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结就是力量

出版时间:2008-9  出版社: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  作者:张历  页数:210  
Tag标签:无  

前言

  从去年下半年开始,我心里就一直存在着一种写作的冲动。周围发生的很多事情让人不得不深思、警醒。我们所生活的这个世界,这个国家,似乎已不再像记忆中那样安稳了。不管是从电台、电视台,还是报纸、杂志、网络上,你所看到听到的很多似乎都在脱离常轨。天灾人祸不断,暴力事件猖獗,天气越来越多变,股市越来越莫测……就连一斤猪肉一捆大葱的价格,也飞涨到令人难以接受的地步。这个世界,是否变得不正常了?  这样的担忧越来越深,以至于朋友取笑我是“杞人忧天”,  所谓“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这个道理我也明白,可是那常在不经意间流窜过心间的不安全感,却每每搅得人坐卧不宁。  走在大街上,依然是高楼林立,街市繁华,车如流水人如织,仿佛一切都未改变。可在这歌舞升平的表象下,你分明能感觉到一丝异动。有时候,我甚至会想,是不是自己太过敏感了?难道我也被紧张的生活感染得“神经质”起来?  可是,始终按捺不住心底愈发强烈的表达欲。终于,我提笔、静心、凝神,准备把盘旋在心头已久的思绪整理汇集成书。也许这是安抚自己骚动心绪的最佳途径。  于是,2008年初,我着手动笔写作第一章。出乎意料的是,叫人揪心的事件一个接一个地发生着。先是南方罕见的大雪灾,接下来是奥运圣火传递过程中一连串让人不快的事情,以及阴晴不定的股市、楼市……  2008年,除了将举办奥运会,也是中国改革30年的一个标志性年份。未来的中国经济、政治、社会将走向何方?中国将怎样更好地融入世界大潮中、更好地崛起?一个个事关国人未来的问题,也变得越来越迫切。  古人云:创业难,守成更难。如今,安享了30年改革成果的中国人,也到了一个回顾总结和调整步伐、方向的时候了。如何才能把这么多年来保持的高增长速度继续保持下去?如何处理一个个接踵而来的突发事件?如何在面临危机、甚至灾难的时候保持清醒的头脑,从容应对?  这都需要一种精神——一种团结协作的精神。  因为,团结就是力量!13亿人合在一起所发出的能量绝对会令世界震撼!  可是团结这个词语,在过去和现在已经被用得太多、太滥,很多人甚至已经对它不“感冒”了——不可否认,和平、安宁的生活,有时候会对人的精神信仰起一定的消解和弱化作用。而种种“内斗”所导致的“内耗”,也在时时影响着国家与民族的进步。  所以我依然坚信,在和平的环境下重新提倡团结协作精神是非常有必要的。尤其是中国人固有的一些劣根性,仍然是阻碍中国成为一个现代化民主国家的绊脚石。从龙应台到柏杨,从《山坳上的中国》到《大国寡民》、《中国人为什么组织不起来?》……种种佳作,无不是在对中国人和中国的前途痛心疾首,大声疾呼。本书的视角和笔触也许没有那么深刻和尖锐,但其中所包含的,是一个热爱祖国的中国人怀有的一腔拳拳之心。  因此,在书中我历数了古今中外许多国家、民族,尤其是中国,人们在面临空前的压迫和危机时所体现出来的珍贵品质:团结。同样地,对企业、组织、家庭间的合作精神,团队意识,也是我想大力倡导的。  我更想尽量避免一般励志作品的写作手法。以一种凝练厚重的笔法和纵横古今的视野来加强文章的气势,从而给人以强烈的感召力和震撼力。因为,在我的心里,“团结”其实是一个大气磅礴的词:三军思奋,斗必十倍。面对困境,人们就只能更加同心。更加凝聚。  然而,令很多人都始料不及的是,2008年对于中国而言,真的是一个多灾多难的年份。  