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智的趣味

出版时间:2011-1  出版社:北京理工大学  作者:傅佩荣  
Tag标签:无  

前言

我们每天接触的资讯,在广度上已经无远弗届了,在深度上则日益觉得不足。深度与传统有关,不能只由字面上得到肯定。大家都知道苏格拉底是哲学家,也记得他说过“没有经过反省的人生,是不值得活的”。但是这句话何以是正确的?许多人没有反省,甚至未受教育,不是也活得好好的吗?如果要反省,又该如何着手?反省之后,人生就值得活下去吗?要辨明一位哲学家的思想,就须大费周章了,何况西方哲学史中,可以列出一连串闪亮的名单,个个都卓有成就、自成一家之言,我们如何可能全部认识?同时,有无必要这样做呢?这些问题不能简单回答,必须稍加分析。首先,即使我们不愿承认现代化与西方化之间的等同关系,也不大注意西方文化在事实上主导着世界潮流,但是对于“文化交流互动”的需求,却是不能否认,也不宜忽视的。譬如,在闲谈中引用几句西方格言,往往带来彼此会心的微笑。如果用“某人说话很尼采”来描写一个朋友,大概不会受到责怪,但是用“某人说话很孟子”来描写,就难免招人物议了。我们的文化活动其实已经浸染了许多西方因素,既不可能求其还原澄清,倒不如顺水推舟,把一些常见的思想了解得更为透彻,让自己使用起来更为得心应手。其次,“文化交流”的帽子太大了些,我们站在个人求知的角度来看,也应该深入认识西方文化,尤其是居于核心地位的西方哲学。西方哲学的思辨趣味可谓独树一帜,与我们自己的哲学大不相同。中国哲学重视的是整体见解、实用知识、道德倾向、社会关系,并且自从先秦的儒家与道家出现之后,就很少能有全新的一家之言了。西方哲学的风貌,从古至今都是百家争鸣,因为他们以哲学为“爱智”,勇于慎思明辨、追求真理,不惜自创一套名词、自寻一种方法、自立一套架构,然后不管说得对不对,好不好,都可以清楚展示、供人品评。阅读西方哲学,可以培养理性思辨的习惯,这种习惯正是知识分子所应具备的。凡事但求合理,进而推究理性之依据,设法建立共识;这正是注重沟通的现代社会所需要的修养。然后,能否不带任何实用的目的,纯粹由欣赏的眼光来品味西方哲学呢?这才是合适的态度啊!

内容概要

《爱智的趣味》内容简介:什么叫做哲学呢?哲学就是“爱智”。苏格拉底的哲学就是:“我非智者,爱智而已”。哲学是Philosophy,Philos是爱,Sophia是智慧,所以哲学是爱智,代表你要不断地追求真理。
我的专业正是哲学,并且愿意与人分享自己的心得。为了配合一般读者的背景,我刻意避开烦琐冗长的论证,以免减低了爱智的乐趣。“哲学脱离人生,将成玄虚;人生脱离哲学,将无定位”——这是我的信念。

作者简介

傅佩荣,1950年生,祖籍上海。台湾大学哲学研究所毕业,美国耶鲁大学哲学博士,现任台湾大学哲学系教授。傅佩荣在教学、学术研究、写作、演讲等方面皆卓有成就,著作甚丰。其作品深入浅出,擅长说理,范围涵盖哲学研究与入门、人生哲理、心理励志等。此次结集的著作,体现了傅佩荣对人生的深入思考,能使读者吸取古今中外的智慧结晶,丰富自我的人生。

书籍目录

总序品味西方心灵爱智的趣味启发智慧——亚里士多德引言人类天性渴望求知⑨形而上学的内涵人生见解追求圆融——托马斯引言温和的实在论上帝存在上帝的本性个人的幸福惊醒独断——休谟引言知识的合法根据关于人的理解人生取向相融互摄——怀特海引言科学与现代世界历程与实在人生价值自然的魅力肯定自然——卢梭引言人的本性社会契约人生实况结语审美情操——席勒引言审美教育审美与游戏人生实践附录——《审美教育书简》内容摘要生命冲力——柏格森引言突破既定思潮的框架创造与演化道德与宗教复构意识——德日进引言人的现象神的氛围人生取向

章节摘录

插图:思想背景苏格拉底早就指出,我们不该只研究关于大自然的问题,更应该研究人本身的问题,因为无论我们对大自然研究得如何透彻,却仍然可能并不明了立身处世之道。所以,苏格拉底说:“我的朋友不是城外的树木,而是城内的居民。”与其在雅典城外研究树木,还不如在街头跟一些朋友谈论人生问题,换言之,人必须将注意力由大自然转到人自身之上。但是,当我们把焦点摆在人的身上时,却又产生一个问题,就是人类的世界是相对的。城邦之间的法律规章、风俗习惯往往大有差异,甚至人与人之间对同样一件事情的感觉和看法亦不尽相同,这时候该怎么办呢?如何在关于人的问题上找到标准呢?针对这个问题,苏格拉底提出了一套辩证法,也就是通过对话的形式,在真理的追寻上,形成一套不断往上提升的历程,企图为每一件事物,找到大家所共同接受的定义或标准。常言道:“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只要你跟一位背景不同的人讨论问题,就会发现:原来同一件事情可以有另一种想法,如此便可借此修正己见,让自己慢慢进步。通过这种辩证的形式,我们便可获知宇宙与人生中,真实而永恒的原始典型,柏拉图称之为“理型”,正确的认知活动应该以其为对象。在一切理型中,柏拉图特别看重关于价值的理型,但对于树木、牛、马等自然界事物的理型,则不太关心。因为柏拉图认为,关于自然物的研究对人生没有太大的用处,反之,关于节制、勇敢、正义、忠诚这些概念,则与日常生活的行为抉择有关,为人生价值之根源所在。由上文叙述可知,从苏格拉底到柏拉图的哲学,强调先去肯定一个价值上的标准,以之作为日常生活的典范、原则。换言之,柏拉图思想是推崇一个永远不动不变的理型世界。柏拉图的理型论将价值视为理型界的事理,而非现实世界的产物,他否定了现实世界有属于真理的可能。但是亚氏认为,我们不该只肯定上层的理型世界而忽略了下层的现实世界,反而应该正视后者所有的问题,肯定其实在性。亚里士多德曾说:“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希腊原文的意思是:“老师是我的朋友,但真理是我更好的朋友。”这暗示着他与其师柏拉图在思想上的关系,亚氏凭借其经验科学的背景,肯定现实世界不是纯属幻影,并进而建立一套与柏拉图理型论迥异的经验论哲学。

编辑推荐

《爱智的趣味》:影响全球华人的国学大师、身心灵整合导师,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主讲人,凤凰卫视《国学天空》栏目主讲专家,为你授业解惑,借西方哲学之光抵达智慧之境。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爱智的趣味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条)

 
 

  •   质量很好发货也快 希望喜爱文学的人可以买的看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