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印染织绣艺术

出版时间:2009-6  出版社:西南师大  作者:张抒|主编:倪建林  页数:113  
Tag标签:无  

前言

  在文化多元化的当今时代,人们对艺术的热情也几乎达到了历史的顶峰。每年数十万的艺术类高考大军浩浩荡荡,不要说在中国历史上没有过,即使是在人类历史上恐怕也是少有的奇观。当然这只是一个方面,而且其中还有泡沫,艺术成了踏进大学的一扇侧门。我们再看各种艺术品热火朝天的拍卖,一个个天文数字不知触动了多少“热爱”艺术的人的心。在一些“精明的”、具有“商业”头脑的人的心目中。艺术品成了只升不贬的股票.尽管其中充斥着大量毫无艺术价值可言的“废纸”,而使其快速升值的最佳方法就是炒作,这倒是让全社会的人都开始关注艺术了,这究竟是对艺术的崇敬还是对艺术的亵渎?抑或与艺术本身并没有什么关系?真正的艺术家只顾埋头耕耘在自己的艺术世界之中.并不会太在意那些泡沫和“股票”,执著是艺术家的基本素质。尽管执著的人未必都能成为大师,但大师却一定是执著的,这一点早已被艺术史所证实。因此我们也同样能够看到那些真正热爱艺术的艺术家们在满足着自己创造欲的同时,也在为人类创造着精神财富.看到众多暂时抛却功利的人们真正从艺术中获得精神享受的同时.也使自己的人格获得了提升.艺术的真谛其实也已经蕴含其间了。对于艺术而言,再也没有什么比美更重要更本质的了。美只有用心灵才能创造出来,同样也只有用心灵才能与之沟通。美的价值几何,得问心灵的价值几何,回答只能是:无可估量。  艺术的价值是无可估量的,其中原因之一是它能在人间闪烁光辉成千卜万年,或者说它是不朽的。数万年前的原始岩画不是至今依然散发着熠熠光彩吗?原始的彩陶、二代的青铜器、秦汉的漆器和画像石、隋唐的壁画、宋代的绘画和瓷器等等,作为物质形态的艺术品,或许我们可以随行就市地给出一个货币的价格,但价格绝不等同于艺术的价值.这一点是毫无争议的。这种具有永恒意义的价值,在很大程度上是与创造者的观念、智慧和技能相联系,并将二者凝聚为抽象的精神意义上的“美”。

内容概要

本书对有关中国传统印染的概念、类型、工艺,以及艺术成就等方面进行较为全面而具体的介绍分析。内容丰富,图片精美。全书共分七章,其中第一章至第六章又分作若干小节,除第一章阐述丝、织、绣外,其余五个章节将分门别类对有特点的印染种类做介绍。第七章则是历代印染织绣的精品鉴赏。

书籍目录

前言一  灿烂的中华织绣 1.养蚕缫丝 2.织丝为绸 3.绣之精巧二  “考工记”的“画缋” 1.“画缋之事,杂五色” 2.“衣正色。裳问色” 3.“凡画缋之事,后素功”三  染缬 1.唐明皇与“三缬”的故事 2.蜡缬 3.绞缬 4.夹缬 5.高贵的夹缬屏风四  印染艺术的普及和发展 1.少数民族的“点蜡花” 2.各地的“扎染” 3.浙南的“夹花被”五  天下靛蓝“药斑布” 1.“浇花布”和“药斑布” 2.统一了防染剂的蓝印花布 3.犹如青花瓷器六  彩印花布和木版捺印 1.浙江民间的彩印包袱 2.山东民间的彩印包袱 3.河南民间的木版印花布 4.新疆维吾尔族的捺印花布历代精品鉴赏后记

章节摘录

  历史悠久的中国印染工艺,不仅种类繁多,染色和配色的高超技术也堪称世界一流。根据古代文献的记载,染料大致分作石染和草染两类。其中石染的使用略早于草染。1937年,考古学家在北京周口店龙骨山的山顶洞里发现了红色的粉末以及一些被染成红色的装饰品,贾兰坡{“北京人”的故居)“所有装饰品的穿孔,几乎都是红色,好像是他们的穿戴都用赤铁矿染过。”经过鉴定,我们确认这些红色就是赤铁矿粉。这充分表明两万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已经对色彩的鲜明有了朦胧的认识,并且开始懂得颜色能够增加制造物的美感。随着生产的不断发展和审美意识的逐渐提高,人们对颜料的认识也逐步广泛起来。1963年,在江苏邳县大墩子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出土了五块沉甸甸的赭土色的石块。石块质地坚硬。如用水蘸湿研磨,便会显现出深浅不同的赭红色来。很明显,这种石块很可能是当时用作染料的赭石矿。如果结合同时期的庙底沟遗址出土的石研磨盘和石杵等工具来推测,这应当就是距今4500多年前的人们所使用的染料。当时的人很可能就是利用这种矿石研制成粉末,并以此涂在身体上或是衣服上进行装饰美化的。从史料来看,远在五、六千年以前,居住在黄河流域的人们就有用赭石色在身体上涂绘各种花纹图案的习惯。这种做法,除了用来恐吓野兽外,也作为氏族间互相区别的图腾标志。有考古发掘出土的文物证明:西安半坡的仰韶文化遗址出土的彩陶盆内壁所画之“人面鱼纹”,其额部和颌部的彩绘是由细密的刺纹组成(图2-1)。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传统印染织绣艺术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2条)

 
 

  •   比较薄,内容没想象的丰富
  •   这本书实用性不强。名不符实。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