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懂点孩子心理学

出版时间:2011-11  出版社: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作者:孙玉梅  
Tag标签:无  

前言

活泼的身影、甜美的笑容、清脆的笑声,稚嫩的童音    对于父母来说,孩子都像是上天赐予的可爱天使,给我们的生活增添了绚烂的色彩,给我们的人生以厚度和延续。可随着孩子的长大,一切都变了,特别是孩子3岁之后,父母会感觉越来越头痛。原来的小天使,不知不觉变成了一个小魔怪!他发脾气、顶嘴、打人、脏话连篇、说谎、无理取闹、动辄哭泣、任性、暴躁一个问题还没有解决,他却正在“练习”新的坏习惯!    几乎所有的家长都觉得孩子小时候的坏毛病,不可小觑。因为,6岁以前,孩子正处于建立是非观念、形成规则意识的重要时期,同时也是生活、学习与思维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对孩子坏的行为和意识,不加以约束,就会形成习惯,甚至会影响孩子的一生。    非常幸运的是,几乎所有的家长都非常重视对孩子坏的行为的纠正,这可以说是一个很大的进步,尤其对于独生子女家庭来说,更是至关重要的。    但遗憾的是,绝大多数家长的纠正方法是不科学的,这直接导致了两个结果:    一、家长依靠粗暴的方法纠正孩子的错误行为,使得家长和孩子之间的信任、情感交流、亲子关系等等遭受粗暴的破坏。这使得孩子在遇到问题时,不敢请教家长,同时这种情感交流的匮乏直接加重了青春期的叛逆与孤立。    二、家长的不科学管教只向孩子传达出了“你不行、你真笨、你错了”,却没有传达正确的方法。在这种管教中,孩子不仅没有学会正确的行为方式。还使得自己的自信、勇气遭受沉重的打击。    所以,不要再想当然地去教育,你需要更加科学的教育方法。事实上,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每一个阶段都会有不同的问题出现,而且每一个问题都与其心理、成长特点有关。父母们之所以觉得孩子难相处,难对付,是由于不了解孩子的心理特点与成长特点。    本书从孩子的种种错误行为入手,详细分析孩子这些行为背后、深层次的、心理上的原因,并提出具体的、更加科学的、能够被孩子所理解和接受的解决方案,从而指导父母正确地对待孩子的不良行为,并引导孩子去纠正。    本书在体例上设置了四大版块。第一版块为案例部分,引出孩子的不良行为,具有抛砖引玉的功能,第二版块为深度案例分析,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孩子某种行为背后的心理原因:第三版块为心理学家支招,为父母提供切实可行的指导方案,第四版块为他山之石,是一些父母成功的教子经验,可提供借鉴。    没有坏孩子,只有不了解孩子的父母。要想做一个好父母,就从本书出发吧!

内容概要

如果你的孩子打人、说谎、搞破坏、缺乏耐性、霸道自私;
如果你的孩子不听建议,对抗管教;
如果你不知怎么搞定问题多多的孩子;
那么你需要阅读本书。
它将告诉你:
1.孩子难搞的深层原因是什么;
2.孩子的难搞行为表达了他怎样的心理;
3.他的心理是不是符合成长曲线的;
4.怎样用符合他心理认知的方法搞定他。
它将帮助你:
1.了解你的孩子,读懂他的内心;
2.认识幼儿心理发展曲线,引导他的成长;
3.学习符合儿童心理学的教养方法,科学育儿;
4.借鉴成长心理学方法,纠正孩子的成长偏差。
阅读本书四大理由:
1.针对性:
本书针对54个最令家长头疼的孩子的难搞行为开具药方;
2.专业性:
资深心理学家为你剖析孩子行为背后的心理原因,找准病因;
3.实用性:
告诉你符合儿童心理学与成长心理学的最有效的教养方法;
4.准确性:
针对幼儿发展的八大方面定制专业测试题,更准确地了解孩子。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针对3~8岁孩子身上普遍存在的“毛病”“问题”,运用儿童心理学和成长心理学的知识,进行深入分析,帮助家长找到这些问题的深层原因,并且给予专业的方法指导。
3~8岁是孩子性格、思维方式、价值观等形成的重要时期,而这个时期孩子的自我意识逐渐增强,在思想上和行为上都要求独立、自由。孩子的这些要求,如果家长没有注意,或者不加理会,孩子就会出现诸如暴力、反抗、叛逆等等行为。对于这些行为,家长如果简单地加以压制的话,必然会遭遇孩子更大的反抗,更加强化孩子的负面行为。
所以,3~8岁孩子的家长,在发现孩子的不良行为时,需要做的不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是深入了解行为背后的深层的心理原因,运用科学的办法加以引导,才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作者简介

孙玉梅,资深记者、编辑,现从事中外儿童教育理论研究和策划撰稿工作,致力于先进家庭教育理论方面的研究工作及普及类图书的写作策划,在多所知名早教机构担任顾问等工作。出版过多部孕教、育儿、亲子类图书,其作品见解独特,理念新颖,语言诙谐、简洁、质朴,让读者读后既能莞尔一笑,又能产生共鸣,还能汲取独到的教子经验。著有《犹太妈妈这样教孩子》等作品。

书籍目录

Part 1 关闭孩子的暴力门
◆宝宝暴力倾向测试
1.安安欺负小朋友——如何纠正敌意型攻击
2.小秋又发飙了——如何安抚动辄哭闹的宝宝
3.不给买就不起来——孩子在公共场合哭闹怎么办
4.不让看就砸电视——如何疏导孩子的焦躁
5.我就不,我就不——如何面对孩子的倔犟心理
6.孩子跌倒大哭——远离依赖心理是王道
Part 2 给淘气宝宝把把脉
◆宝宝破坏倾向测试
1.家有破坏王——如何洞察孩子的破坏心理
2.爱拆东西的瑞瑞——满足孩子的探索心理
3.“上蹿下跳”的沙沙——好动背后的心理需求
4.将墙当成涂画板——涂鸦背后的心理需求
5.孩子爱玩脏东西——呵护孩子的创造力与感知力
6.小强热衷战斗游戏——如何纠正孩子的战斗欲
7.孩子打破砂锅问到底——如何促进孩子的思维发展
Part 3 小嘴里的大乾坤
◆宝宝撒谎倾向测试
1.饺子不是我弄地上的——如何应对孩子的防御性撒谎
2.和超人共进午餐的菲菲——如何引导孩子合理想象
3.我家娜娜爱吹牛——怎样引导孩子的好胜心
4.话太多的毛毛——孩子的表现欲该如何呵护
5.“脏话大王”晨晨——给孩子心理“清污”
6.小屁孩说大人话——警惕孩子童心早失
7.家有“顶嘴大王”——小心“独立期”孩子的逆反
Part 4 拯救小小冒失鬼
◆宝宝细心度测试
1.家有“马大哈”——让丢三落四的孩子细心点儿
2.书包跑哪去了——避免给“毛躁”型孩子消极暗示
3.作业小错不断——多让孩子做些“细活儿”
4.做事敷衍——如何激发孩子的责任感
5.孩子老丢铅笔——怎样帮助自控力低的粗心孩子
6.家有“冒失鬼”——如何让“冒失”型孩子慢下来
Part 5 校正超级“小霸王”
◆宝宝霸道倾向测试
1.奇奇变成了小霸王——如何纠正“放纵溺爱型”霸道行为
2.我的苹果不给别人吃——怎样纠正孩子的“自私”
3.不给我玩儿,就要抢——警惕“儿童独占症”
4.我就要看少儿台——如何帮孩子度过第二“反抗期”
5.好东西都是我的——怎样剔除孩子的独享意识
6.我的东西,谁也不准碰——孩子为何“唯我独尊”
Part 6 警惕!孩子有怪癖
◆宝宝怪异倾向测试
1.我只是拿来玩玩——如何纠正孩子的“偷窃”行为
2.喜欢美女姐姐——如何顺利度过“性意识成长关键期”
3.孩子言行不一——用门槛效应纠正
4.蒙枕巾睡觉的晶晶——如何增强孩子的安全感
5.对妈妈不亲的子默——警惕孩子的缄默效应
6.佳佳网络成瘾——如何帮孩子走出禁果效应
7.爱啃指甲的昭月——如何纠正孩子啃指甲
8.孩子虐待动物——校正孩子的残忍心
Part 7 宝宝爱涉险
◆宝宝涉险程度测试
1.爱从地上捡东西吃——如何应对“好奇型”异食行为
2.孩子喜欢按电源开关——正确引导“探险型”危险行为
3.让暖水瓶“高高在上”——怎样减少孩子对危险物品的探知欲
4.小小烟头收集家——不要给孩子错误的心理暗示
5.孩子爱往高处爬——让孩子远离“攀高心理”
6.孩子爱玩马桶——正确引导孩子的破坏心理
Part 8 学习成了大问题
◆宝宝注意力测试
1.孩子上学是为了爸妈?——如何帮孩子树立正确的学习理念
2.孩子不喜欢老师——怎样帮孩子跨越情感隔阂
3.一提作业头就大了——如何让超限效应远离孩子
4.总考第二名——用鲶鱼效应激发孩子的竞争意识
5.你帮我报学习班,征求我意见了吗?——巧妙应对孩子的叛逆心理
6.小龙的头顶有点“秃”——如何帮孩子减少心理压力
7.爱走神的乐乐——用红萝卜效应帮孩子提高注意力
8.老师让默写,她抄写——如何应对孩子在学习上的应付心理

