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至唐五代妖怪小说研究

出版时间:2012-4  出版社:重慶大學出版社  作者:彭磊,鮮京宸  页数:281  字数:258000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文字斋书库·文化与新闻传播研究丛书:先秦至唐五代妖怪小说研究》主要内容包括:先秦至唐五代妖怪小说产生、发展之社会文化背景,先秦至唐五代“妖怪”观念之流变,先秦两汉妖怪小说研究,魏晋南北朝妖怪小说研究,唐五代妖怪小说作品文艺性研究等。

作者简介

  彭磊,于2008年毕业于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获文学博士学位。主攻方向为中国古代文学。同年6月进入重庆大学文学与新闻传媒学院,现为学院中文系讲师。历年来在《宗教学研究》《求索》《海南大学学报>等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多篇。同时还担任了2011年重庆市社科规划办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后期资助项目“先秦至五唐代妖怪小说研究”的负责人及2011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西部项目“《山海经》专名的文化阐释”的第二主研人。现主讲中国古代文学、中国文化概论、中国古代文论、唐代小说鉴赏、中国古代小说研究等课程。

书籍目录

绪论
第一章 先秦至唐五代妖怪小说产生、发展之社会文化背景
第一节 先秦两汉妖怪小说产生、发展之社会文化背景
第二节 魏晋南北朝妖怪小说发展、衍变之社会文化背景
第三节 唐五代妖怪小说发展变化之社会文化背景
第二章 先秦至唐五代“妖怪”观念之流变
第一节 先秦两汉时期的“妖怪”与“精怪”观念
第二节 魏晋南北朝时期“妖怪”观念之变化
第三节 唐五代的“妖怪”观念
第三章 先秦两汉妖怪小说研究
第一节 先秦两汉时期的妖怪、精怪主要特征分析
第二节 先秦两汉的妖怪、精怪小说作品研究
第四章 魏晋南北朝妖怪小说研究
第一节 魏晋南北朝时期妖怪的主要特征
第二节 魏晋南北朝主要妖怪类型研究
第三节 魏晋南北朝重点妖怪小说作品研究
第五章 唐五代妖怪小说研究
第一节 唐五代妖怪的主要特征
第二节 唐五代主要几类妖怪特性分析
第三节 唐五代妖怪小说重点作品分析
第四节 唐五代妖怪小说作品文艺性研究
余论唐五代以后妖怪小说的发展趋向
第一节 唐五代以后的“妖怪”与“精怪”
第二节 妖怪人情性与怪魅性之并存
第三节 妖怪与佛、道二教关系之加强
第四节 妖怪种类之变化
第五节 妖怪小说体裁的变迁
第六节 结语
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二)对二者概念相融合的思想、文化方面原因之分析魏晋南北朝时期之“妖怪”概念,之所以逐渐与“精怪”之概念混淆、结合起来,与当时整个的社会、文化背景,乃至于人们的各类信仰、意识的变化是分不开的。依笔者看来,“妖怪”之概念之所以会出现这种变迁,其原因大致有三点:  其一,二者概念之结合,其主要之原因,则在于这一时期官方神学之衰落。东汉大一统王朝之覆灭,也使得汉代官方神学中那些甚为流行,以吉凶之预示为核心内容的阴阳五行之学、妖灾说、图谶之学在统治者那里逐渐失去了市场,从而消沉、衰灭了。“妖”之概念中,预示政治吉凶之意义也就渐渐淡化了。其实,妖异图谶之说之所以能在汉代获得统治者的青睐,其关键原因,仍在于它对于现实政治有所帮助。一方面,它使得统治者的具体政治措施,得到了一个名为“天意”的评价、监督系统;另一方面,它也使得统治者的绝对权力,有了一个来自上天,名为“天命”的终极神圣依据。光武帝刘秀之起兵夺取政权,其“君权神授”的依凭则正在于几句“刘秀发兵捕不道,四夷方集龙斗野,四七之际火为主”的谶言。然而,汉代的统治者们或许并没有意料到,妖灾、图谶之学虽然可以提供“君权神授”之依据,然而,“五行循环”“五德终始”的观念却又给那些图谋篡位的野心家们提供了一个极佳的借口。如王莽篡汉之时,便极力提倡五德、符命之说,和一帮有野心的小人,导演了一出出荒谬的闹剧,《汉书·王莽传》记云:  是岁,广饶侯刘京、车骑将军千人扈云、大保属臧鸿奏符命。京言齐郡新井,云言巴郡石牛,鸿言扶风雍石,莽皆迎受……梓潼人哀章,学问长安,素无行,好为大言。见莽居摄,即作铜匮,为两检署。其一曰“天帝行玺金匮图”,其一署曰“赤帝行玺某传予黄帝金策书”。某者,高皇帝名也。书言王莽为真天子……章闻齐井石牛事下,即日昏时,衣黄衣,持匮至高庙,以付仆射,仆射以闻。戊辰,莽至高庙拜受金匮神嬗……下书曰:“予以不德,托于皇初祖考黄帝之后,皇始祖考虞帝之苗裔,而太皇太后之末属。皇天上帝,隆显大佑,成命统序,符契图文。金匮策书,神明诏告,属予以天下兆民。赤帝汉氏高皇帝之灵承天命,传国金策之书。予甚祗畏,敢不钦受!”以戊辰直定,御王冠,即真天子位。  ……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先秦至唐五代妖怪小说研究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3条)

 
 

  •   很有意思的选题,作者也写的很棒
  •   这本书很不错,我非常爱看.
  •   喜欢妖怪知识,但这本书很乏味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