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管理学科教学创新研究

出版时间:2009-7  出版社:旅游教育出版社  作者:周作明 等著  页数:213  

内容概要

很幸运的是,我们武夷学院的旅游管理专业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资源和学科优势。    众所周知,武夷学院坐落在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的武夷山下,背靠武夷山悠久的人文历史,依托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区位优势和武夷山繁荣的旅游经济优势,拥有省级“武夷山世界文化遗产研究基地”、“中国武夷文化研究院”,中国唯一的“宋明理学研究中心”等称号,这些都为武夷学院旅游管理专业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极好的外围条件。同样幸运的是,武夷学院的旅游管理专业拥有一支战斗力很强的教学科研创新团队,旅游管理学科是我校的省级重点学科,在周作明教授的带领下,武夷学院旅游管理学科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在教学科研的创新方面,既有对旅游产业发展趋向与专业方向设置、人才知识理论与素质能力教育培养的宏观探视,又有从国际、国内的前沿视角谋划、探讨专业课程的发展与具体教学方法、技术的运用,他们的研究正推动着我校旅游管理学科的不断向前迈进。    21世纪是一个科学、知识多元化的世纪,各门各类的学科已不再是孤立地发展,而是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相互渗透。旅游管理学科在我国还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其理论性与实践性都很强,发展的前景亦十分广阔,尤其在我校,武夷山悠久的人文底蕴为我们旅游管理学科的理论研究带来了不尽的灵感,天然巧成的自然风光为我们的教学实践提供了优良的基地。周作明、朱平安等学者的新作《旅游管理学科教学创新研究》就是最好的明证。时值武夷学院50华诞,我相信,在全体师生的奋发努力下,不久的将来武夷学院定会成为闽北地区高等教育“独秀东南”的品牌院校。

书籍目录

第一篇 旅游教学模式的借鉴与创新 第一节 借鉴国外旅游高等教育经验,创新酒店管理专业教学模式    一、从模拟到实训,从实训教学到实践教育    二、从希尔顿模式、洛桑模式到武夷模式    三、教学、管理、服务及产、学、研一体化    四、以点带面,以面统筹 第二节 借鉴国外先进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教学方法.    一、课程设置    二、师资力量    三、教学实践第二篇 全方位旅游教育的实训与实践  第一节 全方位实践教育,培养应用型旅游人才    一、宽口径、厚基础、突出专业特色    二、全方位旅游实践教育的探索与认识    三、全方位旅游实践教育基地体系    四、全方位校内旅游实践教育系统    五、全方位校外旅游实践教育系统    六、全方位旅游实践教育成效测评  第二节 旅游资源调查和旅游规划实训教学体系构建    一、旅游资源调查和旅游规划实训教学现状    二、旅游资源调查和旅游规划实训教学的难点    三、旅游资源调查和旅游规划实训教学体系的构建-  第三节 旅行社经营管理实践教学方案    一、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研究现状    二、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现状    三、旅行社实践教学的指导思想    四、旅行社实践教学方案设计第三篇 旅游产业发展与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 第一节 对接旅游产业发展,构建创新型旅游管理专业教学体系    一、中国旅游业的发展走势    二、台湾地区旅游高等教育发展经验借鉴    三、构建创新型旅游管理专业人才教育体系 第二节 我国会展经济与专业人才培养及需求预测    一、会展业与旅游业的互动发展    二、国际会展与会展旅游业    三、我国会展旅游业的发展进程    四、我国会展业人才教育状况    五、会展经济与管理人才需求预测  第三节 培养本科层次导游人才    一、重视人文修养的培养    二、多元智能理论在教学中的运用    三、外语能力的培养    四、导游人才职业道德的培养第四篇 全方位旅游教育的专业特色、办学特色、课程特色  第一节 因地制宜,建设和打造学科专业特色    一、学科专业特色的理论认识    二、旅游产业与旅游人才市场趋势及学科专业发展调适    三、夯实基础,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四、科学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创新教学管理、课程与教材建设、实践教学、教学方法、学习效果评价方式      五、建设校系两级特色学科专业保障体系  第二节 办特色专业,做武夷文章    一、旅游的本质:一种文化审美活动    二、旅游的本质特征:一种文化参与和文化体验    三、武夷山的古代旅游文化    四、办特色专业,凸显武夷优势  第三节 精品课程建设的创新与发展    一、标准化管理,规范化发展    二、完善课程体系,加强教材建设    三、教学创新,提高精品课程建设质量    四、建设师资队伍,提高教学团队素质……第五篇 任务驱动教学、实践教学、多媒体教学参考文献后记

