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介石军政关系图书

出版时间:2009-7  出版社:团结出版社  作者:郭彬蔚  页数:254  字数:165000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年仅25岁的李宗仁,凭借其出众的能力,成功取代了老桂系,当上了“广西王”。不肯偏于一隅、素有问鼎中原之志的李宗仁怎肯屈居人下?李是民国时期权力角逐中最具威胁的竞争者。但历史很会捉弄人。蒋李二人越是不合,就越是纠缠在一起。他们有时合作,在合作中对抗;有时对立,在对立中合作,如同一枚硬币的两面,吊诡般反复翻转,及至决裂,随之也宣告了一个时代的终结。    在蒋李关系中,不能不提及桂系二号人物“小诸葛”白崇禧,以及李的第二任妻子郭德洁,还有时任李的秘书程思远。他们对蒋李关系都产生过不同程度的影响。李、白相连,成为新桂系的代名词,由此两人的命运也密不可分。因为李宗仁夫妇1965年归国,在台湾备受冷落的白崇禧也因此失去了对李的牵制作用,而被特务设美人计艳杀于床笫之上,以性丑闻结束了一生……

作者简介

郭彬蔚,男,东北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已退休),中国教育协会理事。主要成果:《中共党史教程》、《中国现代史稿》、《百侣游归》、《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史纲》、《共和国珍闻》、《中共党史讲义》等二十多部著作,论文近百篇。

书籍目录

一 北伐与结盟  谱金兰一厢情愿   难和蒋介石共患难  蒋桂结盟伊始便斗法二  阋墙谈祸国    再谈北伐,尔虞我诈  祭中山,“信徒”谈编遣  蒋桂争雄、李、白受挫  施小计,白崇禧败走“华容道”  倒桂系,众人齐推  抓机遇,李、白再起  中原逐鹿,鹿死蒋手   养精蓄锐,蛰居待机   遗笑柄,“六一”闹剧 三  抗日说蒋李  刘仲容初到延安   张云逸重游桂林   白“战神”到了南京   李宗仁绸缪广西   杂牌军鏖兵台儿庄  蒋介石严防桂系  周恩来借月留云  王莹顶风波于山城  黄绍竑同情中共   桂系反共留余地 四  争鼎分高低  惨胜与内战齐来   中正不正削群雄   李德邻韬晦北平   魏德迈来华换马 五  夺鼎白热化  桂系文武议竞选   众“演员”登场演闹剧   蒋李短兵相接   李宗仁以退为进   黄绍竑计高一筹   话登极,末日总统   蒋介石反扑桂系 六  和谈梦各异  风云变,蒋桂斗犹酣   小诸葛谋划逼宫   途穷日,蒋桂摊牌   引退之前虑后事   父子悲愤回溪口   挣扎中遥控江南   谈出国,与虎谋皮 七  残局察蒋桂  守残南京筹难展   假和谈美梦难成   宴溪口,兵荒马乱   修家谱,不堪当年   雪窦山夕阳残照   惊反戈,料峭春寒 八  蒋李两分道  四散逃亡别金陵   李宗仁再失良机   恋栈回穗,再代总统   战上海,蒋介石再败     驻澎湖,飘忽不定   留经国,五厂拒迁 九  天府蒋李别  蒋介石赶往重庆   代总统飞往异邦   惶惶中,蒋别山城   川滇义揭,蒋飞台 十  最后的争斗  飞美、逃台,寻安身处   “复职”闹剧,蒋李争 十一  泾渭寻余音  李德邻归根大陆   白崇禧魂落松山  蒋中正一命归西

