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代美术二十讲

出版时间:2008-8  出版社:东南大学出版社  作者:何卫平  页数:150  
Tag标签:无  

前言

西风东渐,鼓荡扬帆。回过头看,从1976年以后,中国美术也在拨乱反正的过程中逐渐复苏,以思想解放为标志的文艺复苏,使大批青年艺术家开始摆脱意识形态的压力,走向独立自由的艺术创作空间。虽然受到了某些误解甚至打击,但是中国的美术家们结合社会文化的变革,寻找艺术自律,探索艺术形式,张扬个人意志的历史。他们东寻西找,不畏艰险,前赴后继,勇于探索,使中国艺术迅速地回归于国际文化多元开放的秩序中,谱写着一部中国当代的美术史。对于这段当代史,引发了许多学者的研究兴趣,并出现了多部研究专著。但是对青年学生作为普及介绍的著述还不多见。何卫平同志历经数年的努力,收集了大量的当代艺术史料,在授课之余,整理编撰了《中国当代美术二十讲》,使人眼前一亮,阅读回味之余,对于理解中国当代美术之路,有着积极的启发与思考。中国当代美术从“星星画派”肇始,伴随着《泼水节——生命的颂歌》、《父亲》等当代艺术作品的出现,几乎是在诸多争论中一步步地走出重围,形成了中国当代美术的景观。而中国美术家们在反思和讨论中探讨着美术的基本规律,如在伤痕美术、人体艺术、形式美、油I田j民族化、现代派艺术、中国画“穷途末路”等大量的问题争论中,获得了实质性的飞跃和进步。1985年开始的青年美术运动,自发地在接受西方现代主义过程中,以反传统的宗旨,引发了一种思潮式的全国青年美术活动,简称“85美术思潮”,青年美术家在1986年相继发动了一系列美术文化性质的行为艺术。他们走向街头、公园、校园、田野,以涂抹、焚毁的形式宣告文化的叛逆与新生。从1988年开始,中国美术出现了分流多变的现象,除了传统形态而不乏新意的“新文人画”、“新水墨画”、“新学院派”以外,现代性形态的各种前卫艺术也出现了此起彼伏的发展和浪潮,并以“89现代艺术大展”为阶段性的总结,而构成了有中国特色的现代主义作品。随后的新生代、装置艺术、政治波普与玩世主义、行为艺术、女性艺术、摄影与图像、卡通艺术,并伴随着艺术展览、艺术社区、群落现象及理论争鸣,呈现出繁华浮躁的世相。但是对于中国社会的进步来讲,却是一种千载难逢的变化机遇。

内容概要

中国美术以当代的“名义”进入大众的视野,仅仅是近三十年的事情,它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步伐,从单一到多元,从模仿到探索,其中充满了艰辛与坎坷,也逐渐得到社会的接受与认可。回顾这一段历史,如同回顾一代人成长的全过程。    《中国当代美术二十讲》通过较为系统的线索梳理,以专题形式介绍并回顾了这一段发人深思的历史及相关事件、人物、作品。书中选收中国当代美术200余幅典型作品及部分相关文献图片,采用“图说”叙事方式,从作品艺术家、社会文化等因素出发,分析了改革开放后全球化过程中当代美术的中国形态,并积极探讨了这一形态的背景及意义。对于新材料的引用、相关学科的参照、前沿信息的采集也都是本书所努力展示的方面。借此推进读者对不同文化艺术形态的比较与多元价值趋向的理解。

书籍目录

第一讲 凡是!凡是!——“后文革"美术及其特征 一 “文革”的弥留 二 漫画运动 三 “你办事,我放心”第二讲 告诉你吧!世界,我不相信——“星星”画派始末 一 “星星”美展 二 从街头走向殿堂第三讲 为什么我常含泪水——“伤痕”美术 一 《枫》的波澜 二 “伤痕”风云录 三 四川美院现象第四讲 人文式关怀——乡土主义绘画 一 乡土主义绘画 二 超越乡土第五讲 诚实的存在——写实主义及官方美术 一 写实的历程 二 新古典主义风格 三 官方美术现象第六讲  向理想进军——“八五”美术运动 一 运动的发起 二 青年艺术家团体 三 尾声与回顾第七讲  出新意于法度之中——中国画的当代发展与延续 一 中国画的近代之路 二 中国画语言的当代探索第八讲  笔墨当随时代——新文人画艺术 一 文人绘画 二 新文人画来龙去脉 三 新文人画风第九讲  向国际致敬——从中国画大讨论到实验水墨 一 中国画大讨论 二 实验的可能 三 实验水墨第十讲  生活高于艺术——新生代艺术第十一讲  专业操作,切勿模仿——观念艺术的装置方式 一 观念艺术的定义与定位 二 装置艺术第十二讲  中国式制造——政治波普与玩世主义 一 波普与流行文化 二 政治波普 三 玩世主义第十三讲 从“美人摇扇”到“苦肉计”——行为艺术及其方式 一 行为的发生 二 行为的方式第十四讲 拒绝理论,以免打扰下一代——期刊及理论 一 报刊风云 二 理论的缺憾——作为学术链的近三十年美术理论评述第十五讲 辐射的平台——艺术展览的当代发展 一  双(三)年展 二 专题展览 三 “现代艺术大展”与“广州双年展”第十六讲 将自己逐出天堂——艺术社区及群落现象 一 到画家村去 二 集体逃逸第十七讲 艺术无性别——女性艺术 一 女人与画史 ……第十八讲 中式广告与暴发户情结——艳俗艺术第十九讲 观念艺术的科技呈现——摄影与图像艺术第二十讲 哈利•波特现象——从卡通一代到艺术娱乐附录 中国当代美术大事记(1997-2008)后记

