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适的声音

出版时间:2005.8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胡适  页数:259  字数:204000  
Tag标签:无  

前言

  胡适纪念馆编印的《胡适演讲集》将于本月出版。胡颂平先生嘱我写一序言。我以为胡先生的演讲,和他所写的文章一样,明白畅达,用不到介绍的话。只有这个演讲集编辑成书的经过,是有向读这个演讲集的人士一述的价值。  这个演讲集编辑的工作,可以说是由王志维先生一人独担的。这些篇章的收集和编排,由一个人做起来,自然不是容易的事情。最麻烦的,还是其中有上十篇的演讲词,是完全由录音带重录出来的。他向各处搜集这些录音带,每收到一副录音带以后,便在百忙中抽出时间来陆陆续续地一边放录音带,一边记录。记录成篇以后,又反复校对过几遍,方才算为记录的定稿。这样的工作,前后经过两年的时间,才完成这上十篇演讲词。王先生的热心和毅力,是值得爱读胡先生讲词的人感谢的。

内容概要

作为哲学家、学者、作家兼教授的胡适,不仅其诗其文对当时或者后世有一定影响,其演讲艺术亦因有独特的风度而受到学者的普遍赞誉。本书取其演讲录音,贯通胡适前后各个时期,富有教育和历史意义,并配有CD,让读者再听“胡适的声音”。

作者简介

胡适,原名洪骍,后改名适,字适之,笔名有希强、自胜生、铁儿、冬心、适、藏晖室主人等。安徽绩溪人,1891年(清光绪十七年)12月17日出生于上海。他家是一个亦官亦商的地主家庭。其父胡传曾随吴大澂先后在东北边疆和广东海南供职,颇有志于研究边疆地理。母亲冯顺弟是一个普通的农家女子,是胡传的第三房妻子。1893年,胡适随母亲到父亲在台湾的任所。1895年回到家乡绩溪,入塾读书。胡适6岁丧父,由年轻的寡母抚育长大。1904年,他离开家乡到上海读书,先后就读于梅溪学堂、澄衷学堂和中国公学。读书期间,他受到严复、梁启超的启蒙思想影响。中国公学是由一批富有革命精神的留日学生因抗议日本文部省的所谓“取缔规划”而归国创办的,所以校内革命空气甚浓。这时的胡适经常为颇带革命倾向的《竞业旬报》写稿。从24期(1908年8月)起,他接任主编。从此,他在《竞业旬报》上发表的文章更多,有时,一期杂志差不多全是他一个人的手笔。他常用的笔名有自胜生、希强、适之、铁儿、适庵、冬心、骍、蝶等等。胡适在他所写的“社说”、“时评”、“时闻”、“杂俎”等文章里,经常激烈攻击旧礼俗和批评政府官吏。此外他也时常发表一些杂记、小品、诗词等文字。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他曾连载自己创作的小说《真如岛》。

书籍目录

序世脉篇  少年中国之精神  五四运动纪念  五四运动是青年爱国的运动同仁篇  报业的真精神——台北市报业公会欢迎会上讲词  容忍与自由为学篇  研究社会问题的方法  研究国故的方法  打破浪漫病  中国历史的一个看法  中国禅学的发展  治学方法  《水经注》考  搜集史料重于修史  禅宗史的一个新看法  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史的一个看法  历史科学的方法教育篇  提高和普及  书院制史略  新文化运动与教育问题  中学生的修养与择业  大学的生活  一个防身药方的三味药文学篇  中国文学过去与来路  传记文学  白话文的意义附录  中国文艺复兴运动

