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

出版时间:2012-8  出版社: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作者:江恒源  页数:192  字数:167000  

前言

江恒源(1886—1961),江苏灌云人,字问渔,我国现代知名教育家、社会活动家,职业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先驱。191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历任中国大学教授、江苏省视学、江苏省立第八师范校长、江苏省教育厅厅长、河南省政府委员兼教育厅厅长、上海光华大学教授、沪江大学教授、大夏大学教授、中华职业教育社办事部主任等职。抗日战争期间在重庆,任国民参政会参政员。1949年9月应邀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先后任全国政协委员、政务院文教委员会委员、上海市人民委员会委员、上海比诺中学校长、中华职业学校校长等职。1961年2月在上海病逝。    江恒源先生学术造诣很深,著有《中国先哲人性论》、《伦理学概论》、《孔子》、《论理学大意》、《中国文字学大意》、《中国诗学大纲》、《国语教学问题》、《农村改进的理论与实际》、《中国关税史料》等多部专著。    《孔子》一书,1933年10月由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发行,后多次再版重印。该书“搜罗关于孔子的记载,取其信而有征的归纳起来,成此较有系统的一册”,注重于叙述孔子的事迹。现在我们将其纳入“通识书系·重拾民国经典”系列图书,重新予以编排出版。此次出版,我们以1947年3月第三版为底本,除了将原书的繁体直排改为简体横排,还对原书与现行标点符号规范用法不同的少量标点符号做了改动,并更正了原书个别明显错讹。此外,为方便读者阅读,我们还给正文中的标题加上了序号。

内容概要

《孔子》一书,1933年10月由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发行,后多次再版重印。该书“搜罗关于孔子的记载,取其信而有征的归纳起来,成此较有系统的一册”,注重于叙述孔子的事迹。现在我们将其纳入“通识书系?重拾民国经典”系列图书,重新予以编排出版。这是“通识书系?重拾民国经典”丛书继《文字学纂要》、《红楼梦宝藏六讲》等第一批7种产品之后,继续收选、推出的的新品之一。

作者简介

  江恒源(1886—1961),江苏灌云人,字问渔,毕业于北京大学,我国现代知名教育家、社会活动家,职业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先驱。著有《中国先哲人性论》、《伦理学概论》、《孔子》、《论理学大意》、《中国文字学大意》、《中国诗学大纲》、《国语教学问题》、《农村改进的理论与实际》、《中国关税史料》等多部专著。

书籍目录

例言
第一章孔子的名字、生时、里居、世系、家庭及仪容状貌
一、孔子的名字
二、孔子的生时
三、孔子的里居
四、孔子的世系
五、孔子的家庭
六、孔子的仪容状貌
第二章孔子的少壮时期
一、入仕
二、问礼
三、聚徒讲学
(一)随教随学
(二)有教无类
四、去鲁适齐
(一)外患
(二)内忧
第三章孔子的老年时期
一、自齐反鲁
二、再仕于鲁
(一)为中都宰
(二)为司空
(三)为司寇
(四)夹谷之会
(五)堕三都
三、适卫
(一)孔子所主之家
(二)孔子所受之待遇
(三)见南子
四、去卫
五、畏匡
六、反卫
七、再去卫
八、过宋
九、过郑
十、适陈
十一、居陈
(一)答陈司败之问
(二)答陈湣公问矢
(三)讽陈湣公赦三监吏
十二、去陈
十三、过蒲
十四、三适卫
十五、三去卫
十六、四适卫去卫
十七、再适陈
十七、适蔡
十八、适叶
十九、反蔡
二十、陈蔡之厄
二十一、适楚
二十二、五适卫
二十三、五去卫
(一)感时兴叹
(三)称赞送葬
二十四、归鲁
(一)反对用田赋
(二)反对伐颛臾
(三)反对舞八佾
(四)反对以雍彻
(五)反对旅泰山
(六)责宰我答问社
(七)讽鲁人为长府
(八)请讨陈恒
二十五、愤世
二十六、努力学问
(一)删《诗》
(二)删《书》
(三)订《礼》
(四)订《乐》
(五)赞《周易》
(六)修《春秋》
第四章孔子的悲哀时期
一、伯鱼死
二、颜渊死
三、西狩获麟
四、仲由死
五、病
六、殁
(一)卒的日子
(二)卒的年岁
第五章孔子的丧葬
一、门人之服
二、哀公之诔
三、丧志
四、葬事
五、庐墓
第六章结论

章节摘录

版权页:   孔子有一位老兄,叫做孟皮。据《家语》上说:“梁纥娶鲁之施氏,生九女,其妾生孟皮,孟皮病足。”《论语•公冶长章》所纪“子谓‘南容,邦有道,不废;邦无道,免于刑戮’;以其兄之子妻之”一节,所谓“兄之子”,推想起来,总是孟皮的女儿了。 孔子生时,其父已老,所以他年幼时,老父就见背了。 孔子幼时,所受的家庭教育,当然是以母教为主;推想起来,颜氏是一位贤母啊!《史记•孔子世家》上说:“孔子为儿戏,常陈俎豆,设仪容。”倘使没有好的母教,又何能如此呢? 孔子母死,不知何时,各书所载,多靠不住;推想起来,当在孔子年二十左右罢!《史记•孔子世家》谓“孔子母死,乃殡于五父(五父衢名)之衢,盖其慎也!郰人(郰音邹,与陬同)鞔父(輓父人名)之母,诲孔子父墓,然后往合葬于防焉。”又《礼记•檀弓》载:“孔子少孤,不知其墓,殡于五父之衢,问于曼父之母,然后得合葬于防,曰:‘古者墓而不坟,今某也东西南北之人也,不可以弗识也。’于是封之,崇四尺。孔子先返,门人后,雨甚至,曰:‘防墓崩。’孔子流涕日:‘古不修墓。’”所说的,皆不甚近于情理。孔子不知父墓所在,已经不合了,母死而殡于衢路,更不合;且母死之时,孔子年尚少,何以预知将来,即自称为东西南北之人?后来学者,对于此层,加以辨正的很多,可以不必再去说明了。

编辑推荐

《孔子》是由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孔子》以孔子一生的传奇故事作为基本理念论,体现了“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基本品格,弘扬了中国传统文化,为中华文化的全面复兴奠定学术的基础,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竭尽思想的能力。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孔子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条)

 
 

  •   这本书虽然名头不大,但对孔子生平进行了极为简练的叙述,让人一目了然,好书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