章节摘录

插图:壹 北伐与结盟难和蒋介石共患难局外人表面上看去,李宗仁对蒋介石毕恭毕敬,可在骨子里却完全是另一回事。1925年5月11日,蒋、李第一次见面时,李对蒋的印象就很不佳,说他“劲气内敛”、“心狠”。后来,李和白崇禧在广州珠江颐养园聊天时,又对白说:“古人有句话,叫做‘共患难易,共安乐难’,像蒋先生这样的人,恐怕共患难也不易!”李对蒋的这些评语,显然是来自切身,发自内心。前文说过,李宗仁有问鼎中原之志,他在统一广西,参加国民党之后进而提出北伐,是他思想发展的必然逻辑。然而在中国,自袁世凯死后,喊出统一中国口号的人,既有文官也有武将,既有爱国志士,也有以统一为借口、扩充地盘、搜刮人民、涂炭百姓的民贼。在中共出世前,只有孙中山真正为救中国、铲除军阀、澄清玉宇不懈奋斗。遗憾的是未及出师身先死,致使蒋介石夤缘时惠,当上了北伐军总司令。谈到北伐,在当时谁都议论,是相当时髦的漂亮话。动真的,要行动、要胆略,非同小可,各路英雄,各色人等,都纷纷登台表演。蒋介石在北伐的舞台上表演得不出色。请看李宗仁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认真观察的几个镜头:镜头一,无意北伐:1926年3月中山舰事件刚刚过去,李宗仁来到广州,和国民党要员商谈北伐大计,蒋介石就是不赞成北伐者之一。这位手握重兵的将军对李宗仁说,广州情况复杂,现在如何能谈北伐呢?据李宗仁说,后来是由于他的反复游说、鼓动,到5月才命叶挺率领独立团,挥戈北上,师出肇庆;他一路夺关斩将,很快打到攸县。6月2日,李宗仁的第七军也传来北伐捷报。在这种形势下,唐生智感到事有可为,宣布就任早该就任的第八军军长。蒋介石比唐沉着,6月5日,国民政府发表他为北伐军总司令,到7月9日,他才通电就职。李宗仁对蒋介石如此踟蹰不前,颇有想法。镜头儿,阅兵出丑:北伐师出,将士披坚执锐,所向披靡,很快打到长沙。蒋介石、李宗仁、唐生智等人,自是喜笑颜开。兴之所至,心血来潮,不知是谁,提议举行阅兵式,时间安排在1926年8月14日。这日天公作美,雨季的长沙,竟然天朗气晴、熏风微动。受检阅的两万多人,军械整齐、旗帜鲜明。蒋介石等一行,分乘骏马出现在检阅场,在军乐声中缓缓前进,蒋介石在马上举手答礼,颇有一点大将风度。不料检阅到第八军时,由于军号声刺耳,使蒋的坐骑受惊,这马大嘶一声,前蹄高扬,向校场中心狂奔。不善骑马的蒋介石,顿时滚鞍落马,而右脚却仍套在镫里,被拖出两丈多远。由于蒋穿的是马靴,经马一拖,从脚上脱落,蒋才卧在地上,未受重伤。当众人将他扶起时,只见蒋仍气喘吁吁,新哔叽军服和白手套,都染满了污泥,勉强一颠一跛检阅下去。这和李宗仁的骑术,简直无法相比,李能在马疾驰奔跑时,据鞍跃上跃下,反复十余次,气不长出,面不改色,师友们都为之赞叹,送他一个“李猛仔”的绰号。李见主帅不善骑马,使他都有些汗颜。读过《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的人想必还能记得,该文“注释”中说“……蒋介石的反革命面目还没有充分地暴露出来……地主富农则不高兴他,造出了……蒋介石伤脚的谣言。”其实不是谣言是真事。镜头三,言而无信:北伐战争的炮声打响之后,进来一批苏俄援助的军火,蒋介石主动表示要拨给李宗仁部队一部分。蒋介石说这些话,原只是对李讨好一番,并无真给之意,可是李宗仁却认真起来,几次派人去领,都碰了钉子,管发放枪支的人说:未奉蒋总司令条谕,不能给。某日,李宗仁向蒋介石辞行,就便重提蒋许诺拨枪之事,蒋不肯正面答复,只是顾左右而言他。李实在按捺不住,对蒋说:“我领了这些武器,是去打敌人啊!”在这种情况下,蒋再也难以用托辞应付,不得不拨给李宗仁部队一千支七七口径步枪,四挺机枪。枪虽到手,气实难消,多年之后,李宗仁提起此事,仍有愤慨之情。镜头四,鼠肚鸡肠:李宗仁说,蒋介石刚愎黠傲,猜忌嫉妒,偏私狭隘,实在令人看不惯、气不公。1926年深秋时节,江西已见严霜。长期生活在岭南的两广战士,冻得瑟缩难耐,恰在这时,军毯从后方运来,蒋介石指示俞飞鹏(兵站总监),优先发给第一军伤兵,慰劳银圆时,也照此办理。俞飞鹏说:每一医院中都住有各军伤兵,怎么办?蒋说:“不管,不管!他们自有他们自己的军长!”蒋介石说这番话时,忘记了他的北伐军总司令身份。蒋介石的这种做法,人们不仅不会因此而羡慕第一军的特殊化,相反会招致友军的怨忿、部曲的离心。难怪李宗仁说他只是偏将之才,不具有主帅之尊。镜头五,诿罪他人:翻开中国廿四史,帝王做了错事,下诏罪己者,不乏其人。在景山上吊殉国的朱由检(崇祯帝)就多次下罪己诏。“四·一二”之前,北伐军所向无敌。蒋介石反共,发动“四·一二”政变之后,北伐军因失去政治工作而丢了灵魂。所以当蒋介石继续“北伐”时,便多次受挫。临城一战,损失很大。蒋任命的前敌总指挥王天培,被迫率部退到安徽宿州。为此蒋介石在南京召开紧急会议,研究作战方案。蒋介石在会上表示:要反攻,夺回徐州。李宗仁说,徐州为四战之地,无险可守,不如守住淮河天险,待武汉反共局势有了眉目再作打算。这样,蒋介石感到难堪,他表示一定要拿下徐州,否则不回南京。李宗仁对此不再表示异议,但他心里不服。在李看来,主帅这样意气用事,怎能不败,遂向蒋告别。李走之后蒋挥军反攻,与孙传芳军队大战于淮河、徐、蚌之间,先是蒋军进展迅速,孙军连续后撤。蒋心中很高兴。岂知是中了孙传芳的诱敌之计,在徐州城下,被孙军迂回包抄,蒋军全线溃败,仓皇退回南京。他羞怒之余,把败军之责,全部发泄到前敌总指挥王天培头上,王天培便成了蒋介石的枪下鬼。三国时,袁绍兵败冀州,在退军途中他说:“吾不听田丰之言,致有此败,今吾归去,羞见此人,”因而杀了田丰。蒋介石的风格远不如袁绍,更不如下诏罪已的帝王。蒋介石只会下诏罪人。这一系列镜头,映入李宗仁的眼帘后,使他看穿了蒋介石,所以他不愿和此人为伍,更不愿和此人称兄道弟。历史是很会捉弄人的,蒋李二人越是不合,却又总是使他们在人生的旅程中难解难分。他们有时合作,在合作中对立,有时貌似合作,却又暗中作耿,有时外似尊重,而默默中又极力排挤对方,直至兵戈相向。俗话说“不是冤家不聚头”,信之有也!蒋桂结盟伊始便斗法在北伐过程中,蒋桂之间,除了在反共问题上完全一致之外,在其他方面,都是貌合神离。随着时间的推移,形势的发展,矛盾也日益增大。其经过情形是这样:紧接着“四·一二”大屠杀之后,4月18日,蒋介石在南京成立了“国民政府”,这个自封的政府第一个号令竟是“清党”,明令对共产党和国民党内的亲共者格杀勿论。在武汉的国民政府,先是发表声明,开除蒋的国民党党籍,下令对他通缉,并实行征讨。没过多久,武汉的国民政府,边“分共”边讨蒋,汪、蒋势不两立。武汉的唐生智以拥护中央为名,挥“东征军”蔽江而下,直达芜湖。这时守在南京的蒋介石,和桂系李宗仁、白崇禧,因争地盘和军饷,闹得不亦乐乎,蒋介石情知此时搞不倒桂系,更何况唐生智大军将临,孙传芳也在虎视眈眈,真有点四面楚歌的味道。不过,蒋介石不是项羽,他不想走垓下之路,他要下野去奉化见“江东父老”。蒋对李宗仁说:“我下野后,军事方面有你和白崇禧、何应钦三人,可以对付得了孙传芳。而武汉方面的东进部队,至少可因此而延缓!”在历史上,这一幕下野剧,还有“逼宫”之说,即:蒋介石要讨伐武汉时,桂系暗联胡汉民,从旁掣肘。一天,蒋召白崇禧、何应钦,力言非先平定武汉不可,而白崇禧力持异议。蒋很生气地说:“这样,我就走开,让你们去和好了。”白崇禧毫不客气地说:“我看此时为团结本党,顾全大局,总司令离开一下也好。”蒋看着何应钦,而何默不作声。蒋遂站起身来说:“好,好,我就走罢!”说完便拂袖而去,决然下野。其后,李宗仁始终否认“逼宫”之说。总之,蒋介石下野属实,原因是由于内外交困。下野后的蒋介石,于8月13日,在上海发表了陈布雷为他起草的《辞职宣言》,申明他下野是为解决党内纠纷,随后就带着邵力子、张群等来到溪口,这次蒋在溪口一共住了四十八天。

