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异与类同

出版时间:2010-12  出版社:重庆大学  作者:刘玉宇  页数:187  

内容概要

  《差异与类同:论比较哲学中的概念互诠》的主体部分来源于我的博士论文,完成于2005年。论文的写作动机最初起源于对两种比较哲学研究思路的考察。在我的导师陈少明教授建议下,我开始对两位研究中国古代思想史的资深英语学者进行比较研究。这两位英语学者是英国的葛瑞汉(Angus C.Graham,1919-1991)和美国的史华慈(Benjamin I.Schwartz,1916-1999)。他们不仅在当代西方汉学界是屈指可数的领军人物,而且在当前西方汉学研究的范式转换中占据不可跨越的地位。20世纪40年代之前,西方汉学家基本上将汉学与研究埃及、巴比伦等古代文明的"东方学"等同,视中国古代文明为已经沉淀凝固的化石,对于依然生存活动于这片土地上的人群和现实视而不见。相比之下,美国的早期汉学虽然具有美国文化一贯的现实性特点,但由于美国汉学的专业化程度一直落后于欧洲,总体而言,二战前的西方汉学仍然以欧洲的汉学研究为主导,具有强烈的东方学特点。

作者简介

刘玉宇,女,1973年生,中山大学外语学院英语系副教授,中山大学哲学系博士,1999年毕业于中山大学外语学院英语系,获英语语言文学方向硕士学位。同年留校任教至今,2000年起在中山大学哲学系攻读博士。2003-2004年度受哈佛-燕京学社资助,作为访问学者于哈佛大学访问一年;2005年获得中山大学比较哲学方向博士学位。目前的研究兴趣主要在文学批评理论与实践、比较文学和比较思想史等。在国内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过多篇论文,并发表过若干文化评论、译文,出版过译著。

书籍目录

第一章 导论第一节 史华慈与葛瑞汉第二节 概述第二章 两种文化观第一节 两种文化观第二节 文化:趋向还是结构第三节 持续的文化导向第四节 文化差异与语言决定论第五节 人类经验的共同基础第三章 文化差异论及其理论预设第一节 语言的差异对思维方式的影响第二节 “整体论”背后的哲学预设第三节 概念互诠的语言学基础第四章 先秦哲学中的关联思维第一节 人类思维方式的框架第二节 葛瑞汉的主要理论工具第三节 先秦哲学中的关联思维第四节 告、孟人性之争中的类比推理第五节 小结第五章 先秦哲学中的理性第一节 何谓“理性第二节 葛瑞汉的论述第三节 陈汉生的批评第四节 理论背景第五节 古代中国的逻辑第六节 理性与理性主义附录:公孙龙《白马论》中的指称问题第六章 “仁”与“礼”:一种理论化尝试第一节 “仁”——“礼”关系的解释传统第二节 “礼”作为言语行为第三节 “礼”体现人的尊严第四节 “礼”的根源第五节 “仁”的“内在性第六节 理论预设第七章 道德自律与儒家伦理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两种观点的对立第二节 芬格莱特与罗思文:个体与社会的对立第三节 对芬格莱特和罗思文的批评第四节 史华慈、郝大维与安乐哲:儒家的个人第五节 儒家自律观念的建构第六节 以权利为中心的自律和作为理想人格的自律结语 反对理论第一节 “科学理论”的误区第二节 一种拒斥理论的解释策略参考文献后记

章节摘录

版权页:插图:史华慈是在批驳流行的文化人类学和文化相对主义的同时建立自己的文化观的。他认为,在后者的理解中,文化“常常是被当作包含广泛的主题和要素的封闭整体,甚至在最强烈的本体性意义上被当作是互不相关的物质对象。有时则作为静止的、整体的系统,或生物有机体。原始或传统文化被当作是已完成的静止结构,已经无法找到最初的源头。”②这种立场往往强调一种文化有其独特的结构,决定处于该文化中的人的行为和思考模式,不同文化之间是无法相互通约的。但在史华慈看来,这种看法表面上强调文化之间的差异,把不同文化当作彼此独立自足的整体,实际上却往往抹杀了文化内部的差异和多样性。另一方面,这些文化人类学家却相信自己不仅能够跨越文化间的鸿沟,而且能够透过表层的文化行为,把握到身处该文化中人群的行为和意识背后的决定力量。史华慈指出,这些学者忽视了一种文化中历史变迁的重要性,也没有意识到文化人类学家所构造的文化范式和历史发展的现实之间的鸿沟。他们往往认为在原始文化中,除了极个别人外,所有人都会依照范式所确定的深层机制来指导自己的行动。实际上,史华慈一直反对将人的意识行为解释为任何一种社会情境或结构的产物。他在早期所写的《对中国思想史的初步反思》一文中,便曾批评曼海姆的知识社会学。他指出,人的意识虽然会受社会情境的左右,但并不是完全没有思考的自由。

编辑推荐

《差异与类同:论比较哲学中的概念互诠》:外语学术研究系列·博士文库。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差异与类同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