就在本书进入收尾阶段时,四川汶川一带突然遭遇了一次震级高达8.0级的罕见大地震!成千上万人因此变得家破人亡,成千上万人辗转呻吟在血泪之中……  所有人的心,在这一刻紧紧地揪成一团,那些受苦受难的同胞,那些未曾盛开就已夭折的小生命,那些痛苦到无泪可流的父母……  在那一刻,许多人流泪了。眼泪,为所有经受了这场旷世巨灾的人而流,更是为了我们这个多灾多难的民族而流。  四川这片土地上承载的苦难。难道还少吗?  在中国历史上,中原地区受外族的全面入侵有三次:前两次是蒙古和满清。那时,四川人的牺牲和抵抗是全国最惨烈的。  到了近代,日本侵略者悍然入侵。这一次,300万川军出川抗日,死伤65万,伤亡数为各省之冠;战时,四川税收占到全国的三分之一:四川农民为抗战一年要交几次粮,四川人民的抗战献金同样居全国之冠……  如今,可敬可佩的四川同胞,在震灾面前,依然是如此坚强,坚强得令全世界动容,  擦干眼泪,振作起来,因为,明天的路还要继续前行!  在这种情况下,团结就是力量这个主题,又有了一种新的内涵。  它不再是空洞的,看似与人们相隔遥远的一个书面语,真正落入了现实,与活生生的生命联系在一起。  这一刻,愿所有的中国民众共勉。愿我们共享团结的真谛。

内容概要

2008年3月18日,温家宝总理在“两会”记者招待会上说过的一句话,触动了无数中国人的心:“今年恐怕是中国经济最困难的一年。”   总理的忧虑为国人敲响了警钟。接下来,各种艰难险阻接踵而至,每一个都在考验着国人的抗打击能力和精神信念:不断上涨的物价,压力重重的通胀,人心惶惶的股市,百年罕遇的大雪灾,藏独分子的寻衅滋事,震惊世界的汶川大地震……   不可预测的天灾人祸,一次又一次震撼着你我!中国的振兴、繁荣和强大,需要每个中国人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一起!   本书采用了一种宏大的历史视角,通过考察古今中外许多著名事典,阐述了一个重要的主题——中华民族是怎样凭借强大的精神力量,将她的国土、她的人民、她的文化如此紧密地联结在一起,虽历经千难万险,依然创造出了一个又一个令世界震惊的奇迹?这个主题,也就是一条颠扑不破的真理:团结就是力量!

书籍目录

作者题记:万众一心,凝聚力量自序:本书的缘起和我的感悟开篇 这一刻,我们都是汶川人 第1章 团结就是力量  一 危机启示录:我们为什么要团结?  二 团结就是人多力量大么?  三 4个小马贼VS n个民团  四 食人蚁的力量  五 人心与人和  六 城防与心防哪个更重要? 第2章 信念铸就奇迹  一 温泉关之战与斯巴达300勇士  二 “攻不破的防线”的前世今生  三 绝地求生:信念拯救一切!  四 丘吉尔的号召:不惜一切代价赢得胜利!  五 罕为人知的中国式敦刻尔克大撤退 第3章 不甘沉沦的民族:大劫难与大复兴  一 统一,还是分裂  二 东方巨龙的辉煌与沉沦  三 “海洋时代”与中国  四 中国输在哪一点?  五 天朝落日:一场跪拜之争引发的世纪冲突  六 1919,中国可以说“不” 第4章 有一种精神叫中国  一 堂堂中华《大丈夫》  二 谁是“东亚病夫”?  三 川军传奇:从“窝里斗”到共御外侮  四 国家有难,匹夫有责:撑起半个中国的四川人  五 何谓真英雄:个人与群体一个也不能少 第5章 民族魂与家国梦  一 民族精神的图腾:我们都是龙的传人  二 昭君出塞与文成进藏  三 蒙古土尔扈特部万里东归记  四 阿古柏事件:各民族联手收复新疆  五 春风也度玉门关 第6章 中国人需要团结更需要警醒  一 我的中国心  二 30年后,我们更爱国!  