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至死 童年的消逝

出版时间:2009-5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美] 尼尔·波兹曼  页数:317  译者:章艳,吴燕莛  
Tag标签:无  

前言

人们一直密切关注着1984年。这一年如期而至,而乔治·奥威尔关于1984年的预言没有成为现实,忧虑过后的美国人禁不住轻轻唱起了颂扬自己的赞歌。自由民主的根得以延续,不管奥威尔笔下的噩梦是否降临在别的地方。至少我们是幸免于难了。但是我们忘了,除了奥威尔可怕的预言外,还有另一个同样让人毛骨悚然的版本。虽然这个版本年代稍稍久远一点,而且也不那么广为人知。这就是奥尔德斯·赫胥黎的《美丽新世界》。即使是受过良好教育的人们也不会料到,赫胥黎和奥威尔的预言截然不同。奥威尔警告人们将会受到外来压迫的奴役.而赫胥黎则认为。人们失去自由、成功和历史并不是“老大哥”之过。在他看来,人们会渐渐爱上压迫,崇拜那些使他们丧失思考能力的工业技术。

内容概要

在《娱乐至死》里,波兹曼指出,一切公众话语日渐以娱乐的方式出现,并成为一种文化精神。我们的政治、宗教、新闻、体育、教育和商业都心甘情愿地成为娱乐的附庸,毫无怨言,甚至无声无息,其结果是我们成了一个娱乐至死的物种。这是一份精彩、有力、重要且难以辩驳的控诉书。在《童年的消逝》里,波兹曼运用他对心理学、历史学、语义学和麦克卢汉学说的深刻见解以及常识,非常有说服力地阐述了一个触目惊心而且颇具独创的论题,即童年的诞生,是因为新的印刷媒介在儿童和成人之间强加了一些分界线,而在电视之类媒体的猛烈攻击下分界线变得越来越模糊,成人的性秘密和暴力问题转变为娱乐,新闻和广告定位在10岁孩子的智力水平。这也是一份内容翔实、令人震惊的警世书。    乔治·奥威尔曾在《一九八四年》中预占人们将会遭受外来压迫的奴役,失去自由,我们的文化成为受制文化,赫肯黎则在《美丽新世界》中表达了另外一种忧虑,人们会渐渐爱上压迫,崇拜那些使他们丧失思考能力的工业技术。作为新闻与传播学被广泛参阅和引用的经典,《娱乐至死》与《童年的消逝》想告诉人家的是,可能成为现实的,是赫胥黎的预言,而不是奥威尔的预言;毁掉我们的,不是我们所憎恨的东西,而恰恰是我们所热爱的东西!

作者简介

尼尔·波兹曼(1931-2003)世界著名的媒体文化研究者和批评家,生前一直在纽约大学任教,他在纽约大学首创了媒体生态学专业,直到2003年他一直是文化传播系的系主任。2003年10月波兹曼去世后,美国各大媒体发表多篇评论,高度评价了波兹曼对后现代工业社会的深刻预见和尖锐的批评。 波兹曼出版过的20余部著作,他的主要著你所括《娱乐至死》、《童年的消逝》、《技术垄断》、《教学:一种颠覆性的活动》、《诚心诚意的反对》、《疯狂的谈话,一种保存的活动》、《如何看电视》等,其中 《娱乐至死》和《童年的消逝》已译成多种文字在许多国家出版。

书籍目录

前言娱乐至死  第一章  媒介即隐喻  第二章  媒介即认识论  第三章  印刷机统治下的美国  第四章  印刷机统治下的思想  第五章  躲躲猫的世界  第六章  娱乐业时代  第七章  “好……现在”  第八章  走向伯利恒  第九章  伸出你的手投上一票  第十章  教学是一种娱乐活动  第十一章  赫胥黎的警告  参考文献  译名对照表童年的消逝  第一章  一个没有儿童的时代  第二章  印刷术和新成人  第三章  童年的摇篮期  第四章  童年的旅程  第五章  结束的开端  第六章  一览无余的媒介  第七章  成人化的儿童  第八章  正在消失的儿童  第九章  六个问题  参考文献  译名对照表

