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牛津大学听讲座

出版时间:2009-10  出版社:东南大学  作者:陈义海  页数:263  
Tag标签:无  

前言

  随着中英之间交往的日益增多,中国人到英国去学习、考察、旅行的机会越来越多,愿望也越发强烈;相应地,中国人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希望更多地了解英国。20世纪80年代中国推行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以来,中国人对世界的了解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深刻、全面,而英国——在一定程度上也是由于语言的缘故——是我们了解得最多的国家之一。然而,就是这个我们自以为“了解得最多的国家”,对于很多人来说,它仍然显得很神秘;或者说,我们越是去了解它,它反而越是显得神秘。  在地理大发现之后,西方世界开始了几乎是全球性的冒险性质的或商业性质的探险,先是西班牙人、葡萄牙人,再有荷兰人、挪威人,再有英国人、法国人,他们把好奇的、掠夺的、征服的触角伸向各大洲,包括远在东北亚的中国。学术界一直在探讨一个问题:为什么是西方首先寻找东方而来,而不是东方寻找西方而去?这不是我要在这里研究的问题,暂且存而不论,但至少有一点可以肯定,在当时,西方对中国的了解远胜于东方对西方的了解。可是,在21世纪的今天,我们可以说,中国对西方的了解逐渐比西方对中国的了解要深入得多,至少在中国的知识分子阶层是这样。恐怕正是因为我们对西方的了解日渐深入,我们便希望了解得更多、更深入、更详细、更全面、更彻底,既希望有教科书式的了解,又希望能了解到教科书上没有的东西;换言之,既希望看到其骨架,又希望深入至血肉。至于前者,我们可以从很多常规渠道的资讯获得,而后者则因太散漫而无从着手。

内容概要

  20世纪80年代中国推行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以来,中国人对世界的了解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深刻、全面,而英国——在一定程度上也是由于语言的缘故——是我们了解得最多的国家之一。然而,就是这个我们自以为“了解得最多的国家”,对于很多人来说,它仍然显得很神秘;或者说,我们越是去了解它,它反而越是显得神秘。  在地理大发现之后,西方世界开始了几乎是全球性的冒险性质的或商业性质的探险,先是西班牙人、葡萄牙人,再有荷兰人、挪威人,再有英国人、法国人,他们把好奇的、掠夺的、征服的触角伸向各大洲,包括远在东北亚的中国。学术界一直在探讨一个问题:为什么是西方首先寻找东方而来,而不是东方寻找西方而去?这不是我要在这里研究的问题,暂且存而不论,但至少有一点可以肯定,在当时,西方对中国的了解远胜于东方对西方的了解。

作者简介

  义海,本名陈义海,江苏东台人,比较文学博士(博士后)、教授。先后就读、工作于盐城师范学院、西南师范大学、苏州大学、上海师范大学、英国沃里克大学、扬州大学等高校。20世纪80年代初与文学结下不解之缘,专心于新诗创作、文学翻译、文学教学、文学(文化)研究。  近20年来,坚持用中、英两种文字从事文学创作,在海内外发表中文诗歌600余首;其第一本个人英文诗歌集Song of Simone and Seven Sad Songs于2005年在英国出版。先后获得英国沃里克大学40周年校庆英文诗歌竞赛第二名、英国领事馆英文诗歌竞赛第一名。同时,他还翻译出版了大量的外国诗歌及西方古典名著,先后翻译出版过葡萄牙、美国、英国等国诗歌,以及《傲慢与偏见》、《鲁滨逊飘流记》、《苔丝》等世界名著。  作为学者,他主要致力于中外文学文化关系研究和教学,特别在基督教与儒家文化研究领域成果丰硕,在国内外发表成果多种。主要学术专著有《明清之际:异质文化交流的一种范式》(2007)等。系江苏省高等学校优秀青年骨干教师,江苏省高校中青年学术带头人。