三 爱国,不仅仅是句口号  四 你就是每个人的未来  五 中国人需要团结更需要警醒 第7章 家和方能万事兴  一 一根筷子容易折,十根筷子坚如铁  二 乱:手足相残、败家祸国  三 皇帝也有家变  四 一个和睦幸福的家庭是怎样炼成的  五 猜忌、自私、互相折磨:家庭的最大克星 第8章 团队精神:最“硬”的软实力  一 团队精神的实质  二 只有靠团体才能打胜仗  三 1+1>2,协作就是双赢  四 合作=互惠:企业生存的不二法门  五 公司就是我的家  六 在失败的废墟中重建:我们必须团结一致! 第9章 凝聚力:大国崛起的秘密武器  一 罗马军团凭什么笑傲疆场?  二 为祖国而战!  三 一盘散沙的迦太基  四 帝国兴衰2000年:团结才是硬道理!  五 四海一家:犹太国传奇  六 他们不是沉默的大多数 第10章 善用群体的力量  一 你,就是群体  二 悖论之一:盲从之祸  三 从鲸鱼自杀到“火星人进攻地球”  四 悖论之二:“集体自由”还是“杀人暴政”  五 悖论之三:爱国还是祸国? 第11章 天下一家:We are the world  一 地球村与世界公民  二 战争、灾荒、罪恶……人类苦难的根源  三 We are the world  四 人类大救援,爱心无国界  五 我为人人,人人为我  六 大爱感动世界  七 地球:人类共同的家园

章节摘录

  开篇 这一刻,我们都是汶川人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孟子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  这是一场令所有人都措手不及的灾难。2008年5月12日下午14时28分,一场高达8级的大地震,在瞬间席卷了中国四川省汶川县及其周边地区。成千上万人被压在废墟瓦砾下,上百万间房屋倒塌,那一刻,血泪浸透了这片曾经繁华富庶的土地……  以往风景秀丽的汶川地区顿时变得一片狼藉。无数条鲜活的生命在刹那间殒落,无数个家庭经历着丧亲之痛,全中国民众为之震撼、为之落泪、为之忧心如焚。  这是自1978年唐山大地震以来,中国经受的最大一次地震打击,也是中国近年来遭受的伤亡最重的一次自然灾害。这也是一次空前的国殇,整个世界为之震惊!  面对如此严重的灾情,中国人在一瞬间变得无比团结。一场规模空前的生命接力在震区展开。在第一时刻,军队开进灾区,抢救生命成了此刻最迫切的命令。  面对灾难,中华民族强韧不屈、守望相助的精神再次爆发,再一次显示出那强大的凝聚力!爱心从中国的四面八方向四川灾区汇集:有钱出钱,有力出力,中国上下以一种空前快速的方式把力量集中到一起。“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不再只是简单的口号,千千万万颗中国人的心在为灾区人民跳动。  “加油,汶川!加油,四川人民!”从人们心中发出的祝愿,传递着一个共同的信念:“坚持住,大灾压不垮四川人民,13亿中国人在为你们加油!”  不论身在中国的南方还是北方,无论身处港澳台还是欧美日,这一刻,所有的中国人都是汶川人!  民胞物与,守望相助,中华民族最可宝贵的民族品质,在这一刻升华。感人的故事时时刻刻都在发生。此时的中国,牵动着全世界华人的心。  灾难面前更容易凸显爱国主义热情。而中国人从来就不缺乏爱国主义,也不缺乏悲天悯人、乐善好施的情怀。爱国,就是为灾区人民献爱心,就是以自己的工作报效祖国,这就是最大的爱国!  从几十亿到一百亿,再到两百亿、三百亿、四百亿……  短短一个多月时间,数额空前巨大的救灾资金和物资源源不断地向灾区汇集。  众志成城:凝聚力的试金石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这是诗人艾青的名句。这一刻,很多人以实际行动重新演绎着它的内涵。  中国历史上,充满了与灾害做斗争的记录。