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速写到草图

出版时间:2009-9  出版社:北京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 (2009-09出版)  作者:北京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  页数:251  
Tag标签:无  

前言

这是一本专门为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准备的书籍,它将与你一起体会“如何用艺术设计的眼光看世界”。在艺术设计学院注册了的每一位学生,都将成为这个领域中的“专业人士”。无论你来自哪里,有着怎样的阅历,都要逐渐习惯于“用专业的目光”打量周围的一切。这种特殊的视觉习惯,将使你显得与众不同。因为,你能从大家习以为常、司空见惯的事物中发现新的内容。这种“擅于发现”的能力,正是“艺术”的能力所在。这种能力不是天生就有的,它需要培养,需要训练。于是,你在进入艺术设计学院的头两年里,将会经历一个持久的“视觉训练”过程。这个过程是开放的,它超越专业、超越学期。也超越了课堂。在这个过程中,你将要完成2500张“速写”——每个月。班上的“速写助理”分两次向你收取“速写”习作,每次提交50张。寒暑假里也会有相应的“作业”。每年,你将接受一次“年考”,学院将会依照你的水平,决定你是否具有“免考资格”。当然了,每年的十月,我们会举办优秀习作颁奖大会,一等奖2000元。奖金由著名设计公司提供。我们把这个过程称作“视觉训练基础”课程。这门课程的意义和作用。在书中的“十封信”里有所表述。这十封信散落在书中的各个地方,在进入这个“漫长”的课程之前,读一读这些信件还是蛮有帮助的。当你在书中寻找这些信件的时候,你已经把这本“教材”浏览了一遍。在浏览的过程中,你将看到你的学长们的习作。你会看到他们是如何将“很不起眼”的对象表达得生动有趣、精彩纷呈的。在每一张“写生”习作里。都包含着他们的思维和创意,你会看到这门“视觉训练基础”课程是如何让人们的视觉变得敏锐起来的:眼睛将“对象”中最为主要、最为本质的部分提取了出来,而且还让它们“看上去很美”,这种“化一般为神奇”的能力,是你的手指、眼睛和心灵共同参与的结果。一开始,也许你的手指并不听你的“使唤”,为此,你也许会有些焦急。别在意,这都是很正常的。当你为自己的手指“不听话”而“郁闷”的时候,我们要恭喜你了:它预示着你在这方面要有所长进了。这种“长进”带给你的收获,将远远超出你的想象。你大可不必按照书中的顺序开始你的练习。你可以从你最感兴趣的部分着手。本书是按照“题材的类别”编辑的,它只是想告诉你。身边的一切都会成为你练习的“对象”。正像人们常说的,即使在一间很普通的房间里,起码有着上千的“内容”供你练习,随着你的视觉的敏锐、思维的变化,它们的数目还会更多。书中的图例只是起着“抛砖引玉”的作用。我们相信你会为它添加更加精彩、更为新颖的内容。当本书再版的时候,一定会出现你的作品。别着急,慢慢来,跟着课程走。你一定会大有收获的!

内容概要

  《从速写到草图:视觉训练基础》主要从视觉的意义、构图意识、工具与形式、写生、从线到面、静物速写、交通工具速写、街景速写、人物速写、想象速写、设计草图等方面对等视觉艺术进行了介绍。

书籍目录

1.视觉的意义2.视觉中的第一层思维——构图意识3.视觉的探索:工具与形式4.视觉的寻找与发现:写生5.视觉的感受样式:从线到面6.无所不在的视觉对象:静物速写7.视线的游走:交通工具速写8.视觉的延伸:街景速写9.生命的表现与归纳——植物速写10.直视美丽——人物速写11.学生们的体会12.视觉的创造:想象速写13.视觉的思维形式:设计草图后记

