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与重构

出版时间:2009-8  出版社:东南大学出版社  作者:雷振东  页数:185  
Tag标签:无  

前言

  陕西关中八百里秦川,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文明的农耕社会地理空间。这片厚实的黄土地,滋养了祖祖辈辈的关中人,也塑造了他们悠缓、厚重、守本、外直、内涵的性格特征。这些性格特征,经过数千年光阴的沉淀和社会演变的洗礼,谱写了关中乡村聚落风土文化的本底,培育了关中传统乡村聚落形态结构的原型,也给我们留下了一笔独具特色的地域性历史文化遗产资源。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城市化与现代化的迅猛)中击下,关中乡村聚落从经济基础、社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到空间形态都急速地步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转型时代。80年代,由于乡村人口绝对增长和家庭人口结构分化,首先引发了宅院建筑的数量膨胀,这是一个被动适应的扩张过程。由此传统乡村聚落缓慢的发展节奏被彻底改变,客观上造成了聚落空间形态各个层面的异化现象。90年代,随着乡村家庭经济条件的好转以及城市化引发的乡村社会意识、居住观念和生活方式的变化,关中聚落展开了一次寻求质变的转化过程,乡村聚落封闭的格局被打破,内在的秩序被改变。2000年以后,乡村社会化程度提高,家庭经济收入结构趋向多元化,关中乡村聚落明显受到城市或乡村群落发展的影响,从社会、经济到空间形态结构出现了明显的异动,传统聚落形态结构趋于解体。总体来看,关中乡村聚落的初期转型,从数量膨胀到形态异化,从质变扭曲到结构解体,都兼容合理与不合理,代表进步也充满危机。  关中乡村聚落转型的轨迹和面临的问题,与中国其他地区的乡村聚落有共性的一面,也凸显着自己的特点。其一,关中乡村聚落栖息着较其他地区更为古老的历史遗产和更为厚重的风土文化资源,保护与发扬地域文化成为其转型所肩负的重大责任与义务;其二,关中属经济欠发达地区,乡村以农业经济为主体,集体经济落后,外部投入缺乏,乡村聚落转型仍然表现出以家庭个体为单元的“自下而上”的演变模式,“快速的自下而上突变”成为其特征;其三,当前的关中乡村人只是初识城市文明与现代文明的表象,并不了解它们的本质,更不具备直接引入城市现代文明的经济条件;其四,关中地区不仅有历史久远的合院房居建筑形式,更是大量聚集了地坑式窑洞、靠山式窑洞和独立式窑洞三种黄土地特殊地域性建筑形式,其转型面临着比其他地区村落转型更复杂的问题和挑战。  关中乡村聚落转型是一个复杂的矛盾运动过程,是一个文化层次较低、经济落后、各自为政的社会群体自发更新过程,是一个研究荒芜、技术支撑缺失领域的自在发展过程,城市规划与建筑学科在乡村聚落转型领域的深入系统研究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内容概要

随着中国乡村城市化与现代化的迅猛发展,乡村聚落快速地步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转型期。由量变集聚到质变转化,乡村聚落各个层面旧有的形态结构逐步开始解体,而重构的形态结构却兼容合理与不合理,代表进步也充满了危机,其中诸多的环境矛盾问题俨然已经成为束缚其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障碍。    本书立足中国乡村社会、经济与环境转型的视角,运用整合与重构的系统方法论思想,针对关中乡村聚落城市化与现代化进程中所凸现的一系列空间形态结构异化现象进行剖析,揭示经济欠发达地区乡村聚落由传统型向现代型演变的问题、本质和规律,明晰其可持续发展的适宜方向、对策和途径,并实践性地探讨了灵泉村传统聚落有机更新的适宜性模式。    本书可供城乡规划、村镇建筑设计、村镇建设研究和管理人员阅读,亦可供城市规划及其相关专业教师和学生学习参考。

