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性研究(第3卷)

出版时间:2007-3  出版社:重庆大学出版社  作者:诺曼·K·邓津,伊冯娜·S·林肯  页数:931  译者:风笑天  
Tag标签:无  

前言

  经过二十多人将近三年紧张的翻译工作,这本在国际社会科学界享有盛誉的著作终于要以中文的形式出版了。在译稿即将付梓之际,心中充满了感慨。  2000年8月,我在美国杜克大学做访问学者期间,参加了在美国首都华盛顿召开的“美国社会学协会(ASA)第95届学术年会”。每年年会中的一项常规活动是各家出版社都将自己出版的社会学方面的新书拿到会场上来展览销售。那真是一些好书啊!在书展期间,我很快发现了这本刚刚修订出版的Handbook of Qualitative Research。这部有着蓝色硬皮封面、大开本、厚达一千多页的、重重的“砖头式”著作,深深地吸引了我。虽没有购买,但心中却留下了印象深刻的一笔。  时间真快,转眼两年半过去了。当重庆大学出版社的编辑同志拿着一堆英文方法著作请我帮他们筛选时,我首先推荐了这本书。其原因除了这本书的影响大以外,更主要的一点是考虑到我国学术界的实际需要。国外社会研究方法的著作已有一些先后译成了中文,但专门介绍定性研究方法的著作则基本没有中文译本,这不能不说是一种缺陷和遗憾。  但当出版社邀请我主持这本著作的翻译工作时,我的确十分犹豫。一方面,定性研究方法对于我(以及所有译者)来说相对生疏,翻译的难度相对较大。另一方面,此书的篇幅巨大,非一两个人在有限的时间内所能完成,必须组织起一个较大规模的团队来承担。更重要的是,我自己手头不仅压着几本早就该写的书,同时还承担有几项科研课题,再加上平时的教学和指导研究生工作,实在担心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来承担这一工作。后来,当出版社的编辑两次专程到南京拜访,我最终还是无法推托出版社的真诚邀请,接受了这份“苦差”,为此,我又付出了整整两年半的紧张生活。  实事求是地说,翻译工作既非我们的专业,也不是我们的长项。特别是从经济的观点来看这更是一件极不划算的事情——一千字的译稿通常要花费译者大半天甚至一整天的时间和精力,而区区几十元钱的翻译稿酬是无法用来衡量这种翻译工作的艰苦和价值的。细想起来,当初之所以承担此项苦差,一是出版社的盛情之邀难以推托,二是心中长期以来形成的那种为中国社会学的发展,特别是为国内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提高做点贡献的情感使然。

内容概要

全书约200万字,对定性研究的近40个专题进行了讨论,其中每一个专题的作者都是该领域在国际上享有盛誉的著名学者,其主编诺曼·K·邓津(Norman.K.Denzin)和伊冯娜·S·林肯(Yvonna.S.Lincoln)更是社会科学定性研究方面的国际旗手。即便是这样一个精英的团队,面对这个庞大而意义深远的工程仍然需要艰苦卓绝的工作,正如两位主编在本书的前言中所说:  在许多情形下,关于谁应该写作某个章节或者某个章节应该如何写,我们常常不情愿地进入了一场政治斗争……  ……为了最后期限和页数的要求,我们和作者们进行着斗争;关于各章节的理论性以及关于那些我们能够明白但其他人却未必明白的内容,我们也和作者们进行着斗争;关于各章节何时完成,我们还得做斗争;而且,当我们要求更多的修改时,我们是在不断地测试着作者们的耐性。    本书是定性研究从书的第四部分。书中检视了收集与分析经验材料的方法。它对定性研究的近40个专题进行了讨论,其内容从访谈到观察,到运用文化物质文献和历史记录,到视觉的、个人的经历,再到数据资料管理、计算机应用、叙述、内容分析和语义分析等分析方法。全书主要包括:访谈——从结构式问题到引导式话题、反思观察:从程序到文本、文献和物质文化的诠释、数据处理与分析方法、软件和定性研究、女权主义研究中的焦点小组法、应用民族志等十个内容。