章节摘录

插图:第二封信如果说,画速写是为了增强自己的“手头表达”能力。那么,你会把它列入“练手”的范畴。对,但也不全对。实际上,  “速写”练的不光是手,更是眼。首先,你面临的问题是:画什么?我们说,就画你看到的一切。但这句话未必就能引起你的兴趣。可能你早已习惯了寻找“具有新奇感的对象”。人们对身边的日常的环境麻木了,甚至多少有些讨厌它们。对于“非艺术设计专业”的人而言,这倒是个挺正常的现象。但对于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来说,这个习惯就让人觉得很悲凉了。我们说,要学会“用创意的眼光看世界”,是让你学会一种非常的本领:从一般的、司空见惯的对象中看出点“内容”来。对于其他人而言,这些东西是再平常不过了,宿舍里的鞋子乱糟糟地摆在那里,桌子上的杂物堆在一起,它们也许只是你“懒得收拾”的一种心理写照,一点都不好看。想一想,我们身边的沉闷感。不就是由这些“一点也不好看”的东西构成的么?于是就寄希望于“有一个能让你兴奋起来的环境”。但这样的机会并不多见。能让你兴奋的环境,一般都是需要花钱购买的。比如壮美的名山大川,比如古朴的大镇小城。它们一定离你很远(就因为远。才会形成你的“新奇感”)。你总不能指望着靠它来唤起你的兴趣。要想突破这样的局限,只有一条路可供选择:让你身边的日常杂境显出光彩来。  “用创意的眼光看世界”是要求你能从平凡中看出创意来,而不是靠“有创意的对象”唤起你的仓U意。这就要靠你自己了。你要努力地学会从身边的环境里找出“入画”的内容。眼睛不是数码相机。数码相机可能会让你的眼睛敏感一些,但也就是灵敏些罢了。一切来得太容易了:只要轻轻地按一下。所有的景色都被它“收录”了。也正是来得太容易,你会发现被它收录的东西越来越多,多得你都找不到它了。我见过太多的人无法找到那些照片的去处。找不到拍过的素材还是小事,真正的问题是:被这些“轻轻一按”所惯出来的毛病——视觉的懒散。这才是最深刻的威胁。用笔和纸,把你选择的东西(或对象)徒手勾勒出来。肯定比数码相机费事多了。数码相机再“笨”,也能将对象照搬过来。徒手勾勒就不一样了,它需要你一笔一笔地描画。缺少训练的人。会把对象画得很难看,这种“难看的效果”多少会给你造成沉重的打击。手指不听你的使唤,这是一件足够让你沮丧的事情了。被这种沮丧感吓退的人有多少?数不清了。但是,翻阅一下这本教材里的图例。你会发现,也有“数不清”的学生,在与沮丧感的抗争中,逐渐地让手指变得“灵巧”起来。练得多了,手指自然会灵巧起来。让手指灵巧起来并不是这本教材的目的。它最感兴趣的,是来自你的视觉的反应。眼睛看东西应该是有选择的。一些东西为什么会引起你的兴趣,这里有心理学的原因。在这里,不想和你讨论太多的心理学的内容。我们只是对“如何在一般的东西里找到令人感动的内容”感兴趣。无论你是学“纯艺术”的,还是学“艺术设计”的,都要面对此类的训练,用“老话”讲,这是一项意义重大的“基本功”。

后记

好几年前,人们对学生的“造型能力”愈加感到担忧。越来越多的专业学生无法顺畅、准确、优美地把自己的设计想法“徒手勾勒”出来。教师们普遍认为。这是越来越多的学生。在高考的最后时刻  “冒险一跳”的结果:那些聪明的孩子们,在各类高考补习班里突击“背临”几个头像、几种姿势、几个画面,然后,凭借着一些勇气、一些冲劲,还有一些运气,真的就冲进了艺术设计院校。这样的学生使许多教师始料未及。一些教师似乎还徜徉在过去的  “好时光”里,他们仍然相信,这些生龙活虎的孩子,会像他们一样,是凭着自己的真兴致,从很小的时候就开始画画了。当这些孩子“徒手勾勒”些什么的时候,一些“画面”简直把教师吓了一跳。几乎有一半的学生,画出来的速写“不成样子”,既没有构图意识,也缺乏基本的造型能力,甚至连起码的审美意识也没有。最让人难受的是,一些学生似乎没有~点“视觉标准”,  “这样的速写”居然也能坦荡荡地拿出来交到教师手里。  “要在过去,人们会偷偷地把这些速写撕了,到没人的地方把它扔了”,可现在,他们似乎并没把“不堪入目”的画面当回事。于是,各种牢骚出现了。人们将这种局面归根于“扩招”,归根于  “社会风气”,归根于“中学的教育模式”,归根于课时太少,归根于学习风气,归根于一些学生缺乏学艺术设计的天赋,等等。然而,牢骚归牢骚。总要想个什么办法,来扭转这个“局面”。于是,大约在2006年前后,启动了“课外速写”课程。这个“课程”是由一种“制度”支撑的。是制度,总要有些“强制性”。哪怕~丁点的强制性,也会让今天的孩子们心情不悦,牢骚满腹。一些学生理直气壮地问:我们是学设计的,凭什么非让我们画速写?为什么不让我们凭着自己的兴趣画?为什么不给我们多一些速写课程?为什么没有教材?等等。在最初的日子里,人们热衷于讨论“能不能不叫速写”之类的“概念问题”。速写是绘画专业的术语,艺术设计应该叫“快速图形表达”,叫“2D草图”等等。不管叫什么,总要设法让孩子们具备那两个基本能力:1.把自己想到的东西,快速(或流畅)、准确、优美地勾勒出来;2.为了前一个目的,要具备把自己看到的东西“快速(或流畅)、准确、优美”地勾勒出来的能力。这是艺术设计最起码的专业素质。也是硬道理。一晃,三年过去了。这个所谓的课程开始得到学生们的理解了。去问问“大三”的学生,他们对这个过程的理解,超出了人们的想象。这本教材。是为了满足学生们的强烈要求而编写的。其中所阐述的一些问题,也是回答几年来学生所提出的问题的。它是在几年的  “课程过程”中自然形成的。由于编写得有些仓促。一些内容还有待填补(如“速写日记”等),一些问题还没有更深的论述。相信随着课程的继续深入,随着这本教材的再版,这门课程会有声有色地、精彩无限地、持续不断地开展下去。其实,课程本身是次要的,重要的是。要让我们的学生真正具备那两个“基本能力”。

编辑推荐

《从速写到草图:视觉训练基础》由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出版。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从速写到草图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