书籍目录

文化与自然的英国(代序)第一辑 跨文化的红烧鱼古老的英格兰英国人也迷信有政治头脑的狐狸情感与理智——记我在英国的第一个房东考文垂郊外的除夕夜她总是那么任性——英国的天气喝咖啡去跨文化的吸烟跨文化的红烧鱼第二辑 剑桥有桥剑桥有桥学术的古堡——牛津印象在牛津大学听讲座——一次学术的风雪之旅这里曾是徐志摩寻梦的地方大英博物馆到处都是莎士比亚我们忽然有了优势让学术变得有滋有味叹息桥边说叹息数学桥里的数学小城书香——英国小镇Hay-on-Wye轻轻的,他又来了——徐志摩诗碑在剑桥安放第三辑 我的爱人像一朵红红的玫瑰我的爱人像一朵红红的玫瑰——又想起苏格兰的彭斯尼斯湖与尼斯湖水怪苏格兰与荆棘花穿裙子的男人们——又想起苏格兰的彭斯舅敢的心——走在华莱士流过血的土地上爱丁堡的故事司各特纪念碑的秘密华滋华斯的湖区第四辑 维多利亚广场上的一个瞬间托上帝的福一件小事我请客,你买单别跑,留下买路钱来自大地并归于大地维多利亚广场上的一个瞬间瞬间与细节给当地人帮个小忙不仅仅是贺卡机缘——手机卡的故事远“足”吾民——英国的中国学生群落在英国坐火车穷人自有穷人的福——与伦敦大爆炸擦肩而过第五辑 英语密林里的汉语写作在英国朗诵诗歌在英国获诗歌奖在英国听讲座英语密林中的汉语写作在英格兰的冬夜读《论语》培根&荀子茶之东西酒之东西狗之东西水仙之恋——水仙之东西英国花园英国精神英国的城堡英国的自然英国的炉边文化台球之“冰”与足球之“火”——从两种运动看英国人的性格当我站在东西半球之间——在格林威治天文台她骑着马赤身裸体地穿过了市区那些枪里的确装了子弹——在希思罗机场的意识流人走茶未凉(代后记)

章节摘录

  一天早晨,我从睡梦中醒来,推开窗户,不禁大喊一声:“好天气!”只见蓝天一碧如洗,在英国看到这么好的天气,真得感动得流下眼泪。然而,等我洗完脸刷完牙回到窗前时:天哪!碧蓝的天空早被乌云盖遍,满天的灰色则会令人伤心得流泪。  今天早上出门时,同住一屋的Fareed对我说:“陈,当心,今天下午要下雪。”其实,夜里我听收音机时就知道了。对于英国的天气,你不可以不在意,又不可以太在意。在来这里之前,我对英国的天气其实是有防备的;比如,买衣服尽量买用防雨布做的,买伞要买结实的,另外还买了许多简易雨衣。但到了这儿之后,这些东西似乎都没有怎么派上用场,我带来的那把伞到今天还没有“开张”呢;因为,好天气时总觉得可以侥幸一下不带伞;坏天气时,等你上路,雨也就停了。再者,英国即使下雨,也很难把你淋透;尤其是在冬天,它的雨总处于似下非下之间,它总是那样若有若无;细细的雨丝,令你很难辨清那是雨还是雾。在这晴和雨界限难分的国度,屋顶和地面好像从来没有干爽过;你很难见到发白的路面,小路上总有一层绿绿的青苔。所以,英国完美的自然,是大大得益于这“糟糕”的天气:只需种植,无需浇灌。  英国的雨的确离人间很近,因为它的云总是那么低,那么沉。这里的云比哪里的都更匆忙,它们好像有执行不完的使命,但它们从来都是“打一枪换一个地方”;它们是世界上最好的“游击队员”。它们神出鬼没,声东击西,让搞气象的伤透了心;它们总是会在不该出现的地方出现,令气象员们名誉扫地。  可以这么认为,在英国最没出息的该是搞天气预报的。很多英国人说:“与其相信天气预报,不如自己掷硬币。”当然,天气预报也有比较准的时候;不过在我看来,预报准确了,倒是有点奇怪:居然被说中了!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在牛津大学听讲座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