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漫游

出版时间:2007-12  出版社:重庆大学  作者:汪大波著  页数:412  字数:509000  
Tag标签:无  

前言

  代后记 我的新闻情——五十四年新闻生涯回顾  我这一生中,同新闻工作结下了不解之缘,同书籍、报刊结下了不解之缘。可以说,今生今世,我有一种难解难分的新闻情结。  少儿童时代,我读到的第一本少儿著作《在内蒙古草地上》,那是记叙内蒙古人民反对日本侵略强盗的作品,书中几位内蒙古少年儿童勇敢打击日本鬼子兵的形象,特别让我难忘。这本书是我的小学老师程济刚送的,为此,我至今都深深感激程济刚先生。我的胞兄汪大漠,1937年春天就离开家乡奔赴延安,参加红军,参加爱国抗日的艰苦斗争。他给我留下了大量宝贵的文艺书籍。我从他的书柜里取出《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阅读,取出鲁迅、郭沫若、巴金、茅盾的作品阅读,虽不能深刻理解,但却受到熏陶,收到了很好的启蒙效果。从此,我爱书、读书的热情一发不可收拾。  1948年春天,我考入重庆市立第一中学读高中,学校附近的“罗斯福图书馆”(今为“重庆图书馆”),是我经常去借阅书刊的场所。重庆市一中是爱国民主学生运动的摇篮,校内读书进步空气浓厚,《针与真》、《透视》、《积极报》等壁报林立,占领了学校舆论阵地。我作为《积极报》成员,初步懂得了舆论的重要,认识了报纸的作用。从此,也养成了喜读报刊的习惯。1949年春天,我参加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社(地下革命青年组织),积极参加反内战、反饥饿、争生存、争温饱的爱国学生运动。在我和我的同学们被国民党反动派抓进监狱以后,也要在狱中千方百计争取要报纸来看,从当时报章上一些不真实的新闻中,去分析和获取人民解放战争胜利前进的信息。  1949年8月,在我的家乡长寿县农村加入中国共产党(并任中共长(寿)涪(陵)边区委青年干事。解放初期,因年龄不足18岁而未被承认(1986年全面落实党的政策时被承认,党龄连续计算)。从1950年起,我在故乡长寿县参加清匪反霸、减租退押和土地改革工作,依然喜欢读书看报,还喜欢写点新闻给报纸投稿。于是,我被聘为重庆《新华日报》和《川东报》的通讯员。后来又成为《群众报》和《西南税务》等报刊的读者和作者之一。无论在什么地方,干什么工作,我总是同报纸、书刊有缘有情。1953年春,我在长寿县委宣传部担任通讯干事,从事新闻报道工作。  正是由于这种新闻情结,1954年我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并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新闻专业。  在四年大学生活中,我不仅学习了新闻理论和新闻专业知识,而且阅读了更多的中外文学著作,还阅读了大量的中外报纸。除了学校安排在沈阳日报和北京日报实习之外,我还为中国青年报、读书月报、光明日报、北京出版社、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新闻社、新民晚报等新闻出版单位撰稿,并且发表了我的数十篇作品。我在北京大学,曾被评为优秀学生。每学年的寒暑假期,除了学校安排到省、市级报社实习之外,我还自己主动与新闻单位联系,利用节假日和星期天的休息时间,到北京郊区的燕山农村(原御猎区)和北京街道采访,写出了《东交民巷散记》《年轻的白广路》《御猎区的新面貌》《猎人之乡》《中国第一所国立大学》(纪念北京大学建校六十周年通讯四篇)等作品,有的被中国新闻社发往海外报刊采用,有的被北京出版社编入《北京街道的故事》一书出版。正因为我这样如饥渴地学习和写作,在1957年的“反右派运动”中,我被定为“走白专道路”,立场不稳,同情右派的“中右分子”而受到批判。  1958年夏,我从北京大学新闻专业毕业后,被分配到青海日报当记者、编辑。1959年,在“下放劳动锻炼”和“反右倾运动”中又遭到批判。此后,我被迫离开新闻单位,被整整耽误了十多年时间,而且生活在诚惶诚恐的日子里。那是我二十五岁至四十岁左右的青年时期,正是黄金时间啊!当年极“左”的风潮多么可怕又可恶啊!