章节摘录

插图:(一)专业教学的具体目标和具体措施  在专业教学上,结合地方旅游文化资源开发,我们认为,武夷学院在专业教学中,可以提出如下的具体目标和具体措施:1.拓展学科内涵,突显专业教学的地域文化特色。例如,武夷学院旅游系可开设武夷文化概论、闽北历史与文化等课程;中文系可开设武夷文学课程;外语系可开设世界遗产文化课程;化工系可开设武夷生态文化课程;艺术系可开设闽北特色工艺美术课程;建筑系可开设闽北建筑艺术课程;思政部可开设闽北人文资源课程;基础部可开设闽北民间艺术课程等。特色课程的设置,不仅可以为武夷学院培养武夷文化专门人才,还可以开门办学,承担地方旅游人才培训任务。2.整合文化资源,凸显校本课程的地域文化特色。校本课程是武夷学院根据自己的教育理念,充分利用地域文化资源,独立自主开发设计的、能够凸显学校办学特色和学科优势的、能够适应师生兴趣和个性发展的、与国家课程开发具有互补性的新开课程。武夷文化是以武夷山世界文化遗产为核心内容的、以朱子理学为其灵魂和核心价值的、以儒、释、道三教文化融合为基本特征和基本内涵的、具有宗教、哲学、历史、文学、经济以及自然科学等多学科交叉融合特点的、具有深厚历史积淀和典范文化价值的地域文化。因此,课程设置应当体现如下的功能和目的:(1)作为地域文化在全国范围内文化比较上的学术价值;(2)作为地域文化资源在推动地方社会经济发展上的利用价值;(3)作为传统文化的集中体现的武夷文化在弘扬传统文化上的传承作用;(4)具有创新思想及和谐价值观的武夷文化在新文化建设上的借鉴价值;(5)具有三教兼容的武夷文化所积淀的治世、治心和治身的思想智慧在培养大学生人文素质和思维能力上的教化作用;(6)具有世界典范价值的地域文化在对外汉语教学和文化交流上的传播功用。校本课程建设,可在各系、部的特色专业教学的基础上,进一步整合武夷文化特色资源,开发出凸显武夷学院学科优势和地域文化特色的校本课程体系,形成诸如武夷文化概论、武夷山世界双遗产、朱子理学与书院文化、武夷道教与养生文化、武夷佛教与生态文化、武夷历史与民俗文化、武夷文学与艺术等校级公选课程。

后记

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旅游已经逐渐成为人们生活的组成部分:为此服务的旅游产业愈来愈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和青睐,对接旅游产业发展的旅游管理学科的人才培养也就愈显重要。我国的旅游管理学科是随着旅游产业发展而兴起的新学科,至今已有二十余年的发展历史。我校于1993年开设旅游管理专业,2001年建立旅游系,已经走过十余年的发展道路。十余年来,我们一直在进行旅游管理学科发展的探索。这是一个从新建本科高校旅游管理学科的基础出发所进行的学科发展建设研究。2007年1月,我系旅游管理学科被批准为福建省新建本科高校重点学科。新建本科高校旅游管理学科的发展有其劣势,也有其优势。新建的本科高校,毋庸讳言,缺乏成熟的学科发展经验和程式,缺乏学科发展研究思想与方法的学术积淀,缺乏深深根植于每一位教师潜意识中的大学教育理念,缺乏长年形成的教育传统和学术传统。因为如此,我们更注重在教学和科研两个方面来提高和丰富自己,提高和丰富对旅游产业的认识,增强推动旅游管理学科发展的能力;发挥我们因为“新”而没有更多的束缚的优势,寻找特色的发展之路。我们力求从一个更高的和更宽的视野来展开对问题的思考,使之具有战略性。因此,我们关注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关注大学的理念、类型与定位,希望得到明确的现代大学教育发展的方向;关注旅游产业的发展,研究国内外旅游发展的趋向,希望能够科学地确定人才培养方案和选择行动步骤;关注国内外旅游高等教育的发展,希望学习到先进的教育思想、成功的教育模式和教育方法。我们力求在关注旅游产业全球性趋势,进行学科发展的国际性思考的同时,对具体的特色专业与精品课程建设、课程教学与课程实践、教学方法与教学规律等方面,进行细致的探索,使之在推进学科教育发展的进程中具有实践的操作性。

编辑推荐

《旅游管理学科教学创新研究》是由旅游教育出版社出版的。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旅游管理学科教学创新研究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