书籍目录

1  导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与探索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2.3  本研究的视角  1.3  本研究的基本理论依据    1.3.1  人类聚居学    1.3.2  原型批评理论的启示    1.3.3  人居环境有机更新理论    1.3.4  社会学关于社会变迁、发展与转型的理论思想  1.4  几个基本概念    1.4.1  聚落、乡村聚落、扩大乡村聚落    1.4.2  空心村、乡村聚落空废化    1.4.3  整合与重构  1.5  主要研究地域的基本概况    1.5.1  关中地区自然地理概况    1.5.2  关中地区社会经济概况  1.6  主要研究内容  1.7  研究方法  1.8  基础调查研究概况2  关中乡土建筑的原型、现型与转型  2.1  关中地区传统乡土建筑的原型    2.1.1  关中传统四合院民居建筑原型    2.1.2  关中传统窑居建筑原型  2.2  关中地区乡土建筑的现型    2.2.1  房居宅院建筑实态调研    2.2.2  窑居建筑实态调研  2.3  关中地区乡土建筑的转型分析    2.3.1  传统地域建筑原型的遗逝    2.3.2  传统地域建筑文化特色的衰落与新文化的浅根性    2.3.3  乡土建筑空间功能构成的转型  2.4  小结3  关中乡村聚落形态结构转型的现实与问题  3.1  关中乡村聚落形态结构的现实    3.1.1  房居村落    3.1.2  独立式窑居村落    3.1.3  地坑式窑居村落    3.1.4  靠山式窑居村落    3.1.5  矛盾与问题  3.2  乡村聚落空废化概念及量化分析指标    3.2.1  聚落转型中的空废现象概述    3.2.2  聚落空废问题研究的意义    3.2.3  聚落空废化概念的提出    3.2.4  聚落空废化量化分析的基本指标  3.3  关中乡村聚落空废化现象分类分析    3.3.1  “空心村”现象    3.3.2  农业生产设施用地的空废现象    3.3.3  “苹果家园”式空废化    3.3.4  乡镇住区公建用地的空废化    3.3.5  宅院“空废化”现象  3.4  基层邻里单元公共空间环境及邻里社会构成——以窑居聚落为例    3.4.1  空间形态特征    3.4.2  现状功能构成    3.4.3  公共空间环境品质    3.4.4  邻里公用设施配置的现实    3.4.5  社会阶层的“邻里类聚化”现象  3.5  关中乡村聚落群空间结构的内在异动    3.5.1  当前关中村镇体系发展的现实与矛盾    3.5.2  乡村聚落群空间结构内在异动的现象    3.5.3  乡村聚落群空间结构内在异动的动因和特征  3.6  小结4  关中乡村聚落形态结构转型的动因  4.1  乡村聚落形态结构转型的空间演进模式    4.1.1  家庭的分裂与演变    4.1.2  宅院的分裂与迁移    4.1.3  邻里的演变    4.1.4  聚落整体形态结构的演变  4.2  乡村聚落形态结构转型的历史溯源    4.2.1  人民公社化以前(1956年以前)    4.2.2  人民公社化时期(1957年至1980年)    4.2.3  农村经济社会改革初期(1981年至1986年)    4.2.4  农村经济社会改革深化时期(1987年至1996年)    4.2.5  农村社会经济的转型期(1996年至今)    4.2.6  汇总认识  4.3  乡村聚落形态结构转型的外部动因要素    4.3.1  外部经济因素    4.3.2  外部社会因素    4.3.3  外部环境因素  4.4  乡村聚落形态结构转型的内部动因要素    4.4.1  内部社会因素    4.4.2  内部经济因素    4.4.3  内部环境因素    4.4.4  乡村宅院演变的自在特征  4.5  小结5  关中乡村聚落空废化形态重构对策  5.1  关中乡村聚落形态重构的基本原则    5.1.1  确立以资源保护和资源良性利用为中心的乡村环境发展战略    5.1.2  整合的思想与高效的目标    5.1.3  环境调控立足适宜性原则    5.1.4  基于社会-经济-环境互动作用的原则    5.1.5  乡村聚落空废化形态重构对策框架表  5.2  关中乡村村镇体系的重构    5.2.1  村镇体系重构的指导思想    5.2.2  村镇体系良性重构的对策  5.3  乡村聚落空废化形态重构的社会经济调控对策    5.3.1  促进住区社会化发展    5.3.2  合理引导人口流动,转化住区环境矛盾    5.3.3  促进农业生产的集约化和现代化    5.3.4  促进“公司+农户”模式的推广    5.3.5  利用经济调控方法,推进窑居住区空废土地转型    5.3.6  庭院种植经济    5.3.7  调整乡村建设政策  5.4  乡村聚落空废化形态重构的规划调控对策    5.4.1  乡村住区规划内容的拓展    5.4.2  乡村规划方法的适应性调整    5.4.3  空废土地的回收与利用    5.4.4  针对过境交通线效应的规划调控对策  