在险象环生的逆境中,我也坚持读书看报,写作不懈。正是在“下放劳动”的时候,我在冰天雪地的祁连山下,在当牧马人和牧羊人的日子里,人民日报发表了我的散文《祁连山上的伐木场》,新华通讯社主编的刊物《新闻战线》发表了我的业务论文《通俗和平易》。此后十余年,虽然一度离开新闻单位,但我还陆续在重庆日报、四川日报、重庆广播电台、四川广播电台等新闻单位,发表了多篇文章,坚持读书和笔耕不懈,有时是挑灯夜读,写作通宵达旦。 1976年,随着“四人帮”的覆灭,随着一个旧时代的结束和一个新时代的到来,我重新回到新闻单位,恢复了我的新闻工龄,从事我心爱的终身为之奋斗的新闻工作。我被调入重庆市江北区广播电视局任编辑、记者、宣传科科长、副局长。在此期间,我采写了大量的新闻作品,内容涉及农业、工业、商业、政法、文化、教育、军事等社会生活各个领域,体裁包括通讯、消息、评论、录音报导、电视地方,干什么工作,我总是同报纸、书刊有缘有情。1953年春,我在长寿县委宣传部担任通讯干事,从事新闻报道工作。正是由于这种新闻情结,1954年我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并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新闻专业。在四年大学生活中,我不仅学习了新闻理论和新闻专业知识,而且阅读了更多的中外文学著作,还阅读了大量的中外报纸。除了学校安排在沈阳日报和北京日报实习之外,我还为中国青年报、读书月报、光明日报、北京出版社、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新闻社、新民晚报等新闻出版单位撰稿,并且发表了我的数十篇作品。我在北京大学,曾被评为优秀学生。每学年的寒暑假期,除了学校安排到省、市级报社实习之外,我还自己主动与新闻单位联系,利用节假日和星期天的休息时间,到北京郊区的燕山农村(原御猎区)和北京街道采访,写出了《东交民巷散记》《年轻的白广路》《御猎区的新面貌》《猎人之乡》《中国第一所国立大学》(纪念北京大学建校六十周年通讯四篇)等作品,有的被中国新闻社发往海外报刊采用,有的被北京出版社编入《北京街道的故事》一书出版。正因为我这样如饥渴地学习和写作,在1957年的“反右派运动”中,我被定为“走白专道路”,立场不稳,同情右派的“中右分子”而受到批判。 1958年夏,我从北京大学新闻专业毕业后,被分配到青海日报当记者、编辑。1959年,在“下放劳动锻炼”和“反右倾运动”中叉遭到批判。此后,我被迫离开新闻单位,被整整耽误了十多年时间,而且生活在诚惶诚恐的日子里。那是我二十五岁至四十岁左右的青年时期,正是黄金时间啊!当年极“左”的风潮多么可怕又可恶啊!在险象环生的逆境中,我也坚持读书看报,写作不懈。正是在“下放劳动”的时候,我在冰天雪地的祁连山下,在当牧马人和牧羊人的日子里,人民日报发表了我的散文《祁连山上的伐木场》,新华通讯社主编的刊物《新闻战线》发表了我的业务论文《通俗和平易》。此后十余年,虽然一度离开新闻单位,但我还陆续在重庆日报、四川日报、重庆广播电台、四川广播电台等新闻单位,发表了多篇文章,坚持读书和笔耕不懈,有时是挑灯夜读,写作通宵达旦。 1976年,随着“四人帮”的覆灭,随着一个旧时代的结束和一个新时代的到来,我重新回到新闻单位,恢复了我的新闻工龄,从事我心爱的终身为之奋斗的新闻工作。我被调入重庆市江北区广播电视局任编辑、记者、宣传科科长、副局长。在此期间,我采写了大量的新闻作品,内容涉及农业、工业、商业、政法、文化、教育、军事等社会生活各个领域,体裁包括通讯、消息、评论、录音报导、电视专题片以及散文、随笔。1981年,我和彭德汉一起采写的《重庆水灾前后》被中国新闻社发往海外报刊采用,并选编入《华夏缤纷》一书。1982年,我采写的《中国农业发展的一个新探索》(长篇通讯)被中国新闻社发往海外报刊采用,并被四川省对台湾宣传办公室作为优秀稿选入《对台宣传业务》一书。1983年,我采写的通讯《喜乘农村夜班车》在重庆市率先宣传解放思想,改革创新,搞活城乡经济的新生事物,被评为第二届全国优秀广播电视节目,并被广播电视部选编入《沃土上的鲜花》一书。《喜乘农村夜班车》同时还被全国好新闻评委会评定为全国好新闻。由广播电视部编辑的《广播电视战线》月刊,1985年第十一期人物介绍栏,以《他用笔为时代描容写真》为题,介绍了我的事迹。 