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鲁艺风云录

出版时间:1999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王培元  页数:394  
Tag标签:无  

前言

“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与大学文化”,讨论的是现代文学与现代教育的关系,这是一个新的研究课题。课题提出本身即是意味着现代文学研究的一个深入:早在80年代的“文化热”中,研究者就在最终决定文学发展的“社会经济状况”与“文学”之间发现了“文化”的中介作用;在90年代进一步的深入研究中,人们又从众多的文化因素中,提炼出了与文学的现代化关系最为密切的三大文化因素:大学文化、出版文化与政治文化,试图把二十世纪文学置于本世纪的历史中心课题——“实现全面现代化”的大背景下,考察“现代文学”与“现代教育”、“现代出版”和“现代政治”之间的互动关系。这或许会为我们通常所说的“文学外部关系的研究”打开一个新的思路。它与同时期许多研究者所进行的“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与地域文化”、“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与宗教文化”关系的研究,是互相配合的,表现了共同的(类似的)研究思路,都是90年代现代文学研究的新的开拓,可以期待,这样的研究将延续到下一个世纪。

内容概要

  延安鲁迅艺术学院是抗战时期一所重要而特殊的文艺学院,《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与大学文化丛书:抗战时期的延安鲁艺》作者以十余年调查访问的第一手资料,以细致而明晰的文字叙述该学院组建、发展到壮大的具体过程,追寻当时热血青年的寻梦历程,再现并探求延安文艺界思想复杂状貌,众多著名文化、政治人物在这一时期的实况。全书著述谨严,考论清晰,反省深切,诸多细节足以引起今日读者对于往事的追怀与含味。

作者简介

王培元,1955年生于青岛,1984年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中国现代文学专业研究生班毕业,获文学硕士学位,此后一直供职于人民文学出版社。在刊物上发表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与批评文字数十万言。还担任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理事、《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编委等学术职务。

书籍目录

序章 窑洞中的文艺学院 第一章 校园风景线 一 延安:“崇高名曲的开端” 二 “文章 小米青春” 三 延河边的黄昏 第二章 开门·“关门” 四 到“大观园”去 五“四部合唱” 第三章 土与洋 六“歌咏城”中心 七 “延安学派” 八马蒂斯之争 九 “思索沟” 第四章 窑洞里的缪斯 十 何其芳:“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 十一 小说家周立波的开端 十二 毛泽东文艺思想的阐释者周扬 十三 从这里起步的年轻作者们 第五章 从剧场到广场 十四 活跃的京剧与话剧活动 十五 “鲁艺家”的秧歌和歌剧《白毛女》 第六章 在政治的涡流中 十六 激流旋涡 十七 文艺批评风云录 终章 告别延安 附录1:年表(1935-1945) 附录2:主要参考书目 后记

章节摘录

窑洞中的文艺学院两边是土黄色的山,一条河从中间逶迤流过。无数的窑洞参差错落地排列在山腰间,远远望去,就像是蜿蜒缠绕的长长的带子。沿着河流的东岸,建造有一片平房,这是城镇的中心。一条土路,从南城门穿过城中央的鼓楼,伸向北城门。道路两旁坐落着各种各样的商店、饭馆、铁匠铺和杂货摊。居民的谈笑声、商贩的叫卖声和驴马骡的嘶叫声,混合成嘈杂、喧闹的市声。这就是60年前的延安。冬天的太阳从窗户射进来的光线,洒在摆好了的油着红油漆的大圆木桌子和小方凳上。火盆里的炭烧得正红。在延安城里的机关合作社(相当于中国共产党中央的招待所)后院,东屋、西屋和北屋的家具摆设虽然简陋,但收拾擦拭得整齐干净。陕北的二月,依然寒气袭人,而这里都是一派融融暖意。

后记

拿起笔来写后记的时候,按照中国的传统,正是牛年即逝、虎年将至之际。刚刚下过一场雪,紧接着又是一股寒流,塞外刮来的北风铺天盖地地呼啸着,白天的气温已降至零下10。。过年的气氛悄然浓厚起来,忙忙碌碌的人们,开始准备在节日期间放松一下紧张了一年的神经,以使自己疲惫的身心得到休息和调整。这本书终于写完了,我个人生命史上的一项劳作完成了,而我却似乎没有丝毫轻松之感。对于自己的这项学术劳作,说满意恐怕有些勉强,遗憾却留下了很多、很多。说句实话,到前年初接受写作此书的任务时为止,对于鲁艺,恐怕我只会比任何一个学习中国现代文学专业,但并未专门涉猎这个领域的同行了解得更少,而不是更多。所以,那时我心里是很茫然的。就这样,我茫茫然然地渐渐进入了角色:边搜集有关鲁艺的文字资料,边访问至今仍健在的鲁艺的领导人。

编辑推荐

《抗战时期的延安鲁艺》是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这套丛书讨论的是中国现当代文学与现代教育的关系。作者都是国内学界学养渊厚并颇具思想深度的专家学者。他们从不同倾向,不同模式的大学典型展开研究,以某个视角揭示20世纪中国文学发展及其与大学教育的内在关系。大量资料尚属首次整理、发现。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延安鲁艺风云录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2条)

 
 

  •   值得一看阿
  •   书不大,但有用,是一本支持现代中国艺术研究的文献,有收藏价值。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