章节摘录

宝宝暴力倾向测试想知道宝宝有没有暴力倾向吗?宝宝暴力倾向的程度怎样呢?先做一个简单的测试。1.宝宝是否总是对你“大打出手”?A.是  B.否2.宝宝是否经常莫名其妙地“雷霆大怒”,并伴有长时间的哭闹?A.是  B.否3.宝宝是否经常抢别的小朋友的玩具?A.是  B.否4.宝宝是否经常故意把你刚刚收拾好的东西搞乱,看着你忙忙碌碌的样子,他却在一旁自得其乐?A.是  B.否5.宝宝是否经常对自己“施暴”,以此来博得你的疼爱?A.是  B.否6.宝宝是否对有暴力内容的动画片特别感兴趣,甚至超过了对其他玩具和游戏的兴趣?A.是  B.否7.宝宝是否经常模仿其他宝宝之间、成人之间或影片里的暴力行为?A.是  B.否8.宝宝在自己的要求得不到满足时,是否会对别人“发怒”?A.是  B.否测试结果:“暴力型”宝宝:A项出现6~8次,妈妈需要对宝宝的暴力行为引起高度重视。“准暴力型”宝宝:A项出现3~5次,你的宝宝已经有了暴力的苗头,不过还要再观察一段时间才能作最后结论。“安静型”宝宝:A项出现1~2次,妈妈大可放心,你的宝宝暂时还没有与暴力亲密接触。1.安安欺负小朋友——如何纠正敌意型攻击周四下午,张强去幼儿园接5岁的儿子安安放学。可刚进幼儿园,安安班上的王老师就把他请到了办公室——看来安安又惹事了。最近安安的脾气非常大,动不动就动粗。上周,安安就因为抢玩具把同班的小朋友珍珍打哭了。这次,儿子又惹什么事了?张强忐忑不安地进了王老师的办公室。“安安爸,今天安安又打人了,把班上的东东打哭了。这孩子最近已经打了好几个小朋友了。我想和你聊聊,看看怎么帮助孩子改掉打人的毛病。”“唉,这小子,越来越不像话了。回家我好好收拾他!”听说儿子又打人,张强的气就不打一处来。王老师一听急了,说:“安安打别的孩子不对,但你也不能打他、骂他啊!以暴制暴,可不是教育孩子的好方法。”张强点点头,说:“王老师,我也知道打孩子不对,可有的时候孩子把我气急了,就忍不住给他两巴掌。尤其是最近,孩子越大越不听话,挨的打就多了。”王老师听后,点点头说:“这就找到原因了。孩子最近在幼儿园的打人行为,就是因为在家里挨了打。家长要和孩子多沟通,别打孩子。越打越纠正不了坏毛病。”张强听了惭愧地点点头:“好,老师,我听你的!”……在教室里见到安安,孩子正被老师罚一个人坐在角落里5分钟,不准说话和走动,也不准别的小朋友和他说话。张强到教室的时候,惩罚的时间还没到。安安看到爸爸,小脸绷着,低着头不敢看爸爸的眼睛。这一次,张强没有不顾孩子的面子当着别的小朋友的面训斥他,而是坐在一边的椅子上安静地等儿子的惩罚结束,而后父子两人一起回家了。路上,张强问安安为什么打人,安安说:“我只是看他不顺眼,我不喜欢他。”张强忍了几次,终于忍住了没发火动手打安安,但心里却对孩子的暴力行为百思不得其解:不喜欢别人就打人?孩子为什么会这么想,这么做?这么小就这么暴力,长大了怎么办?案例深度解析美国心理学家威拉德.W.哈特普曾把攻击性行为分为两种,即敌意性攻击和工具性攻击。工具性攻击常在年龄小的儿童身上出现,表现为争抢玩具和其他物品,这种攻击性行为会随着孩子的长大慢慢消失。但有些孩子随着年龄的增大,表现出以人为中心的攻击,这种攻击不是为了抢夺物品,目的是对人造成伤害。这种攻击性行为就是敌意性攻击。比如,故事中安安因为看别人不顺眼而打人的行为就属于敌意性攻击。敌意性攻击显然比工具性攻击更加恶劣,但是对于学龄前的孩子来说,不管是哪类攻击行为,都不能列为品德问题。所以,家长不要过于着急。只要引导得当,孩子的攻击性行为就可以得到削减。孩子为什么会出现攻击性行为呢?从儿童心理学来看,这种行为是一种必然。儿童两三岁时,处于自我意识高速发展的阶段,自我意识较强。这一时期,他们理所当然地认为所有好玩的玩具与美食都是自己的。因为不懂得分享、合作,所以,争抢玩具与美食的事时有发生。在争抢的过程中,自然就会产生打人、咬人等攻击性行为。同时,这一时期,是孩子在自己所属群体中探究与人交往、摸索各自特点、体验交流方式方法,以及学习如何做人的时期。在与其他孩子交往或在一起玩耍游戏的过程中,难免发生误解,产生矛盾,出现争吵、打斗等攻击性行为。这种行为,随着孩子的长大、获得经验的增多,以及语言表达能力的增强,自然就会逐渐减少。但有些孩子的攻击性行为比较“顽固”,甚至出现安安那样无故打人的行为。这时,家长就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具体分析孩子攻击性行为产生的原因了。1.父母对孩子的负面影响孩子的攻击性行为很大程度上是从父母身上模仿来的。比如,父母经常打架,就会影响孩子,当孩子与他人相处不尽如人意的时候,就有可能动手打人。如果父母对孩子要求过于严厉,经常打骂孩子,或使用体罚来惩罚孩子,也会给孩子负面效应,诱发孩子产生攻击性行为。2.不良环境的影响有的孩子有攻击性行为,也有可能是因为他长期处于缺少接纳、关爱、赞扬和肯定的环境中。时间长了,必然会心理失衡。比如,缺乏自信心,产生自卑感或忌妒心理,进而引发攻击性行为。比如,一个孩子受到老师或父母批评时,心里觉得很委屈、失落,并由此产生自卑感。而此时,如果其他小朋友受到赞赏,他必然会对得到表扬的一方产生忌妒心理。如果得到表扬的小朋友再嘲笑他,就可能诱发孩子深藏在心底的自卑,进而对对方大打出手。电视媒介也会对孩子产生不良影响。比如,孩子经常看《晶码战士》《迪加?奥特曼》等有打斗内容的动画片。看得时间长了,自然就会模仿,会学着动画片中的人物,攻击自己不喜欢的小朋友。3.不良情绪的影响很多孩子的攻击行为,是因为心中有不良情绪,比如,愤怒、委屈、烦躁,而又找不到合理的发泄渠道,或得不到父母的帮助或疏导,长时间郁积在心中。时间一长,必然会引发与其他孩子之间的冲突。此时,与其说孩子打人,不如说他在发泄自己的不良情绪更为恰当。4.缺少良好的沟通方式很多时候,孩子打人的目的不是要攻击对方,而是不知如何与其相处。尤其是1-3岁的孩子,语言表达能力差,不知如何与对方沟通,或向对方表示友好。于是,就喜欢用肢体语言表达。比如,有的孩子喜欢用手拍小朋友一下,或撞小朋友一下。他的行为看上去很像打架,其实,他只是想引起小朋友的注意而已。心理学家支招3岁前,孩子的攻击性行为是一种正常行为。3岁后,如果孩子还有这种行为,父母就应该加以引导了。如果对孩子的攻击性行为听之任之,既会影响其个性的发展,又会影响其人际交往。在日常生活中,父母要多观察。如发现孩子有攻击性行为出现,应找出原因,有针对性地帮其纠正。1.给孩子积极、正面的影响在日常生活中,父母之间或与亲戚、朋友有了矛盾,一定要注意处理方式。不要在孩子面前吵架,或大声争论。特别是爱争吵、打架的父母,先要改变自己的行为,以平和的方式解决争执,给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孩子犯了错误,不要打骂或体罚孩子。对于孩子错误行为的改正,打骂起不到任何作用,只有通过讲道理,帮助孩子分析自己的行为为什么错了,正确的行为应该是什么,这样才能使孩子获得进步。当孩子有不良情绪时,比如,受了小朋友的欺负或老师的不公正批评而生气或委屈时,家长要及时安抚与疏导。父母的爱是最有效的良药。2.避免孩子接触暴力环境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父母应尽可能避免孩子接触暴力环境,如看有暴力情节的电视节目或玩暴力血腥的电脑游戏等。父母要尽可能帮孩子挑选内容健康的动画片或其他电视节目。如果孩子坚持要看这类有暴力情节的电视节目,父母要陪孩子一起看。一边看,一边给孩子讲道理,让孩子明白暴力行为是不可模仿的。3.教孩子与他人友好相处幼儿时期的交往,多以自我为中心,从三四岁开始,孩子才有分享、合作等意识。所以父母要适时对孩子的分享精神、合作精神进行引导,让孩子懂得谦让,体验给予、分享的快乐。父母可以鼓励孩子邀请幼儿园或邻居家的小朋友到自己家里做客,让孩子当主人。让孩子学习礼貌待客,主动把家里好玩的、好吃的拿出来,招待小朋友。这样,时间长了,孩子自然就有了分享意识,也能与小朋友友好相处了。4.提高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宝宝的语言表达能力不好时,爸爸妈妈千万不要忽视。良好的语言氛围是宝宝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的关键。爸爸妈妈平时要多用平和温柔的语言和宝宝交流,尽量为他提供语言表达和申辩的机会。多鼓励宝宝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意愿和需求,鼓励宝宝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让宝宝体会到用语言表达的效果和乐趣。5.增强孩子的同理心对于3岁以上的宝宝来说,家长可适时培养孩子的同理心。同理心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当孩子出现暴力行为时,家长要告诉他,用力打小朋友,小朋友会很疼的,就像你自己不小心摔倒或撞到桌子上那样疼。6.巧用“爱抚效应”心理学上有“爱抚效应”,是指爱抚产生的感觉,可以让人神经系统中的一些化学物质发生奇妙的变化,从而缓解紧张,改善人的不良情绪。当孩子与其他小朋友争抢玩具而生气或与小朋友发生争执而暴躁不安时,父母可以借用爱抚效应,抚摸一下孩子的头或者抱抱孩子,这样可以有效地改善孩子的不良情绪。而孩子的情绪稳定了,就不会再打人了。7.屡教不改的孩子可用身体约束法对于屡教不改的孩子,家长可以采用一些强制措施,比如用“身体约束法”来制止孩子“施暴”。具体做法是,让孩子坐下并面对着你,抓住孩子的手臂和肩,大约1分钟后松开。这之后,告诉孩子错在什么地方。连续一星期使用这种约束法,就能见效。8.爸爸妈妈不能做的三件事孩子施暴之后,家长切忌做以下三件事:不要训斥打人的宝宝,有时候宝宝并不明白自己为什么被训斥,这样只会加重宝宝的暴力倾向。不要因为宝宝打人,就让他也尝尝挨打的滋味,这样只能给宝宝留下心理阴影。不要鼓励宝宝报复打击其他小朋友。他山之石妈妈姓名:王小丽职业:公司职员儿子姓名:浩浩,7岁我家浩浩今年7岁了,是一个活泼可爱的孩子,人见人爱。可一年前这孩子可是一个混世魔王,大人小孩都不喜欢他,因为他总打人。浩浩的暴力行为最早出现在他两岁左右,和小朋友抢玩具,因为抢不过,最后动手打了对方。发现浩浩打人之后,我和浩浩爸爸没少给他讲道理。虽然每次他都答应再也不打人了,可一与小朋友发生矛盾,他的小拳头就又不老实了。尤其是上了幼儿园之后,浩浩对于集体生活非常不习惯,与小朋友争执、冲突更是常事,所以几乎每天他都动手打人。最后老师提出,希望我们能给浩浩转园。浩浩爸爸又急又气,就动手打了浩浩。挨了打的浩浩只安分了两天,过后依然我行我素。显然我们的方法不给力。怎么办呢?一个周末,浩浩在公园里遇见了邻居家的小朋友思思。两人先还玩得好好的,可不知为什么就起了争执,浩浩举起了小拳头,我见状赶紧上前捉住了他的手。这次我没有生气,而是温和地对浩浩说:“浩浩,思思是女生,是吧?男生要保护女生!”我一面紧紧拉着他的手,搂着他的肩膀,等待他的怒气消失,一面告诉他,思思是你的好朋友,可以与你一起做游戏,一起玩耍。不管思思做了什么,都不能动手打思思。过了几分钟,浩浩的情绪平静了下来。他不好意思地冲我笑笑,还主动向思思道了歉。我夸张地表扬了他能够控制住自己的情绪以及事后主动道歉的行为。我觉得这个方法很好,就把这个方法告诉了老师,希望老师在浩浩发怒时能够协助他平息怒气。事实证明,这个方法是有效的。一个月后,浩浩已经能够在与小朋友发生矛盾时主动走开,到一边冷静自己的情绪了。几个月后,浩浩与小朋友之间的交往越来越顺畅,也懂得分享和合作了。后来我才知道,这种方法在心理学上叫转移法。当孩子打人时,先抓住他的手或按他的肩膀,让他感受到你的爱,同时找一些话题,来转移他的注意力,孩子的情绪就会平静下来,并主动控制住自己的暴力行为。如果你的孩子也有暴力行为,我建议你,不管孩子是由于什么原因,一定要理解他,同时信任他,耐心地帮助他纠正。2.小秋又发飙了——如何安抚动辄哭闹的宝宝“妈妈,妈妈,我要妈妈,你在哪儿啊!”“秋秋,妈妈去洗手间了。别哭了,爸爸在这呢!”一听孩子哭闹,秋秋爸以最快的速度,从厨房跑到了卧室的床边。没想到,自己的热脸却贴到了秋秋的冷屁股:“不,不要爸爸,就要妈妈!妈妈!妈妈……”秋秋大哭不止,还把枕头扔到了地上。看着涕泪横流的儿子,爸爸只能在一边干着急。好不容易,妈妈从洗手间出来了。秋秋一看妈妈来了,哭声更大了,一边哭,一边喊:“坏爸爸,坏爸爸!”“唉,这孩子!无法无天了,气死人了!”爸爸也生气了。“哎,你怎么跟孩子计较!你先洗脸去,我来哄他。”妈妈也有点儿不耐烦了。不一会儿,秋秋不哭了,去玩玩具去了。秋秋爸叹气:“唉,没见过这样能哭闹的孩子!”“是啊,你看这孩子刚上幼儿园两个月,学识没见长,脾气却越来越大,稍有不顺心就大哭大闹。孩子长期这样下去,怎么得了!”妈妈也心力交瘁。“唉!真是让人伤透脑筋,不知道用什么方式来教育这个孩子,看来我们要多想办法了。”案例深度解析孩子动不动就发脾气,就像一个脆弱的“小气球”,家长感觉伤不起。为什么孩子动不动就发脾气呢?面对动辄哭闹的孩子,家长要怎么安抚呢?首先你要记住一点,尽管发脾气的孩子一点儿也不可爱,但是0~6岁的孩子,很少会为了气家长而发脾气。因为这个时期的孩子,还是以自我需求为中心的。他们发脾气多半是因为自己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或以此要求家长顺从。一般来说,这个时期孩子的哭闹是因为以下几个原因:1.心理需求得不到满足除了吃好穿暖,孩子还有很多的心理需求。当其心理需求得不到满足时,往往会大发脾气。一般来说,孩子出生后,在4个月时就有了发脾气、表达不良情绪的能力。而随着其生理、心理的发育,在他成长的过程中,他开始逐渐接触更多的事物。不过孩子对于自己所接触的事物,不可能像成人那样做出理性的认识或决策,而是凭着自己的情绪与兴趣来参与或行动。可是他的认识或行动,却常常遇到父母的阻挠。孩子当然不会意识到父母的阻挠自有父母的道理,而是每遇到父母的阻挠或受到挫折打击时,都会通过发脾气来表达抗议,比如哭闹、摔东西等。秋秋就是这样,睡醒时,见妈妈没在身边,于是就大发脾气,甚至迁怒于别人。2.负面环境的效应孩子脾气大,有很多原因,比如,不良环境的影响。这种环境,既包括家庭环境,又包括自然环境。先说家庭环境。家庭环境对孩子的影响很大。比如,父母经常争吵或平时说话总是大声喧哗,像吵架一样,这些会给宝宝的心灵造成伤害。在这种环境下长大的孩子,在遇到困难、处理问题时,就会习惯采用简单暴力的方法。反之,如果一个孩子从小生活在和美的家庭,父母之间遇到问题,总是心平气和地讨论或协商,平时说话也轻声慢语,那么孩子说话就不会粗声大气,遇到问题时也不会大喊大叫。孩子成长的自然环境也会影响孩子。比如生活在一个嘈杂的环境中,孩子吃不好、睡不着,情绪经常处于紧张状态,就会脾气暴躁、动辄哭闹。如果生活环境悠然娴静,孩子的心情也会很平静。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的孩子,就不容易成为动辄哭闹的问题孩子。3.身体不适除了心理需求与不良环境的影响,孩子的情绪也会受身体健康程度的影响。因而,当孩子身体劳累或不适时,孩子脾气也大。特别是2-3岁的孩子,常常因贪玩而不睡午觉,结果导致睡眠不足、疲劳过度,从而使身体处于疲劳状态。此时,孩子稍有不顺心,就会大发脾气。另外孩子肚子饿了或生病了,都会影响孩子的情绪控制能力,导致孩子情绪失控而发脾气。4.其他原因还有其他一些原因导致孩子脾气大。比如孩子生病时,如果家长百依百顺,当孩子病好之后,家长就取消了对孩子的特殊待遇,孩子往往会因此而感觉愤怒,大发脾气。心理学家支招事实上,孩子发脾气意味着孩子“自我”意识的萌芽,是成长的征兆。从发展心理学的角度看是“合理”的,是好事。但是面对“小气球”宝宝,很多父母会表现出急躁、烦恼,有些父母甚至会因此而向孩子发火,打骂叫嚷。所以,经常见到孩子在哭闹、家长在旁边训斥的情景。初时孩子还可能会因为家长的恼火而安静下来,但长期之后,孩子便会变本加厉。家长发火更会激化矛盾,对平息孩子的怒气是毫无意义的。那么该怎么办呢?找到孩子哭闹的真正原因,有针对性地加以引导,“小气球”的气就可平稳地放出来了。1.尽量满足孩子的合理需求绝大多数时候,孩子是因为自己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而大哭大闹。这时,家长要本着“爱与自由”的原则,分析孩子的需求是不是合理的。对于孩子的合理需求,尽可能满足,就可有效解决孩子的哭闹。如果孩子经常因为需求得不到满足而哭闹,家长就要进行自我检查,看是不是自己管得太多,给孩子的束缚太多了。很多时候孩子的需求都是合理的。比如想玩水、玩泥巴、玩土、玩螺丝刀等。家长往往觉得孩子会把衣服弄脏而拒绝孩子的要求,进而使得孩子大哭大闹。实际上,这种亲子之间的冲突完全可以避免。孩子想玩就让他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玩好了。所以,不要为了让自己少洗几件衣服或者浪费一点儿水而取消孩子亲近大自然的机会。多给孩子自由,就可以有效减少孩子的哭闹次数。当然孩子也有提出不合理需求的时候,比如想摸带电的插口等。这时家长不要武断地拒绝,而要平心静气地告诉孩子,这些东西是危险的。还可以给孩子讲讲电的原理、用电的注意事项等,甚至可以请小区的电力维修工到家里来给孩子讲不安全用电的危害。这样一来,不但可以使孩子不再提出这方面的不合理需求,还使孩子学到了科学知识,一举两得。2.给孩子一个平和的人文环境在日常生活中,家长遇到事情时,要学会控制愤怒的情绪。夫妻间有矛盾,尽量心平气和地解决问题,不要大吵大闹。平时还要经常开开玩笑,给孩子一个开放、轻松、平和的人文环境。这样,孩子遇事就会沉着应对,而不是火冒三丈、大发脾气。3.转移孩子的注意力当孩子发脾气时,可以用转移法。用他感兴趣的游戏或物品吸引他,转移他的情绪。比如,让孩子听一些欢快的音乐或带孩子去安静的地方散步。安静的环境可以使孩子的情绪慢慢平静下来。4.冷处理法国外的家长在孩子发脾气时,不是去哄他,而是不理他,任他哭闹。这看起来有些不近人情,其实却是很给力的一种方法。特别是当宝宝无理取闹乱发脾气时,家长不妨采取冷处理法。等孩子的情绪平静下来之后,父母可以一边安抚他,一边与他沟通,请他说出自己的感受以及生气的原因。告诉他,委屈、伤心的时候,可以说出来,甚至哭一会儿也没关系,但是不要向父母发脾气。告诉孩子发脾气的时候,你一点儿也不可爱,你的行为和语言还会令父母伤心。所以,如果你心情不好、想发脾气的时候,可以做做深呼吸,这样就可以控制自己的情绪了。5.因“时”而宜孩子的年纪不同,其心理需求差别很大,认知能力和接受能力也不相同,所以面对不同年龄段的“小气球”,需要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0-6个月时,宝宝的不良情绪主要是愤怒。平息其怒气最好的办法是转移他的注意力。比如,给他一个会发出音乐铃声的玩具,或者给他唱一首儿歌都可以有效改善孩子的不良情绪。6-12个月时,宝宝的愤怒情绪开始细化为不安、生气、恐惧等。这一年龄段,孩子有不良情绪时,父母可带他离开不良环境,换一个孩子觉得安全的地方,或者给孩子一个他熟悉的玩具、玩偶,甚至枕巾、毛巾等。带孩子到一个陌生的地方时,很多孩子会哭闹,这实际上是因为孩子感到不安、恐惧。所以,带孩子外出旅行,最好带上一两件孩子熟悉的枕巾、床单等,这样就可以有效消除孩子的不安全感。孩子表现出不安、恐惧时,家长要通过身体接触的方式,柔声告诉孩子不要着急,不要怕,有爸爸妈妈在。这样,就可消除孩子的哭闹,让孩子安静下来。12-24个月时,孩子会夸大自己的不良情绪,同时自控能力很差。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最容易成为“小气球”。因为这个时期的孩子,已经能够用自己的双脚去探索世界,用自己的双手去感触世界,但是他们还不能辨别哪些是安全的,哪些是危险的。所以,他们经常会提出不合理的需求,从而招致父母的制止和反对,因而屡遭挫折。而且这个时期的孩子往往会夸大自己所感受到的不良情绪,成为“小气球”。面对这个年龄段的“小气球”,家长要从三点入手:第一,尽可能满足孩子的探索要求,让孩子自由去探索,不要太束缚孩子;第二,培养和提高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让孩子学会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而不要用哭闹的方式来表达;第三,转移注意力的方法还是非常有效的,尽可使用。24个月以上的宝宝,心智能力逐步提高,越来越能够合理地提出自己的需求,同时控制自己的情绪。所以,上文中提到的方法都可在孩子发脾气时使用。此外,家长还要有意识地鼓励孩子控制自己的情绪,尽可能用语言来表达不良情绪。