1985年,我被聘任为四川省广播电视厅新闻研究所研究员(兼职)。随后被四川省新闻高级职称评委会评定为主任记者。1988年,调任重庆市新闻出版局报刊管理处处长,并兼任《中外市场》杂志社主编。1990年3月调任《中外企业报》总编辑,组织在重庆召开了“全国百名大县经济发展研讨会”,推动区、县经济的改革与发展。同时,被选为重庆市新闻工作者协会常务理事。在担任新闻行政管理工作和新闻报刊领导工作中,我仍然坚持采访写作,并在中国新闻社、《重庆晚报》、《旅游天地》、《旅游》、《旅游天府》、《四川青年》等报刊上发表了数十篇作品。 1987年至1994年,我的新闻作品选《绿叶集》《新闻漫谈——育花集》《采访见闻——新果集》《评论·消息百篇》《旅途通讯》先后由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编辑出版。 1980年至1994年,我的新闻作品先后在中央、省、市级以上举行的好新闻(包括报纸、广播电视和报纸副刊好稿)评选中获奖25次。其中,连续七年获一等奖3次和二等奖2次;在全国广播电视节目评比中获一等奖一次、优秀奖一次;还在全国好新闻评选中获好新闻奖一次。1984年,我写的新闻评论《蔬菜产销体制改革好》获奖之后,被广播电视部选编入《鲜花品赏集》一书。 1978年,我获得中共重庆市委授予的“重庆市新闻广播先进个人”称号;1986年获得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颁发的“长期从事新闻工作荣誉证书”;同时获得四川省新闻工作者协会颁发的“新闻工作荣誉证书”;1990年获得“重庆市新闻出版先进个人”奖状;1994年获得四川省人民政府颁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干部离休荣誉证”;1999年获得中共重庆市委、重庆市人民政府授予的“献给共和国创立者”勋章。 1994年,我已年过六旬,奉命离职休养。离休以后,我并未离开自己终身相许的新闻工作,仍然采访写作,编辑撰稿,笔耕不辍。连续出版了《老记新篇》《友情集》《寄情山水间》《宽松集》等四本作品。加上离休前出版的《新闻漫谈》《旅途通讯》等,迄今,我著作和编辑的文集已有9本,共145万余字。还有《中外漫游》一书,正在编辑出版中。作为离休干部,我在中共重庆市委宣传部领导下,积极参与编辑出版了革命烈士《李硕勋研究论文集》和电视专题片《李硕勋》的有关工作,同时,积极参与《为了共和国的诞生——全国革命英烈事迹展》的有关组织展出工作。我还积极参与并主编《四·二一学运在重庆一中》一书以及重庆市第一中学校的校庆画册和《桃李芬芳——重庆一中校友事迹介绍》等书的主要编辑工作,并在《风雨人生——重庆市一中老校友回忆录》的编辑工作中,担任执行主编,基本上做到了离而不休。连续18年,我将自己的著作,无偿捐赠给北京国家图书馆、北京大学图书馆、四川省图书馆、重庆市图书馆、云南省图书馆、攀枝花市图书馆、重庆市所辖四十个区、县图书馆以及重庆市第一中学图书馆等50多个单位,还捐赠给渝州大学、铜梁中学的部分学生以及许多亲友,到2006年6月30日止,我已经捐赠图书2629册,聊以表达自己对社会公益事业的热爱和对社会文化事业的支持。到2007年4月,我的新闻生涯,已经有54个春秋啦!我也已经是74岁的老人啦!问心无愧的是:我这一生总算为人民、为共和国的诞生和建设多少做出了努力,作出了奉献。回顾我54年的新闻生涯,我的新闻作品高产时期是在1976年至1994年,这也是我的新闻工作屡出成果的时期。我出版自己的9本新闻著作,也是在1987年以后的岁月。很明显,在“四人帮”覆灭,在极“左”思潮盛行的旧时代结束,在改革开放的新时代开始以后,才有了我的新闻生涯的真正的春天。由于我在可怕的“反右派”和“反右倾”运动中屡受批判和伤害,又长期在省以下的新闻单位工作,不可能涉及特别重大的新闻事件和题材,我上述的一些新闻成果,是依靠在北京大学学得的新闻专业基础知识和自身的勤劳奋斗取得的。在这里,我要衷心感谢母校和当年执教的老师们。不管人家怎么看,怎么说,七十余年,我曾经辛勤努力过,顽强奋斗过。做到了读千卷书,行万里路,生命不息,笔耕不辍。作为一名祖国人民培养的知识分子,一个人民的新闻记者,我问心无愧,而且感到欣慰。 2007年4月21日