媒体关注与评论

我在十多年前就写信给海外的朋友们说:“天下大势已定,我们国民党人和海外爱国人士应本着‘服输’精神,让中国共产党和毛主席领导建国,国家建设好了,我们大家都有份。”我后来觉得与其坐而言何如起而行,所以决定身先回国,深望此一行动能引起台湾军政人员和海外爱国人士同声响应,相率归来,促成国家最后统一。耿耿此心,想为海内外所共谅。  ——摘自李宗仁1965年8月6日在全国政协茶话会上的讲话

编辑推荐

《不是冤家不聚首:蒋介石与李宗仁》是由团结出版社出版的。一个凭武力称雄,一个借武力一统,一个是伺机发难,一个是找茬整治,民国这口锅里盛不下李蒋这两个大军头……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蒋介石军政关系图书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5条)

 
 

  •   成功再现蒋介石与李宗仁恩恩怨怨是是非非
  •   本人非常喜欢民国历史,所以对这本书的感觉很不错。书中陈述了一些以前不为我所知的史实,很好,推荐阅读。
  •   书已收到,评论写迟了,还好了。
  •   书的印刷质量不错,内容写得也很好。
  •   内容详实,值得一看,书质量不错,就是书的后半部分错字增多了,有点像街边盗版书,看着不爽,除此之外其他还好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