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学点教育心理学

出版时间:2009-2  出版社:西南师大  作者:石国兴//白晋荣  页数:226  

内容概要

本书从用教育心理学去发现学生、呵护学生、激励学生、引导学生、塑造自己、打造日常教学亮点、培养学生的综合心理素质等方面出发,以一个个经典的小故事、小案例为切入点,加以简明而深刻的心理学分析,从多角度、多方面分析、总结了教师如何在教育中运用教育心理学的知识,如何利用心理学的知识使自己的教育更加有效的方法。对广大一线教师有着很好的指导意义与借鉴作用。

书籍目录

第一篇:用教育心理学去发现学生   把眼睛擦亮了——善于发现学生的“亮点”   把握最深切的人性——以欣赏的阳光去发现   潜力,是无穷的——善于发现学生的潜能   不仅仅是发现——反馈,发现后的互动   点燃星星之火——发现后要及时赏识   相信自己是最好的——让学生用自信心去发现自己第二篇:用教育心理学去呵护学生   精心呵护,避免心理伤害——真诚平等地对待学生   换一换就是不一样——用共情心理去看看孩子的世界   不要开错窗——换个角度看学生   不害怕向学生道歉——教育的前提是尊重   换换角色,换换心情——引导学生挣脱心理上的角色束缚   放宽心灵——以宽容收获学生的笑脸   良药不苦口,忠言不逆耳——消除批评的负面效应   不一样的心理,不一样的学生——将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进行到底第三篇:用教育心理学去激励学生   “我”不是王牌——在细节处激励学生   信任创造奇迹——用信任打开学生潜力的闸门   该出手时就出手——赞赏最有效   间接的激励——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心理暗示   期待的力量——老师的期待如春风化雨   “药”到病除——给学生服用心理“安慰剂”   实施奖励要三思而行——奖励,要懂得间隔强化   身正为范——重视榜样的力量   不可忽视的外因——用良好的环境对学生进行引导   困境即是赐予——不要忘记挫折教育   学学古人——“疏”比“堵”更有效   第一印象——先入为主,走进学生的心灵   搬开压在心中的石头——引导学生进行心理宣泄   你要学会放轻松——化解学生的心理压力第五篇:用教育心理学塑造自己   拒绝偏心,坚持公正——不要戴“有色眼镜”看学生   多一种选择——不要被模式所迷惑   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切忌急躁心理   手心手背都是肉——克服偏袒心理   威信不是权威——避免权威心理   过犹不及——把握好教育中的“度”   不做雕刻家——不要刻意去雕刻学生   成功教师的基本要求——平常心最重要   做自己的主人——教师要调节好自己的情绪第六篇:用教育心理学打造日常教学新亮点   我是教师——要清楚地认识自我   放飞教学思想——用联想心理开展教学   让课堂亮起来——将色彩心理学运用于课堂   从外到内——全方位把握学生的学习动机   在最恰当的时候——把握教育的最佳时机   笑一笑,乐一乐——把幽默带进课堂   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以自己的风格开展教育   细节让教育更美丽——让细节教育成为时尚   向管理要成效——班级管理中的决定性心理因素   把门槛降低——用“门槛”心理对学生进行教育   取其精华,弃其糟粕——用从众心理对学生进行教育   让学生自己去完成——用“自圆”心理对学生进行教育第七篇:用教育心理学培养学生的综合心理素质   适者生存——培养学生健康的竞争心理   1+1>2——培养学生的合作心理   谁都不是独立——培养学生的集体心理   做个敢于担当责任的人——培养学生的责任心理   从依赖走向独立——让学生克服依赖心理   化嫉妒为动力——让嫉妒心理远离学生   谁说草儿不是花朵——帮助学生战胜自卑心理   别担心,有老师在——帮助学生战胜受挫心理   抽刀断水水更流——正确处理学生的恋爱心理   没有管不了的学生——多角度把握学生心理