内容概要

本书以旅行通讯的形式,用游记散文与新闻通讯相结合的笔法,记叙和描绘了全中国(除台湾外)的33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和特别行政区,以及国外14个国家的著名风景名胜,含有大量的经济、文化信息和政治、历史、地理等人文知识,写作时间跨越20世纪和21世纪,有助于扩大视野、增长知闻,获得心情的愉悦。  这本220篇,50多万字的旅行通讯选集,既是具有文学色彩的通讯,又是具有新闻特点的游记;既是新闻写作上的一种探索和创新,又是作者漫游天下写出的新篇章,也是旅游文化结出的新果。

作者简介

王大波,重庆市长寿区人,老新闻记者、作家。 1949年4月在重庆市第一中学读书时参加中国新民主丰义青年社。195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新闻专业。从事报纸、广播电视工作50余年。1987年以来,他先后出版了《绿叶集》《新闻漫谈——育仡集》《老记新篇》《友情集》《寄情山水间》《宽松集》等9本著作。本书是他的第十部作品选集。作为资深记者,他具有高度的新闻敏感和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非凡的勤奋和敬业精神。 无论顺境、逆境,也无论担任专业记者或担任新闻单位领导人,他对新闻事业的热爱始终如一,始终坚持采访写作。作为作家,他义能以饱满的热情,捕捉和发掘生活中的真、善、美,用清新的笔触予以歌颂和赞美。汪大波是一位“全能”的新闻工作者,他编采的新闻作品涉及社会生活各个领域,通讯、消息、评论等各类新闻体裁以及散义、随笔,都能运用自如、得心应手,具有深厚的功力。 汪大波于1994年离职休养,今年已进入75岁,但离而不休,仍坚持笔耕不懈。

书籍目录

第一部分 西南奇观 西藏  拉萨的魅力 云南  1.又一个“女儿国”——泸沽湖记游  2.香格里拉探秘  3.走马丽江  4.大理行  5.再游大理  6.“莺歌燕舞”在何处  7.九乡奇观  8.夜游建水城  9.石头森林——路南石林见闻  1O.绿色之梦——走进西双版纳  11.重上大观楼  12.滇池记趣  13.登龙门  14.金马与碧鸡  15.昆明金殿 贵州  1.水帘洞和大瀑布  2.神奇的龙宫  3.地下仙境——白龙洞  4.甲秀楼长联  5.黔灵枫叶红  6.天星盆景  7.花溪山水  8.“史无前例”的地方  9.赤水四题 四川  1.雪山冰川行  2.再上峨眉山  3.青城山探幽  4.车海奇观——成都街头速写  5.竹林公园——望江楼  6.森森柏下人如流——武侯祠速写  7.伟大的人——都江堰散记  8.成都杜甫草堂游  9.观梓州杜甫草堂  1O.李白故里展新姿  11.奇峰古刹话窦圌  12.七神柏与风流树  13.七曲山记行  14.邓小平旧居的楹联  15.谒“儒将”故居  16.白璧微瑕——三苏祠观光记  17.则天庙和黑龙潭  18.乐山情  19.四进绵阳  20.攀枝花  21.香城风景  22.盐都记游  23.初访月亮城  24.绿色的海——长宁竹海速写  25.峰奇洞异石海宽——兴文石林剪影  26.戎州新貌  27.九寨路  28.黄龙吟  29.中国死海漂浮  30.大邑游  31.古城、古国、古文化的缩影——三星堆、金沙博物馆参观记 重庆  1.重庆林园的谈判桌  2.小峨眉——缙云山  3.峡谷中的泉园——北温泉  4.南泉新景  5.统景温泉  6.佛图·鹅峰·枇杷  7.长寿湖秋声  8.龙水湖掠影  9.古艺术画廊——大足石刻  10.二进“鬼城”  11.雪玉洞  12.贴在石壁上的彩楼  13.长江三碑林  14.三峡抒怀  15.奇美的小三峡  16.探奇·访奇·赏奇——石柱旅行三题  17.无声的竖琴  18.江水滔滔  19.春游钓鱼城  20.第二次到乌江  21.桃花源今昔  22.武隆美  23.泛舟小南海  24.秀山行  25.重上四面山  26.罕见的黑石林  27.廊坊式古镇  28.三上金佛山  29.金刀峡  30.黑山谷  31.水溶洞  32.鸟语林  33.野生动物世界  34.双桂堂散记  35.重庆的榕树  36.重庆观夜景  37.重庆三花  38.喜乘农村夜班车第二部分 西北新貌第三部分 中南秀色第四部分 华东美景第五部分 华北画卷第六部分 东北风光第七部分 北京览胜第八部分 港澳之旅第九部分 边贸博览第十部分 异国掠影代后记 我的新闻情