中国的灾荒、饥荒发生之频繁,为害之大为世界罕有。自西周至清末约3000年间,共发生大灾荒5 168次,平均每年1.723次。  而中国历史上有明文记载的地震就有8 137次,其中1 004次为6级以上的破坏性地震。从1303年至今,8级以上的强震共17次,加上这次,就是18次。  因为这个原因,黑格尔甚至称中国为“灾荒之国”。单是地震,就成为中国人民最大的敌人。  据联合国有关机构统计,在全球死亡人数大于5万人的17次大地震中,有7次发生在中国;其中死亡人数大于20万人的4次大地震全部发生在中国;全球7级以上的陆源地震,有30%发生在中国。中国平均每年因地震死亡2000-3000人。一个个数字令人心惊胆战,中国民众,难道注定与灾害结缘?  地震,从某种意义上考验的是一个民族的生存能力,而震后自救,更成了考验一个国家凝聚力的试金石。这一次,中国,中华民族,在灾害发生后表现出的乐观、坚定、万众一心的精神令世人叹服。  马丁·路德·金说过,一个国家的前途不取决于它的国库之殷实,不取决于它的城堡之坚固,也不取决于公共设施之华丽,而在于公民本身。  有如此善良的国民,正是我们这个民族屡经危难而始终屹立不倒的根本原因!  在这次罕见的大地震发生之际,人们的反应、救援、募捐……无一不见证了整个民族的凝聚力,上至国家领导人,下至普通百姓,的确做到了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以下是来自媒体的报道和网友的留言,由此可见一斑。  ※中新网 2008年5月15日电 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四川地震灾区视察灾情,被海外媒体广泛关注。路透社等媒体的报道让人们看到了一位亲民爱民的好总理形象,让人们难以忘怀。报道说,总理爬上破损的建筑,满含热泪地安抚流泪的孩子,手拿扩音器高声喊话。  在四川发生强烈地震之后,他在几个小时之内迅速奔赴受灾现场,并立即投入到指挥救援的工作中。他在四川受灾最严重的现场视察,并不顾自身的危险。美联社的报道还说,温家宝抵达受灾最严重的地区后表示,“党中央没有忘记这里”,并指挥伤员的抢救工作。  报道还说,在视察许多受到严重破坏的学校中的一所时,温家宝穿行于泥水、水泥碎块和瓦砾堆之间,当看到营救人员在努力挖掘两名被困孩子时“热泪盈眶”。  温家宝向压在缝隙里的孩子们喊,“我是温家宝爷爷,孩子们一定要挺住,一定会得救!”  自2003年担任总理以来,温家宝就一直着重于解决中国的社会问题,成为一名亲民领导人。他在春节的时候,到达煤矿和艾滋病村慰问,为农民工讨工钱。今年冬天他还飞往雪灾严重的地区,以身作则应对灾难。  温家宝的执政方式让人回忆起另一位受人民群众爱戴的中国领导人周恩来。周恩来也曾多次下基层考察,并在发生自然灾害时到灾区安抚当地群众。  ——摘自《国际先驱导报》  ※我来自四川内江,距离震中汶川只有300公里。地震突袭,我们虽有惊无险,却顿感生命的渺小和宝贵,亲情和友情的珍贵,名和利的卑微,只要我们团结一心,一定能够战胜天灾,度过难关!  ——某网友留言  ※只要人还在,一切都有可能!  ——某部退役战士陈定斌  ※多么可怕的一场血的经历,你会让我们永远记住这一天——5·12。  但也是这一天,让我们知道我们是压不垮的,中国人民是不言败的,这样的考验只会让我们更加团结,更加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眼泪不能解决问题,流过泪还是要站起来:拉起手,团结一心。  还有更多被埋在废墟中的人在等待营救,对他们来说这将是一个漫长的煎熬。挺住了!同胞们!我们会用所有的能力给予你们帮助——只要有一丝希望,就要付出百分力量。  ——台湾媒体报道  ※灾难发生了,人们没有胆怯,用众志成城来形容中国人民的团结,是最恰当不过了。  第一次眼见核定为8级的四川大地震,这一震震惊了世界,也震醒了中华民族的团结、进取,没有任何一次自发组织,会比这次的抗震救灾来得自发,来得让人感动,感动了我,感动了大家,也感动了世界。  ——网友评论  ……  “多难兴邦”,可以预见,在经历了这么多的磨难后,中国人民会变得更为坚强,更加团结。  勇敢坚韧的中华民族,必将再次以自己的决心和信心,以及愈挫愈勇、不畏艰险的品格,克服一切危难共度时艰。  在过去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虽历经沧桑,饱受磨难,但每一次都能以其特有的勇气和毅力化险为夷,战胜困难,并在5000年后依然昂首屹立于世界的东方,靠的是什么?  鲁迅说过:“惟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惟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在大地震过后,我们重新看到了这种宝贵的“民魂”。  2008年的前半年,中国经历了很多,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也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团结。  地震,震不倒中国人的精神,唤起的是所有人的爱心与决心。  就如同许多媒体所评价的那样:中国的年轻一代在灾难面前迅速走向成熟。一种更广泛意义上的社会慈善,把人们的爱与善举同国家社会的进步联系在了一起。于是,我们看到,在国殇日这一天,那么多人聚在一起,高声向世人宣告:“中国没有被吓倒,中国人都是好样的!”  危机与转机同在,希望与困境共存!  2008,汶川加油!四川加油!中国加油!  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  危机和灾难总会过去,愿逝者安息,生者振作,扬起头,生活还要继续。  13亿中国人,在大灾难发生后表现出的团结和勇气令世人惊叹。可以想象,即将在北京举办的2008年奥运会,万众一心、携手共度难关的中国人,同样将给这个世界带来一届成功的奥运会。  2008,我们热切期待着阳光和欢笑,期待奥运会能够实现一个民族的复兴,能够令全世界热爱和平的人们,为一个神圣的理想而团结在一起。  奥林匹克精神的实质和普遍价值观——团结、友谊、进步、和谐、参与和梦想,表达了一个拥有五千年文明,正在大步走向现代化的伟大民族致力于和平发展、社会和谐、人民幸福的坚定信念。  100多年前,法国人顾拜旦把现代奥运的理念带给了整个世界。他的初衷,是借奥运的体育精神,抚平人群、国家之间因为意识观念的差异而造成的隔阂和误解。  在体育精神面前,任何矛盾、冲突、乃至战争都将暂时让路,在奥运会历史上,这被称作“神圣休战”原则。  “神圣休战”原则为古代奥运会的顺利举办创造了一个和平的大环境。祖先们的告诫犹在耳边回响,现代人,能否比我们的祖先做得更好?  奥运,从来都不是一个国家的事情。世界人民大团结,也不是在一个月的比赛时间里就能实现的。仅仅一届奥运会,远不能消除存在于地球上的一切冲突。然而,只要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消弭隔阂,延缓战争、暴力的发生,奥运,就总会给人以希望、寄望与期望。  2008,经历了一场大灾难后,如凤凰涅槃一般浴火重生的中国,经受了一次血与火的洗礼。  北京,继续敞开怀抱欢迎来自五大洲的朋友,这一刻,所有人将见证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辉煌和荣耀!  