编辑推荐

《每天懂点孩子心理学》编辑推荐:8岁前,你可以帮助孩子获得好性格。3-8岁是孩子性格形成最重要的阶段,孩子90%的性格是在这段时间形成的。想要孩子拥有完美的性格,家长就要注意多加引导,帮助孩子发挥性格优势,弥补性格弱点。孩子的性格缺陷一定要在8岁前加以纠正。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每天懂点孩子心理学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47条)

 
 

  •   《每天懂点孩子心理学》主要针对3~8岁孩子身上普遍存在的问题,运用儿童心理学和成长心理学的知识,进行深入分析,帮助家长找到这些问题的深层原因,并且给予专业的方法指导。
    3~8岁是孩子性格、思维方式、价值观等形成的重要时期,而这个时期孩子的自我意识逐渐增强,在思想上和行为上都要求独立、自由。孩子的这些要求,如果家长没有注意,或者不加理会,孩子就会出现诸如暴力、反抗、叛逆等等行为。对于这些行为,家长如果简单地加以压制的话,必然会遭遇孩子更大的反抗,更加强化孩子的负面行为。
    所以,,在发现孩子的不良行为时,需要做的不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是深入了解行为背后的深层的心理原因,运用科学的办法加以引导,才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   一直对家教类的书非常关注,因为家里有个小顽童,所以我自己也成了半个育儿专家。
    一个偶然的机会看到这本《每天懂点孩子心理学》。非常喜欢这个封面,也喜欢作者提倡的“教育的支点必须是科学”的主题,就买了一本。
    细读之后,发现这本书真的信息含量非常大,实用性非常强,专业性非常棒。
    书上总结的阅读本书四大理由非常好,发给大家看:
    1.针对性:
    本书针对54个最令家长头疼的孩子的难搞行为开具药方;
    2.专业性:
    资深心理学家为你剖析孩子行为背后的心理原因,找准病因;
    3.实用性:
    告诉你符合儿童心理学与成长心理学的最有效的教养方法;
    4.准确性:
    针对幼儿发展的八大方面定制专业测试题,更准确地了解孩子。
  •     去年我写澳大利亚知名儿科专家克里斯托弗·格林的《1—4岁宝宝养育指南》评论的时候,我的妻子才怀孕六个月,而现在我开始写孙玉梅女士的《每天懂点孩子心理学》的评论时候,我的孩子已经满四个月了,非常可爱,我真的已经开始直面如何教育孩子这样的挑战了。尤其是对书中提出的“要改变孩子的行为,先要了解他的心”这一观点,我非常认同。

      现在,科技迅猛发展,社会深刻变革,传统与现代相交汇,东方与西方相交融,处在这样一个经济大发展、大繁荣,社会大转型、大变革的时代,各种教育理念也层出不穷,交相激荡,又莫衷一是。古代有孟母三迁、徐母骂曹、岳母刺字、三娘教子等等教子成功的例子,现在既有美国虎妈,又有中国狼爸,还有丁俊辉父亲的知识无用论、郑渊洁的自行教育法,只盯分数不对,空谈素质不行,搞得中国父母茫然不知所从,一下子不知道到底该怎么来教育孩子了。

      事实上,在我看来,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中国的父母犯了三重错误。一在目标不明。很多家长只是想让自己的孩子成为一名成功人士,或为自己光耀门楣,或为自己实现理想。然而,成功的概念是如此宽泛,他们只是在与他人比较,却并不确切地知道想要把自己的孩子培养成一个什么样的人。二在方法不当。现在的很多年轻家长脑子里装了很多的育儿知识和教育方法,但关键是无法坚持,只是随自己的心性和情绪而来,忽左忽右,忽严忽宽,美其名曰众法兼施、宽严相济,实质却是没有定法,让孩子也无所适从。三在盲目跟风。中国人喜欢相互攀比,看别人家的孩子做什么,报了什么班,学了什么舞,不顾自家孩子的实际情况,也要比着来,什么流行来什么,完全没有定见,也有的是为了让孩子避免自己当初的覆辙,而粗暴行事,结果是累了孩子,又一无所获。

      之所以会犯这三重错误,在我看来,其根源都是“不懂”之故。不懂教育,不知道教育的基本规律,只是把孩子当成自己实现某种目标的工具,自然而然就混淆了教育的目标,找不着方向;不懂规律,不明白孩子的生长发育规律,不明白孩子各个阶段的心理特征,不知道孩子的所思所想、所求所要,只能是眉毛胡子一把抓,乱来一通,也就自然没有好的效果;不懂孩子,弄不清楚自己的孩子的个性、喜好等特征,只是凭自己的主观意愿,或者人云亦云,去强行的塑造孩子,当然就不能对症下药,因人施策,造成孩子痛苦,大人困惑。

      所以,只有懂孩子,理解孩子,明白孩子看世界、看问题的角度,才能走近孩子的内心,才能知道孩子的所思所想,和孩子相互理解,相互信任,最终在孩子的教育上取得成功。懂,这是一个基础,也是不二法门。但这样也会走入另外一个误区,过于站在孩子的立场上看问题,把自己等同于孩子,造成对孩子的纵容无度。所以,家长应该在理解孩子生长的阶段特征的基础上,能够走进孩子内心,又能够跳出孩子的眼界来教育孩子,要能够走得进去,也能够走得出来,才能取得良好效果。

      明白这些道理,并不能保证我们就会在孩子的教育上取得成功。就象我常说的,还是知与行的问题。看到问题,并不一定就能解决问题。比如,孩子无理取闹,很多人心情好的时候会和孩子平心静气的交流,甚至会违反原则,满足一些不合情理的要求,而在心情不好的时候,则会是打骂伺候。这也要求我们能够自我克制,压制情绪。因此,孩子的教育对每个家长来说,都是一个挑战,对家长来说,不单单是教育孩子的问题,更是一个提高自我修养、促进自我完善的过程。而和孩子共同学习,共同成长,这是一种比单纯教育孩子更大的幸福。

      孙玉梅女士这本书,特别针对最难和孩子进行沟通,同时又是孩子性格和习惯形成最为重要的3——8岁这个阶段进行解析,并列出了很多在这个年龄段孩子容易出现的,诸如打人、撒谎、霸道、对抗等等成长偏差问题,举出了很多的现实案例,又讲述了很多心理学原理,给出了解决之道,对象我这样正在为孩子的家教问题发愁的年轻家长大有帮助,非常值得一读。书的封面上有“一本基于科学而不是经验的教育作品”,有“儿童心理学家写给3——8岁孩子家长,越早读它,你的孩子越出色”这样的话,仔细读完这本书,你会知道这些绝对不是过誉之辞。
  •   说起来我是个育儿心理学的实足受益者,因为从我的孩子刚一出生到他现在一岁五个月的一年多时间里,我一直在学习和运用育儿心理学的知识指导和帮助自己日常教养孩子。因为了解了孩子在不同阶段的心理需求和想法,掌握了如何处理和面对孩子的各种状况和情绪,所以在教养孩子的过程中特别省心省力。所以,只要有机会,我总是建议身边的家长好友读一点育儿心理学知识,用科学的方式方法,从孩子心理的角度去看待和抚育他的成长。

    这本《每天懂点孩子心理学》是心理学家写给3~8岁孩子家长的科学教养孩子的心理学应用书籍,读过它,我的育儿心理学知识再一次得到补充和提升,书中作者所阐释的这些心理学理论和应用案例相信也会让我和一样的众多家长们获益匪浅,在今后教养孩子方面更加科学、合理、有效。

