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庄词汇释别解

出版时间:2009-10  出版社: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  作者:周世伟  页数:280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文库:韦庄词汇释别解》的研究是“知人论世”的,也就是说,是结合韦庄的个人遭际和当时的时代风云的,不是一般地泛泛而谈、人云亦云。比如,他就觉得韦庄的那些“花间艳冶”之词实际上是一种真正的“伪装”,是他身在西蜀而眷恋故唐的矛盾心态的艺术表达(《韦庄“艳制”词别解》)。他还对有关文献资料对韦庄入蜀情形的记载进行了比较、辨析,认为韦庄始终是忠心于唐王朝的,他的仕蜀乃是情非得已(《韦庄入川仕蜀考辨》)。也正是这样的背景,使得韦庄的文学创作在意象选择、情感抒发、艺术表达等方面都存在矛盾性,也就是所谓“深情苦调”“托为绮词”(《画堂金灯,盈盈老泪——试论韦庄词情感实质与艺术表达的矛盾性》)。世伟的这些论述首先是独到的,然后是有史实依据的、可靠的。尤其是他基于笺注和汇评而对韦词的“别解”,既是对传统认知的辨证,也是对古代作品审美实质的回归。这种富有创新精神的审读是值得提倡的。

书籍目录

韦庄词汇释别解上卷 汇释浣溪沙(清晓妆成寒食天)浣溪沙(欲上秋千四体慵)浣溪沙(惆怅梦余山月斜)浣溪沙(绿树藏莺莺正啼)浣溪沙(夜夜相思更漏残)菩萨蛮(红楼别夜堪惆怅)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菩萨蛮(如今却忆江南乐)菩萨蛮(劝君今夜须沉醉)菩萨蛮(洛阳城里春光好)归国遥(春欲暮)归国遥(金翡翠)归国遥(春欲晚)应天长(绿槐阴里黄莺语)应天长(别来半岁音书绝)荷叶杯(绝代佳人难得)荷叶杯(记得那年花下)清平乐(春愁南陌)清平乐(野花芳草)清平乐(何处游女)清平乐(莺啼残月)清平乐(绿杨春雨)清平乐(琐窗春暮)望远行(欲别无言倚画屏)谒金门(春漏促)谒金门(空相忆)谒金门(春雨足)江城子(恩重娇多情易伤)江城子(髻鬟狼藉黛眉长)河传(何处)河传(春晚)河传(锦浦)怨王孙(锦里)天仙子(怅望前回梦里期)天仙子(深夜归来长酩酊)天仙子(蟾彩霜华夜不分)天仙子(梦觉云屏依旧空)天仙子(金似衣裳玉似身)喜迁莺(人汹汹)喜迁莺(街鼓动)思帝乡(云髻坠)思帝乡(春日游)诉衷情(烛烬香残帘半卷)诉衷情(碧沼红芳烟雨静)上行杯(芳草灞陵春岸)上行杯(白马玉鞭金辔)女冠子(四月十七)女冠子(昨夜夜半)更漏子(钟鼓寒)酒泉子(月落星沉)木兰花(独上小楼春欲暮)小重山(一闭昭阳春又春)定西番(挑尽金灯红烬)川定西番(芳草丛生缕结)存疑词玉楼春(日照玉楼花似锦)川小重山(春到长门春草青)小重山(秋到长门秋草黄)川下卷 别解韦庄“艳制”词别解韦庄入川仕蜀考辨似直而纡,似达而郁——韦庄词法简论丧乱之诗与恋阙之辞——浅析韦庄诗词的故唐情怀画堂金灯盈盈老泪——试论韦庄词情感实质与艺术表达的矛盾性人生若只如初见——韦庄与宠姬附录一 韦庄词汇评附录二 韦庄研究资料索引(截止于2009年7月)词史简编词体概述第一章 小楼昨夜又东风——唐五代词的演进第二章 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与北宋前期词坛第三章 淡妆浓抹总相宜——苏轼和北宋后期词坛第四章 次第岂无风雨——李清照和南渡词坛第五章 醉里挑灯看剑——辛弃疾和南宋后期词坛第六章 惯看秋月春风——金元明清词坛参考文献后记

章节摘录

  这首词写对离别之情的回忆。开端两旬表面是写闺房情事,似颇为香艳。试想,如果不是离别,在有香灯和流苏帐的红楼之中,这该是多么缠绵旖旎的情事!  但是,这里的“红楼”紧接着“别夜”,“香灯”和“流苏帐”之间隔有“半卷”二字。在平常休息的时候,香灯是可以熄灭的,流苏帐是可以放下来的,但香灯一直亮着,帐子也半卷着,这意味着今宵不眠,乃是离别之夜。这两句在浅直的叙写中,有许多矛盾的对比。之所以说“堪惆怅”,就是因为他们不能欢聚在有香灯、有流苏帐的红楼之内,内心之中充满了离别的悲哀。读到这里,我们还不会明白它为什么是首好词。《论语》上说过:“可与言而不与之言,谓之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谓之失言,智者不失人,亦不失言。”对于诗词的欣赏,也应该做到不失人也不失言。对于诗词的作者,如果他有深意,而你不理会,你便对不起他;如果是他的作品没有深意,你要强加于他,则是你的错误。尤其对于含蓄委婉的作品,更应做到不失人也不失言。  “残月出门时,美人和泪辞”。“残月”有两种解释:一是缺月,二是西沉的月。在《花间集》中“残月脸边明,别泪临清晓”可以为证。只有西沉的月亮才会与人的脸平齐,温飞卿的诗“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也点明了破晓时是行人上路之时。从别夜的香灯到清晨的残月,都透露出作者对离别前时间点滴流逝的敏感。“残月出门时”,即到了不得不与所爱的女子相别的时候;“美人和泪辞”,这一句在句法上有三种解释。  ……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韦庄词汇释别解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