章节摘录

娱乐至死第一章 媒介即隐喻在历史上的不同时期,不同的城市都曾经成为美国精神熠熠生辉的焦点。例如,18世纪后期,波士顿是政治激进主义的中心,震惊世界的第一枪在那里打响,那一枪只会在波士顿的郊区打响。而不会是在其他任何地方。事件报道之后,所有的美国人,包括弗吉尼亚人,从心底都成为了波士顿人。19世纪中叶,来自世界各地的弃儿们在埃利斯岛登岸,并把他们陌生的语言和陌生的生活方式传播到美国各地,纽约从而成为大熔炉式国家的象征——至少是有别于英国。20世纪早期,芝加哥开始成为美国工业发展的中心。如果芝加哥的某个地方有一座屠夫的雕像,那么它的存在是为了提醒人们记住那个到处是铁路、牛群、钢铁厂和冒险经历的时代。如果现在还没有这样的雕像,那么我们应该尽快来做这件事,就像代表波士顿时代的有民兵雕像,代表纽约时代的有自由女神像一样。今天,我们应该把视线投向内华达州的拉斯维加斯城。作为我们民族性格和抱负的象征,这个城市的标志是一幅30英尺高的老虎机图片以及表演歌舞的女演员。这是一个娱乐之城,在这里,一切公众话语都日渐以娱乐的方式出现,并成为一种文化精神。我们的政治、宗教、新闻、体育、教育和商业都心甘情愿地成为娱乐的附庸,毫无怨言,甚至无声无息,其结果是我们成了一个娱乐至死的物种。我写作此文时的美国总统是昔日好莱坞的演员。他的主要竞争对手之一是20世纪60年代最为人瞩目的电视节目的宠儿,也就是说,是一名宇航员。,很自然,他的太空探险被拍成了电影。此外,美国前总统理查德.尼克松曾把自己的一次竞选失败归罪于化妆师的蓄意破坏,他就如何严肃对待总统竞选这个问题给了爱德华·肯尼迪一个建议:减去20磅体重。虽然宪法对此只字未提,但似乎胖子事实上已被剥夺了竞选任何高层政治职位的权利,或许秃子也一样不能幸免于此,当然还有那些外表经过美容仍无法有较大改观的人。我们似乎达到了这样一个阶段:政治家原本可以表现才干和驾驭能力的领域已经从智慧变成了化妆术。美国的新闻工作者,如电视播音员,对此也心领神会了。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在吹风机上花的时间比在播音稿上花的时间多得多,并且由此成为娱乐社会最有魅力的一群人。虽然联邦新闻法没有明文规定,那些不上镜头的人其实已被剥夺了向大众播报所谓“今日新闻”的权利,但是那些在镜头前魅力四射的人确实可以拥有超过百万美元的年薪。美国的商人们早在我们之前就已经发现,商品的质量和用途在展示商品的技巧面前似乎是无足轻重的。不论是亚当·斯密备加赞扬还是卡尔·马克思百般指责,资本主义原理中有一半都是无稽之谈。就连能比美国人生产更优质汽车的日本人也深知,与其说经济学是一门科学,还不如说它是一种表演艺术,丰田每年的广告预算已经证明了这一点。不久前,我看到比利·格雷厄姆和谢基·格林、瑞德·巴顿斯、迪昂·沃威克、弥尔顿·波尔及其他神学家一起向乔治·伯恩斯表示祝贺,庆祝他在娱乐性行业成功跌打滚爬了80年。格雷厄姆教士和伯恩斯说了很多关于来世的俏皮话。虽然圣经里没有任何明示,但格雷厄姆教士向观众保证,上帝偏爱那些能让人发笑的人。这是一个诚实的错误。格雷厄姆只是错把美国全国广播公司当成了上帝。鲁斯·威斯西马博士是一个心理学家,她主持了一档很受人欢迎的广播节目及一个夜总会节目,在这些节目中,她向听众们介绍有关性事的林林总总,所用的语言在过去只能是卧室和某些阴暗的街角里专用的。她和格雷厄姆教士一样是一个有趣的人,她曾经说过: “我的初衷并不是为了逗乐,但是,如果我所做的确实能让人开心,我不妨继续下去。有人说我取悦于人,我说这很好。如果一个教授上课时表现幽默,人们就会带着记忆下课。”她没有说人们带着怎样的记忆,也没有说这些记忆有何裨益,但她说明了一点:能够取悦于人,真好。确实,在美国,上帝偏待的是那些拥有能够娱乐他人的才能和技巧的人,不管他是传教士、运动员、企业家、政治家、教师还是新闻记者。在美国,最让人乏味的是那些专业的演员。对文化表示关注和忧虑的人,如正在阅读此类书的人,会发现上面的这些例子并不罕见,已是司空见惯了。批评界不乏有识之士,他们注意并记录了美国公众话语的解体及其向娱乐艺术的转变。但他们中的大多数人,我相信,还没有开始探究这种变化的根源和意义。那些已经对此作过研究的人告诉我们,这一切都是走向穷途末路的资本主义的余渣,或者,正相反,都是资本主义成熟后的无味的果实。这一切也是弗洛伊德时代神经官能征的后遗症,是人类任凭上帝毁灭而遭到的报应,是人性中根深蒂固的贪婪和欲望的产物。我仔细研读过这些阐述,从中不是没有学到东西。马克思主义、弗洛伊德理论,甚至神学家们,都是不能等闲视之的。在任何情况下,如果我的见解能够基本接近事实,我都会感到惊讶。正如赫胥黎所说的;我们没有人拥有认识全部真理的才智,即使我们相信自己有这样的才智,也没有时间去传播真理,或者无法找到轻信的听众来接受。但是在这里,你会发现一个比前人的理解更为透彻的观点。虽然这个观点并不深奥,但它的价值体现在其视角的直接性,这样的视角正是2300年前柏拉图提出的。根据这个观点,我们应该把焦点放在人类会话的形式上,并且假定我们会话的形式对于要表达的思想有着重大的影响,容易表达出来的思想自然会成为文化的组成部分。我形象地使用“会话”这个词,并不仅仅指语言,同时也指一切使某个文化中的人民得以交流信息的技巧和技术。在这样的意义上,整个文化就是一次会话,或者,更准确地说,是以不同象征方式展开的多次会话的组合。这里我们要注意的是,公众话语的方式是怎样规范乃至决定话语内容的。我们可以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如原始的烟雾信号。虽然我不能确切地知道在这些印第安人的烟雾信号中传达着怎样的信息,但我可以肯定,其中不包含任何哲学论点。阵阵烟雾还不能复杂到可以表达人们对于生存意义的看法,即使可以,他们中的哲学家可能没有等到形成任何新的理论就已经用尽了,木头和毡子。你根本不可能用烟雾来表现哲学,它的形式已经排除了它的内容。再举一个我们更熟悉的例子:塔夫脱,我们的第27任总统,体重300磅,满脸赘肉。我们难以想像,任何一个有着这种外形的人在今天会被推上总统候选人的位置。如果是在广播上向公众发表演讲,演讲者的体型同他的思想是毫不相干的,但是在电视时代,情况就大不相同了。300磅的笨拙形象,即使能言善辩,也难免淹没演讲中精妙的逻辑和思想。在电视上,话语是通过视觉形象进行的,也就是说,电视上会话的表现形式是形象而不是语言。政坛上形象经理的出现以及与此相伴水火不相容的。还有一个例子,更复杂一些:信息、内容,或者如果你愿意,可以称之为构成“今日新闻”的“素材”,在一个缺乏媒介的世界里是不存在的——是不能存在的。我并不是说,火灾、战争、谋杀和恋情从来没有在这个世界的任何地方发生过。我想说的是,如果没有用来宣传它们的技术,人们就无法了解,无法把这一切纳入自己的日常生活。简而言之,这些信息就不能作为文化的内容而存在。 “今日新闻”的产生全然起源于电报的发明(后来又被其他更新的大众传播工具发扬光大),电报使无背景的信息能够以难以置信的速度跨越广阔的空问。“今日新闻”这种东西纯属技术性的想像之物,准确地说,是一种媒体行为。我们可以了解来自世界各地对于各种事件的片断报道,因为我们拥有适用于报道这些片断的多种媒体。如果某种文化中没有具有闪电般速度的传媒工具,如果烟雾信号仍是最有效的传播途径,那么这种文化就不会拥有“今日新闻”。如果没有媒体为新闻提供传播的形式,那么“今日新闻”就不会存在。用平白的话语来说,这本书是对20世纪后半叶美国文化中最重大变化的探究和哀悼:印刷术时代步入没落,而电视时代蒸蒸日上。这种转换从根本上不可逆转地改变了公众话语的内容和意义,因为这样两种截然不同的媒介不可能传达同样的思想。随着印刷术影响的减退,政治、宗教、教育和任何其他构成公共事务的领域都要改变其内容,并且用最适用于电视的表达方式去重新定义。 马歇尔·麦克卢汉有一句著名的警句:“媒介即信息。”如果我上面所说的有引用之嫌,我决不否认其中的联系(虽然很多值得尊敬的学者觉得否认和他的联系很时髦,但是如果没有麦克卢汉,他们也许至今仍然默默无闻)。

媒体关注与评论

尼尔·波兹曼的深刻预见,娱乐时代的当头一棒。我们今天已经处在尼尔描述的世界里,处在一个讯息和行动比严重失调的时代,在空前便利的电子传媒时代,我们比任何时候都聪明,也比任何时候都轻飘。《娱乐至死》的预言指向了我们今天的现实。  ——陈丹青《娱乐至死》是一本对现实和我们今天的生存状态很有意义的书。黄集伟:在现在这个“泛娱乐化”的时代,娱乐本身并不可怕,最可怕的是不应该娱乐的也都娱乐了,在这点上,《娱乐至死》这本书给予了我们一种很好的提醒。  ——艾未未《娱乐至死》提出一个很重要的观点,就是一个国家是在什么样的媒体占据主导地位的时代进入现代化的,这对整个社会的影响是很大的。  ——展江中国当今的现实是,不但电视文化,而且印刷文化,二者共同导致了童年的消逝,因而消逝得更为彻底。  ——周国平波兹曼提出了语言在电视文化来临之前在人们的政治和文化生活中的重要性。刘擎:也许,文化拯救的希望就在于人类不断的自我反省之中,在于认真聆听波兹曼式的警世危言之中。  ——陶东风蒋原伦:波兹曼的思想虽承伊尼斯和麦克卢汉而来,但文风与两位前辈不同,波兹曼的著述清晰畅达,娓娓道来,他是写给年轻的学生们看的。奥威尔害怕的是那些强行禁书的人,赫胥黎担心的是失去任何禁书的理由,因为再也没有人愿意读书;奥威尔害怕的是那些剥夺我们信息的人,赫胥黎担心的是人们在汪洋如海的信息中日益变得被动和自私;奥威尔害怕的是真理被隐瞒,赫胥黎担心的是真理被淹没在无聊烦琐的世事中;奥威尔害怕的是我们的文化成为受制文化,赫胥黎担心的是我们的文化成为充满感官刺激、欲望和无规则游戏的庸俗文化。  ——尼尔·波兹曼

编辑推荐

《娱乐至死:童年的消逝》获首届华语图书传媒大奖·社科类图书奖。陈丹青、艾未未、周国平、黄集伟、展江、刘擎、陶东风、蒋原伦推荐阅读。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娱乐至死 童年的消逝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79条)

 
 