    全书分成8个部分,分别是“关闭孩子的暴力门”、“给淘气宝宝把把脉”、“小嘴里的大乾坤”、“拯救小小冒失鬼”、“校正超级小霸王”、“警惕孩子有怪癖”、“宝宝爱涉险”和“学习成了大问题”8大方面内容。每一部分又分解成若干个小标题,将各个部分内容以案例深度解析和心理学家支招的方式分别做了详细分析和解答。

    “关闭孩子的暴力门”这个part中,作者对孩子的常见攻击、哭闹、焦躁、倔强等行为做了分析,攻击性行为分为敌意性攻击和工具性攻击,从儿童心理学来看,3岁前孩子的攻击性行为是一种正常行为。但若孩子的攻击性行为比较顽固,3岁后孩子还有这种行为,家长就需要加以引导了,可以采用作者分析的产生原因和解决方法进行针对性处理。这部分提到的专业心理学知识有“爱抚效应”、“转移孩子的注意力”、“冷处理法”、“延迟满足”、“阳性强化法”等,这几个心理学理论和方法都是我经常使用的,常常用来帮助孩子缓解情绪、停止哭泣、平复事件。

    “给淘气宝宝把把脉“这个part对像我一样家有淘气小男孩的父母大有帮助,它指导家长如何在孩子好奇心、想象力与创造力的前提下,让孩子安全地探索和玩耍。

    “小嘴里的大乾坤”这个part对于家有语言表达已经很流利的孩子的父母来说,可以很好地帮助父母运用心理学知识和技巧来解决孩子说谎、不合理想象、爱吹牛、话太多、说脏话、说大人话、顶嘴等语言方面的问题。

    对于其他几个part,我想着重评价一下对“校正超级小霸王”和“学习成了大问题”这两部分,因为,现在很多孩子都在自私霸道和学习不良这两面存在令家长困扰不堪的问题。对于孩子的霸道与自私,个人认为多半是家庭教养方式不当导致,孩子并非生来就这般任性霸道。对于孩子学习上存在问题,学习成绩差、注意力不集中、不爱学习、粗心大意等,我也认为多半与家长在孩子小的时候没有对其好好引导,没有对孩子进行学习兴趣、习惯和方法的悉心、正确培养有关。所以,我建议家长在读这两部分内容时,透过案例深度解析中的案例来进行自我反思,用心理学家的支招做理论支撑,再加上家长的耐心、悉心和负责的循循善诱的教养,孩子的问题一定能够很好地解决。

    科学育儿,家长需懂育儿心理学,是我对这本书的评价,也是我的育儿观。
  •   心理学其实是一门比较深奥的学问。毕竟,无论是谁都可以通过心理学的角度进行分析;无论是谁都可以通过心理学的方式进行沟通。良好的心理学交流不仅可以让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更加深入,而且更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事实上,对于心理学它不仅仅适用于成人,同样它也适用于孩子。家长绝对不要以为孩子还小,而用自我的威严去镇压孩子。恰恰相反,只有灵活运用和掌握孩子的心理学这才绝对是家长育儿的一个最佳教学手段。

    因为我们家长需要给孩子一个科学合理的教养方法,所以我们需要来深入研究和学习下孩子的心理学。与此同时,孩子的所思所想有别于成年人。为了更好地进行交流和沟通,家长更需要有专业性的学习和指导。《每天懂点孩子心理学》这本书无疑是一部非常不错的讲解家长育儿攻心术的学习书籍。虽然我们只是每天去懂一点相关的内容,家长却可以在日积月累的过程中让自我和孩子都得到非常好的提升和超越。

    书中针对这孩子们一些特有的坏脾气,坏毛病等展开话题。我们家长对于孩子的错误看在眼中,急在心里。那么如何才能让孩子可以真正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如何才能让孩子发自内心地听从家长的教导?如何才能让孩子从实际出发去纠正自己的问题呢?在书中,我们可以找到相关的和血答案。里面不仅包括了孩子做这些坏事的深层次原因,里面同样更涵盖了孩子通过自己的破坏行为所要表达的内心世界。于其强扭的瓜不甜,家长更应该透过孩子的表象行为了解他们的内心深处。一旦掌握了孩子的心理,因势利导的手段之下我们才可以用孩子们所能接受的方式教养他们。毕竟现在的社会在进步,家长不应该再停留在棍棒底下出孝子的错误理念之上。我们更应该做的是尊重孩子的同时给予他们最合适的教导方式。于其暴力,不如讲理;于其难搞,不如因势利导;于其横挑鼻子竖挑眼,不如自觉自愿相互尊重。家长和孩子更应该的营造的关系式和谐,而不是孩子把家长当做是仇人。而一切的一切全基于家长是否可以真正做到读懂孩子的心理学,一切从科学的角度养育孩子。

    在这本家长教科书中,我们可以在第一部分中找到孩子相关错误倾向的测试。这里并非全盘的理论讲解,更多的则是让家长可以通过类似于问答卷的测试来找寻相关的答案。通过一些列孩子行为的分析,我们可以为孩子进行相关的行为定位,然后再对阵下药地找寻良方。这样的内容设置,让家长比较便捷而又准确地得到一个准确的孩子心理测试。一旦了解了问题,我们就可以对号入座地通过书中对应的章节找到相关的教养方式。于是,心理学角度的教养难题迎刃而解。于是,虽然不是心理学专家的家长同样可以用比较理性的方式来合理处理孩子的问题。

    《每天懂点孩子心理学》这部家长育儿攻心术让我这个身为母亲的家长受益匪浅。通过这本书的学习,我更加深刻地领悟这合理教养的方式和方法。我更希望不断地通过读懂孩子心理学的过程中让自己和孩子都有个相应的学习进步和突破。
  •   《每天懂点儿孩子心理学》是一本面向3-8岁孩子的家长指导书,是一本非常通俗的家长指导手册。从前言到正文,全书的结构非常明朗,所言所讲一目了然。正如作者在前言中所讲,伴随着孩子的成长,随之而来的坏毛病也不断,常常一个问题还没有解决,新的坏习惯却又随之而生。这是让所有家长头痛的问题,也是摆在家长面前的最需要解决的头等大事。但绝大多数的家长面对孩子的不良行为束手无策,甚至有的越管越糟糕。作者一语中的地指出了家长们在管教中的问题,不了解孩子的心理特点和成长特点,想当然而又缺乏科学的纠正方法。

    因而作者分七大主题从这一年龄段孩子的种种错误行为入手,给家长以详细的分析和指导。每一章节都以一个小测试为开篇,先检测自己的孩子是否具有这样的行为倾向。每一章节都安排了四大版块循序渐进的给出家长纠正孩子的解决方案。首先是列举孩子的日常不良行为习惯;然后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孩子的行为表现的心理原因和成长特点;随后是心理学专家针对这项行为习惯给出的指导方案;最后一项“他山之石”以成功的教子经验给出家长借鉴。很喜欢作者所安排的结构,让人在阅读的时候思路很清晰,思路清晰的基础上收获必须会大。

    作者在书中提到的暴力、破坏、撒谎、冒失、霸道、怪癖、冒险和注意力等问题都是这一年龄段孩子常见的问题。每一大类的问题作者都详举了很多实例再透过对案例的深度解析,我们能很清晰地了解孩子的不良行为背后的心理及以成因。其实很多家长看教养书籍都是想从中收获管教自己孩子的方法。但我们从很多书中得到的启示都很宏观,例如家长要反省自己,要懂得尊重孩子,要为孩子提供自由的空间,要学会赞美,要知道放手……但真正走进生活中,面对孩子在细微事情上的情绪反应,我们依然会感觉很茫然,不知道应该如何去管教,如何能做到既有成效又不会让孩子的心灵受伤害。

    而本书在这一方面是有突破的,这也是我认为本书最值得称赞的地方。作者能够在掌握了3-8岁这一年龄段孩子的心理和成长特征之后,从生活的细节入手来指导家长对孩子的教养,作者考虑的非常周到,几乎涵盖了生活中的方方面面的实际问题。这是一本非常通俗的家庭教育指南,而更让人称赞的是它的通俗是建立在专业的基础上,对家长来说这本书极具实用性。作者以一种最通俗的结构和文字帮助我们发现和了解孩子心理特征,从而掌握教育孩子的最佳方法。每个孩子的成长都需要家长的悉心关爱和无穷智慧。希望这本《每天懂点儿孩子心理学》能够把更多的智慧传递到更多的家庭。
  •   我总在纳闷自己的孩子,为什么做作业总是这样“毛毛躁躁”:明明会做的题,通篇做下来的时候,总避免不了出现一些粗心的错误。一直都想帮助孩子改掉粗心的毛病,方法试过很多,但似乎都不得法。正在苦恼的当儿,有幸读到这本书,真真是给了我一条解决问题的明路。

    《每天懂点孩子心理学》,针对当前幼儿园至小学二、三年级学生普遍存在的54个最令家长头疼的教育难题,从心理学角度加以阐述解读。每个问题之初先给出测试,让每个家长看过之后心里对自己孩子存在的大致问题心中更清晰有谱,再来罗列一系列的问题案例,一一从孩子的心理行为方面进行深度解析,告诉我们当孩子出现这样那样问题时,并非孩子故意如此,大多时候只是一种心理行为形式的表现而已。当我们了解了孩子身上出现的这样那样问题都是之于孩子的心理行为形式的表现的时候,也许我们在面对孩子的种种问题时,会变得平和宽容和理性一些。原来很多时候,问题孩子本身也是无辜。作者从心理学角度深度解析案例,亦从心理学方面支招,给出符合儿童成长心理的科学教育方法,令人教育不再盲目、揣摸而为。从所有的问题当中,相信每个家长都能找到自己孩子存在的问题点,以及解决这问题的科学方法。

    一路读下来,将每个问题对应在自己孩子身上过一遍,待得读完全书,孩子的问题便变得更加清晰了然于心了。再针对自己孩子的问题,加以重点阅读该章节。我发现,我的孩子有点“毛躁”粗心的问题,原来跟她的性格有关,她原本就是一个性格活泼好动、性子比较急的小姑娘,天生倾向于粗心毛躁。认识到这点,我就更应该多些平和去对待和帮助其改正,而不是动辄唠叨责骂。帮助孩子改掉粗心的毛病,总结本书里科学的方法和技巧加以应用,期待我的孩子轻松上学、轻松读书、轻松做作业---尽可能避免出现一些不必的错误。改掉孩子粗心的技巧:1、当孩子出现粗心的错误时,不再指出帮助纠正,让孩子亲身“试法”,亲身尝试一下粗心所带来的后果;2、孩子出现粗心的问题时,要做到避免消极的心理暗示:总说孩子“粗心”原是一种心理暗示,更加强化了孩子的粗心行为;3、慢慢放手让孩子自己做作业和检查,让她学会对自己的粗心行为负责,自己为自己的粗心行为埋单;4、用“目标倾斜”法,鼓励孩子慢慢一步一步达成改善目标。5、作出表率,首先自己做一个有耐心和责任感的人,影响教育培养起孩子高度的责任感。

    教育,是每个家长的人生大事。如果你有孩子,还在为孩子身上的这样那样问题头疼不已,读这本,相信你将会明白自己的孩子为什么总是出现这些问题,藉着专家具有针对性、专业性、实用性、准确性的科学指导和方法,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汲收一些符合孩子成长心理特点的科学可行教育方法。此中收益,实不枉你花在这本书上的阅读时间。

    教育,你了解孩子吗?要想教育好孩子,首长要从了解孩子开始。

    认识孩子成长心理特点,了解孩子,看穿孩子心理,育儿成功攻心术----本书全方位解读支招。
  •   自从上天赐予我们的孩子呱呱坠地来到我们身边,我们即荣升为人父母。但是随之而来的,除了身份上升一级的荣誉,其实还有无数难以想象的考验和非常重大的责任。说实话,如果是自己亲自养育孩子,那么在最初的几年确确实实是要体验辛苦的。因为婴儿这个小肉团团,会哭会笑会叫会闹,要吃要喝要拉要撒,但是偏偏在这个婴儿来到世界的最开始,他/她却不会说话。于是,就只有哭声,那有各种分贝各种高低包含了各种需求的哭声,才是小小婴儿最初的语言。最开始也是通过不停的猜,才能试中正确答案。于是慢慢地通过日久天长的相处,一般,只有最亲近这个婴儿的人,比如妈妈,通过经验积累才能知道这个婴儿真正的需求是什么。

    然后,好不容易,这个小婴儿慢慢长大了,开始走路了,开始说话了。于是大人往往会觉得,和孩子的交流沟通前进了一大。因为孩子会说话了呀,可以通过语言和文字,清楚地向大人表达要求了。可是,慢着!轻松时刻怎么会如此容易地到来呢?即使他/她会说话了,好像你还是经常不知道他到底需要什么!做为父母,你的话往往被孩子置若罔闻,你叫他往东他偏偏往西。会说话的时候也往往意味着孩子的自我意识的觉醒,孩子不再愿意时时依附父母,总要在各种场合表达自己的强烈意愿。但是,好象当父母需要孩子自己动手做自己的事情时,这个小调皮却又开始变得粘粘糊糊,非得要父母帮忙才能完成。总之,当了父母,经常会有无语问苍天的时候:我的孩子哎,亲爱的宝贝,你到底在想什么?!