奥运,见证着一个民族的不朽。中国,加油!  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这一刻,中国与世界同在!  第1章 团结就是力量  一 危机启示录:我们为什么要团结?  经过30年经济的高速发展,中国人心中有些原本需要坚持的精神和信仰,似乎已被冷落在一旁,少人问津。向钱看、崇拜财富、渴望出人头地飞黄腾达,成了很多人追求的目标。被压抑多年的人性本能得到最大限度的解放,这本来无可厚非,也是中国逐渐开放和融入世界的标志。可是,你是否意识到危机的产生——精神危机、道德危机、信仰危机,正逐渐在国人的精神世界中凸显?  中国人的精神,中国人的凝聚力,中国人的公民意识,尤其是团结协作的意识是否需要重新树立?  2008年的中国,危机重重却又充满变数。2008年3月18日,温家宝总理在“两会”例行的记者招待会上说过的一句话,触动了无数中国人的心。  “今年恐怕是中国经济最困难的一年。”  这是为什么?多年来,经济发展速度年年以两位数递增、在国际舞台上声誉日著的中国,被世界各大主流媒体冠以“世界第三大经济体”的中国,将在8月份举办第29界奥运会的中国,空前繁荣、兴盛、强大的中国,怎么会碰到“最困难”的一天?  早已习惯了和平、安定生活的中国人多少感到了一丝困惑。  总理的忧虑为中国人敲响了警钟,接下来,困难和危机接踵而至,每一个都在考验着中国人的抗打击能力,也一再打击着中国人的自信心。  来自大洋彼岸的“次贷危机”;严峻的国际、国内经济形势;不断上涨的物价;通货膨胀的威胁;人心惶惶的股市;百年罕遇的大雪灾;藏独分子抵制北京奥运事件;震惊世界的汶川大地震……  不可测的天灾人祸,一次又一次地震撼着你和我。  未来的5年,同时也是中国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关键时期。  2008年,发生在中国的这些大事件,是危机,也是考验。考验着每个中国人的心理承受能力,也考验着社会的良知、责任心、正义感和凝聚力!  空前的天灾人祸令13亿中国人更加团结,空前的民族困境更需要空前强大的民族凝聚力。祖国的强大、繁荣、振兴,需要每个中国人抛开成见,更紧密地团结在一起!  那么,什么是团结?  团结,写在纸上,就是两个普通的汉字;喊出口,就是一个短促的词语,是什么,让人们千百年来赋予它如此深刻的意义?为什么,一听到它,人们就会觉得心底里升腾出一种劲头、一种力量,甚至是一种希望?  在一首《团结就是力量》的老歌中,人们看到了团结的威力:  团结就是力量/团结就是力量/这力量是铁/这力量是钢/比铁还硬,比钢还强/向着法西斯帝开火/让一切不民主的制度死亡!/向着太阳,向着自由/向着新中国发出万丈光芒!  1943年6月,《团结就是力量》诞生在晋察冀边区平山县黄泥区的一个小村子,由牧虹作词、卢肃作曲。从1943年问世时起至今历久弥新,被传唱了60多年。  1943年,正是抗日战争处于最紧张、最残酷,生活最艰苦的“黎明前的黑暗”时期。《团结就是力量》曾成为团结中华民族抗击日本侵略者的号角,也为法西斯势力的灭亡敲响了丧钟!  那时的中国,就像一条饱受欺凌、创痕累累的巨龙,任列强宰割,被日寇的铁蹄践踏……国家、民族处于最危险的关头。国破家亡、山河破碎,再不奋起,再不抗争,就将面临亡国灭种的绝境!  曾被高高在上、不可一世的欧美大国讥讽为“一盘散沙的中国人”,“自私自利的支那人”的中国人民,被外敌侵略,被衰落的国势,被侵略者的步步紧逼激发出了潜藏已久的怒火,上下一心,全民族动员,4万万人空前团结,并肩御敌,爆发出无与伦比的战斗力!  抗战救亡,保家卫国,为建立一个属于全民族的新中国而战!  