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政治学

出版时间:2008-7  出版社:东南大学出版社  作者:杨帆  页数:354  
Tag标签:无  

前言

  从改革开放到今天,中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被人们用各种方式记录和展现着。在城市规划师和建筑师眼中,能够充分表现学科信心和经济富足的,是那些迅速扩张蔓延的城市,是那些日益增多的、体现人类改造自然雄心的构筑物,以及无数充满奇思妙想的建筑。在这一过程中,规划师和建筑师的思想和所掌握的技术,通过一种可见的方式得到了某种程度的表达。他们不仅拥有各种新的思想和新的理念,而且更注重通过自己的空间语言向人们传递着这些思想。  城市规划领域的很多学者专家,即使与各种思潮、社会经济发展乃至全球的政治政策有紧密的联系,也一贯把城市规划看做是一项技术,一项对城市空间和土地利用进行安排的技术。他们乐于通过技术表现自己的观点,却也并不妨碍通过多角度理解和思考城市规划。城市规划与政治的关系,所涉及的政治内涵,城市规划中的政治互动,以及政治知识是否能够成为城市规划理论研究的内容等等问题一直受到怀疑和回避,却是不争的事实。  对城市规划作用和意义的探讨引起了城市规划领域的深刻反思。在我国推进经济体制改革的宏观背景下,城市规划如何才能有效地引导和促进城市的发展,如何才能积极地发挥作用,这些问题促使城市规划学界引进多学科的知识进行交叉研究,并初步建立起针对经济、土地、制度、社会等等课题的基础知识体系。其中,为了解决城市规划的经常性“失效”问题,学者们寻求“另一只手”作用下的解决方案,由此,以市场经济为导向的、适应市场经济运行规律的城市规划学术探讨更是取得了大量的成果。  事实上,城市规划适应并依据经济运行规律的努力,仅仅为城市规划增添了话语权,而未能从根本上解决城市规划精神内核存在的问题。从学科本源和基础来看,为社会公平合理地分配利益和空间资源,始终是城市规划应当坚守的专业核心。城市规划在面对社会经济繁荣背景下个体理性行为的时候,必须要时刻牢记,规范、约束和引导这些趋利行为,以更加关注社会成员的平等权利,才是城市规划更要有所作为的地方。

内容概要

  《城市规划政治学》采用政治学以及由其发展出来的其他相关理论的研究视野,通过对城市规划本身的解释和理解,揭示了城市规划的基本内涵,并建构起城市规划作为社会活动的一般理论框架。全书主要内容包括建立理解城市规划的政治视角、城市规划的政治基础、城市规划过程的政治特征、城市规划政策过程的政治、城市规划行政过程的政治、城市规划中的组织和角色等。

作者简介

  杨帆,男,1968年11月出生于河南省漯河市。  1990年毕业于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城市规划专业,获得学士学位。1990年至1998年,就职于郑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任工程师。1997年获得“河南省城市规划先进工作者”。其问参与主持完成的“郑州市城市总体规划(1995—2010)”、“郑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总体规划(1995—2010)”先后获得原建设部部级优秀设计奖。  1998年重新考入同济大学攻读研究生,先后于2001年获得城市规划专业硕士学位,2006年获得城市规划专业博士学位。2001年至2002年,受同济大学组织部派遣和江西省抚州市委组织部任命,任抚州市政府市长助理。目前为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师。至今已在国内专业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20余篇。