章节摘录

世脉篇少年中国之精神1919年:北京,“少年中国学会”前番太炎先生,话里面说现在青年的四种弱点,都是很可使我们反省的。他的意思是要我们少年人:(一)不要把事情看得太容易了;(二)不要妄想凭借已成的势力;(三)不要虚慕文明;(四)不要好高骛远。这四条都是消极的忠告。我现在且从积极一方面提出几个观念,和各位同志商酌。一、少年中国的逻辑逻辑即思想、辩论、办事的方法。一般中国人现在最缺乏的就是一种正当的方法,因为方法缺乏,所以有下列的几种现象:(一)灵异鬼怪的迷信,如上海的盛德坛及各地的各种迷信;(二)谩骂无理的议论;(三)用诗云子日作根据的议论;(四)把西洋古人当作无上真理的议论;还有一种平常人不很注意的怪状,我且称它为“目的热”,就是迷信一些空虚的大话,认为高尚的目的,全不问这种观念的意义究竟如何。今天有人说,“我主张统一和平”,大家齐声喝彩,就请他做内阁总理;明天又有人说,“我主张和平统一”,大家又齐声叫好,就举他做大总统;此外还有什么“爱国”哪,“护法”哪,“孔教”哪,“卫道”哪……许多空虚的名词,意义不曾确定,也都有许多人随声附和,认为天经地义。这便是我所说的“目的热”。以上所说各种现象都是缺乏方法的表示。我们既然自认为“少年中国”,不可不有一种新方法;这种新方法,应该是科学的方法;科学方法,不是我在这短促时间里所能详细讨论的,我且略说科学方法的要点:(一)注重事实科学方法是用事实作起点的。不要问孔子怎么说,柏拉图怎么说,康德怎么说,我们须要先从研究事实下手,凡游历、调查、统计等事都属于此项。(二)注重假设单研究事实,算不得科学方法。王阳明对着庭前的竹子做了七天的“格物”工夫,格不出什么道理来,反病倒了,这是笨伯的“格物”方法。科学家最重“假设”(Hypothesis)。观察事物之后,自说有几个假定的意思;我们应该把每一个假设所涵的意义彻底想出,看那意义是否可以解释所观察的事实,是否可以解决所遇的疑难。所以要博学,正是因为博学方才可以有许多假设,学问只是供给我们种种假设的来源。(三)注重证实许多假设之中,我们挑出一个,认为最合用的假设,但是这个假设是否真正合用?必须实地证明。有时候,证实是很容易的;有时候,必须用“试验”方才可以证实;证实了的假设,方可说是“真”的,方才可用;一切古人今人的主张、东哲西哲的学说,若不曾经过这一层证实的工夫,只可作为待证的假设,不配认作真理。少年的中国,中国的少年,不可不时时刻刻保存这种科学的方法,实验的态度。二、少年中国的人生观现在中国有几种人生观都是“少年中国”的仇敌:第一种是醉生梦死的无意识生活,固然不消说了。第二种是退缩的人生观,如静坐会的人,如坐禅学佛的人,都只是消极的缩头主义;这些人没有生活的胆子,不敢冒险,只求平安,所以变成一班退缩懦夫。第三种是野心的投机主义,这种人虽不退缩,但为完全自己的私利起见,所以他们不惜利用他人,作他们自己的器具,不惜牺牲别人的人格和自己的人格,来满足自己的野心,到了紧要关头,不惜作伪,不惜作恶,不顾社会的公共幸福,以求达他们自己的目的。这三种人生观都是我们该反对的。少年中国的人生观,依我个人看来,该有下列的几种要素:(一)须有批评的精神一切习惯、风俗、制度的改良,都起于一点批评的眼光。个人的行为和社会的习俗,都最容易陷入机械的习惯,到了“机械的习惯”的时代,样样事都不知不觉地做去,全不理会何以要这样做,只晓得人家都这样做故我也这样做,这样的个人便成了意识的两脚机器,这样的社会便成了无生气的守旧社会。我们如果发愿要造成少年的中国,第一步便须有一种批评的精神;批评的精神不是别的,就是随时随地都要问:“我为什么要这样做?为什么不那样做?”’(二)须有冒险进取的精神我们须要认定这个世界是有很多危险的,定不太平的,是需要冒险的;世界的缺点很多,是要我们来补救的;世界的痛苦很多,是要我们来减少的;世界的危险很多,是要我们来冒险进取的。俗语说得好:“成人不自在,自在不成人。”我们要做一个人,岂可贪图自在?我们要想造一个“少年的中国”,岂可不冒险?这个世界是给我们活动的大舞台,我们既上了台,便应该老着面皮,拼着头皮,大着胆子,干将起来。那些缩进后台去静坐的人都是懦夫,那些袖着双手只会看戏的人,也都是懦夫。这个世界岂是给我们静坐旁观的吗?那些厌恶这个世界梦想超生别的世界的人,更是懦夫,不用说了。(三)须要有社会协进的观念上条所说的冒险进取,并不是野心的,自私自利的。我们既认定这个世界是给我们活动的,又须认定人类的生活全是社会的生活,社会是有机的组织,全体影响个人,个人影响全体,社会的活动是互助的,你靠他帮忙,他靠你帮忙,我又靠你同他帮忙,你同他又靠我帮忙;你少说了一句话,我或者不是我现在的样子,我多尽了一分力,你或者也不是你现在这个样子,我和你多尽了一分力,或少做了一点事,社会的全体也许不是现在这个样子,这便是社会协进的观念。有这个观念,我们自然把人人都看作同力合作的伴侣,自然会尊重人人的人格了;有这个观念,我们自然觉得我们的一举一动都和社会有关,自然不肯为社会造恶因,自然要努力为社会种善果,自然不致变成自私自利的野心投机家了。少年的中国,中国的少年,不可不时时刻刻保存这种批评的、冒险进取的、社会的人生观。三、少年中国的精神  少年中国的精神并不是别的,就是上文所说的逻辑和人生观。我且说一件故事作我这番谈话的结论:诸君读过英国史的,一定知道英国前世纪有一种宗教革新的运动,历史上称为“牛津运动”(The Oxford Movement)。这种运动的几个领袖如客白尔(Keble)、纽曼(Newman)、福鲁德(Froude)诸人,痛恨英国国教的腐败,想大大地改革一番;这个运动未起事之先,这几位领袖作了一些宗教性的诗歌写在一个册子上。纽曼摘了一句荷马的诗题在册子上,那句诗是:You shall see the difference now that we areback again!翻译出来:“如今我们回来了,你们看便不同了!”少年的中国,中国的少年,我们也该时时刻刻记着这句话:如今我们回来了,你们看便不同了!这便是少年中国的精神。——选自《少年中国》第一期(1919年北京出版)五四运动纪念1928年:上海,光华大学(文浒记录)一、五四运动之背景中国加入欧战时,全国国民,皆抱负极大希望,以为从此以后,对外赔款,可以停付——至少可以停付五年;治外法权,可以废止;关税主权,可以收回。当时,日本人已先中国数年,加入战争,派遣军舰,专与东方的德国势力为难;接收青岛,续办胶济路,所有德国人在华的势力,居然落到他们手中去了。彼时中国人尚不如何着急,因为日本政府曾有表示,望此次接收,不过暂时之事,将来“终究归还中国”。不料到了第二年——1915年,日本非独不把山东方面的权利,交还中国,抑且变本加厉,增制许多条件,向中国下“哀的美敦书”,强迫中国承认,中国无法,只能于5月9日签字承认。于是中日两国的感情,越弄越坏,坏到不可收拾了。中国正式加入欧战,是1917年。前此之时,虽有华工协助协约国与德国开衅,但未经中国政府正式表示,到了1917年,中国政府公然向德绝交,向德开战。翌年11月11日,德国终于失败了,一种代表军国主义和武力侵略主义的势力,终于被比较民治化的势力屈服了,欧战遂此告终。全世界人皆大庆祝此双十一节,中国自亦受其影响。5月17日那一天,所有北京城内的学校,一律停课,数万学生,结队游行,教育部且发起提灯大会,学生手执红灯,高呼口号,不可谓非中国教育界第一创举。影响所及,遂为以后的五四运动下一种子;故虽谓五四运动,直接发于此次轰轰烈烈的大游行,亦无不可。非独此也,教育部且于天安门一带,建筑临时讲台,公开演讲。事后北大停课三天,要求教育部把此临时讲台,借给北大师生,继续演讲三天。演讲时间,每人限以五分钟,其实,每人亦只能讲五分钟,因为彼时风吹剧烈,不到五分钟,讲员的喉咙,已发哑声,虽欲继续,亦无能为力了。因此,各人的演词,非常简括,却又非常精彩。此后在《新青年》杂志上所发表的如蔡元培的《劳工神圣》和我的《非攻》等篇,皆为彼时演词之代表。但有人要问,我们为什么要如此做呢?原来彼时北京政府,“安福俱乐部”初自日本借到外债六万万元,一时扬武耀威,非常得意。我们见之,虽有非议,亦无法可想,彼时既有教育部首先出来举行公开演讲,我们亦落得借此机会,把我们的意见,稍微发泄发泄。后来,我因母丧离开北京,故未得亲自参加这个大运动的后半剧。1919年1月18日,交战诸国开和平会议于法国Versailles宫中,中国人参加者,有政府的代表,有各政党的代表,又有用私人名义去参加者,以为美国威尔逊总统的十四点,必可实行,中国必能在和会之中,占据许多利益;至少,山东问题,必能从和会中得着满意的解决。然而威尔逊毕竟是一个学者的理想家,在政治上玩把戏,哪里敌得过英国的路易·乔治(David Lloyd George)及法国的克列孟梭(Clemenceau)这一班人呢?学者遇着“老虎”,学者唯有失败而已!……