最终我们胜利了!新中国诞生了,这是每一个中国人的荣耀,是我们民族的一次涅槃。经历了战火的洗礼,中国人终于在世界面前证明了自己,我们是团结的,我们是不可战胜的!  还有建国初期的抗美援朝、五六十年代紧张却火热的建设热潮……  那时的中国,虽然贫穷,虽然落后,她的人民却都怀着一份赤诚的报国之心,举国上下为着建设一个繁荣、强大的中国而不懈奋斗——被侮辱、受鄙夷的旧时代,从此一去不复返。  即便是经历了十年动乱,中国人的信心和决心也始终存在——为了不让西方军事强国以核武器相威胁,中国科学家们克服了种种无法想象的困难,终于成功地研制出新中国自己的原子弹、氢弹、人造卫星……  那时的人们,纵然生活不富足,精神却是异常饱满的。你可以说,他们是理想主义的一代——国家的强大,国家的独立,是先辈们流血流汗牺牲生命也要实现的最高目标。  现在,我们生活在和平年代,没有国破家亡的危险,没有外敌入侵的压力,也少了贫穷饥寒的体验。  为生活、家庭、事业、财富、地位……人们奔忙终日。  独善其身的人越来越多,而兼济天下的人越来越少,即使曾经有许多人在年轻时满怀热情要改造社会、改造人群,但一旦投入了生活的洪流中,却往往迫于残酷的现实而随波逐流。  和平的生存环境,日渐开放的中国社会,的确最大限度地实现了个体的自由。可是,一旦“自由”过了头,有时候,就难以令人们产生一致的目标,一些传统的社会伦理也可能遭到冷遇。  改革开放30年,人民的日子是比以前好太多了,可是大家又不约而同地认为社会道德滑坡了,人们的精神空虚了。很多外国传媒认为中国的食品不安全,商家缺乏诚信,官员贪污成风。的确,我们常常会听到这样的感叹:当今的社会,冷漠逐渐取代了热情,现实取代了理想、怀疑取代了友善……  在这样的社会大背景下重提团结,“团结”,这个词语似乎变得有些苍白甚至无力。  况且,13亿人不是个小数字。13亿个人,就有13亿颗心,那么多颗心那么多个人,有什么力量能把他们聚合在一起吗?  而当那么多的人凝聚在一起的时候,会产生多大的能量呢?  二 团结就是人多力量大么?  能合众力,则无敌于天下。  ——孙权  中国是个大国,这个大,不仅仅是因为国土面积大,也因为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占世界总人口数量四分之一的中国,可谓幅员辽阔,人口众多。  中国有句老话:“人多力量大”。上世纪50年代的“大跃进”时期,人们甚至喊出了“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的口号。怎么增产,就是“人多好办事”、“多子多福”,中国的人口一下子膨胀起来,一跃居于世界首位。  人多就一定能够团结,一定能产生超强的力量吗?  有一个故事在中国可谓家喻户晓、妇孺皆知,这就是一个和尚挑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的故事。  按照“人多力量大”的“公理”来推导,三个和尚比一个和尚应当更有水喝,为什么反而会没水喝了呢?这不是和“公理”相悖了吗?  有一个关于“茉莉花”的传说很能说明问题。  传说在明末清初,苏州乡下住着一户赵姓的农民,赵老汉常年在外谋生,妻子领着三个儿子在家种田。孩子渐渐长大了,赵老汉把田地划为三块分给每个儿子,都以种茶树为主。有一年赵老汉从广东回家,带回一捆花苗,只说这是南方人喜欢的花,叫什么名字,他也搞不清楚,然后随便地将它栽植在大儿子的田边。  说来也怪,无心栽花花自开,而且开的是一朵朵白色的小花,散发着淡淡的清香。有一天,大儿子吃完晚饭后散步,惊奇地发现自家茶田里所有的茶树都沾染了小白花的香气。他不声不响地采了一筐新茶,到苏州城里卖,怎么也没有想到,这种含有香味的茶叶特别受人欢迎,很快就全部卖光了。  