    好在当今社会的资讯发达资源丰富,能够提供帮助的方法和资料有很多很多。而且,最重要的是,现在的父母愿意学习的越来越多了。于是,这本《每天懂点孩子心理学》,定位为儿童心理学家写给3-8岁孩子家长的书,告诉我们,教育的支点必须是科学,而不是别人片面的经验。全书有54个最令家长头疼的教养难题,通过深度的案例分析,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孩子某种行为背后的心理原因,并为父母提供可行的指导方案,非常实用。

    相信父母们也知道,养育孩子不仅仅是把孩子的身体健康养大,同样重要的是,孩子的心理也要健康培养!
  •   我是一个早教专家,对家教类的书籍非常关注,这本《每天懂点孩子心理学》我非常喜欢。
    首先书的切入点就非常好,作者提出,教育的支点应该是科学,而不是某位专家的理论,或者某个家长的经验。你的教育必须落到科学上,才会有效,才会长远,才会积极正面。
    书的内容也紧扣住“科学”这个关键词,透过孩子的种种坏行为,来深入分析孩子深层的心理原因。了解了孩子,才能有针对性的引导,符合教育的规律。
    作者还非常贴心的提供了详细的解决方案,针对孩子的每一种问题,都出具了符合孩子心理成长特点的药方,这样的药方必然是有效的、正面的。
    从专业角度,这本书品质非常高;从实用角度,这本书编写非常细致,很适合家长们读一读。
  •   过去的大人对小孩儿的划分只有两种,听话的或不听话的。听话的大人就可以省点儿心,不听话的可以用打用骂强迫他听话。

    现在的大人活得比过去可就累多了。君不见连小朋友都开始划分九型人格了。现在比过去更讲究因才施教,因型施教。小孩子上蹿下跳,淘气发飙,大人都要仔细考虑一下孩子行为背后的心理因素。很多人觉得这样并没什么必要,小孩子总是要闹,要不听话的,大人照顾他的衣食已经非常辛苦了,何必还要给自己加上什么幼儿心理?其实并不是这样的。诚然,小孩子总是要闹,要不听话的。但你知道孩子为什么要闹,为什么要“不听话”吗?孩子还小,有时候他并不知道如何正确的表达自己的情绪和需求,只能用所谓的反抗大人来表明自己的情绪已经不好或受伤。这时,如果大人再不能正确的体贴孩子,认真分析出孩子真正想要得到什么,只是把目光集中于孩子吵闹的表面,那么长此以往,孩子才真的有可能变得不听话,很难管教。

    在《每天读点孩子心理学》一书中,作者详细列出了3-8岁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经常会出现的大小状况。比如:孩子总有暴力倾向啊,孩子总是家里的破坏王啊,孩子说谎说脏话啦,孩子马虎爱涉险啦,孩子是朋友中的小霸王啦,孩子竟然有不寻常的怪癖啦,以及家人们最关心的孩子不爱学习啦。林林总总,二三百页的书,作者列出了非常多的生活事例,又进行了深度分析、专家支招,无非是想让家长们可以真正的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理解孩子,去帮助孩子。而不是仅仅出于身为大人的经验与骄傲去左右孩子的生活。

    这本书写得不错,对我来说是非常有益的。因为最近经常看育儿书,所以对孩子的心理也算多多少少有了一些把握。我原本是个性子很急的人,这点用在工作上是雷厉风行,用在孩子身上就成了总和孩子起急的“恶后母”。没读孩子心理学之前,我虽然一直耐着性子教育儿子,但心里总是觉得孩子太不听话,对给孩子的教育也一片茫然。读过一些关于孩子心理学的书之后,再看儿子那些所谓不听话的表现,仔细分析一下,我总能想出他真正想要做的是什么。孩子的心愿达成了,自然也不会一味的闹。大人带孩子省心,孩子日子过得也轻松快乐。
  •   我是一个心理咨询师,在从事心理咨询工作的过程中,面对青少年的成长问题,我最深的感触就是,父母的教育方法对孩子的成长影响太大了!
    相对来说,每个父母对孩子的教育内容都是差不多的,关键是教育思路、方法!
    同样是面对孩子的撒谎行为,有些家长是粗暴的批评,甚至暴打,最后这些孩子变得自卑、敏感,甚至暴力、反叛。
    有些家长是分析孩子为什么会说谎,是自己对孩子要求太严了,逼迫得孩子说谎,还是孩子受到同伴的影响,觉得说谎好玩。如果是前者,就适当给孩子松松绑;如果是后者,就不加理会,淡然处之。很快,这些孩子的说谎行为就消失了。
    《每天懂点孩子心理学》就是要教你,透过孩子的种种行为,了解他的内心。每个孩子都是不一样的,同样的行为背后是完全不同的心理状态。你需要针对孩子独特的心理状态去引导他,影响他,让他变得更加积极、阳光,成长得更加茁壮。
    想修炼你的妈妈积分,就好好读一读《每天懂点孩子心理学》。
  •   在邻居家看到这本书,邻居强烈推荐。从她看的认真程度,也可以看出这本书的有用与否:书已经能看出来翻看过,很多地方还折页做了标记,还做了笔记,很认真的学习里面的方法。
    她认真对待孩子教育问题的态度,让我非常惭愧。我因为工作很忙,每天留给儿子的时间很有限,想好好引导孩子真是力不从心。眼看着4岁的儿子,每天都在增加的坏毛病,我心里的急就不说了。
    邻居说,你家凯凯的问题都在这本书上,你只要好好把这本书研究一下,纠正凯凯的问题,非常容易。
    我听了邻居的话,利用每天上下班的时间好好看这本书,发现这真的是一本全面又很科学的书,作者用专业的儿童心理学和成长心理学知识,深入浅出地讲解孩子种种坏行为背后潜藏的心理问题,再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方案,把这些方案拿出来用在凯凯身上非常有效,连老师都夸凯凯进步大呢。
    更关键的是,在与凯凯的互动中,我们母子之间的感情也得到了修复,亲子间的沟通更加顺畅了。
    《每天懂点孩子心理学》真是一本值得细读的好书,推荐给所有的妈妈。
  •   很喜欢这本《每天懂点孩子心理学》,作者挑选了3~8岁孩子身上普遍存在的54个教养难题,进行了深层剖析,运用儿童心理学和发展心理学专业知识,去分析孩子种种问题背后的深层心理需求。
    细读这本书后,我对孩子的了解更加深刻了,我知道了他的成长规律,知道了怎样把握现在,才能避免以后出现各种问题。这本书不但帮我解决了孩子现在身上的各种问题,也前瞻性地帮助我更加科学理性的认识孩子,了解孩子,进而引导孩子。
    做父母真的需要时时刻刻学习和吸纳,这样才能帮助我们在教育的问题上少走弯路。
    这本《每天懂点孩子心理学》,非常不错,推荐给所有的父母亲。
  •   非常幸运地在当当发现《每天懂点孩子心理学》这本书,仅看了目录,我就发现这正是我需要的亲子教育书。收到书后,一口气读完,发现真的非常棒!
    这本书集中探讨了3~8岁孩子身上普遍存在的问题,比如胆小、怯懦、暴力、撒谎、叛逆、注意力不集中等等问题。仔细盘点,我家诺诺身上的问题几乎囊括其中。
    尤其是最令我头痛的暴力行为,终于在这本书中找到了答案。
    书中提到,幼儿的攻击性行为分为两种,即敌意性攻击和工具性攻击。工具性攻击常在年龄小的儿童身上出现,表现为争抢玩具和其他物品,这种攻击性行为会随着孩子的长大慢慢消失。
    但有些孩子随着年龄的增大,表现出以人为中心的攻击,这种攻击不是为了抢夺物品,目的是对人造成伤害。这种攻击性行为就是敌意性攻击。敌意性攻击显然比工具性攻击更加恶劣,但是对于学龄前的孩子来说,不管是哪类攻击行为,都不能列为品德问题。所以,家长不要过于着急。只要引导得当,孩子的攻击性行为就可以得到削减。
    按照书中提供的方法,我知道了诺诺的攻击行为属于工具性攻击行为,主要是语言表达能力差,不懂怎样与同伴相处才导致的。按照书中提供的解决方案,我有意识地引导诺诺尽可能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与同伴交换玩具等等。诺诺的变化非常大,一下就从小区里有名的“暴力王”,变成了“小绅士”。
    看来教育孩子还真得懂点幼儿心理学,否则你的教育很可能是无效的教育!
  •   每个孩子生下来都是纯洁而完美的,然而在成长过程中,他们却变得千差万别起来,身上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与毛病,当成人意识到时,往往会偏颇地以为,是孩子自身的问题,但是我们都应该知道,孩子就是一面镜子,他身上所存在的一切现象,都映照着父母的影子。
    所以当你发现孩子变得问题越来越多时,请一定先审视自身,是不是真正地了解了孩子,是不是用一颗细致的心观察了孩子,是不是真正地懂得了孩子,是不是走进了他的内心,倾听了他的世界。
    这本《每天懂点儿孩子心理学》就是一本很好父母用书,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会根据年龄的不同阶段,出现各种不同的现象,有时甚至真的很让人头疼,但如果你认真地去解读孩子,那么你会发现,这些其实都不是什么大问题,只要你多加留意,多加分析,明白孩子缺少什么,需要什么,那么就很容易对症下药。
    这本书分八个部分,八种问题,很符合现在这个遍地独生子女的家庭所出现的大多数状况,第一部分,是孩子有暴力倾向,二是孩子淘气,等等各种,如果单从表面看,会觉得,现在的孩子怎么问题这么多,或者你会想,是啊,怎么和我孩子身上出现的状况这么相似。
    但是别急,你打开文章慢慢品读,通过作者的案例分析,再听专家的支招,你很容易发现,孩子身上存在的这些问题,的确和家长自身的教育方式有莫大的关联,作为一个家长,如果不能读懂孩子的心,并总是试图用粗暴的手段来解决问题,势必会将问题变得越来越严重,而我们要做的事情便是,理解,关爱,缓慢地改变,最重要的一点,是家长一定要不断地成长,不要把孩子的成长当成顺其自然的事情,如果家长总是停在旧的思维模式上,吃苦果的必将是自己的孩子。
    这本书通过一个一个的小案例小故事发现问题,然后再解读孩子,再为家长支招,非常实用,如果家中已经出现了一个让你头疼不已的小家伙,那么,读一读这本书吧,这本书在孩子年龄越小时你读到,对你的帮助便越大,我们应该学会在问题出现前就了解,而不应该是出现了问题再去解决,这会更累,家中如果已有小宝宝,那么早些读一读这本书吧,了解一下孩子的成长心理过程,非常实用。
  •   一个教育专家说,教育有没有捷径?答案是有,不走弯路就是走捷径。
    怎样才能不走弯路?
    那就要一次把问题处理好。
    孩子有了问题,发现了孩子身上的坏毛病,怎么办?
    很多家长的第一反应就是训斥——你怎么能这么做!
    结果呢?
    孩子的行为依然如故。
    为什么?
    原因在于家长的粗暴训斥,并没有抓住孩子的心理关键点。很多孩子是故意做“坏事”的,就是要等着看妈妈生气。你雷霆万钧,孩子得逞了,觉得好玩,觉得自己力量大。
    这是不是就走了弯路呢?
    所以,面对孩子的行为,不管怎样恶劣,先冷静下来分析孩子为什么要这么做,孩子的内心是怎样的,他的深层心理需求是什么。满足他的心理需求,坏行为自然就没有了。这样教育是不是更有效、更快捷一些呢?
    《每天懂点孩子心理学》就是帮助你了解孩子种种坏行为背后的深层原因,帮助你一次就把孩子教育好。
    教育不想走弯路,那就看看这本《每天懂点孩子心理学》。
  •   《每天懂点儿孩子心理学》是一本面向3-8岁孩子的家长指导书,是一本非常通俗的家长指导手册。从前言到正文,全书的结构非常明朗,所言所讲一目了然。正如作者在前言中所讲,伴随着孩子的成长,随之而来的坏毛病也不断,常常一个问题还没有解决,新的坏习惯却又随之而生。这是让所有家长头痛的问题,也是摆在家长面前的最需要解决的头等大事。但绝大多数的家长面对孩子的不良行为束手无策,甚至有的越管越糟糕。作者一语中的地指出了家长们在管教中的问题,不了解孩子的心理特点和成长特点,想当然而又缺乏科学的纠正方法。
  •   孩子怎样才能获得成长呢?
    教育学家说孩子通过不断改进自己的行为和思想而获得成长。
    所以,当你发现孩子身上有诸如撒谎、打人、好动、专注力差等等问题时,不要着急,这正是孩子成长的关键所在。破解了这些成长密码,孩子就会获得大幅度的提升。
    但是怎样破解这些问题呢?你需要这本《每天懂点孩子心理学》。
    这本书从儿童心理学和发展心理学的角度,深入浅出地分析孩子种种问题的深层心理原因,满足了孩子深层的心理需求,孩子就不会走弯路、歧路了。
  •   最近在看《每天懂点孩子心理学》这本书,作者是儿童心理学专家,所以作品自然非常专业,更惊喜的是,作者为了配合每一章,特别提供了心理测试题,帮助妈妈们为宝贝准确把脉。
    宝宝暴力倾向测试
    想知道宝宝有没有暴力倾向吗?宝宝暴力倾向的程度怎样呢?先做一个简单的测试。
    1.宝宝是否总是对你“大打出手”?
    A.是   B.否
    2.宝宝是否经常莫名其妙地“雷霆大怒”,并伴有长时间的哭闹?
    A.是   B.否
    3.宝宝是否经常抢别的小朋友的玩具?
    A.是   B.否
    4.宝宝是否经常故意把你刚刚收拾好的东西搞乱,看着你忙忙碌碌的样子,他却在一旁自得其乐?
    A.是   B.否
    5.宝宝是否经常对自己“施暴”,以此来博得你的疼爱?
    A.是   B.否
    6.宝宝是否对有暴力内容的动画片特别感兴趣,甚至超过了对其他玩具和游戏的兴趣?
    A.是   B.否
    7.宝宝是否经常模仿其他宝宝之间、成人之间或影片里的暴力行为?
    A.是   B.否
    8.宝宝在自己的要求得不到满足时,是否会对别人“发怒”?
    A.是   B.否
    测试结果:
    “暴力型”宝宝:A项出现6~8次,妈妈需要对宝宝的暴力行为引起高度重视。
    “准暴力型”宝宝:A项出现3~5次,你的宝宝已经有了暴力的苗头,不过还要再观察一段时间才能作最后结论。
    “安静型”宝宝:A项出现1~2次,妈妈大可放心,你的宝宝暂时还没有与暴力亲密接触。
    ——摘自《每天懂点孩子心理学》
  •   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是非常大的,所以在8岁以前,能够有一个智慧的妈妈引路,孩子一定会成长得更加健康。
    这本《每天懂点孩子心理学》就是帮助你成为智慧妈妈的指导手册。
    有了这本书,在面对孩子各种各样的问题时,你会更加理性地看待这些,用更加淡定的心来面对和高水平的解决。
    看了《每天懂点孩子心理学》,并按照书上的分析反思自己的教子行为,按照书上开具的药方,理性引导孩子各种问题的家长,无疑就是孩子的最大的福气。
  •   在当当上看到这本《每天懂点孩子心理学》,号称能够“秒杀”孩子身上的54个最头疼的教养难题。
    抱着“不相信”的心态买了一本,细读之后发现真的不是吹牛。
    我家孩子常常打人,很固执,爱搞破坏,还做事敷衍了事,我批评了他很多回,什么效果都没有,坏毛病照旧。
    看了这本《每天懂点孩子心理学》,才知道原来自己没有没有抓住事情的根本,不了解孩子深层的心理需求,仅仅是批评教育,不但没有使孩子改掉坏毛病,反倒更加加剧了孩子的逆反心理。
    按照书中提供的解决方案,我一步一步帮助引导孩子,没几天孩子就有了很大的变化。所以,“秒杀”真的不是吹牛的。
    如果你也为孩子身上各种坏毛病而头痛,建议你看一看这本《每天懂点孩子心理学》。
  •   总的来说,中国仍是一个“经验”型国家。就教育层面来说,各种经验口口相授,代代相传,而有些习惯,甚至已然融入血脉,成为“遗产”。如“不打不成器”,如“棍棒底下出孝子”。而最近流行的“狼爸”、“虎妈”更是披上了成功的光环,为各大媒体书刊争相宣扬的对象。

