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经济学理论与实践问题研究

出版时间:2012-3  出版社: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范先佐  页数:388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范先佐所著的《教育经济学理论与实践问题研究——范先佐自选集》收录的是范先佐教授关于教育经济学理论与实践问题研究的部分成果。《教育经济学理论与实践问题研究——范先佐自选集》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教育经济学理论问题探讨,收入16篇文章,主要是从理论的角度对教育经济学发展中的一些重大理论问题进行探讨。这些文章主要涉及教育与劳动力供求、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动力、教育与就业、教育成本的分担与补偿、教育与人力资本形成、政府的教育投资行为、教育产业化、教育效率、教育产权、教育资源配置、教育乱收费、学生资助、教育财政体制改革及教育经济学学科建设等问题。第二部分为教育经济学现实问题研究,收入11篇文章,主要是从实践的角度对教育经济学发展中的一些重大现实问题进行研究。这些文章主要涉及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高等教育大众化、农村义务教育与农村义务教育财政体制改革、流动儿童与留守儿童教育、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农村义务教育新机制、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绩效工资制度改革、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与农村教学点的建设等问题。第三部分为附录,主要收录作者已出版的专著、教材、译著、论文目录,以供读者查找和参考。

作者简介

  范先佐,男,1953年4月生,湖北浠水人。1992年6月毕业予苏联国立莫斯科列宁师范大学,获经济学哲学博士学位(DOCTOR OF PHILOSOPHY(Ph.D)in Economics)。回国后历任华中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教育科学学院副院长、院长。现为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1997年12月被国家教委评为首届人文社会科学跨世纪优秀人才,2006年入选湖北省新世纪高层次人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兼任湖北省人民政府咨询委员会委员、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教育经济与管理学科专家组成员、全国教育经济学会副理事长兼《教育与经济》杂志常务副主编等。主要从事教育经济、教育财政、教育政策和农村教育的教学与科研工作。先后主持并完成10项省部级和国家级课题,并多次参与教育部有关重大课题及委托项目的研究;著有《教育经济学》、《教育经济学新论》、《教育经济学新编》、《中国中西部地区农村中小学合理布局结构研究》、《人口流动背景下义务教育体制改革》等专著、译著、教材10余部;在国内外发表论文150余篇,其中50余篇先后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等权威期刊转载;获省部级以上奖励10项,其撰写的《教育经济学新编》2011年被教育部评为精品教材。

书籍目录

作者的话
第一部分 教育经济学理论问题探讨
 试论教育、劳动力供求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关于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动力问题探讨
 论教育在解决我国就业问题中的作用
 论教育成本的分担与补偿
 论教育与人力资本形成
 20世纪中国教育经济学发展的回顾与前瞻
 关于政府教育投资的行为分析
 关于教育产业化的若干思考
 教育多元化与教育投资政策的选择
 教育的低效率与教育产权分析
 我国基础教育财政体制改革的回顾与反思
 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的原因、动力及方式选择
 教育资源配置:政府应起基础性作用
 教育乱收费的类型及其治理
 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必须慎重处理的若干问题
 我国学生资助制度的回顾与反思
 公共财政理论视角下的政府高等教育财政责任
第二部分 教育经济学现实问题研究
 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的障碍及对策
 高等教育大众化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税费改革后农村义务教育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流动儿童教育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关于构建“国家办学,分类承担”的农村义务教育财政体制的设想
 构建“以省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财政体制
 关于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公平问题的调查分析及政策建议
 我国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的成效、问题及对策
 农村义务教育新机制实施的背景、成效、问题及对策
 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绩效工资制度改革:背景、成效、问题与对策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与农村教学点的建设
第三部分 附录
 附录1:专著、译著、教材与论文
 附录2:范先佐与教育经济学研究
  

章节摘录

  一个产业是具有某种同一属性的经济活动的集合。基于产业经济学的各个领域在进行产业分析时的目的不同,对产业的划分也不太一样。1940年英国经济学家和统计学家科林·克拉克在其著名经济学著作《经济进步的条件》一书中首次将产业结构分为三次产业。第一次产业以农业为主,第二次产业为制造业,第三次产业为一、二次产业以外的经济活动。此后,国际劳工组织和各国政府也都按大体相同的标准对产业结构进行了分类。中国国家统计局于1985年4月对中国的产业首次进行了划分,第一产业为农业,第二产业为工业和建筑业,第三产业为一、二次产业以外的其他各业,其中又分为四个层次:即流通部门、为生产和生活服务的部门、为提高科学文化水平和居民素质服务的部门、为社会公众需要服务的部门。教育分在第三产业的第三个层次。1992年6月1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决定》中,又明确地把教育作为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重点,指出教育是“对国民经济发展具有全局性、先导性影响的基础行业”。这种划分反映了人类社会分工和经济活动发展的历史阶段和顺序。如果从这种意义上将教育部门称为第三产业或产业部门,无疑是正确的。  在社会分工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经济中,三次产业之间以及三次产业内部各部门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统一于现代社会经济总体系之中。其中,每个产业、每个部门在社会经济总体系中都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在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在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国家,各产业、各部门的地位和作用不尽相同。从对三次产业结构发展和变动的趋势来看,随着社会劳动生产率和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第一产业的比重逐步下降,第二产业尤其第三产业比重上升,在以科学技术为主要推动力的现代经济中,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和作用。正因如此,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时期,邓小平同志反复强调,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科技是关键,教育是基础。在世纪之交的重要时刻,江泽民同志又深刻指出:“当今世界,以信息技术为主要标志的科技进步日新月异,高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越来越快,初见端倪的知识经济预示人类的经济社会生活将发生新的巨大变化。”21世纪的到来,以高新技术为核心的知识经济将占主导地位,国家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将越来越取决于教育发展、科学技术和知识创新的水平,教育将始终是现代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因此,我们说,教育是一个巨大的产业部门,也无疑是正确的。  ……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教育经济学理论与实践问题研究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2条)

 
 

  •   这本书很好,从内容到排版
  •   好,不愧为大师之作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