章节摘录

第一篇:用教育心理学去发现学生把眼睛擦亮了——善于发现学生的“亮点”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有个班主任在班上给所有的学生都设立“亮点”榜:全班学生不分成绩优劣全都榜上有名,每个学生都有一个值得别人学习的“亮点”,并且每个学生都在自己的目标栏写上自己奋斗的方向。这位班主任的做法得到了全体学生和家长的一致支持。作为教师,不能总盯住学生的缺点和不足,而是应该学会发现学生身上的“亮点”。奥托?瓦拉赫是德国化学家,1910年获诺贝尔化学奖,他的成功过程极富传奇色彩。在他开始读中学时,父母为他选择的是一条文学之路,不料一个学期下来,老师为他写下了这样的评语:“瓦拉赫很用功,但过分拘泥,这样的人即使有着完善的品德,也绝不可能在文学上发挥出来。”此时,父母只好尊重儿子的意见,让他改学油画。可瓦拉赫既不善于构图,又不会润色,对艺术的理解力也不强,成绩在班上是倒数第一,学校的评语更是令人难以接受:“你是绘画艺术方面的不可造就之才。”面对如此“笨拙”的学生,绝大部分老师认为他成才无望,只有化学老师认为他做事一丝不苟,具备做好化学实验应有的品格,建议他试学化学。父母接受了化学老师的建议。这下,瓦拉赫智慧的火花一下被点着了。文学艺术的“不可造就之才”一下子就变成了公认的化学方面的“前程远大的高才生”。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加德纳认为:不存在单纯的某种智力和达到目标的唯一方法,每个人都会用自己的方式发掘各自的大脑资源,这种为达到目的所发挥的个人才智才是真正的智力,而这种真正的智力造就了人与人之间的不同。他同时强调:人与人的差别主要在于人与人所具有的不同智力组合,我们必须承认并开发各式各样的智力和智力组合,必须对每个学生的认知特点都给予充分的理解并使之得到最好的发展。大部分教育心理学家都肯定人类个体之间的差异性的存在,这与我们人类自身的先天遗传和后天环境都存在复杂的联系。既然人类个体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那么对于从事教育工作的教师来说,一定要注意把握学生之间的这种差异。学生的智能发展都是不均衡的,都有智能的优点和弱点。在加德纳看来,人的智力可从以下八个方面进行刻画:言语——语言智能;音乐——节律智能;逻辑——数理智能;视觉——空间智能;身体——动觉智能;自知——自省智能;交往——交流智能;自然——观察智能。教育者应该通过细心观察发现学生的智力长处和可能的组合。而上面提到的瓦拉赫也许在别的智能方面不优秀,但在自然观察智能上是出类拔萃的。我们如果能够像瓦拉赫的化学老师那样发现自己学生智能的最佳点,使他们的智能潜力得到充分的发挥,便可取得惊人的成绩。每一个学生都是一颗夺目的“珍珠”,只是有些孩子的优点直接露在了海滩的表面,而有些“珍珠”不幸被沙子埋在了下面。我们教师要做的就是去掉这些“珍珠”上面的沙土,让他们像别的珍珠一样光彩夺目!下面故事中的青年就是在别人的帮助下去掉身上的“沙土”的!一个穷困潦倒的青年流浪到巴黎,期望父亲的朋友能帮自己找一份工作。“精通数学吗?”那人问。青年羞涩地摇头。“历史、地理怎么样?”青年不好意思地摇头。“那法律呢?”父亲的朋友连连问话,青年只能摇头。“那你先把自己的住址写下来吧,我总得帮你找份工作呀!”青年惭愧地写下了自已的住址,急忙转身要走,这时却被父亲的朋友拉住:“青年人,你的名字写得很漂亮嘛,这就是你的优点啊!”“把名字写好也是一个优点?”青年满脸疑惑地望着父亲的好友。“能把名字写好,就能把字写得叫人称赞,就能把文章写好!”受到鼓励的青年,一点点地放大自己的优点,兴奋得脚步都轻松起来了。数年后,青年果然写出了享誉世界的经典作品。大家或许怀疑这是杜撰出来的小故事,如果我们把文中青年的名字说出来,大家就不会有任何的猜疑了。他就是家喻户晓的法国著名作家大仲马。大家都知道“文坛火枪手”大仲马,但是有谁了解他在成名之前的这段经历呢!如果没有大仲马父亲那位朋友发现他的优点,我们怎么能看到今天仍然享誉世界的文学经典《三个火枪手》和《基督山伯爵》呢?我们教师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很容易犯的一个错误就是以学生是否听话、是否能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来判断他们。我们一般都喜欢听话和学习好的学生,对那些学习不好又不听话的孩子则很少倾注关爱。那么原因何在呢?学生有自己的特点不能算是错误,问题出在很多教师缺少对这些不听话的、学习不好的学生的发现。一位在教育界作出了突出贡献的老校长曾经意味深长地说:“学生不一定人人都能考进名牌大学,但他们都应该享受未来生活的快乐,他们都应该对自己充满信心,他们都应该有美满的家庭,他们都应该对周围的世界抱着友好的态度。今天我们多发现一些他们身上的优点,对他们多一份肯定,便决定了明天他们对待生活的态度。为每一个孩子的成长积淀自信,这是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正如老校长所说,其实让学生考出好成绩或者升入名牌的中学、大学并不是教育的唯一目的,每个孩子都有个人的独特之处,我们的教师很多时候需要的就是摘掉传统的“有色眼镜”,多发现一些学生身上的优点和潜力。每个孩子都考第一是不可能的,也是不必要的。鲁迅、郭沫若在中小学的成绩,大都是七八十分,甚至还有些课不及格,可他们为什么能成为伟大的文学家和思想家呢?说明成功在于发展和选择,在于潜能的激发。而普通的学生都还没有能力发现自己的潜力,这时教师的“一双明亮的慧眼”尤其重要,我们多发现一个学生的一个小优点就为他们多提供了一条走向成功的人生道路!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中提到这样一位女教师:她班上有一位男生,学习差,不做作业,还常以各种各样的恶作剧把老师气得双手发抖、脸发白。当这个男生辍学时,这个老师如释重负,其他老师也向她表示祝贺。事隔数年,女教师的电视机坏了,那位上门修理的师傅手艺高超,很快就修好了,而他就是当年的那个男生。女教师百感交集,愧疚于心:“这个人完全不是当年我课堂上的那个学生啊……我们做老师的竟没有发现,在我们认为无可救药的和毫无希望的他的心灵和双手里,还蕴涵着天才,不仅是蕴藏着一个巧匠达到天才,还蕴藏着我们没看到的大写的‘人’……”还有什么比这种发自内心的反省更加深刻呢?还有什么比这样的误判更令人遗憾终生呢?作为教师,一定要确立这样的信念:没有不可造就的学生。对教育者而言,学生身上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的眼睛。没有一种草不开花儿,没有一个学生不完美。每一个人都是一张充满个性色彩的生命画卷,这张画卷并非缺少值得欣赏的东西,真正缺少的倒是欣赏的目光。但愿我们的老师面对一张张生命的画卷,不是一味地去挑剔、埋怨、责备,而是要更多地去发现、去欣赏,以欣赏的心态体会学生生命的最大丰富性和主动性,关注学生成长与发展的每一点进步,帮助学生发现自己、肯定自己,使更多的学生陶醉在成功的喜悦中,让更多的学生拥有健康的心态、健全的人格和自信的人生。把握最深切的人性——以欣赏的眼光去发现人性中最深切的禀质乃是被人欣赏的渴望。人性中最深切的禀质乃是被人欣赏的渴望。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的这句话抓住了人性中最深层的实质,人的内心都是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可,都有被别人欣赏的渴望。欣赏,在人类的发展中起到了巨大作用。在教育中对学生进行的欣赏教育,就是教书育人获得成功的保障,就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桥梁。教育教学中,教师一个赞许的目光,一句肯定的话语,一次成功的鼓励,都会使学生激动不已,产生奋发向上的动力。作为一个成功的教育者,要始终抱着一颗欣赏之心,并坚信这一星半点的欣赏,在未来的岁月里,一定会燃起熊熊烈火。1852年秋天,屠格涅夫在打猎时无意间捡到一本皱巴巴的《现代人》杂志。他随手翻了几页,竞被一篇题为《童年》的小说所吸引。作者是一个初出茅庐的无名小辈,但屠格涅夫对这篇小说却十分欣赏,钟爱有加。他四处打听作者的住处,最后得知作者是由姑母一手抚养照顾长大的。