5.5  宅院空间形态整合与重构方案——以独立式窑居为例    5.5.1  独立式窑居宅院空间重构模式思想框架    5.5.2  独立式窑居宅院空间功能构成模式    5.5.3  新型独立式窑居宅院空间形态模式方案示例  5.6  小结6  关中乡村聚落转型的理论反思  6.1  理论反思的基本出发点    6.1.1  技术与需求的背离    6.1.2  技术在乡村中的尴尬与无奈    6.1.3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6.1.4  城乡二元不平衡性与互补性的启示  6.2  乡村聚落形态结构演变规律及其应用    6.2.1  聚落形态结构演变的同化现象    6.2.2  聚落形态场概念及其思想    6.2.3  模式效应与无为设计  6.3  整合与重构——乡村聚落转型方法论    6.3.1  整合与重构方法论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6.3.2  乡村聚落整合与重构方法论    6.3.3  基于扩大乡村聚落概念的乡镇规划  6.4  乡村地区建筑学思想    6.4.1  大环境决定观    6.4.2  乡村地区建筑原型的现代启示    6.4.3  乡村地区建筑的生成生长机制与基本原理  6.5  小结7  灵泉村传统聚落整合与重构实践探索  7.1  走进灵泉村    7.1.1  历史、自然与社会经济    7.1.2  环境现状    7.1.3  矛盾与问题  7.2  把握灵泉村    7.2.1  思想理念    7.2.2  发展目标    7.2.3  研究框架    7.2.4  方法与步骤  7.3  重构灵泉村    7.3.1  村域重构    7.3.2  老村重构    7.3.3  老村公共生活空间形态重构  7.4  手术灵泉老村    7.4.1  院落改造    7.4.2  入口空间    7.4.3  前巷南侧建筑群    7.4.4  前巷北侧建筑群    7.4.5  中心地段    7.4.6  涝池景园组织    7.4.7  戏楼、马王庙意向复原    7.4.8  老村北部的外环境及其他  7.5  畅想灵泉新邻里单元模式    7.5.1  新邻里单元模式建构原则    7.5.2  模式一    7.5.3  模式二  7.6  规划研究图解8  结语  8.1  研究的主要结论  8.2  研究的主要创新点  8.3  研究的待深化与待拓展空间图表目录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2.1 关中地区传统乡土建筑的原型  关中地区地处秦岭山地的北侧,北届“北山”,东起潼关,西至宝鸡,东西长360公里,历代称谓800里秦川,东宽西窄,地势平坦,海拔322~600米。渭河横贯中部,渭河以南平原地区的居民,以木构架、土坯墙、夯土墙、砖墙为主要材料的单层坡屋顶建筑为主。在台塬断续分布处,也有少量生土窑洞民居。渭河北岸二阶台地的后缘,分布着东西延伸的黄土台塬,即渭北台塬。黄土台塬黄土层厚由十多米至百余米,塬面广阔,一般海拔为460~850米。塬上的一般民居与塬下基本相同,但在平原与台塬接壤处,台塬拔地而起,由于黄土质地坚硬,平原与塬地几成90度而不坍塌,多数居民就在向阳的塬壁上开挖窑洞;有的因地就势,背靠塬壁把生土窑洞与石砌窑洞或房居民居组合成院落。  关中地区的年平均气温为12~13摄氏度,属暖温带。四季分明,冬夏较长,春秋气温升急骤,夏有伏旱,秋多连阴雨。从潼关到宝鸡其温差无几,温差主要在南高北低。年降雨604毫米,无霜期207天,雨量集中在7~9月份。房居民居建筑的坡屋面形式以硬山居多,瓦屋面只做仰瓦,平面布局与构架举折与北京民居类同①。由于夏季酷暑,所以较多的宅院在平面布局上采用南北狭长的内庭院,使内庭处在阴影区内,以求夏季比较阴凉。  2.1.1 关中传统四合院民居建筑原型  中国最早、最完整的四合院就是陕西关中岐山凤雏村西周建筑遗址,它是一座相当严整的四合院建筑,由二进院落组成。作为文化定型时期的四合院模式,对陕西关中地区传统民居的产生和演进具有广泛的影响。  关中地区的渭北台塬盛产煤炭,烧制砖瓦方便且成本较低,其合院式民居建筑的发展水平从普遍意义上高于关中平原(西安民居作为大城市的特殊性除外),两地相比,就传统居住观念和传统建房习俗上也是如此。  合院式传统民居作为关中地区居住的主要建筑类型之一,其早期均强调合院形式。随着家庭人口的增加和经济收入的变化,逐步分化为传统经济适用型合院和传统“豪华”型合院。前者多分布于乡村经济欠发达的村落,以自由布局为特点,有以上房和院墙围合的一合院,也有上房和厢房围合的二合院、三合院;后者多分布于经济条件相对较好的村落,强调合院中程式化的布局模式,多为四合院形式,受宗法制度等文化因素的影响。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整合与重构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条)

 
 

  •   非常好!有思想有内容,在这个浮躁的社会里,这书显得踏实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