  •   网络的空间 破碎的历史
    ——读《娱乐至死》有感
    西政 毓秀湖居士

    这是一个注意力被立即聚合又被快速分散的时代,“慢”的缺失让撒旦在夜间不费半点功夫就可潜入我们内心神圣的真理殿堂。
    阅读从本质上来讲是一件严肃的事情,也是我们用理性方式进行线性思考的**活动。不过,处于超链接的网络时空中,我们却发现要完成这项活动无异于痴人说梦。
    早前电视里的广告是项谨慎而理性的事业,广告需要的是理解,而不是激情。可现在的广告却集体沦落为感性现象的泛滥地,能指的漂移达到了令人匪夷所思的境界。电视告诉杂志“新闻是一种娱乐”,杂志转而告诉电视“只有娱乐才是新闻”。但是,网络却告诉他们“只有哥玩的才是真正的‘新闻’”。随意转场的超链接让我们无暇停留在某个事务上,更不可能对公共事务进行深入而理性的追问,何谈要有历史的视角呢?不费成本的投入、以及细微奖赏的回报让人在娱乐中浑然不知、厌倦思索。的确,人一旦失去对文化的创造力和批判力,就会变成一个单向度的人。
    结合本书来看,美国著名的媒体文化研究者和批评者——尼尔.波兹曼指出,一切公众话语日渐以娱乐的方式出现,并成为一种文化精神。我们的政治、宗教、新闻、体育、和商业都心甘情愿地成为娱乐的附庸,毫无怨言,甚至无声无息,其结果是我们成了一个娱乐至死的物种。这是一份精彩、有力、重要且难以辩驳的控诉书,对后现代工业社会有着深刻的预见和尖锐的批评。它想告诉人们的是,在赫胥黎《美丽新世界》中所表达出的一种忧虑:人们会渐渐爱上压迫,崇拜那些使他们丧失思考能力的工业技术。“毁掉我们的,不是我们所憎恨的东西,而恰恰是我们所热爱的东西”。
    喜剧,所爱看之,给人以欢乐;悲剧,所深思之,给人以力量。在中世纪宗教痛苦的牵引下,人选择了享乐的方式来解脱;在四百帝政治棋局的摆弄中,人亦选择了愉悦的方式来逃避。直到现在的网络时代,人依然要抛弃“悲剧”的理性去追求“喜剧”所带来的欢乐,身体的“解放”吸引并麻醉着无数娱乐人士的眼球,人类身体的生命力和古希腊美感动人的身体理念完全葬失在身体得产业链中。当年宣称“上帝死了!”的尼采,在如今或许会沮丧的宣告:“身体死了!”。黑格尔曾预言到,在下个世纪,世界的文明中心将在东方出现。无数次的闪念让我意识到,中国的下个时代将会是一个宗教的时代,前提是当人看明白网络之后,而那个时代必将是佛道再度盛扬的时代。
    两千三百多年前的亚里士多德认为,形式规定了事物的本质,包含了事物发展的动力和目的。形式由于代表一个实体的个别性,因而比具有“无定形”的普遍性的质料更是实体。古希腊人相信,修辞是“正确观点”得以被发现和阐明的正确途径。忽视修辞原则,杂乱无章地表达自己的思想,缺乏正确的重点或得体的激情,都会被认为是有辱听众智力或者暗示说话人自己的错误。
    而今盛行网络的“风靡”事件和潮流“言词”,与其说是草根精神的表现,不如说是自我主体的缺失。我们为别人的文字鼓掌欢呼、也为别人的娱乐砰然心跳,我们正在不断地复制他者的语言、也正在不断地复制他者的娱乐。就像相声小品中的笑音提示信号提醒我们该到笑的时段一样,人在网络中无时无刻不在他者的指引下“发笑”。弗洛伊德认为,人可以分为本我、自我和超我。日常生活中的人也许受制于某种规则,个人的本能和欲望被压抑在心底,需要在特定的环境下来宣泄,而网络为人提供了这样一个前所未有的宣泄场所。不幸的是,欲望如水,人格的堤坝在网络娱乐中轰然坍塌。网络中到处可见对他人的敌意和对自我的放纵,个人心灵的自由和轻松却早已丢至九霄云外。以前,事实与观点是一种明确而有序的组合,可在快时代的网络符号语境中,类似的组合根本不存在严格意义上的旨趣。
    了解网络的人还会发现,网上很多的用语是这样一种情形:词语不像词语,句式不成句式,口头和书面的内容杂混一片,甚至连我们对话电脑时打出的拼音也可模糊化。思想的深度多数被迫自动消失,以前文章里对比完善的形式在当今智能的网络文档中早已不复存在,深思熟虑和反复修改变成了节约时间与成本的阻碍。悲哉?吾辈已成为这一历史进程漩涡里即刻倾覆的帆船。
    我们日益衰落的记忆能力正和不断发展的科学技术同时绑在了一个腾空而起的火箭上,同样的速度,不同的结果。随着信息的触手可及,工具的简单便捷,我们发现越来越多的东西需要选择、记忆和理解,但我们却对此无以继力。更为可悲的是,我们忘却了真理存在的价值,简简单单看似漫不经心的拷贝过程丢掉了我们追求理性的原动力,我们正在成为一个工具性的物种,模仿超过了创造,习惯胜过了超越。五千多年前的华夏古人,既没有电气化的美好生活、也没有网络化的繁华世界,但是大家能够在晚上手拉手、背靠背,坐在草坡上辨星星、看月亮,去发现大自然的乐趣,并将万物进行分类、归纳和总结。他们创造了丰富多样的智慧奇迹。试问当今的年轻人类,关乎宗教、术数、科技、哲学等文化综合精髓概要知之多少?亚当斯密曾经说过“过度化的分工以及专门化的知识将导致可悲的结果”。
    在书中,作者以河流做了一个精心准备的比喻:“一条被逐渐污染的河流会慢慢变得有毒,大多数鱼类会灭绝,在里面游泳也会有危险。但是,人们还可以在河上继续划船前进。换言之,即使河里的生命都已经死亡,这条河还是存在的,它的用途也还没有消失,只是它的价值大大降低了,而且也对周围环境产生不良的影响。”他考虑到了符号环境在达到它的临界情况后会得到类似河流被污染的结果。印刷铅字在电视影响的社会里能够继续存在,就好比我们心中那条清清小河的影子。对于目前的网络社会,我不敢如此认同。因为这种“快”的方式从根本上不可逆转地改变了公众话语的内容和意义。在之前的媒介符号环境下,不同场合里,我们选择不同的表达形式,也许能让自己的内容获得合法性和权威性。但是,网络的快时代却消解了这一切。从古至今,我们的口语、文字、广播、电视都得以批判性的传承。我相信,古人在原始本能状态下发出的呼叫和从鸟脚趾下寻思出的文字结合在一起的时候,思维也是混杂的;当文字和广播以及电视糅合在一起的时候,理念也是模糊的。不过,这一切都可以随着时间而改变,理性和感性能够慢慢适应,并渐渐趋于平衡。但在当前的网络世界中,没有任何的迹象能表明这种无序到有序的转变,网络还没有确立自己的“善”时,就已经被迅速的庸俗化了,童年消逝的预言将会真正变为一种现实存在。
    网络最大的特点在于地域间隔阂的消除,从而实现了空间上的异变,让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时空中能够无限制进行互动。因此,网络已经赢得了“神话”的地位。可是,没有了连贯性和纵向性的世界,再加上被娱乐的麻木不仁,我们的历史观念和宗教信仰以及对公共事务的深思熟虑统统被击碎了。当我们变成一个熟视无睹的过客时,我们对这个虚构而偏差的网络世界还会有质疑吗?丹皮尔在科学技术与哲学宗教的关系上有
  •   在《娱乐至死》里,波兹曼指出,一切公众话语日渐以娱乐的方式出现,并成为一种文化精神。我们的政治、宗教、新闻、体育、教育和商业都心甘情愿地成为娱乐的附庸,毫无怨言,甚至无声无息,其结果是我们成了一个娱乐至死的物种。这是一份精彩、有力、重要且难以辩驳的控诉书。在《童年的消逝》里,波兹曼运用他对心理学、历史学、语义学和麦克卢汉学说的深刻见解以及常识,非常有说服力地阐述了一个触目惊心而且颇具独创的论题,即童年的诞生,是因为新的印刷媒介在儿童和成人之间强加了一些分界线,而在电视之类媒体的猛烈攻击下分界线变得越来越模糊,成人的性秘密和暴力问题转变为娱乐,新闻和广告定位在10岁孩子的智力水平。这也是一份内容翔实、令人震惊的警世书。
  •   《娱乐至死》中译本的封面插图是四个没有头颅的躯干坐在电视机前的情景,从衣着看四个人是父母和两个孩子,整个画面诡异异常,也揭示出作者著书的目的—电视控制着人类的思想,在电视的强大攻势下人类如行尸走肉一般。这种想法初看比较极端,也使我急不可耐地看完全书去寻找作者为何有如此的判断。在前言中作者波兹曼对比奥威尔《1984》和赫胥黎《美丽新世界》的两种对思想控制的论断,一种是集权控制下信息闭塞而导致人类思想日益萎缩,一种是人类面对信息极度自由化时无力做出决绝而懒得再去思考;一种是森严监管下惨遭洗脑的思想奴隶,一种是身陷光怪陆离世界的瘾君子;一种是真理被集权者隐瞒,一种是真理被淹没于信息海洋中无法被人类识别。作者在前言最后直言“可能成为现实的,是赫胥黎的预言,而不是奥威尔的预言”。在此后的章节中作者极力来论证“在大工业时代的传媒世界中,人类将耽溺于感官刺激,安于享乐而失去思考能力”这个观点。当然作者建立此观点是在美国传媒业尤其是电视业极度发达的前提之下。对于曾经经历过并正在经历集权制度的人来说,信息闭塞、媒体内容的枯燥无趣、思想禁锢的可怕历历在目,西方式的民主和信息自由化无疑于是沙漠中的绿洲,而今作者提出这只是海市蜃楼。难道作者是饱食者不知世上有饥民吗?带着这个疑问我通读全书.全书分为上下篇,上篇回顾各类传播形态的发展历程,剖析传播形态的特征以及它对文化的影响;下篇则重点分析美国电视业(作者将其视之为娱乐业的集中代表)的特征及其对社会各方面的控制情况,并以“赫胥黎的警告”为最后章节,总结了作者的观点。作者在书中多次引用社会学者麦克卢汉巨作《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中著名论断“媒介即讯息”并加以延伸。我看过该书,但由于它过于晦涩,对于此观点一直领悟不够。而波兹曼的阐述给了这个论断很好的注脚。看完此书我对媒介的理解为“媒介是一种传播形态,每种媒介有其自身的特点,从而内在规范并控制了传播内容的形式。某种传播内容必须附着于特定的媒介上才能发挥其最大的效能”。