编辑推荐

《每天学点教育心理学》是由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每天学点教育心理学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21条)

 
 

  •   书里面每节里都有很多案例,浅显易懂,对于新教师而言真的是本值得看的好书!能从书里看到很多平时不注意的细节,原来我们平时做的一些行为伤了学生的自尊!要想做一个好教师,没有好的教育心理学知识空有一番热血是没有用的!!所以如果希望自己能更好的驾驭课堂,更好地教好学生,不妨读读看!
  •   每天学点教育心理学写的很好
  •   一线、初进教育战线的老师都值得去读,很多可借鉴!
  •   已经大四了 要开始对自己的人生负责了 所以 买这本书 希望以后能走教育这条路 但书还没看~~
  •   书的封面及纸张都不错,内容还是很实用的,有很多名师的理论在里面,其中魏书生啊,还有一个记忆大师的方法也包含在内,值得买的一本书.
  •   西南师范大学边学的书就是好
  •   没想到无意中买到一本不错的参考书,值得推荐
  •   现在正在看
  •   渐显易懂。
  •   适合年纪大的人看
  •   实例比较多,理论较少,不太适合高校老师看
  •   为妹妹买的书,很合心意!
  •   一拿到书,看起来就爱不释手
  •   简单操作方便
  •   如题
    里面有很多教育故事,浅显易懂,但涉及的教育心理学知识都比较浅
  •   不错的一本书挺适合教师读看了一半了
  •   学习学习,受益匪浅
  •   还可以还没有仔细看
  •   本书从用教育心理学去发现学生、呵护学生、激励学生、引导学生、塑造自己、打造日常教学亮点、培养学生的综合心理素质等方面出发,以一个个经典的小故事、小案例为切入点,加以简明而深刻的心理学分析,从多角度、多方面分析、总结了教师如何在教育中运用教育心理学的知识,如何利用心理学的知识使自己的教育更加有效的方法。对广大一线教师有着很好的指导意义与借鉴作用。
  •   看了下,感觉一般
  •   不错,心理学越来越重要,教师光有爱,没有爱的技巧也不行呀,多看看有益教学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