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墨艺术创作与欣赏

出版时间:2011-10  出版社:国防大学出版社  作者:孙敦秀  页数:138  

内容概要

  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中国书法艺术,已进入继承和保护时代。然而,作为承载书法艺术的各种质地材料及其上书迹,历经日月销铄、尘霉侵蚀,或经风雨缺讹、兵火摧残等,都程度不同的呈现出种种残缺,断碑残碣,朽简腐椟,片纸只字,满目疮痍,却没能引起人们太多的注意和重视。《残墨艺术创作与欣赏》作者着意从这些残缺遗存中理出一条清晰的思路,使之纯化;从历史中、理论上发掘其残缺美的内涵,使之净化;并结合书法创作努力实践之,使之泛化。作者决意“借其形、养吾书”,奇思妙想的创作理念在此书中得以诠释和实践,颇具创意、新意,观之让人们从残缺书法中产生一种耳目一新、精神振奋的生命之美,同时又为书法创作拓展了一个更丰富、更广阔的艺术思维空间。残缺是一种美,一种境界和格调。该书既是一本残缺书法荟萃的资料库,又是一本书法家必备的工具书。

作者简介

  孙敦秀,笔名习韬。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硬笔书法委员会委员,中国硬笔书法家协会常务理事理论委员会委员,中国文物协会会员,北京市书法家协会会员、硬笔书法史编审委员会副主任。中日韩新书画家友好联盟理事、中外书画名人研究院名誉教授。书法研习汉简、汉隶书体,其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书展,并被国内省,地级博物馆、美术馆、纪念馆及国外博物馆收藏,2000年书法作品获“世界华人艺术大会”特别金奖,香港名人传记中心审议书法作品为一级精品。2001年被新加坡神州艺术院聘为高级书画师同年,书画作品被山东书画大赛暨国际邀请赛评为特等奖2002年书画作品作为国礼送萨马兰奇先生收藏,2006年书法作品赠驻加拿大大使馆,当年被中华艺术学会、国际中华文化艺术学会授予“德艺双馨艺术家”称号,在京、苏、豫三地举办个人书法展览。2008年为电视剧《大明医圣李时珍》题写片名为纪晓岚故居题写匾额及砚铭文2009年书法作品作为馈赠礼品馈赠台北市文化局,2010年为河南省南阳市“七十二潭风景区”题字,并石刻摩崖之上。随着书法知识的积累和艺术实践,多研究书法基础理论且笔勤心劳,几年来,编著出版了《书法小词典》、《文房四宝手册》、《书法幅武指南》、《中国文房四宝》、《毛泽东书法珍闻》、《中国硬笔发展史》、《文房四宝纵横谈》、《中国硬笔书法史》、《书法幅式百例》、《孙敦秀硬笔书法理论文集》、《孙敦秀书法艺术》、《残墨书法之美》等书,多次在专业报刊上发表书法理论文章,有的被收录在《北京市书法家论文集》、《中国第二届钢笔书法论文集》中。为著名艺术大师韩美林先生撰写评论文章等。前中国书协主席邵宇曾称赞“是一位年青的书法家、书法理论家。可承担部分教科书写作”。曾两次成功策划、组织全国性书画大赛。

书籍目录

前言一、中国残墨书法艺术溯源二、残墨书法艺术创作三、历代论残缺书法诗选

章节摘录

  凝重,分行布白,宽疏开朗。这些由东汉早期医家所书的简书,正说明了隶书草化是书法发展的必然进程,该简所具有的早期章草的那种自然浑成的天趣和残破为基调的书写幅式,全方位表现出历经千百年来自然磨砺后的整体风貌。同时,也证明了古代医家为字体的革新,起到了增砖添瓦的作用。简牍书流行于战国至秦汉两代,时间久长,地域宽广,书写者众,有文人学士,又有吏民百工、三教九流。因此,形成众多风格流派,竹木简牍已成为人们喜闻乐见、物美价廉的书写材料。多流派书法的形成也造就了书写幅式的多样化、规范化。随着出土文物的不断涌现和信息渠道的扩展,新的发现也在随之增多。2008年7月,清华大学校友赵伟国自境外抢救2100枚距今已两千多年的楚国竹简,捐赠给清华大学。其形制多样,最长的达46厘米,最短的不到10厘米。固定编绳的切口及编绳遗迹清楚可见,文字精整,笔画成熟,少有潦草笔意。该批竹简尽管断简残篇存在菌害霉变,当属于珍贵的战国古文书籍,为秦始皇焚书之后,首次出现的真本古文《尚书》,现已被浸泡在防霉变药水中,使用玻璃保护罩。入藏清华园,被命名为“清华简”。  时至今日留给我们更多的是历史风雨剥蚀的残缺式书法作品,兼得人工、夭工之美,有着苍茫古朴的风韵,为后世者留下了无限想象的空间,在书法实践中,适当有益地施以残缺之美,不仅可以使现代作品增添一层古意,而且为书法幅式增添了朦胧苍古的艺术效果。  这一时期的书写材料,除普遍使用竹木质地外,一种以蚕茧丝制作的丝织品一帛(生帛称缟、素、绢、绡:熟帛称为练:双丝的细绢又称缣,故有缣帛一说)已露头角,并在一部分人中间开始流行。以质细量轻,携带方便,易于笔墨而被引入文字书写领域。《墨子》中载:“书之竹帛,传遗后世子孙。”从此可知,墨子生活的那个年代,文字书写,文章载叙是写在竹简、缣帛上的,同时也说明了在春秋末年或战国初年,的确有了以帛为载字材料的新质地幅式的运用。特别是西汉前期几代皇帝都注意劝民农桑,汉景帝刘启(公元前188-公元前141年)曾下劝民农桑诏书:黄金和珠玉,饥不可食,寒不可衣,都不如谷物和丝麻。地方官吏更是多劝民生产衣食资料。这样使得当时丝织业有了较大的发展。汉武帝(公元前156-公元前87年)时,张骞出使西域,曾带走大量的丝织品,开辟了传之千古的“丝绸之路”。丝织品在当时除供人们衣着使用和对外交流外,还被人们大量用于书写绘画领域,作为书写、绘画的幅式之用。  ……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残墨艺术创作与欣赏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