印刷书籍和电视是两种信息传播形态,人们可以把书籍的每一页在电视上播放供人观看,如此为之并不能说电视同书籍的功效一致,因为电视是以动态画面见长的,印刷文字并不是电视所传播内容的主要特征。作者重点对比美国本土印刷时代和电视时代传播内容的特征。在美国印刷时代鼎盛时期,人们阅读蔚然成风,对知识的追求朴素而富有理性,“不管读的是莎士比亚、爱默生或是梭罗,农家孩子一手执书一手扶犁绝不是摆摆样子”(书83页);而20世纪下半叶以来美国电视业高速发展,迅速渗透到各个领域,看电视占据了美国人休闲的大部分时间,电视节目的娱乐化性质明显,即使是教育、宗教等形式的节目都只能披上娱乐化外衣才能获得收视率。在印刷时代,林肯和对手在露天竞选演讲时的措辞如同纸面语言一样逻辑严谨,庄重得体,涉及知识面广博,而台下听众为其话语的精湛和逻辑的严密而鼓掌,并不关心其相貌是否丑陋;在电视时代,政府官员在电视上发表意见要使用通俗语言,缺乏逻辑,而官员对其在电视上形象的关心大于其的思想内涵。电视这种媒介的特性决定了其传播内容的特性。在作者看来,娱乐是电视最大的特性,当然作者给出这个论断的前提是在美国国内。在作者看来,电视提供各种各样的节目,“我们的问题不在于电视为我们展示具有娱乐性的事件,而在于所有的内容都以娱乐的方式表现出来”(书114页)。在以后的章节中,作者举了多类电视节目的例子来支持这个观点,包括名人专家讨论严肃话题节目、宗教节目、政治节目、大众教育节目等。经过娱乐化包装,节目内容浅显易懂,人们看节目时不需要思考就可以理解,久而久之人们丧失了思考的能力。我很少接触美国电视,从中国电视观众的角度来看很难赞同“所有内容都以娱乐的方式表现”的观点。我想如果将“娱乐”一词分为广义或狭义两种概念会更好理解。广义上讲,娱乐应“使人轻松”,而狭义的理解则是“使人欢娱”。广义而言作者关于电视娱乐性的观点没有问题,而狭义上讲此观点则有些说不过去,因为并不是电视上所有的节目都让人们“欢欣愉悦”。而在第十章“教学是一种娱乐活动”中,作者提出电视节目的三条戒律:没有前提条件、不使人困惑、没有阐述,这也印证了我所提到的广义的娱乐概念。在本书中,作者还提到电脑,在娱乐性问题上与电视等同看待(书208页)。我想这个问题需要用发展的眼光看。此书成于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当时的电脑普及率不高,功能局限,联网程度低,更多的是以技术工具的面貌出现,还未成为一种文化意识形态,而今互联网时代的电脑与电视在传播形态和内容形式上有天壤之别,绝对不能以娱乐性而概括。在书中我们可以看到作者将印刷时代的书籍定义为连贯、理性、静态文字,而电子时代的电视是断续、感性、动态画面,而主流媒介和其所附着的内容的不同也使得整体的社会信息沟通方式产生差异。对此作者并没有向卫道士一样赞扬或诅咒某种媒介,而把重点放在认识论上。我们无力阻止电视时代的到来,甚至无力逃避,而重要的是我们要认清这种媒介的特性,才能够有效地利用它。在书的末尾作者并没有给出如何利用的答案,但他鼓励读者去思考。也许并没有答案,因为电视这种媒介就是感性,动态画面的,就是为了让人们放松的。我们不要将各种社会责任强加在它之上,只要认识到他无助于人类思考,那我们有效的分配时间,想放松时看看电视,同时不要忘记还有其他方式可以帮助我们去思考社会、思考人类本身,这就够了。
  •   在波兹曼看来,在印刷时代读者阅读的时候,读者的反应是孤立的,读者只能依靠自己的智力,阅读从本质上来说是一件严肃的事情,当然也是一种理性的活动。印刷时代所培养的客观、理性的思维,并鼓励严肃有序、具有逻辑性的公众话语。而随着电视的兴起,印刷机统治思想的“阐释时代”逐渐逝去。电视等大众传播媒介瞬间传递信息,受众无法在短时间内对其内容进行深入的思考,对事物丧失了基本的判断力。在瞬时和图像的双重影响下,电视使人们既失去了传统,又放弃了思考,并把人们引向文化的反面——娱乐。政治、宗教、新闻、体育、教育和商业都心甘情愿地成为娱乐的附庸,并毫无怨言,甚至是无声无息。人们也在不知不觉中成为了“娱乐至死”的物种。
    电报发明之后,传统理性、严肃的语境被解构,信息的价值不再取决于起在社会和政治对策和行动中所起的作用,而取决与它是否新奇有趣。新的科学技术使得信息源源不断增加的同时,信息的重要性一落千丈。信息后浪推前浪地进出于人们的意识,并带给人们支离破碎的时间和被割裂的注意力。在瞬间传递、不断更新的信息浪潮中,每个信息所处的社会环境和文化环境被割裂开来,受众所接受的只是“碎片化”的语境,甚至整个世界都变成了信息所存在的语境。这些没有依据、毫无关联、支离破碎或流于表面的信息常会让人产生错觉,以为自己知道了很多事实,实际却离事实真相越来越远。
    值得指出的是,波兹曼在《娱乐至死》一书中的第七章“好……现在”中,他所担心的不是单纯娱乐类节目的泛滥,而是本应严肃进行思索的信息在制作节目时,被包装成一种娱乐形式。在现在这个“泛娱乐化”的时代,娱乐本身并不可怕,最可怕的是不应该娱乐的也都娱乐了,在这点上,《娱乐至死》这本书给予了我们一种很好的提醒。反思如今中国的新闻界,“新闻故事会”、“新闻脱口秀”等节目随着经济浪潮的推进而进入人们的视野,各种“名嘴”、“名记者”也呈现出“明星”般的姿态,被电视观众所簇拥。甚至连纯粹的信息类节目——天气预报,在近两年来,也被包装成娱乐报道的形式呈现在人们面前。人们分不清自己所需要的到底是那些严肃的信息,还是那些节目所呈现出来的欢快的形式或者主持人没有“营养”的俏皮话。在转瞬即逝的新闻节目片段中,人们对“碎片化”信息怀疑性降低,对事实的思考也不断地进行衰退。
    波兹曼对电视媒体文化进行批判,并努力在《娱乐至死》中证实赫胥黎的预言,即“,我们将毁于我们热爱的东西”,人们对娱乐有无穷无尽的欲望,这种对娱乐的热爱最终将改变我们的生活——“人们会渐渐爱上压迫,崇拜那些思考能力的工业技术”。波兹曼在痛苦地证明这个绝望的预言的行文里,也无时不刻地流露出希冀知识分子能够重返书籍的世界里,进行理性、逻辑思考的愿望。然而,在这个以娱乐为霸权的社会中,波兹曼的声音显得是那么的单薄无力。我们不能不思考,但如何在“碎片化”的语境下,进行严肃的思考?这也是当代所仍需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
  •   尼尔·波兹曼的《娱乐至死》给当代的传媒人们提出了这样的一个课题,他指出一切公众话语渐渐以娱乐的方式出现并成为一种文化精神。而我们的政治、宗教、新闻、体育、教育和商业都心甘情愿的成为了娱乐的附庸,其结果便是我们成了一群娱乐至死的物种。尼尔在这本书中提出了两种预言,一个是乔治·奥威尔在其政治预言小说《1984》中预计人们将会在未来遭受外来压迫的奴役,失去自由,我们的文化将成为受制文化;而赫胥黎在他的《美丽新世界》中则表达了另一种忧虑,就是人们会渐渐爱上压迫,并崇拜那些使他们丧失思考能力的工业技术。而作为新闻与传播学被广泛参阅和引用的经典,《娱乐至死》想告诉大家的是,,可能成为现实的是赫胥黎的预言,而不是奥威尔的预言;毁掉我们的东西,不是我们所憎恨的东西,而恰恰是我们所热爱的东西!
  •   乔治奥威尔的《一九八四》、赫胥黎的《美丽新世界》、扎米亚京的《我们》并称“反面乌托邦三部曲”,但王小波说《一九八四》对他来说已经不是乌托邦,而是历史。对王小波那个年代的人来说都已经是历史了,那我们离《一九八四》就更远了。我们早已跑进了《美丽新世界》,在美丽的新世界里《娱乐至死》。尼尔波兹曼一开始就比较了《一九八四》和《美丽新世界》,并告诉我们《一九八四》已成为了过去,而《美丽新世界》的预言正在变成现实--我们将毁于我们所热爱的东西。作者旁征博引,审慎地讲述媒介文化的发展历程,深刻剖析了整个媒介生态,鲜明地指出电视文化的种种弊端,并谨慎地提出里自己的建议。。。。。。。。。。。。
  •   极权主义操控的世界,由于奥威尔的《一九八四》、汉娜·阿伦特的《极权主义的起源》、哈耶克的《通往奴役之路》等作品,这个危险的世界已经引起大家的重视,而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所重新认识的赫胥黎预言的世界,反而更为隐秘。最为悲哀的事情,不是他们各自谁预言的未来,而是在我们脚下的这片土地,这两个世界有并存的趋势——一个娱乐至死的极权主义时代。
  •   乔治·奥威尔曾在《1984》中预言人民将会遭受外来压迫的奴役,失去自由,我们的文化成为受制文化,赫胥黎则在《美丽新世界》中表达了另外一种忧虑,人民会渐渐爱上压迫,崇拜那些使他们丧失 思考能力的工业技术。--本书序言这种思想简直是太厉害了,极具思辨性。而且作者语言也实现相当“娱乐”,诙谐幽默,当然这也有感谢翻译者一份的功劳。
  •   刚看完后面的《童年的消逝》,波兹曼从希腊罗马对待儿童的态度,到中世纪儿童7岁就完全知道成人世界的秘密,再到印刷时代文字阅读在成人和儿童之间竖起一道界限,创造童年以及成人的概念。在回顾了童年被创造的历史之后,波兹曼不无感慨的哀叹电子媒介时代童年的消逝。对于电视影响我们的方方面面,波兹曼都做了很深的剖析,并向我们展示了电子媒介对于成人儿童界限的摧毁。对于未曾生活在纯印刷时代的我来说,看的同时,我还是会有很多困惑和怀疑的,并且对他一开始对于童年是被发明出来的观念惊讶不已,不过读着读着,还是会极为认同波兹曼的说理。这是本好书。个人觉得,《童年的消逝》比《娱乐至死》会好读些。
  •   娱乐至死-怀念老子2011-07-03 11:37:46| 分类: 默认分类 | 标签:无 |字号大