章节摘录

  05.再游大理  早在1991年秋天,我曾经去过一次大理。因为忙于工作,来去匆匆,在我所写《大理行》游记中,仅重点记叙了“游蝴蝶泉”和“大理三塔”,还写了我在洱海公园和蝴蝶泉后的神摩山眺望洱海的“洱海镜头”。那次,我走到洱海岸边,却未乘舟游洱海,深为遗憾。  时光如流水,转瞬间,12年过去了,我已由中年进入老年。今年秋天,我随旅游团一起,重览大理风光,目睹大理10余年来面貌焕然一新,城市建设日新月异,旅游景点也锦上添花,显示出大理的发展正进入朝气蓬勃的青年时期!  洱海泛舟  由新建的“桃源古渡”码头登上游船,我开始了洱海环湖游。今天的游船,已不是昔日只能乘坐4人的小机动船了。我们所乘的海星号大型游船,近似长江客轮,上下4层,可载游客500人。船体彩绘雕嵌,装饰豪华,船上还有包厢、歌舞表演厅、茶座、观景台等设施,算是这个位于海拔l972米、面积252平方公里的高原淡水湖中之庞然大物啦!导游员告诉我们,采用这样的大型游轮做洱海环湖游,已经有好几年了。可见大理旅游建设发展之快。  我站在船头,但见洱海水清如明镜,水平似绿毯,阳光照射下,湖光融融,闪金耀银。清风徐来,凉气拂面,心旷神怡。洱海四周,环山青翠,在蓝天白云映掩下,美丽极了,宁静极了!洱海,真不愧是“高原明珠”!  洱海湖内有金梭、玉玑、赤文三岛,还有鸳鸯、马帘等四洲。游船在玉玑岛停靠后,我们登临岛上。随着旅游景点的开发,这个洱海中的大岛已改名为“南诏风情岛”,成为云南精品旅游景区之一。大理,是历史上南诏国和大理国的所在地,洱海中的这个大岛的景点建设均以反映南诏和白族风情为主。那神秘的“沙壹母”广场(“沙壹母”是大理神话传说中,被尊崇为白族始祖的妇女);那耸立着世界上最高的汉白玉观音雕塑像的“云南福星广场”;那以唐代建筑风格为基调,融南诏、吐蕃建筑风格为一体,显现南诏时期多民族文化特征的“南诏行宫”;以及体现白族文化精华的“本主广场”等新景点;加之岛上古榕成荫,林木依依和四周湖水环抱、碧波掩映,构成了优美迷人的风光,令人流连不舍。  我们还观赏了湖中一个小岛——小普陀岛。这个小岛,实际上是湖中一块巨大的礁石。传说是当年观音菩萨开辟大理坝时留下的镇海之印。有了它,海水不成灾,百姓得以安居乐业。岛上的小庙为阁式建筑,始建于明朝,主要供奉的是观音,原名观音阁,后名小普陀。岛小而美,尤其是那一米多高的仙人掌丛,生机蓬勃,气势不凡,十分引人注目,我觉得小普陀好像洱海中的一颗钻石。  我回到船舱,在表演厅观赏优美的白族歌舞表演,同时品尝闻名遐迩的白族“三道茶”。第一道是苦茶,味苦,能止渴生津;第二道是甜茶,能提神补气;第三道是回味茶,满口清香,很有回味。这神奇的苦、甜、回味三道茶,不但很富情趣,口感极佳,而且富有“人生先苦后甜”“甜从苦来”的哲理。  3个多小时的环湖游快结束时,秋风骤发,水波兴起,继而风大,波涛汹涌。一阵阵的洱海涛声,好似欢乐的乐曲,送我们上岸返程,祝我们旅途平安。  苍山神思  雄伟的苍山濒临洱海,南北长45公里,宽20公里,共有十九峰,最高峰海拔4122米。两峰之问夹一溪,形成十八溪,潺潺溪水,流人洱海。