书籍目录

1 绪论1.1 城市规划的理论研究和有效思维1.1.1 理论与实践1.1.2 有效的思维1.1.3 价值与现象1.2 城市规划学科和专业1.2.1 学科1.2.2 专业1.2.3 科学1.2.4 社会科学1.3 城市规划理论研究的“语境”1.3.1 语境的影响1.3.2 语境与理解城市规划1.3.3 语境的建立1.4 建立有效的分析工具——对城市规划的“解构”1.4.1 城市规划的主体1.4.2 城市规划的对象1.4.3 城市规划的过程1.5 问题的提出——政治作为一种分析城市规划的视角1.5.1 理解城市规划政治这一命题1.5.2 如何看待和确定研究视角1.6 章节安排与框架2 建立理解城市规划的政治视角2.1 政治研究的意义2.1.1 政治研究的一般内容2.1.2 政治学的研究方法2.2 对城市规划政治内涵的理解2.2.1 对城市规划政治的一般理解2.2.2 城市规划政治与制度的关系2.3 城市规划中政治实践与专业知识的关系2.3.1 城市规划专业知识与政治的关系模式2.3.2 城市规划中政治实践的合理化小结3 城市规划的政治基础3.1 对城市规划的再认识3.1.1 城市规划3.1.2 城市规划的特性3.2 城市规划政治分析的要素3.2.1 分析要素的解析3.2.2 城市规划政治的层次划分3.3 城市规划合法性的确立3.3.1 城市规划的制度合法性3.3.2 城市规划的政治合法性3.4 城市规划中的公共利益问题3.4.1 城市规划的价值取向3.4.2 公共与公共利益在城市规划中的体现3.4.3 城市规划的价值选择与价值形成3.4.4 城市规划中的公平与公正小结4 城市规划过程的政治特征4.1 作为分析对象的城市规划过程4.1.1 “过程”的理论4.1.2 过程模型4.2 城市规划政治过程的描述4.2.1 分配利益的城市规划政治过程4.2.2 权力互动的城市规划政治过程4.2.3 城市规划“事件”4.3 城市规划过程的政治系统分析4.3.1 政治系统分析基础理论的引入4.3.2 城市规划政治系统分析的模型建立4.3.3 政治系统分析对城市规划过程的适用性4.3.4 城市规划的内部政治与外部政治小结5 城市规划政策过程的政治5.1 政策过程的内涵5.1.1 表现为政策过程的政治5.1.2 政策科学的相关理论5.1.3 政策决策的对错之辨5.2 城市规划的政策过程5.2.1 城市规划政策的特点5.2.2 城市规划政策阶段的划分5.2.3 城市规划的政策过程模式5.3 城市规划政治中的政策技巧5.3.1 城市规划中政策分析的运用5.3.2 城市规划政策行为中的谋略小结6 城市规划行政过程的政治6.1 城市规划政策的执行过程6.1.1 城市规划政策执行的研究途径6.1.2 城市规划行政对政策的影响6.2 城市规划公共行政与政治6.2.1 了解公共行政理论6.2.2 公共行政中的公共性6.2.3 城市规划公共行政与政治6.2.4 城市规划公共行政过程6.3 走向治理模式的城市规划公共行政6.3.1 治理的基础理论6.3.2 作为治理的城市规划公共行政6.3.3 城市规划公共行政中的公众参与小结7 城市规划中的组织和角色7.1 城市规划中组织的基本构成7.1.1 以公共为取向的城市规划“政治参与”7.1.2 城市规划中的组织类型7.2 城市规划中的公共行政组织7.2.1 用于分析规划行政组织的公共行政组织理论7.2.2 城市规划新公共行政组织7.3 城市规划的参与者及角色认知7.3.1 城市规划政治过程中的集体参与者7.3.2 城市规划政治过程中的个体参与者7.3.3 城市规划职业化小结8 结束语8.1 如何理解城市规划政治这一命题8.2 政治语境下对城市规划的认识8.3 城市规划政治命题的主要研究内容8.3.1 城市规划合法性和价值体系的政治基础8.3.2 城市规划过程的政治形式和政治技巧8.3.3 城市规划参与组织和个体的政治关系8.4 城市规划理论与实践在政治层面的统一8.4.1 政治知识对城市规划理论研究的影响8.4.2 政治知识对城市规划制度建构的影响8.4.3 政治对城市规划组织和个体行为的影响8.5 有可能继续开展的研究术语表参考文献附录附录1 分析城市规划政策过程的工具和方法附录2 城市规划行政体制改革的借鉴——公共治理模式后记

章节摘录

  1 绪论  1.3 城市规划理论研究的“语境”  1.3.1 语境的影响  对事物的判断往往受既有认识的影响,有时候这些经验或者以往接受的灌输甚至决定了我们的思维方式和思维方向。要想针对城市规划做出独特的分析研究,需要有确定的信念作为依据,而“搜寻这样的信念应该拥有的证据是艰难的,因此我们很容易养成一种习惯,接受一些可以免除我们思考之劳的简明的论断”,而这样做恰恰陷入了一种“罐头思维”模式中。  城市规划的语言环境中有很多富有感情的语言,这种语言有可能成为有效思维不可克服的障碍。不是说这些语言不够精练,而是这些语言容易引起“感情态度”,是一种明显的暗示,以使所要表达的情况产生扭曲,“离开具体环境,我们很难断定这些词语的使用是否出于扭曲了的思维。使用带感情的语言的危险在于它有消除我们的批评能力的倾向”。比如“向权力讲述真理”这一论断,实际上可能是在某种具体环境下所言,并不适合作为规划师们共同的职业态度,因为,它经不起严格的推敲,并隐含着几个值得怀疑的假定:其一,权力似乎总是不讲真理的;其二,真理只为权力的相对方所掌握,而权力一旦接受了真理也就丧失了权力等等。所有这些格言式的论断,如果不与具体语境相结合,那么对理论研究无疑是有害的。“要把一个概括的论断应用到一个具体的事情上,往往需要对它适用的范围做出明显的限制。如果这样的限制是必要的,原来的概括论断也就不得不放弃了”。因此,理论研究中应当适当放弃一些已有的定论,或者至少对这些结论持有一种怀疑的态度。

编辑推荐

  《城市规划政治学》是关于研究“城市规划政治学”的教学用书,书中采用政治学以及由其发展出来的其他相关理论的研究视野,通过对城市规划本身的解释和理解,揭示了城市规划的基本内涵,并建构起城市规划作为社会活动的一般理论框架。 《城市规划政治学》可供城市规划专业师生学习,也可供城市规划管理人员、城市建设人员阅读借鉴。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城市规划政治学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