    对于科学,尤其是教育科学,我们尚在启蒙阶段。生命是个神奇,每一个独立的个体,都有着其特性。而经验,则强调的是共性。仅有经验之谈,我们很容易在教育的道路上走向武断和臆想,孩子则容易沦为“成功”和“失败”的两极遗憾:成功是世俗的成功,失败是遗弃的失败。经验,很容易让孩子概念化,脸谱化,单一化,自是不能作为教育的主体。

    科学,我们需要一个建立在每一个孩子基础上的教育科学——那便是“针对”而又“准确”;“专业”而又“实用”。简单来说,就是“科学了解”,“科学处理”——只有我们走进孩子的内心,懂得孩子,在孩子自有的基础上施以教育,才能引导孩子收获属于自己人生的成功。教育的支点必须是科学——《每天懂点孩子心理学》,此书便有着这样清晰而准确的基点和诉求。

    这里所说的“心理学”,并不高深玄妙,实则是指:我们应该走进孩子的内心,了解孩子所想,了解孩子认知世界,待人对事的特点,从而正确地疏导孩子诸如“暴力、淘气、任性、霸道、哭闹”等现实问题。而与此相对的,便是经验的,甚至是臆想的,简单粗暴的,野蛮的教育方式。教育往往会成为教育本身,孩子的诸多毛病,多是我们“教育”的结果。

    比如孩子夜间哭闹,妈妈正在网购,自是烦躁不已,认为孩子太不懂事,有事不说事,没事瞎哭闹。“还让不让人安静啊!真叫人崩溃!”妈妈一通暴风骤雨之后,孩子安静了。长此以往,经验便在妈妈心中存留,而孤独和暴戾的种子却却在孩子小小的心里埋藏了下来,终会有火山爆发的那一天。

    就这件事情,如果妈妈冷静下来想想,处理的方式及效果将会是天壤之别。而要做的,只是一些小小的改变:孩子哭闹,也许是做噩梦了,也许是白天历经了某些惧怕之事,更或者,只是情感的需要,他醒来看到妈妈没有睡在身边,情感没有得到满足,哭闹是自然体现,你让他说,他又怎么说得清楚;又或者,孩子身体不适,却又无法表达清楚哪里不适,这也是情理之中的事。这时候,如若妈妈能关掉电脑,安心在孩子身边睡下,细语安慰,自是风平浪静。而妈妈的平静温暖,会潜移默化成为孩子的血脉。

    凡此种种,成就了这本《每天懂点孩子心理学》。对于太过于依赖经验,或太过于情绪化和随意教育孩子的中国家长来说,这实在是一本“开卷即得”的“科学教育普及读物”。



    * * *
  •   作者分七大主题从这一年龄段孩子的种种错误行为入手,给家长以详细的分析和指导。每一章节都以一个小测试为开篇,先检测自己的孩子是否具有这样的行为倾向。每一章节都安排了四大版块循序渐进的给出家长纠正孩子的解决方案。首先是列举孩子的日常不良行为习惯;然后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孩子的行为表现的心理原因和成长特点;随后是心理学专家针对这项行为习惯给出的指导方案;最后一项“他山之石”以成功的教子经验给出家长借鉴。很喜欢作者所安排的结构,让人在阅读的时候思路很清晰,思路清晰的基础上收获必须会大。
  •   作者能够在掌握了3-8岁这一年龄段孩子的心理和成长特征之后,从生活的细节入手来指导家长对孩子的教养,作者考虑的非常周到,几乎涵盖了生活中的方方面面的实际问题。这是一本非常通俗的家庭教育指南,而更让人称赞的是它的通俗是建立在专业的基础上,对家长来说这本书极具实用性。作者以一种最通俗的结构和文字帮助我们发现和了解孩子心理特征,从而掌握教育孩子的最佳方法。每个孩子的成长都需要家长的悉心关爱和无穷智慧。希望这本《每天懂点儿孩子心理学》能够把更多的智慧传递到更多的家庭。
  •   很早就在论坛上看到这本书的部份文稿,以及很多妈妈们的读后感,并引发了大家的热议。书中用了非常多的案例来告诉我们如何有效地与孩子沟通,以及为什么这样做背后深层的原因。《每天懂点孩子心理学》最触动我的地方,是它令人信服地讲解了家长和老师为什么必须这么做的深层蕴涵,以及如何正确解读孩子(也包括我们自己)的错误行为背后的信息,该怎样采取最有效的应对方法。我自己的经历告诉我:理解得越深刻,就会做得越自然、越“本能”、越彻底。

    深深感谢作者给我们带来这么好的一本书!强烈推荐给大家!
  •   《每天懂点孩子心理学》就是要教你,透过孩子的种种行为,了解他的内心。每个孩子都是不一样的,同样的行为背后是完全不同的心理状态。你需要针对孩子独特的心理状态去引导他,影响他,让他变得更加积极、阳光,成长得更加茁壮。
    想修炼你的妈妈积分,就好好读一读《每天懂点孩子心理学》。