媒体关注与评论

  胡先生雅擅言词,而且善于恭维人,国语虽不标准,而表情非常凝重,说到沉痛处辄咬牙切齿地一个字一个字地吐出来,令听者不得不信服他所说的话语。他曾对我说,他是得力于《圣经》传道的作风,无论是为文或言语,一定要出之于绝对的自信,然后才能使人信。  ——梁实秋  我在康奈尔时代,演讲的地区相当辽阔——东至波士顿,西及俄亥俄州的哥伦布城。这个区域对当时在美国留学的一个外国学生来说是相当辽阔的了。为着演讲,我还要时常缺课。但是我乐此不疲,这兴趣对我真是历四五十年而不衰。  ——胡适  胡适在新文化运动中是有功劳的,我们对他现在要批,五十年后再给他平反。  ——毛泽东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胡适的声音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5条)

 
 

  •   我觉得这本书挺好的,胡适的书本来就不错
  •   广西师范大学的出版方针很值得称赞,出版了一批有价值的书,这一本当然也在其中。可惜,当我发现附赠的光碟有问题,不能播放时,已经过了贵网上书店允许更换商品的期限,前不久与出版社联系,也没有回音。所以是,只看见了而没有听到胡适的声音。
  •   没有CD且书为旧书让送书的换说要自己换,只好算了,书是本好书很值得看
  •   胡适的口才和恭维,确实不错;至于观点见解,另当别论.当作史料看看罢了,找资料还是看文集.
  •   我好不掩饰我对胡适的鄙视,甚至是厌恶。典型的中国知识分子。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