这一年,赵家大儿子靠着卖“香茶”发了大财。他的两个弟弟知道后,找哥哥算账,认为哥哥的“香茶”,是父亲栽种的香花所致,所以哥哥卖茶叶赚来的钱应该三个兄弟平均分配。兄弟间为此一直吵闹不休,两个弟弟并且要强行把香花毁掉。三人争执不休,闹到最后,只能找外人评理。  乡里有位老秀才,向来被乡亲们所尊敬,赵氏兄弟就找到他给评理。老秀才说:“你们三人是亲兄弟,应该亲密无间才对,哪能只为眼前一点点利益,就闹得四分五裂呢?哥哥发现了香茶,多卖了钱,这是财神菩萨进了你家门,多好的事情,你们反而打起来,愚蠢不愚蠢?你们知道吗,财神菩萨就是香花,要是你们兄弟三人都能栽香花,都去卖香茶,大家不就和气发财了吗?!将来,你们的香花会名气越来越大,到那个时候坏人来偷,怎么办?还得靠你们兄弟齐心合力看护,团结一致才行啊!为了要你们能记住我今天的话,我给你家的香花起个花名,叫‘末利花’,意思是说为人处世,都要把个人私利放在末尾。”  兄弟三人听了老秀才的话,很受触动。回家以后,共同栽花,和睦相处,大家很快都富裕起来了。很多年以后,苏州的“末利花”茶果然声名远扬。再后来,有的文人觉得这几个字字形不美,才把“末利花”改写成了现在的茉莉花。  从古到今,要团结就必须摆正各方的利益,先把利益目标弄清楚了,才能让众人心服口服。  但还有一个问题没有解决,那就是,利益目标设好了,往下怎么真正令众人齐心协力,大家拧成一股绳?  毕竟,赵氏兄弟是有血缘关系的亲兄弟,换作众多非亲非故的陌生人,除了利益之外,还有什么办法能让众人做到真正的团结一致?谁能保证大家现在团结今后也不会为其他原因闹分裂?  在《淮南子 兵略训》中有句话这样说:“千人同心,则得千人之力;万人异心,则无一人之用。”意思是说:就是有成千上万的人,大家心不往一处想,劲不往一处使,也就相当于无人可用啊。  这是为什么呢?  道理其实很简单。“人多力量大”这个“公理”,还得附加一个前提,那便是——齐心+责任感。  假如缺少这一前提,即使大家利益一致,也会产生“两个厨子烧一锅汤,不是太咸就是盐没放”的情况。  这其实是“旁观者效应”在作祟。  旁观者效应的根源,在于责任的分散。旁观者越多,每个人所感受到的自己肩负的责任就越小,因而为他人提供帮助的可能性也就越小。

编辑推荐

  《团结就是力量》是一部如何战胜艰难困苦的励志佳作,  中国5000年的文明,一再证明了一个颠扑不破的真理。  是怎样强大的力量,可以见证于久远的历史  是怎样磅礴的力量,彰显着一个永恒的传奇  是怎样强大的力量,将中国与她的国土、她的人民、她的文化这样紧密地联结在一起,经过了风风雨雨5000年至今不散?  是怎样坚韧的精神,令多灾多难的中国人,经历千难万险后,依然走到了今天,创造出一个又一个令世界震惊的奇迹?  ?当一个个体融入集体社会的时候。团结就是“善待他人,奉献自己”!  ?当一个家庭面临亲情危机的时候,团结就是“血浓于水,家和万事兴”!  ?当一个团队组织携手奋进的时候,团结就是“精诚合作,共创辉煌”!  ?当一个民族遭遇艰难困苦的时候。团结就是“万众一生、众志成城”!  ?当一个国家处于危机存亡的时刻,团结就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当世界为战乱、饥荒、杀戮而蒙上阴影的时候。团结就是“手拉手——让世界充满爱”!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团结就是力量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条)

 
 

  •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