章节摘录

插图:

后记

今春四月,转经昆明,遂独自搭车前去“创库”。待报了地名,的哥问:是去酒吧?我稍迟疑,转即应了“是”,于是一路顺畅。言谈中他们并不知艺术社区等称呼,倘若告知以类似名称,的哥必答:昆明无此地矣!这不禁使我想起了王家卫执导的电影《东邪西毒》与《东成西就》,后者是作为前者的“供养人”和草稿而存在的,而前者却因了后者而存活,知道后者的人却远多于前者。艺术与商业、娱乐有着本质上的对立和形式上的依存关系。具有“后现代”意识倾向的电影在当时缺乏后现代土壤的国度里是极为孤独的,当代艺术在中国所面临的困境几近于此。外在的光环蒙蔽并误导了当代艺术本身的价值意义,商业、金钱、地位、政治无不影响到艺术规律本身,中国当代艺术似乎更擅长于不假思索地将错就错,慵懒的特征同一个民族的心理息息相关,也同其历史和教育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中国自有外族入侵以后,以汉民族为代表的国人就满足于“天下惟庸人无咎无誉”的观望心理,或以庸人为幸,或以此为耻,自甘堕落与愤世嫉俗成为两种扭曲的极端结果。这种性格的形成在对现实积极回应的同时夹杂着一种隔岸观火式的幸灾乐祸。明代用于儿童启蒙的《幼学琼林》里有段通过视觉和心理双重模式对人的判断方法——“簪缨缙绅,仕宦之称;章甫缝掖,儒者之服。布衣即白丁之谓,青衿乃生员之称。葛屦履霜,诮俭啬之过甚;绿衣黄里,讥贵贱之失伦。”这些看似简单的认识包含着一个约定俗成的视觉和心理经验,而这种判断的复杂性在于它所依托的时代特征具有极大的局限。或许,正是有了这种以不变应万变的视觉经验模式和类似教材的大量出现,才导致了中国绘画在明清时期创造性地下降和模式滥觞。然而,种种的认识都远不如波伊斯所说的“人人都是艺术家”来得彻底,人即艺术。北京大学朱青生教授从这句话衍生出“人人都不是艺术家”的中式论断。这一系列咬文嚼字的结果将中国当代艺术推向了不知所云后的信口雌黄和无所适从下的无所不从。提及当代,眼前总会闪烁五彩斑斓的幻影,亦时有沧海桑田般的感慨,历史的演绎变迁因其过程的延续作用,昨日之于今日之结果即可称之为史。就当代艺术而言,因其缺乏必要的继承与集成作用,对作为艺术生发过程的盲目肯定和对作为结果的草率否定往往成为当代艺术最大的弊病,而介乎当代与艺术之间的史学意识全然是被悬置的空洞的概念了。历史的编撰者们总会有意无意地回避当代话题,西方如此,东方如是。清代有文人黄易诗日“左壁观图,右壁观史,有酒学仙,无酒学佛”,代表了当时文人共同的心声,时人对当代的回避昭然若揭。

编辑推荐

《中国当代美术二十讲》由何卫平编写。作为社会思潮的中国当代美术,从英雄颂歌走向平凡世界是对现实社会的积极回应。而商业的介入和国际主义标准的操纵,金钱和权力成为它无法摆脱的累赘;作为文化承载,当代美术对传统的冷眼旁观实际是给自己贴上了忤逆的标签,传统的消解过程恰将其推向“爹死娘嫁人”的悲凉境地,从“后娘主义”到重新洗牌成为无奈中的必然。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中国当代美术二十讲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2条)

 
 

  •   梳理类型的书 还不错 可以看看
  •   对学艺术的朋友来说 想当适用
  •   货到的很快,印刷很好内容也不错!
  •   不知道你们的书到底是怎么保存的~价格也没便宜到哪里,而且书都不像是新书~
  •   只是教科书
  •   封面把人骗了,内页质量查,图片颜色偏色,印刷不行。书封面刮花、蹭脏很严重!极为失望的一次购物!我要退货!
  •   书怎么弄得那么旧呢???还有快递太慢了 等了那么多天
  •   很基础,好懂,实用···················
  •   此书印刷纸张非常低劣,基本上达到了两面透的效果。排版混乱,图片模糊(这样低劣的纸张,能不模糊吗?!)且安排豪无章法,价钱还这么贵,同等价位,建议考虑其他选择
  •   内容还好,就是纸张质量也太寒酸了吧,感觉像家里面我父亲收藏的上世纪7 80年代的老书~~~~~难道是印刷社资金不足?????
  •   纸质很好,值得购买!内容丰富,不失趣味!
  •   这是很好的一本书.著者比较客观的,广泛的评介了中国当代美术作品的状况,难能可贵.就是印制质量差了一点.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