    小 订阅
    随处是八卦主宰的娱乐新闻,你没有选择的自由。

    它们充塞你的试听!让你失去了应有的判断力。

    同时它满足了人们猎奇的心理,

    丰富了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

    让人们得到窥探别人隐私的快感。

    人变得越来越浮躁,

    越来越表象化,

    越来越离不开视听带来的娱乐满足。

    我们再也没有逐字逐行阅读图书的耐心了 !

    再也没有深刻阅读文史哲学的闲情逸致了 !

    生活的行色匆匆和人际的漠然以及人自身反省的缺乏,

    人开始异化 、开始封闭和孤独。

    夜如流水 ,绵长寂静 。

    我们的内心开始不安、 开始躁动。

    我们需要强烈的外界刺激来寻求安静

    和心理的愉悦 !

    于是 ,我们在五彩霓虹灯下漫无目的的游走;

    在娱乐场所狂躁呼叫、宿醉不归。

    娱乐化的时代 ,弱化了我们的思考力 ;

    剥夺了我们的信仰。

    沉浸在肤浅的享乐中, 我们渐渐失去了自由 。

    我们渐渐的在适应看似没有疆域却极其急促、狭隘的牢笼!

    我们比任何时候看起来都聪明,但是我们缺乏修身养性智慧。

    我们比任何时候接触的信息都多,但是我们缺乏意志力和判断力。

    我们比任何时候接触的文字都多,但是我们缺乏黄钟大吕的声音。

    我们比任何时候的“时代英雄”都多,但是我们缺乏真正的精神领袖。

    我们似乎比任何时候都更有智慧,但我们似乎比任何时候都缺乏道德。

    老子说:大道废有仁义;慧智出有大伪。今人的智慧都用在谋私利、损人利己

    、自私肥己上,所以我们看到很多“鸿篇巨制”的宣传;人咬狗的新闻。

    这些恶心的热闹,是炒作还是真的能满足大众某种心理诉求。亦或是强势话语权的

    操纵者邪恶的利用大众的心理特点进行炒作。其实炒作并非不赦罪恶,而是这些

    炒作经过长时间的强化变成某种价值观时,那么这些炒作者就威胁到了公众的安全

    ,威胁到了国家的安全。利用公众的无知,不负责任诱导公众思想倾向,没有道德底线

    的煽情,最终混淆了视听,模糊了判断,丧失了自我。这些始作俑者,应该下十九层地狱并且

    万劫不复。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
    货令人行妨。我们生活的五颜六色的世界里,但我们却时常看不到蓝天白云,绿叶青草。

    我们生活在流派纷呈、风格各异的音乐和歌声中,却再也没有了高山流水,广陵绝响了。

    我们生活在足不出户却能看见世界的时代中,却再也没有了致虚极、守静笃的情怀。

    我们将毁于我们所热爱的东西!孩子们怎么办?政府的职能在哪里体现?

