耶诞节”问题的看法关于十博士生联署的《我们对“耶诞节”问题的看法》的最终说明对十位博士生联署《我们对“耶诞节”问题的看法》评点慎对耶诞节——我署名的原因及希望“十博士生”的“文化本能”与“圣诞节”的商业化我为什么要支持十博士生抵制基督教“圣诞节”警惕和防范中国耶教化是中国文化的最后底线——答香港商业电台主持人潘小涛先生问关于把“圣诞节”正名为“耶诞节”的思考和建议从韩愈谏迎佛骨到博士反对过圣诞节十位博士对在哪儿,错在哪儿洋节在中国为中国情人节辩护兼及其他拒绝香蕉化,过我中国节12008教育改革与通识教育讨论中国大学“通识改革”与中国书院传统的回归反对中学文理分科,增加儒家经典教学——我对于教育部规划纲要的意见与建议我们为什么需要传统“四书”进中学课堂确有必要“四书”进中学课堂刍议也谈“四书”进中学课堂“四书”、“五经”何时进中小学课堂培养孩子们的中国心——从复兴私塾走向通识教育传统文化通识教育建言教改大讨论背景下的孟母堂私塾这些年2008北京大学立孔子像争论无孔子之北大无灵魂——北大校园立孔子像的建议以自由自治的名义在北大立座孔子像孔子走向了世界,为何不能走进北大校园?孔子立像与北大精神北大立孔子像又能如何?孔子进北大这事北大为什么不能接受捐赠的孔子像2009电影《孔子》争论须尊重历史,宜敬畏圣人——致电影《孔子》剧组人员公开函圣人孔子之幸,中华文化之幸——复电影《孔子》剧组公并函腾出点地方,欢迎孔子回来胡玫用《孔子》向历史与文化再一次致敬对文化祖先应当敬重中国电影为何老拿古人“开涮”?我为大片《孔子》捏把汗经典文化名人不宜戏说我们还没有学会尊重孔子2010曲阜建教堂争议尊重中华文化圣地,停建曲阜耶教教堂——关于曲阜建造耶教大教堂的意见书曲阜不宜建造大教堂文明对话?宗教自由?就曲阜建大教堂答《新快报》记者问争取儒教的合法宗教身份——就曲阜建耶教堂答《南风窗》记者问就曲阜建耶教堂答《南风窗》记者问对文化核心价值的维护必须怀抱敬意与责任——从曲阜修造建耶教大教堂事件谈起曲阜建教堂之儒耶冲突及化解之道关于文明宽容、孔子学院与耶稣教堂站在作为弱者的儒家一边“死儒’’和“活耶”的对话——尼山论坛的问题权力、媒体与言路之通塞——旁观曲阜“大教堂”事呼吁重视中国传统信仰的主导地位——从曲阜孔庙外建基督教教堂说起保持中国文化“道德性人文主义”的特色——反对在曲阜孔庙附近建造耶教大教堂彼此尊重才有文明和谐虚心的人与使人和睦的人有福了——蒋庆先生就曲阜耶教堂事件与儒教重建问题答北京诸道友问附录一:他们重新审视传统附录二:文化保守主义峰会现身阳明精舍附录三:三件大事标志2004年文化保守主义在中国高调抬头附录四:“2006中国人文关键词”二十一则附录五:那些读书吹剑的日子跋

章节摘录

  读经、儒教与中国文化的复兴——2004年蒋庆先生访谈录  整理者按:2004年10月24日晚,杜吹剑、周与沉和王达三,拜访了来京参加学术会议的阳明精舍山长蒋庆先生,向蒋庆先生请教了读经、甲中文化宣言、汉服、儒教、儒学以及中国文化复兴等一系列问题,访谈内容现由杜吹剑据录音整理出,以飨读者。  吹剑:您选编的以儒家经典为内容的《中华文化经典基础教育诵本》在今年出版后,立即在学术界和社会上引发了一场对“蒋庆读经运动”的大争论,批评者很多,支持者也甚众,您对此有所意料吗?蒋庆:这确实出乎我的意料。读经运动最先不是我发起的,是牟宗三先生的弟子王财贵先生发起的。现在有人说读经运动是蒋庆发起的,不属实,我只不过是为已经开展了十多年的儿童读经运动选编了一套教材。当然,这套教材代表了我对儿童读经的态度和看法,那就是儿童读经必须读儒家经典。这个或许就是引发争议的主要原因吧。薛涌的批评,引发了网络上的讨论,我也注意到了。按理说,一个民族去重视自己的经典,去诵读自己的经典,应该是很正常的事,不应该引起轩然大波。可是,我们中国自近代以来,读自己经典的传统断了一百多年,突然间有人出来提倡,引起争议也就不奇怪了。有人从教育方法这个技术的层面来批评,我认为王财贵先生已经回答得非常多、非常好了,有兴趣的人可以去看,不用我多说。更多的人是从读经的内容即价值的层面来批评的,这是引起关注的主要原因。儒家在这一百多年中被边缘化了,港台新儒家的活动只限于学院内,只是少数人的学术话题,社会的公共话题与儒家无关了。那一百年来我们中国社会的公共话题是什么呢?是西方传来的各种思想、主义。我提倡儿童诵读儒家经典能够成为一个公共话题,是因为儒家经典体现的是与西方各种流行思想和主义不同的价值内容,而现在的中国人对儒家经典中体现的这套价值内容已经很陌生了,很多中国人的心灵已经被西方文化殖民了,一百多年来的中国人已经不会按照自己的文化思考问题了,所以中国人才对提倡儿童读经这么敏感。  ……

编辑推荐

《儒家回归(建言与声辩)》(作者任重、刘明)是“儒生文丛”系列之一,对“大陆新儒家”参与当代文化建设的一些事件,如五十四位学者联署发布《以孔子诞辰为教师节建议书》、十名青年博士生《我们对“耶诞节”问题的看法》、五十多个儒家团体《致电影剧组人员公开函》、十学者《关于曲阜建造耶教大教堂的意见书》,以及参与讨论读经、国学、教师节、通识教育、国服、礼仪、节日等热点问题,予以集中展示和说明,必将对当代文化建设和国民道德建设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本书适合从事相关研究工作的人员参考阅读。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儒家回归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