  •   1 了解你的孩子,读懂他的内心:
    2 认识幼儿心理学发展曲线,引导他的成长:
    3 学习符合儿童心理学的教育方法:科学育儿
  •   书有54个最令家长头疼的教养难题,通过深度的案例分析,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孩子某种行为背后的心理原因,并为父母提供可行的指导方案,非常实用。
  •   作者在书中提到的暴力、破坏、撒谎、冒失、霸道、怪癖、冒险和注意力等问题都是这一年龄段孩子常见的问题。每一大类的问题作者都详举了很多实例再透过对案例的深度解析,我们能很清晰地了解孩子的不良行为背后的心理及以成因。其实很多家长看教养书籍都是想从中收获管教自己孩子的方法。但我们从很多书中得到的启示都很宏观,例如家长要反省自己,要懂得尊重孩子,要为孩子提供自由的空间,要学会赞美,要知道放手……但真正走进生活中,面对孩子在细微事情上的情绪反应,我们依然会感觉很茫然,不知道应该如何去管教,如何能做到既有成效又不会让孩子的心灵受伤害。
  •   在这本家长教科书中,我们可以在第一部分中找到孩子相关错误倾向的测试。这里并非全盘的理论讲解,更多的则是让家长可以通过类似于问答卷的测试来找寻相关的答案。通过一些列孩子行为的分析,我们可以为孩子进行相关的行为定位,然后再对阵下药地找寻良方。这样的内容设置,让家长比较便捷而又准确地得到一个准确的孩子心理测试。一旦了解了问题,我们就可以对号入座地通过书中对应的章节找到相关的教养方式。于是,心理学角度的教养难题迎刃而解。于是,虽然不是心理学专家的家长同样可以用比较理性的方式来合理处理孩子的问题。
  •   作者以一种最通俗的结构和文字帮助我们发现和了解孩子心理特征,从而掌握教育孩子的最佳方法。每个孩子的成长都需要家长的悉心关爱和无穷智慧。希望这本《每天懂点儿孩子心理学》能够把更多的智慧传递到更多的家庭。
  •   书的内容也紧扣住“科学”这个关键词,透过孩子的种种坏行为,来深入分析孩子深层的心理原因。了解了孩子,才能有针对性的引导,符合教育的规律。
  •   这本《每天懂点孩子心理学》是心理学家写给3~8岁孩子家长的科学教养孩子的心理学应用书籍,读过它,我的育儿心理学知识再一次得到补充和提升,书中作者所阐释的这些心理学理论和应用案例相信也会让我和一样的众多家长们获益匪浅,在今后教养孩子方面更加科学、合理、有效。
  •   因为我们家长需要给孩子一个科学合理的教养方法,所以我们需要来深入研究和学习下孩子的心理学。与此同时,孩子的所思所想有别于成年人。为了更好地进行交流和沟通,家长更需要有专业性的学习和指导。《每天懂点孩子心理学》这本书无疑是一部非常不错的讲解家长育儿攻心术的学习书籍。虽然我们只是每天去懂一点相关的内容,家长却可以在日积月累的过程中让自我和孩子都得到非常好的提升和超越。
  •   如果你的孩子打人,说谎。搞破坏 ,缺乏耐性 ,霸道自私,如果你的孩子不听建议那么你就该看看这本书了《每天懂点孩子心理学》
  •   每天懂点孩子心理学》就是帮助你了解孩子种种坏行为背后的深层原因,帮助你一次就把孩子教育好。
    教育不想走弯路,那就看看这本《每天懂点孩子心理学》。
  •     自从阅读了这本《每天懂点孩子心理学》,在任何场合我都会向所有的母亲和家庭教育者提及并隆重推荐。此书语言风格简洁易懂,示例丰富,阐述明了,绝对不同于以往对于外文书籍晦涩不贴近生活的印象。
      文中较多的理念和方法更加适用于3-10岁的孩子,然而我在孩子1岁半的时候这么幸运碰到这本书,开始深刻反思子女教育中那些根深蒂固的沿袭传统和社会习俗中不尽如人意之处,原来有这么多先进的科学的方式可以借鉴,并且有效拉近母子的心理距离。
      所以,千万别忘记给书架添上一本《每天懂点孩子心理学》,你会有幸看到孩子们不在叛逆、逆反和粗鲁。
  •   当了妈妈之后,不但关注自己的教养理念,还很关注别人的育儿经验。在网上看到有智慧的妈妈博客,都情不自禁地羡慕人家,想人家的孩子真是有福气呢。
    其实好妈妈不是天生的,那些思路明确、方法得当的妈妈,不是天生就会做妈妈的,她们也是通过大量的阅读和不断的反思、思考,才修炼成现在这个样子的。
    《每天懂点孩子心理学》正是一本妈妈这个职业的操作指南,帮助我们了解和发现孩子深藏在心底的、连他们自己也说不出来的秘密,而这些秘密恰恰是我们引导和教育孩子的突破口和关键所在。
    非常感谢这本书的作者,把这样一本操作指南奉献出来,便于像我这样“零基础”的妈妈快速上手,很快找到教养的关键点和方向所在,帮助我们教好我们的孩子。
  •   孩子是上天的恩赐,有了孩子更能体会到生命的精彩,但是教养孩子也常给年轻父母带来诸多困扰,而如何准确把握孩子的内心世界并在合适的时候给予恰当的引导则是父母们最想掌握的本领。在管教孩子的时候,如果不了解孩子的心理特点和成长特点,采取不科学的纠正方法,反而会打击孩子的自信,影响孩子和家长的感情。
  •   这本《每天懂点孩子心理学》内容特别实用,不但让我更加了解孩子,对孩子的心理发展更加清晰,还教会了我很多纠正孩子不良行为的方法。方法更加贴合实际,真的可以拿来就用。因为这么好用,我又买了一本送给孩子的幼儿园老师。
  •   里面不仅包括了孩子做这些坏事的深层次原因,里面同样更涵盖了孩子通过自己的破坏行为所要表达的内心世界。于其强扭的瓜不甜,家长更应该透过孩子的表象行为了解他们的内心深处。一旦掌握了孩子的心理,因势利导的手段之下我们才可以用孩子们所能接受的方式教养他们。
  •   书中针对这孩子们一些特有的坏脾气,坏毛病等展开话题。我们家长对于孩子的错误看在眼中,急在心里。那么如何才能让孩子可以真正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如何才能让孩子发自内心地听从家长的教导?如何才能让孩子从?际出发去纠正自己的问题呢?在书中,我们可以找到相关的和血答案。里面不仅包括了孩子做这些坏事的深层次原因,里面同样更涵盖了孩子通过自己的破坏行为所要表达的内心世界。于其强扭的瓜不甜,家长更应该透过孩子的表象行为了解他们的内心深处。
  •   《每天懂点孩子心理学》就是要教你,透过孩子的种种行为,了解他的内心。每个孩子都是不一样的,同样的行为背后是完全不同的心理状态。
  •   一本非常智慧地去解决孩子成长中各种问题的书。
    作者用这本书告诉我们,如果你理性地看待孩子成长中的各种问题,你会发现这些问题是正常的,没必要大惊小怪或者惊慌失措。几乎所有的孩子都会出现这个问题,还有什么可害怕的呢?
    接下来作者教给我们要理性去分析这些问题。即使这些问题是正常的,但是不等于你可以不闻不问,还是要引导的。怎样引导呢?先找出原因,再针对原因想对策。于是就有了儿童心理分析。
    找到原因之后,你需要做的只是用孩子能够理解和接受的方式来引导就好。
  •   花了一个星期,把这本书看完了。这本书的名字,在没有看它之前,就有了一个初步认知,孩子心理学,无非就是理解孩子的心理。可是当我们真正做起来却变得很艰难,因为孩子和我们大人所表现出来的行为是不一样的,我们不能以大人的眼光去对待孩子,而且每个孩子表现的方式也都不一样,所以如何能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这个,才是我们这些家长更应该重视的。心理学,永远是教育好孩子最为保守和成效率最高的方式。
  •   爱孩子是连母鸡都会做的事,我们作为人,应该比鸡做的更好。所以我们不但要爱孩子,还要会爱孩子。
    孩子有了坏毛病,没有哪个妈妈不担心的。担心就是爱。
    但是担心了之后,要采取什么行动,可以看出你会不会爱。
    也就是能不能比小动物做的高级一点。
    有的妈妈是手足无措,怎么办,怎么办,自己先乱了。孩子自然教不好。
    有的是以自己的经验或者百度来的方法,硬往孩子身上套。有时可能还有效果,有时则一点用都没有。
    还有的妈妈会分析,孩子为什么要这样做,他这样做时心理在想什么。结果就找到了问题的根本,一两个小妙招就把孩子“制服”了。
    前两类就是只会爱的妈妈,后一类才是会爱的妈妈。
    《每天懂点孩子心理学》就是想让你成为一个会爱的妈妈,让你能够给孩子更高的人生起点。
  •   6岁大的儿子正处在树立个性的阶段,开始有了自己的思想,对妈妈的说教和关心从以前的来之不拒,遂渐变为漫不经心或充耳不闻。以前在当网上买过《如何说孩子才会听》、《如何教孩子才会学》,读了之后对我帮助很大,开始试着学习新的方法教育孩子,但有时又会因为缺乏耐心无功而返,或者暂停新方法。前二本书不造成“暂停”的做法,但上班族妈妈不会任何时候都可以保持好脾气,所以理解而和善的方法经常搁浅。
    《每天懂点孩子心理学》让我重新找到采取新方法的信心,拿到书之后就如饥似渴的读起来,边读还边做笔记,让孩子参与制定学习计划,乃至于他的生活方式、、、、听听他的建议,父母根据计划再加以适当的限制,听起来不错的方法,边看边想马上用在儿子的身上。
  •   孩子好哭!孩子追着你问为什么!孩子撒谎了!孩子的作业小错不断!孩子爱啃手指甲!孩子总爱触碰危险物品!孩子不愿上学!……等等,家长遇到这些问题是不是很头疼?那是因为我们不明白孩子们这些行为背后隐藏的心理活动。每天懂一点孩子的心理,和孩子进行有效的沟通,一切都不再是问题。
  •   我家乐乐刚上小学一年级,可能还不适应小学生活,所以非常讨厌每天放学后的作业。不是撒谎说没留作业,就是应付了事。为此我和他爸爸没少批评他,可收效甚微。
    看了《每天懂点孩子心理学》这本书,我发现是我没有抓住还的心理学的原因,才导致教育效果不理想。
    于是我按照书上提供的方法,认真分析孩子不愿意写作业的原因,发现孩子一是作业太多,占用了太多游戏的时间;二是孩子写作业不专心,人为延长了做作业的时间。针对这两点,我先和乐乐的老师沟通了一下,请老师帮助我给作业排一个重要等级先完成最重要的作业,再有选择地完成那些具有预习性质的作业。然后我帮乐乐排了写作业的顺序,先做半小时语文作业,玩一会,再做数学作业,再玩一会,最后完成英语作业。还给孩子配备了小闹钟,到时间提醒孩子可以休息一下了。这种方法的效果非常明显,乐乐做作业时非常认真,也不敷衍、磨蹭了。
    《每天懂点孩子心理学》非常有用的教子书,推荐给大家。
  •   看到这本书,很后悔自己买晚了,如果在我生宝宝之前看到就好了,现在孩子性格开始成形了,纠正起来有点难度了。但是还是得说,better late than never!我觉得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学点心理学,先从孩子心理学学起吧,这个是每一名家长最迫切的需求!每天中午看一点,通俗易懂的例子告诉我怎么对待孩子的不理智行为,很不错!
  •   这是本非常好的教育书,教我们如何做父母。我相信每个做了父母的人都感到父母难做。父母是孩子至亲至爱的人也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情绪言语都无形中影响着成长中的孩子。我们都知道对待孩子要“和善和坚定”,和善坚定是正面管教孩子的基石。只有在和善和坚定的氛围里孩子才能更好的发展和掌握各种生活技能,和善和坚定也有利于亲子关系更加亲密融洽。最简单的教育模式也是我们常实施的教育方式是在孩子不听话的时候言词厉色或予以惩罚,因为这种教育效果最快可是也最短,孩子因为害怕家长的威严而屈服做出暂时的妥协,结果是家长得到了满足同时又会觉的心疼而孩子觉的委屈。我们常常疑惑什么才是最好的教育方式,怎样才能教育好孩子?孩子需要成长,父母也需要成长和提高,读读这本书吧,这本书告诉了我们什么是最好的教育方法,它会给你许多启迪。
  •   于其暴力,不如讲理;于其难搞,不如因势利导;于其横挑鼻子竖挑眼,不如自觉自愿相互尊重。家长和孩子更应该的营造的关系式和谐,而不是孩子把家长当做是仇人。而一切的一切全基于家长是否可以真正做到读懂孩子的心理学,一切从科学的角度养育孩子。
  •   相信很多妈妈都跟我一样,在看过不少的育儿书籍后,在遇到实际的问题时,仍然无法把握,不知道该怎样去灵活运用,带着这样的困惑,我有幸遇到了周妈在天涯的贴,发现自己的对这些育儿理论仅仅停留在了知识的层面,没把它内化成自己的东西,周周妈面对我们这些网友的提问每次都特别认真、细致的给我们作答。周妈发贴和出书的初衷都是为了唤醒更多的家长,让我们学会爱、懂得爱。在看待孩子的问题的时不要只从表面去下结论,而是蹲下来,从孩子的角度去看,了解孩子的内心,给孩子最大的支持和理解。周妈让我们意识到,孩子的问题其实更多的是家长的问题,我们自身也是需要成长的,这样才能跟上孩子成长的脚步。。。从天涯的贴一路追随过来,期待着这本浓缩了贴子精华的书出版,现在我终于拿到书了,书中看不到任何高深的理伦,周妈把她丰富的育儿知识和实践经验结合在一起,深入浅出,无论是对接触过先进育儿理念还是没有接触过的妈妈们来说,这本书都极具指导性和参考性。
  •   作者能够在掌握了3-8岁这一年龄段孩子的心理和成长特征之后,从生活的细节入手来指导家长对孩子的教养,作者考虑的非常周到,几乎涵盖了生活中的方方面面的实际问题。这是一本非常通俗的家庭教育指南,而更让人称赞的是它的通俗是建立在专业的基础上,对家长来说这本书极具实用性。
  •   《每天懂点儿孩子心理学》是一本面向3-8岁孩子的家长指导书,是一本非常通俗的家长指导手册。从前言到正文,全书的结构非常明朗,所言所讲一目了然。正如作者在前言中所讲,伴随着孩子的成长,随之而来的坏毛病也不断,常常一个问题还没有解决,新的坏习惯却又随之而生。
  •   说起来我是个育儿心理学的实足受益者,因为从我的孩子刚一出生到他现在一岁五个月的一年多时间里,我一直在学习和运用育儿心理学的知识指导和帮助自己日常教养孩子。因为了解了孩子在不同阶段的心理需求和想法,掌握了如何处理和面对孩子的各种状况和情绪,所以在教养孩子的过程中特别省心省力。
  •   《每天懂点孩子心理学》这部家长育儿攻心术让我这个身为母亲的家长受益匪浅。通过这本书的学习,我更加深刻地领悟这合理教养的方式和方法。我更希望不断地通过读懂孩子心理学的过程中让自己和孩子都有个相应的学习进步和突破。
  •   书中很多观点是符合教育学中“塑造人”的原则的,同时很多具体的做法很符合儿童和少年心理学,关心的是若干年以后完整人格修养和综合能力质的提高,比那些堆砌一些教育理论的空谈实用得多,也比那些只注重短期效果的所谓方法、技巧深厚得多。幸好在孩子上学前看到了这本书,改变了很多我们自以为科学的教育观点。我们对于陪伴孩子健康、快乐、充实地成长增添了信心!
  •   这样的内容设置,让家长比较便捷而又准确地得到一个准确的孩子心理测试。一旦了解了问题,我们就可以对号入座地通过书中对应的章节找到相关的教养方式。于是,心理学角度的教养难题迎刃而解
  •   作者在书中提到的暴力、破坏、撒谎、冒失、霸道、怪癖、冒险和注意力等问题都是这一年龄段孩子常见的问题。每一大类的问题作者都详举了很多实例再透过对案例的深度解析,我们能很清晰地了解孩子的不良行为背后的心理及以成因
  •   非常好的一本书,书上根据很多案例,来分析孩子的行为与心理,全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遇见的一些小事,但是这些小事却往往使得我们踌躇。作者写了,很多发生在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身上的实例,和我们的生活紧密相连,没有多余的废话,也没有像有些书籍,作者就是妈妈,充满了对子孩子的臆想余过分的肯定,作者因为是旁观者,非常的冷静与客观。
    在分析之后,告诉家长如何解决问题,本人觉得是一本不可多的的好书,值得我们拥有。
  •   这本书本来是买个我那快被她8岁儿子搞疯的姐姐的,但是收到书看了下,居然看入迷了,里面的理论非常浅显易懂,而且非常有建设性,我买了很多圈内推崇的育儿宝典,但是里面无非说的是如果你怎么会怎么。或者是自己的孩子在自己的教育下如何如何的成功。
    每个孩子都不同,有很多东西是不能生搬硬套的,而这本书里面的几点。我非常喜欢。也算是告诉家长如果建立规则,和如何给孩子自由!
  •   买过非常多这个类别的书,但是这本书是最喜欢的。
    首先是因为作者的专业,将儿童心理学和发展心理学的相关内容解释地深入浅出,很好懂。
    第二是内容太实用了。书中所列的问题,在我家果果身上几乎都有。简直是为果果量身定做的。
    第三,不得不说,这本书可以当做速查手册来使用。孩子有什么问题,翻到相关的章节,就可以找到你想要的。
    非常喜欢这本《每天懂点孩子心理学》。希望作者再写一本引导孩子性格方面的。
  •   父母是孩子一生的老师,言传身教。如何才能做到一个真正“懂”爱孩子的家长,这本书使我们在培养孩子的过程当中找到了方向,掌握了方式方法。解决了很多实际遇到的困惑和问题,让我们从孩子的角度去认识、理解、关注和引导。书还没看完,但我不得不承认这本书只看目录就觉得太给力了。作者不仅在书中细心地阐述怎么“养”孩子,更重要是如何“育”?质朴的语言用作者孩子在生活遇到的鲜活实例来讲解如何解决和化解孩子成长中遇到的问题。很庆幸在孩子的成长过程有了<别以为你懂孩子的心>这本书,让我们对孩子的心灵成长更了解。极力推荐本书,让更多的孩子和家庭受益。
  •   这本书相当好,非常专业,具有很强的操作性。
    比如说我的孩子怕生,爱哭闹。只要孩子一哭我就抓狂,总是企图用压过孩子声音的吼叫来止住孩子的哭叫,但收效甚微。孩子在我的恐吓压力下反而哭得更厉害了。
    孩子怕生,我为了锻炼他,特意带他去公园,带他去游乐场,带他去参加小童星选秀。结果孩子不但没变的大方,反倒开始害怕出门了。一出门就哭,宁愿躲在家里玩玩具。
    看了这本《每天懂点孩子心理学》,我才知道我的做法给孩子的心理造成了怎样的摧残。我的孩子是因为安全感差才怕生的,我的种种做法不但没有帮助孩子重新建立起安全感,反倒加重了孩子的不安,自然不会有好的效果。
    看了书中开具的解决方案,我改成在家陪孩子玩玩具、做游戏,尽量多和孩子互动,给孩子尽可能多的自由,给他更多的鼓励和支持。我想通过我的努力,孩子的安全感一定会建立起来的,那时怕生的问题也就自然解决了。
  •   。为了更好地进行交流和沟通,家长更需要有专业性的学习和指导。《每天懂点孩子心理学》这本书无疑是一部非常不错的讲解家长育儿攻心术的学习书籍
  •   在《每天读点孩子心理学》一书中,作者详细列出了3-8岁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经常会出现的大小状况。比如:孩子总有暴力倾向啊,孩子总是家里的破坏王啊,孩子说谎说脏话啦,孩子马虎爱涉险啦,孩子是朋友中的小霸王啦,孩子竟然有不寻常的怪癖啦,以及家人们最关心的孩子不爱学习啦。
  •   《每天懂点孩子心理学》就是要教你,透过孩子的种种行为,了解他的内心
  •   因为我们家长需要给孩子一个科学合理的教养方法,所以我们需要来深入研究和学习下孩子的心理学
  •   养育孩子的过程其实也是家长自我成长的过程。“改变总是痛苦的。”所以从每个第一次开始培养孩子合理的行为模式将事半功倍。可惜,“害怕改变的往往是家长自己,希望立见功效所以轻易放弃的也往往是家长自己。” 看了这本书并付诸实践,首先是能让家长自己的心态改变,觉得孩子的种种“不当行为”不再那么难以容忍;然后,有效的交流和管理能减少孩子与大人之间的斗争和隔阂。。。。。。最重要的是,不要期待立杆见影,任何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都要由时间见证,而且在人的关系里重要的永远都是自己的心态和行动。
  •   目前我虽然还是位25岁的单身女孩. 由于你对孩子的教育心得,使我融入育儿的知识,去学习什么才是科学育儿. 看了你的贴子和部分《每天懂点孩子心理学》后,非常感动. 读这本书的时候感觉到心里有股暖流. 有种爱的感觉流遍全身. 是大爱. 就像宇宙的大爱样, 爱着人间的每个人. 给人感动,温暖.
    感恩! 感谢你把最好的礼物带给我们. 让我以后在择偶和育儿上少走很多很多弯路! 这也是一本很好的育儿工具书. 相信里面的大爱会让很多家庭更加充满欢乐和爱.
  •   没有教养不好的孩子,只有不擅教养的家长。想做好父母先要学会了解自己的孩子,希望这本《每天懂点孩子心理学》能够给更多的父母带来更多的指导。本书的好,有孩子的人才知道。
  •   书的内容很实用,包括幼儿成长中出现的很多问题,比如对待挫折、自我管理时间、交朋友、良好的阅读习惯的养成以及家长在这些方面如何指导幼儿向正确的方向发展。具体操作细节有可借鉴之处,有些要领会精神实质,自己找适合自己孩子的方法。总的来说是健康的、积极向上的,有参考价值的。
  •   书籍共分为八个主要章节,每章节开头都有个小测试,通过这个测试让家长更好的知道孩子在这种行为现象中所处的位置,进行一定的正确判断,对症下药!书中附有个例,案例深度解析,让家长能第一时间把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同时附上“心理学家支招”,从心里的角度帮助父母解决问题。个例解析清洗透彻,值得每天品读。
  •   心理学其实是一门比较深奥的学问。毕竟,无论是谁都可以通过心理学的角度进行分析;无论是谁都可以通过心理学的方式进行沟通。良好的心理学交流不仅可以让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更加深入,而且更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事实上,对于心理学它不仅仅适用于成人,同样它也适用于孩子。家长绝对不要以为孩子还小,而用自我的威严去镇压孩子。恰恰相反,只有灵活运用和掌握孩子的心理学这才绝对是家长育儿的一个最佳教学手段。
  •   这本书写得不错,对我来说是非常有益的。因为最近经常看育儿书,所以对孩子的心理也算多多少少有了一些把握。我原本是个性子很急的人,这点用在工作上是雷厉风行,用在孩子身上就成了总和孩子起急的“恶后母”。没读孩子心理学之前,我虽然一直耐着性子教育儿子,但心里总是觉得孩子太不听话,对给孩子的教育也一片茫然。读过一些关于孩子心理学的书之后,再看儿子那些所谓不听话的表现,仔细分析一下,我总能想出他真正想要做的是什么。孩子的心愿达成了,自然也不会一味的闹。大人带孩子省心,孩子日子过得也轻松快乐。
  •   在这本家长教科书中,我们可以在第一部分中找到孩子相关错误倾向的测试。这里并非全盘的理论讲解,更多的则是让家长可以通过类似于问答卷的测试来找寻相关的答案。通过一些列孩子行为的分析,我们可以为孩子进行相关的行为定位,然后再对阵下药地找寻良方。这样的内容设置,让家长比较便捷而又准确地得到一个准确的孩子心理测试
  •   每个孩子的成长都需要家长的悉心关爱和无穷智慧。希望这本《每天懂点儿孩子心理学》能够把更多的智慧传递到更多的家庭。
  •   作为一个家长,不断的学习是很重要的,在这里,建议大家都看看心理学上的书,对孩子的成长很有帮助,这本书简单实用!值得家长一读
  •   自从接触育儿,书读了几十本,这本书使这些内容都得到了升华,从心理学的角度一下子明白了孩子行为背后的许多为什么.非常感谢作者把这么好的书带给我们!
  •   同样是面对孩子的撒谎行为,有些家长是粗暴的批评,甚至暴打,最后这些孩子变得自卑、敏感,甚至暴力、反叛。
    有些家长是分析孩子为什么会说谎,是自己对孩子要求太严了,逼迫得孩子说谎,还是孩子受到同伴的影响,觉得说谎好玩。如果是前者,就适当给孩子松松绑;如果是后者,就不加理会,淡然处之。很快,这些孩子的说谎行为就消失了。
  •   看了这本《每天懂点孩子心理学》我才真的开始了解孩子。我的孩子从小就是小淘气,总也管不住,没有一天不闯祸。因为淘气,这孩子没少挨训,甚至挨打。但是淘小子还是照旧,真是好了伤疤忘了疼。
    为了让孩子听话点,我买了这本书。看了书之后,我放弃了让孩子听话点的想法。我的孩子天生就是调皮的,那就让他调皮好了,调皮是他认识世界的方法,不让他调皮岂不是不让他认识世界了?与他的健康成长相比,摔坏了几个杯子,打破了几个碗,又有什么关系呢?
    看了《每天懂点孩子心理学》之后,朋友都说我变成智慧妈妈了哈
  •   买下这本书,随手一翻我就入迷了,于是从序言开始认真看起来了,我的孩子五岁了,对教育孩子我正处于迷茫,力不从心的阶段,与作者对比,我很自责和愧疚......
    孩子的爸爸固执,也不爱看类似的育儿书籍,对待孩子一惯的方式就是管教,还随自己的心情,管教方式也粗暴。扪心自问,自己对孩子也不够细心,教养上不注意细节,也是一个不合格的妈妈,因时间、工作等,从来没有去了解孩子真正的心灵感受,我会好好读完成本书,平时多想多做慢慢领悟并灵活运用。
  •   在这一代又一代的教育成长过程中,因家长和学校忽视孩子心灵的成长而导致心理问题又有多少呢!我们这一代,在接受心灵和心理常常被忽略的教育的过程中,其性格、人格,又有多少是完美的、完整的!在这样的现状面前,我们能有多少底气,认为自己能做一个合格的父母、能让孩子成长为心智健全、健康快乐的人呢!所以我们需要不断的学习,才能教育好孩子。
  •   作者还非常贴心的提供了详细的解决方案,针对孩子的每一种问题,都出具了符合孩子心理成长特点的药方,这样的药方必然是有效的、正面的。
  •   书的名字我喜欢,叫《每天懂点孩子心理学》。的确,本书就像一本词典,像是一本儿童心理的百科全书。既然为百科全书,那就绝对不是一朝一夕可以读完的。每天读点,每天学点,每天懂点,这样的安排就很不错。
  •   养育孩子的过程其实也是家长自我成长的过程。“改变总是痛苦的。”所以从每个第一次开始培养孩子合理的行为模式将事半功倍。可惜,“害怕改变的往往是家长自己,希望立见功效所以轻易放弃的也往往是家长自己。
  •   书中作者所阐释的这些心理学理论和应用案例相信也会让我和一样的众多家长们获益匪浅,在今后教养孩子方面更加科学、合理、有效。
  •   在日常生活中,父母之间或与亲戚、朋友有了矛盾,一定要注意处理方式。不要在孩子面前吵架,或大声争论。特别是爱争吵、打架的父母,先要改变自己的行为,以平和的方式解决争执,给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
    孩子犯了错误,不要打骂或体罚孩子。对于孩子错误行为的改正,打骂起不到任何作用,只有通过讲道理,帮助孩子分析自己的行为为什么错了,正确的行为应该是什么,这样才能使孩子获得进步。
    当孩子有不良情绪时,比如,受了小朋友的欺负或老师的不公正批评而生气或委屈时,家长要及时安抚与疏导。父母的爱是最有效的良药
  •   我们可以为孩子进行相关的行为定位,然后再对阵下药地找寻良方。这样的内容设置,让家长比较便捷而又准确地得到一个准确的孩子心理测试。
  •   每个妈妈心目中的宝贝,总是会用尽全力对待。一看到书名,就让我产生共鸣,懂得孩子的心理,就能轻而易举的掌握孩子的行为和潜意识。这样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不必再那么费劲心机也把握不好。买这本书买得真是及时。推荐!
  •   到孩子一定年龄,孩子的权威不再是父母,而是学校的老师,越来越看重来自同学和朋友的评价,这是的孩子有了更多的主见,也似乎有了更多的叛逆,家长该怎样面对才不至于伤到孩子的自己性、保护了他们的主见,同时又能恰当的给予家长的引导?这本书给出了孩子的心理分析和很多实用的方法,还有家长出生顺序可能导致的养育方法的不同给予了心理分析和指导,角度很新!