    今夜怀念老子:

    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
    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
    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我的博客****://sanqian218.blog.163****/blog/#m=0
  •   世界不是走向“奥威尔式”的,而是走向“赫胥黎式”的。恰巧《一九八四》和《美丽的新世界》我都看过,还有较深的印象。相较于奥威尔描述的“集权政府用高压统治和从上而下的政治谎言”来统治群众,当今的社会更贴近于后者。用声色犬马还不停满足人们的感官,让人们对正经的社会政治根本没有兴趣去质疑.
    <娱乐至死>---这本书的意义远远超过它所成书的年代。越是到了互联网时代,作者所表述的电视时代的娱乐化倾向就变得越加明显。诚然我们每天能够获得很多的信息,但是我们对于信息的态度,更加倾向于一种娱乐的心态。每天能在微博上看到很多的消息,转发很多的微博,但是对我们的自身来说,这毫无意义。
  •   新闻传播学学生居家必备,出游旅行必备好书,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强烈推荐
  •   想更多地了解现今社会的一些娱乐现象,又不喜欢看网络八卦,还是挑一本书慢慢咀嚼吧。
    不好意思,这个应该是吴虹飞的《娱乐至死》的评论,我写反了。。。尼尔波兹曼的《娱乐至死》在吴虹飞的那本的评论下。。。
  •   从尼尔 波兹曼的书中他认为人类面临的是赫胥黎的预言,但是我认为似乎奥威尔的预言同样在我们头顶之上,而且我们处于这两种情况的夹击之中。
    我觉得这本书对我很有启发,值得一读
  •   本书由《娱乐至死》、《童年的消逝》两部著作合订而成。《娱乐至死》讨论了现代媒介从书籍时代过渡到电视时代后,对社会生活产生负面影响的担忧;《童年的消逝》讨论的是,当电视成为主流媒体,过于专属于童年的媒介环境已经破坏,过度的成人化媒介成为一种危害。两本书对于思考媒介对于生活和社会的影响,是有所帮助的
  •   已经把童年的消逝看完了,很合心意啊。成人化的儿童和儿童化的成人,是周围都看得到的现象,用电视媒体的影响来解释,个人觉得还是很有道理的。
    娱乐至死也是讲电视媒体的影响,也有同感。现在的确和印刷文本的时代不一样了,至于网络时代是不是娱乐的趋势更甚,目前看来有点不乐观。
  •   尼尔波兹曼向我们预言了我们被娱乐所困的未来,非常值得看和思考的书。
  •   标题想写“好书”,但想想理由,只能改写“支持”。
    本书1本2种,一言以蔽之,就是“电视不是什么好东西”。这个观点(注意不能贸然称之为“事实”)认为,人类选择领导的标准由“才智”转变为“第一印象”,电视“功”不可没。电视使信息能够从地球的一端瞬间传到另一端,但电视观众选择了自己想要接受的信息,于是电视节目制作者只得用不断变换的画面来填充电视,以至于一条报道灾难的新闻只能持续一分钟左右,然后“好——现在”(原书),“谈下一话题”(赵本山),观众便瞬间忘掉了刚刚播报的灾难。电视是技术上先进的传媒,但传播的内容娱乐化,导致电视两端的人都渐渐失去了独立思考的能力。
    电视娱乐化的原因何在?想象一下你在大学的课堂上听课的情景:教授在讲台上讲高数,同学在下面玩手机,或者睡觉。小学、初中、高中会如此吗?为什么?因为小学、中学老师“管得严”,经常会提问题,答不出来就等着挨罚吧。而大学通常是一间大教室里坐了100多人,教授往讲台上一站就开始讲课,也不点名(否则“100多人”还会涨到“几百人”),也不提问题。前者需要手中的积极反馈,后者则几乎没有反馈。所以,懒惰的大学生们(包括我自己)就更加简化了听课的流程:既然加工完信息以后不需要输出,那么为什么还要加工信息呢?还不如打个盹,本爷们还要玩电脑游戏(女生还要逛街谈恋爱)……于是教授发出的信息就成了耳旁风。电视也是一样,某一频道不断向观众灌输信息,却不能提问,观众对该频道的反馈只能是:a)喜欢,继续看,b)不喜欢,换台或者关电视,无论如何,信息都不用经过观众的大脑。当然有的电视台会做一些“有奖竞猜”节目,观众可以通过电话“参与”节目。但是各位可以看看“有奖竞猜”的题目究竟有什么:要么就是世界另一端的某种习俗,要么就是“移动一根火柴使等式成立”之类,都是没有什么用处的信息,而且观众主观上没有加工信息的欲望,只是看到这道题自己会做,然后去捞一把奖金,否则换台。“有奖竞猜”只能和其他电视节目一样,把文化变成它的对立面——娱乐,原因仍然出在“反馈”上。
    作者认为电脑是解救这个娱乐世界的最佳工具,但极少数网站仍然关闭新闻评论,妄图把电脑网络变成第二个电视网络,有良知的用户是不会答应的。我不能说作者的观点正确,只能“支持”一下。
  •   这是一本关于传播学的书,也是很多学校的传播学考研参考书。我认真地读了《娱乐至死》这本书,从第一行到最后一行,感触很多。这是一本很好的书,很能引发人的思考,但同时这也是一本深奥的书。这本书有很多独到的见解和深刻的思考,但总体看来,波茨曼对于电视的看法还是悲观的。电视作为现在的主流传播媒介有很大的影响力,但不至于彻底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曾经看过一本书——《为中国传媒业把脉——知名学者访谈录》,书中收录了各个领域的学者对于媒介的看法,如经济学家、文学家、历史学家、政治学家、教育学家等。大多数的作家表示平时不太关注电视,而更多地关注报纸和杂志这些纸质传媒,因为他们认为电视太庸俗,电视的普及性决定了它的大众性。可见,社会上还是有很多的理性的人在电视时代里保持了一份冷静的思考。我也是个不喜欢看电视的人,比起电视我更喜欢书本和网络,不敢标榜自己有多理智,但不至于被电视带来的娱乐世界所迷惑。希望更多的人能看看《娱乐至死》这本书,对电视多一份思考,对生活多一份思考,对自己身处的时代多一份思考。
  •   波兹曼的“娱乐至死”犹如当头一棒,将我们敲醒!!!
  •    
      很早之前就想读这本书,原因就在与想弄清楚为什么会有人不喜欢追电视剧,娱乐节目。好吧,其实说的就是自己~可能讲出这个想法的时候,多少会有些装。但从大学到现在看过的电视剧屈指可数,某天和同事一起吃饭时讲到电视剧,他们提到了很多,自己都只是知道名字却没有看过。娱乐节目也很少看,当然也有追剧的时候,但很少很少。不看电视剧是因为没有耐心,觉得剧情太长,但是看书的时候完全不会有这种感觉,所以把追电视剧的时间用来看书,自己也很享受书籍带来的乐趣,何乐不为。
      
      书的前半部分主要写信息传播的媒介,从一开始的演讲,到后来的印刷术,再到电报的发明,自己不是很喜欢前半部分的描写,因为作者的观点太偏激,认为这些新技术的出现给信息的传播带来的都是负面的影响,自己一直坚信一句话,你是怎样的人就会看见怎么样的世界。所以信息传播的改变,媒介的变化并不是最主要的原因,核心的变化还是在人。就像自己某段时间想注销豆瓣,因为每天总是刷新很多次,看看友邻的动态什么的,看吧,豆瓣并没有什么错,而在于自己的心态。
      