书籍目录

第Ⅳ部分 经验资料收集与分析的方法 访谈:从结构式问题到引导式话题 反思观察:从程序到文本 文献和物质文化的诠释 反思视觉方法:从伽利略到“神经浪游者” 作为主体的研究者:自我的民族志、个体叙事、自反性 数据处理与分析方法 软件和定性研究 对话和文本分析 女权主义研究中的焦点小组法 应用民族志

章节摘录

  定性研究者研究记录人类经验的口述记录和书写记录,包括谈话记录、电影、小说和照片。从历史上来看,关于文本话语分析的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的方法主要有三种,每一种方法都和一种悠久的理论研究传统联系在一起。内容分析联系着媒体研究中的定量分析传统,符号学联系着文学批评的结构主义传统,而叙事话语分析联系着阐释理论近期的后结构主义发展传统(Lieblich,Tuval-Mashiach,&Zilber,1998,p.18)。  西尔弗曼(David Silverman)认为世事皆在谈话中完成。因此,实地资料往往是语言学的资料。他在第31章中,分析了以语言为中介的资料的三种类型:访谈、文本和副本。如同方塔纳和弗里(第24章),古布里厄姆和霍尔斯泰因(第18章)一样,西尔弗曼把访谈材料视为叙事记录而不是现实世界的真实图像。他对访谈研究者提出五个问题,其中包括如何运用叙事资料去建构理论。  文本是建立在访谈和其他形式谈话记录基础上的。这些文本是社会事实,它们用社会组织化的方法来产生、分配和使用。西尔弗曼反对那些运用内容分析法对文本进行分析的形式。内容分析法将存在于人们话语、观点以及经验中的不成文规定具体化。他认为内容分析使访谈到文本的阐释过程变得模糊不清。  研究者不能把文本形式的文件资料作为其他形式证据的替代物,这一点是很重要的。这些文件是社会产物。它们不是对组织日常事务或者决策过程的清晰呈现。它们是情境建构的,由特定惯例和理解决定的特定类型的表述。这种文件资料适合通过符号、叙事和话语分析方法进行研究。成员归类分析(MCA)是一种有些类似叙事分析的方法。引用萨克斯(Harvey Sacks)的研究成果,西费尔曼阐述了MCA的逻辑(Silverman,1998),研究者使用此方法去询问人们在和他人互动时是如何使用日常用语及其类别的。随后,西费尔曼介绍了谈话的手稿。关于手稿的分析主要有两种社会科学传统,即会话分析(CA)和话语分析(DA)。西费尔曼回顾了这两种传统的历史,并举例说明。他将他的文章归结为四个观点:第一,定性研究不是以一套独立技术为基础的;第二,定性研究在揭示社会互动是如何按照惯例行事方面具有特殊优势;第三,定性研究提示了人们做事的方法;第四,定性研究的应用不仅仅局限于探索性目的。  总而言之,经验的文本形式是复杂的。但是如果谈话构成了大量我们所拥有的东西,那么,西费尔曼所简要介绍的几种分析形式代表了重要的途径,可以使世界和世界的话语更加形象具体。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定性研究(第3卷)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4条)

 
 

  •   定性研究的1-4卷都买了,书是不错,就是贵了点,而且有分四卷就是为了多卖点钱的感觉,因为每本内容不多,要不是单位给报销实在觉得是有点儿骗人的感觉,不是说书的内容不好,内容绝对是没的说,就是贵贵贵啊
  •   很不错的定性研究方面的书
  •   通过此书了解如何收集分析经验资料,受益匪浅。
  •   书很好 就是很贵 分成四来卖了
  •   比预想的要薄多了,不过内容很实用,很有帮助。
  •   元旦再研读了
  •   这本重庆出版的书籍,我以前上研究生的时候就接触过,整体来看比较实用。
  •   这本书主要讲了一下质的研究方法的经验资料收集方面的策略和应遵循的准则,相对是比较“形而下”的一本书。
  •   此书可用作理论性研究的教本,但是实践性并不充分。能够帮助研究者拓展思路,但是却不能帮助研究者在细节和技巧上的发展和完善
  •   翻了翻目录,感觉还不错。就是书封皮有压皱,影响观感
  •   书的质量和包装都不错.
  •   这本书有点太专业了,我没太明白
  •   还没看,翻了下,似乎不错。
  •   同样的是翻译的问题,强烈建议当当推出该书的英文影印版!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