    这是继《如何说孩子才会听》后,又一本被我们的家长读书会一个章节一个章节,细细分享的精品书!
  •   受益匪浅,只有妈妈弄懂了孩子的心理,才能找得到治服孩子的办法。所以我真幸运,及时看到了这本书,在还没有遇到更棘手的问题时,发现了心理学对于孩子也是同等的重要。我已经把这书力荐给我的闺蜜了。
  •   每天面对孩子总是有很多的快乐并烦恼,快乐的是看着他一天天的成长,烦恼的是年龄的差距带来的认识上的差异,无法沟通、不了解孩子究竟在想什么、不知道该怎样处理生活、学习及交往中的问题,这本书为我展现了孩子的世界,指导我该如何进入他们的世界,怎样和他们交流,怎样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
  •   如何培养孩子,我想更重要的是要了解孩子的心理,理解小孩的行为。这本书,我想,应该能告诉我们这些问题。
  •   这本书是买给姐姐看到,书中以案例的形式分析常见的孩子问题,并分析产生的心理原因,最后给家长相应的意见和建议。总的来说,这本书,实用,易懂,有针对性,很好!
  •   一直以来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产生的困惑,在读完这本书以后,迎刃而解。本书告诉了所有的家长,单纯靠粗暴,机械的管教是无法教育下一代的,书中还对如何在孩子的学习,兴趣方面加以引导,和帮助作了非常详细的描述,作者不愧为是一位在教育学方面颇有心得的优秀教师。读罢本书,感觉茅塞顿开,眼前的路豁然开朗。

    希望有更多的家长可以分享,有益于对我们的下一代的教育。
  •   听从心理学朋友的建议,尊重孩子的心理,所以私下买了好几本关于孩子心理的育儿书籍,看完后觉得还是这本书最钟意我心,从内容的症结分析到实例示范,都很通俗易懂,理论和实践结合的相当好,一目了然。
  •   之前孩子不听话,我从来没有想到过心理这个方面来,总是以大人自身的准则来规范小孩,现在才发现错的一错就是我,孩子的心理本身就脆弱的,可是我还是没有顾及到这个。现在看到了这本书,才猛然发现,我应该彻底改变自己对待孩子的教育方式,尊重孩子的心理行为。我现在对待孩子都是用得书中所写的实例,效果非常不错。
  •   孩子的心理问题现在得到了一部分学者的重视,希望有更多的好书可以让每个家长都懂点孩子的心理,让孩子能快乐的成长。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