      在书的第二部分终于找到了解释我疑惑的答案,因为现在的电视娱乐节目对于人的要求很低,他们的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满足人,这就是所谓的娱乐,电视节目并不会要求人们观看之后去思考什么,甚至是播报的新闻也逐渐成为一种娱乐节目,书中提到的调查看过新闻之后能够记住其中内容的人很少,更不用说看过这些节目之后会让人们产生某种思考,迫使自己去行动,改变自己的生活。第二部分写了电视对宗教,政治,教育的影响。其中对于教育的描写印象深刻~现在的小孩子真的超级喜欢看电视,姐姐某次因为有事情不能带小侄子,就让在家看电视,虽然平时很约束看电视的时间,但是在我看来还是有点多。
  •   我们被什么所包围着?我们是否只关心身边的物质,而一再忽略自己的心灵?从赫胥黎到奥威尔,再到波兹曼,一脉相承,告诉了我们:我们陷入了怎样一种被统治的状态。警醒人心。
  •   该书思路清晰,说理透彻,为我们展示了一幅未来世界的可怕图景!也许正像作者所说:我们的未来,也许更像赫胥黎的《美丽新世界》所描述的那样,而不是像奥威尔的《1984》,在这个一切都可以娱乐的时代里。
  •   这是研究传媒的人常常引用的书之一,如果是这一行的,这本书算必读书吧.国外学者写作态度非常严谨,不同的人写出的学术著作风格完全不同,不象国内的学者写出的东西看上去都差不多,用词造句都相象.波兹曼的论述非常细致,思考很深入,更坚定了我晚上不开电视的决心.可惜,印刷术的辉煌时代已经慢慢远去,我们正无奈地处于一个由电视文化所浸泡的喧闹\虚假\苍白的文化沙漠时代了.
  •   这是波兹曼三部曲之一,另外两部是《技术垄断》和《童年的消逝》,经典就是经典!
    小说里的现象正在现实中悄悄的实现着!
    已经在当当上买过好多本了,送朋友。开心!
  •   波兹曼的传媒学代表作,向赫胥黎致敬,深刻揭露这个图像影视时代带给人类的危害,我们终将毁于我们所热爱的东西。
  •   这本书其实是娱乐至死和童年的消逝合集,传媒工具的改变导致了大众生活的过度娱乐化,让人忍不住怀念美好的旧时光……
  •   这本书是对世人的警钟 尼尔波兹曼和麦克卢汉的预言今天似乎发生了
  •   不仅对于当下新闻娱乐化有所警示,更在范围上显示出的“泛娱乐化”有当头棒喝的意味,让读者的思维不局限,联想线索丰富;以一种不同于“中国式批判”的方式阐述了对于娱乐化倾向的担忧和态度,从书名中“至死”二字就可看出,在这一点上,相对于中国式的官方态度和中庸立场,我甚是喜欢;书的内容有所递增:由媒介对“整个人类社会”的冲击预言到对“社会儿童”的侵蚀,不得不说,这样的警示意味更为深重,毕竟人人皆知“孩子们是未雕琢的璞玉”。综合来讲,警惕媒介对我们的负面损害,因为那将是心灵上、精神上无形流失的财富。
  •   娱乐至死和消逝的童年是合在一本书里的,消逝的童年分析得很当代,恰好解开了我的困惑——现在的儿童都像小大人········
  •   在这样一个追求包装的时代里,我们还是我们吗?《娱乐至死》第一章中有句话给了我很深的印象:毁灭我们的不是我们所讨厌的东西,而恰恰是我们所喜爱的东西。网络时代,一切都虚拟了,包括我们也被虚拟了。面对强大视觉冲击,我们只是视觉上的享受,而不再是深成次的思考。我们被网络媒体给塑造了,追求网络媒体给我们的树立的偶像。不知不觉的,一切我们本身的东西没了,我们追求个性却也丧失了个性。……《娱乐至死》不是很深奥的书,以浅显的语言为我们阐述了当今时代的现况。是一部很不错的书。
  •   波兹曼的书很好,很有思想性。而且还附赠童年的消逝。唯一遗憾就是说的外包装有点脏,影响心情
  •   上大学时在图书馆看的这本书,如今买来想重温一下。初看这本书觉得价格有点高,书到了才发现,原来是把《娱乐至死》和《童年的消逝》两本书放在一起出版了,从这个角度来看,还是很值的。
  •   畅销论述作品的代表,兼备了著述和畅销书籍的元素,可以收做书库了。

    在国图,首图,还有我们学校的图书馆,这本书总是借不到,下载了pdf的版本,看过之后觉得真的很有必要收藏。

    喜欢传播学,可以考虑一下啊,另外包括了娱乐至死以及童年的消逝,很值。
  •   娱乐至死和消逝的童年,对于当下的艺术环境和生存空间有很好的启示,受益
  •   虽然书名用了“童年”、“娱乐”这样的词,但作者清楚的告诉人们,他要讲的是一个关于“消逝”与“死亡”的故事。

    这本书是我读得最慢的一本,里面每个句子,每一页都有它的深意。它能勾起你延伸阅读的欲望,你会为了作者的一个精彩的观点去找更多的资料和书来看。看得很累,但是受益匪浅。