苍山洱海是大理奇丽风光的主体。我站在大理城楼,那峰峦叠翠的苍山历历在目,那碧波万顷的洱海犹在脚下。苍山洱海,风光灿烂,互相衬托辉映,是大理白族自治州的两颗珍贵的明珠。  今日登苍山(又名点苍山),已经有了两条索道。一条是由山脚一塔寺附近至中和峰中和寺的苍山索道,另一条是由山脚感通寺至马龙峰的感通大索道。这两条索道的建成,也展示了大理旅游事业的新面貌。我坐在缓缓行进的索道上,那葱茏的点苍山,碧蓝的洱海湖,悠久的大理城,一览无余。我仿佛看到了山里的一处处山花和一层层大理石,它的青翠挺拔,令我倾倒;我似乎瞧着了湖中的一群群游鱼和一艘艘旅游船,它的秀丽妩媚,叫我喜爱;我真切望见了在青山碧海和古塔遗碑映衬下的大理古城,引发我悄然神思。  ——那不是外貌与北京天安门城楼相似,城门墙上有着“大理”二字的大理古城楼吗?那翘檐红瓦、画栋雕梁以及城楼前小广场上的丛丛鲜花是多么艳丽、光彩夺人!我知道,历史上的大理古城始建于公元779年(唐大历十四年),曾经是南诏国和大理国的都城。元朝灭大理国后,旧城毁弃。现今的大理城建于公元1882年(明洪武十五年),有四座城楼和四座角楼。清代又两次重修。今天我们看到的城楼,是近年来修复的。它标志着大理悠久的历史和唐宋时期曾经是云南地区的政治中心。  ——那不是大理古城的纵横街道吗?用碎石铺成的“三月街”,一平如砥的复兴路及10多条里、坊,展示着昔日古城的风貌。历史上,大理手工业发达,商业繁荣,大理石制品和工艺美术品等进入国际市场,这里曾被辟为英国商埠,著名的“洋人街”至今尚存。我见到大理城郊包括喜州一带的平坦而巨大的坝子,一马平川,平畴沃土,农田相连,稻香袭人,使我感觉到好像进入了四川的成都平原,又好像来到了江南的鱼米之乡……这一切告诉我们,大理也曾经是云南地区的经济中心。  ——那不是翘檐画脊、古色古香的“文献楼”吗?那不是悬于楼上的“文献名邦”匾额吗?它字如斗大,绿字黑底,苍劲醒目,是清康熙王朝为大理颁发的著名匾额。还有那象征着人民智慧的大理三塔,那祟圣寺、感通寺、宝林寺、佛图寺、灵塔、南诏德化碑等文物古迹……所有这些,都标志着一千多年前,大理曾是云南地区的文化发祥地,不愧享有“文献名邦”的称号。  ——那不是苍山脚下的观音塘(又名大石庵)吗?殿宇巍峨,树木森森,供奉着观音菩萨嘛。庵内观音“负石阻兵”的传说,更令我神思悄然:传说古代有兵侵犯大理,观音为解救人民,化为老妇,用草绳拴着一尊巨石,背负身上,行于路中。士兵们见了十分惊恐,认为大理老妇威力尚且如此巨大,何况青少年呢?于是不攻自退。庵内观音老母像前楹联日:“菩萨慈悲心寻声救苦,解危千百姓;观音化老母身负巨石,惊退万重兵。”难怪大理各族人民对观音有特殊的感激之情!许多寺庙、景点都有观音的塑像和传说。无论古今中外,广大人民总是热爱和平,反对战争的。这是一个颠扑不破的真理。  ……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中外漫游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