    建议大家从《童年的消逝》开始看,只要读10页,你就值回票价了。
  •   在过去电视还未普及的时候,我们总是会邀上三五好友下棋聊天来打发无聊时光——我们谈天说地、谈古论今。自从电视走入千家万户,它便成了我们消磨空闲最主要的方式。但是,越看电视,我们却越觉得孤单。在这个被“寂寞”充斥的世界,我们不停地抱怨,但很少有人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娱乐至死这本书却一语道破玄机——电视的出现让我们话语结构、传播方式以及社会性格发生了变化。我们正在被我们所热爱的东西所毁灭。
    虽然书中并没有给我们提出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但是它给我们思考问题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读来豁然开朗。
  •   娱乐至死 童年的消逝 印刷不错 很好看
  •   书很好,包括了娱乐至死和童年的消逝两部分,装帧也很好,非常喜欢。
  •   书很不错,早知道这个版本把娱乐至死和童年的消逝合二为一了,我就不单独买童年的消逝了。当初没仔细研究哇@@@@@
  •   书非常好~合并了 娱乐至死和童年的消逝~~
  •   娱乐至死 童年的消逝。这是两本书的合集。
  •   《娱乐至死》《童年的消逝》两本书的合本……~~比较方便
  •   这本书包括了《娱乐至死》和《童年消逝》的,都有文献参考和译名对照表
  •   娱乐至死&和童年的消逝的合集!我还以为只有娱乐至死呢!实惠!装帧也很精美。值得收藏。
  •    一种是让文化成为一个监狱 另一种就是把文化变成一场娱乐至死的舞台
  •   这是一本非常适合生活在大众媒介包围的社会里的我们去读的一本书。名字文艺了一些,但其实是一本学术著作,但是讲述方式又不像其他专著一样晦涩难懂,适合年轻人读。我们应避免成为一个娱乐至死的物种,多读书!
  •   因为稀里糊涂的进入了电视这一行 发现很多做电视的人还都是太TMD精英意识了 你们连自己媒体的根本属性都不了解 还做个什么节目 动不动谈什么专业性 知识性 想要专业性知识性的人谁看电视呀 这就是一种娱乐至死的媒介 ……
  •   娱乐活动伴随每个人的一生,童年的消逝让我们警惕现在的小孩子的衣着、游戏等已经更多的带有成人色彩。
  •   本来是在朋友的推荐下看这本书的,不得不说,整本书通读下来越来越觉得,我们需要阅读这样批判的思想!我们需要如作者一样的清醒的头脑!本书题目就是当头一棒,对于现代社会万事娱乐,万物电视化的现象有深刻批判;而仔细阅读本书,作者从多个角度,细致的梳理、论述了当今的电视化、娱乐化社会对我们产生了什么样的深刻影响,这些影响再带给我们便捷信息的同时也破坏了我们社会赖以维持的一些原则。字里行间,无不显示作者犀利老道的笔锋与一阵见血、严谨深邃的文风。
  •   有些书,读的时候会觉得看过的部分回头再看就像没看过一样,比如这本。感觉内容讲的比较有深度,严重不适合休闲,是需要认真理解的 ,有些话不是读过去一遍就可以理解的。
    刚看完《娱乐至死》部分。就内容来说,因为作者主要是基于美国的电视行业,所有有些内容和中国的现状并不完全相符。毕竟中美两国在电视的发展程度和方向上是有差异的。书中涉及到许多专业的书籍或学者的名字也需要相关方面的知识铺垫才能看得懂。
  •   还没读完,欲罢不能,师承麦克卢汉,比麦易读。书中的论证也颇值得学习。这是一本需要边度边思考的书,并不是一看就懂的,即使读者觉得懂了,其实还有深度的内容值得去挖掘。借用作者的概念,读此书,让人有重回“印刷术统治时代”的感觉。在利润的驱使下,现在的图书业也开始“娱乐化”了。算了,不管大环境如何,做好自己最重要。从“经典”的高度出发,吸收人类智慧。
  •   这是一本摆脱低级趣味,提升品位,
    摆脱媚俗 和 讨厌恶俗文化的必读书。
    娱乐是可以的,但不要一直娱乐下去,你会死于娱乐的
  •   一般人只知道法西斯、文化专制对人性的迫害,而鲜有人知娱乐化对人性致命的毒害。娱乐化的文化泡沫如温水煮青蛙一样将人矮化为没有历史、没有精神、只有快感的动物。为什么会怎样?因为娱乐化的文化**是资本驱使而非自由创造的产物。而资本正如马克思所说就像太监一下服务于所有欲望的满足。在自由市场经济占主导的社会里,对于资本的负面影响总是很少有人提及,而只有马克思的哲思如洪钟大吕般穿透几百年的历史迷雾!
  •   【娱乐至死】这本书在【锵锵三人行】中多次提及,是一本关于传播学的杰作。新时代下娱乐至上,人们迷失在娱乐中,最后死在他们热爱的东西中。
  •   这本书包括两部分娱乐至死、消失的童年 都非常好 给你所想不到的思考和警示。
  •   陈丹青推荐力作,波兹曼大师经典之作!值得一看
  •   现在的社会日渐进入了娱乐化和消费化时代,《娱乐至死》这本书让我们理解到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狂欢的悲哀!
  •   窦文涛的锵锵三人行里提到的一本书 娱乐至死真的是如今一些人的一种人生观了 在理想缺失或者无法实现理想时 娱乐是放松 的一大乐趣 各种媒介里都有娱乐 娱乐也使一些人实现了理想 这是幸还是不幸?
  •   在这个泛娱乐化的时代我们有的是太多的浮华,若没有智者的提醒,恐怕真的就娱乐至死了。
  •   之前看过了。帮同学买的~~~波兹曼提供了一个看待媒介的视角,某种程度上很多观点我是认同的
  •   娱乐至死的很多观点都可以针对当下的时代现象,有深刻的反思。
  •   本书可以导正一些我们觉得无可厚非的行为,让我开始思考整个童年,我至今的生活方式,整个中国社会的生活方式,当初的美国也许就是现在的中国,但是对于娱乐对政治的影响,还远着呢。
  •   个人感觉观点意义的论述是累赘重复的,但是波兹曼提出的观点值得社会思考和重视。
  •   很喜欢这本书。如今我们已经进入了全民娱乐的时代,我们很容易获得娱乐,但是我们娱乐的欲望却越来越强烈,身心没有得到放松,反而更加劳累和压抑,而且各种电子产品让我们失去了许多思考的机会,我们的思维变得迟钝麻木。真希望可以回到印刷时代。。
  •   这本书是我的老师推荐我读的,书的序言部分对两种思想理论做了比较分析,很吸引我,之后正文讲述娱乐文化兴起之后发生的事情,让我很感慨,社会是个大杂烩,各种各样的文化方式兴起,带给人们的思维变化又是非常明显。娱乐产业的兴起带来的社会变化,让人惊喜让人忧,所以在面对这一切的时候,需要我们保持理性的思维去判断,而不是麻木不仁地接受各式各样的假文化现象。将真正的文化传递下去需要我们更多的关注,热情与思想。
  •   娱乐至死是一本专业性比较强的书,老师说这是每个学新闻都必看的书,还获过大奖,应该很不错
  •   很不错的一本书,提醒这个时代,不要娱乐至死
  •   娱乐是什么?或者说,电子时代,我们的生活走向何处?纸媒死掉,印刷品消亡的时刻,我们的生活会走向何处?
  •   波兹曼的眼光具有穿透性,非常深刻
  •   娱乐至死, 这真实对我们这个时代最精彩的评述
  •   波兹曼写的不错,一篇很好的论文,虽然我不赞成他所有的观点,但是他的论证很缜密,值得借鉴
  •   首先这本书的翻译者是上外的老师,读起来非常流畅。
    再次,内容方面不用说,如果你对波兹曼的了解想要再深一步,
    这本书能提供你一个崭新的角度。
    最后,对传播感兴趣的童鞋肯定要看啦,
    O(∩_∩)O
  •   书的纸张质量都很好,内容充实,让人对当下浮躁、多见的娱乐至死、哗众取宠的社会现象产生反省与深思。
  •   很好,一本书的价格,两本书的内容。娱乐至死,电视带来的全民娱乐,如今的网络,不也是这样么。
  •   波兹曼的认识很精辟,但是书的印刷稍稍有点儿对不起观众啊。
  •   一开始是因为知道一朋友读了这本书,发表的评论使得我也想看看。到手后就开始看,很兴奋。那种世界观被肯定的感觉真的很爽我只是想说这类书太过沉重我才23岁读这种书真的很容易老读完这本书我是靠很强的一种责任感读完的童年的消逝我没怎么看了真的太沉重我想我可以更轻松的活有对社会文化发展感兴趣的朋友确实可以读读总的来说是本好书!~~~~~~~~~~
  •   关于媒体,有普通大众不知道的很多秘密,人们在享受着大众媒体带来的娱乐时,不知道有没有想过是不是同时也失去了独立思考的意识?
  •   总体来说,这本书写的很有深度,不仅写出了现在的状况,而且大胆的预测了以后的媒体发展,我们生活在“娱乐”中,无论新闻,报道还是评论似乎都披上了娱乐的外衣,在这层外衣下,我们其实是空洞的虽然有点抽象,但是可以理解。这样内容的书本来就不好写!
  •   特别喜欢!尤其是看了中央台10频道的暑假读书特别节目后,更想买了!比我小的学生都在看,我当然不会放过的。看过以后,发现这是一本可以让人看清当代娱乐本质的书,以前的娱乐是人们消闲时的消遣,是为人们服务的,但现在的娱乐是绑架人们的精神,奴役人们的视听,左右人们的思想,控制人们的思考,是将人作为娱乐的奴隶、工具,是真正意义上的“能量吸血鬼”。
  •   娱乐至死,直指现实
  •   第一次听说娱乐至死是在一个讲座上,大致内容是警惕课堂教学娱乐化,觉得很有意思,特地买了一读
  •   在读中,波兹曼的思想值得深读。
  •   看了序言就觉得不错,娱乐至死的年代,多读书提高思想修养时刻保持警惕呀!要认真读完!
  •   波兹曼的观点,可以看看。
  •   娱乐至死向你阐述了现在很多的人,很奇怪的奇怪的现象。是公关人不可多得的一本书
  •   波兹曼的这本书,不愧为经典之作!很喜欢。
  •   一直想买这本《娱乐至死》,终于到手了!
  •   波兹曼之必读经典 小心Matrix哦
  •   中国现在的情况就如这本书中所描写的,娱乐至死
  •   娱乐至死。有深度的书。我有些读不太懂。不过多思考总比看剧要有营养。
  •   娱乐至死,微博微信视频让人心虚,看书让人充实
  •   学媒体的看这本书管用,结合现在我们国家电视娱乐节目,自己思考
  •   别把自己娱乐死,别做无脑的土豆
  •   让人非常专注的倾尽脑细胞来看的书,了解自己在媒体、娱乐上的态度以及在信息世界的定位
  •   娱乐至死,就是当代娱乐生活的写照
  •   值得一看,这个时代的我们需要对现在社会中的娱乐行业进行反思,而非一直沉浸在享乐之中
  •   老师推荐的,抽空看了一下,觉得写得很深刻,在这个娱乐时代,什么都可以用来娱乐了,对于认识这样的一个大局势,在一个宏观层面进行把握,很值得一看。
  •   娱乐至死很不错,考试科目里面的必看参考书~~~大家之作~
  •   娱乐至死,全民狂欢,我们可否更加警醒些?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