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

出版时间:2010-12  出版社: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作者:姚军汉,吴水盛 主编  页数:344  

内容概要

由絖军汉、吴水盛主编的《中医学》为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临床医学专业系列教材之一,供全国高等医学专科学校临床医学专业及相关专业学习中医课程使用。《中医学》以现行各版本的教材为基础,吸取各家的长处,又在内容与形式上做了一些改进,努力做到既有继承性、连续性,又适应与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本课程计划课时76学时,主要介绍中医学的基础理论以及在临床的综合运用。通过对本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一定的中医学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并能初步运用中医药防治常见病和多发病。内容分上、下篇。上篇主要内容有阴阳五行精气学说、藏象学说、气血津液、经络、病因病机、四诊、辨证、治则与治法、中药、方剂。下篇有针灸、内科病证、妇科病证、儿科病证、外科病证。书末附有常用方剂、参考书目,以备查阅。

书籍目录

绪论
一、中国医药学的发展概况
二、中医学的科学性
三、中医学的基本特点
四、中医理论的基本框架
上篇 基础理论部分
第一章 中医理论体系的哲学基础——阴阳五行精气学说
第一节 阴阳学说
一、阴阳学说的基本概念
二、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三、阴阳学说在医学中的应用
第二节 五行学说
一、五行的基本概念
二、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
三、五行学说在医学中的应用
第三节 精气学说
一、精气学说的基本概念
二、精气学说的基本内容
三、精气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第四节 阴阳、五行、精气三学说的相互关系
第二章 中医理论体系的核心——藏象
第一节 藏象概述
第二节 脏腑
一、五脏
二、六腑
第三节 脏腑之间的关系
一、脏与脏之间的关系
二、脏与腑之间的关系
三、腑与腑之间的关系
第三章 脏腑经络的物质基础——气血津液
一、气
二、血
三、津液
四、气、血、津液间的关系
第四章 经络
一、经络的概念
二、经络的组成
三、经络的功能
四、十二正经
五、奇经八脉
第五章 病因病机
第一节 病因
一、外感致病因素
二、情志因素
三、继发因素
四、其他因素
第二节 病机
一、邪正盛衰
二、阴阳失调
第六章 诊法
第一节 望诊
一、全身望诊
二、局部望诊
三、望舌
四、望小儿食指络脉
第二节 闻诊
一、听声音
二、嗅气味
第三节 问诊
一、问一般情况
二、问现病史
三、问既往病史和家族病史
四、问现在症状
第四节 切诊
一、脉诊
二、按诊
第七章 辨证
第一节 八纲辨证
一、表里辨证
二、寒热辨证
三、虚实辨证
四、阴阳辨证
五、八纲之间的关系
第二节 气血津液病辨证
一、气病辨证
二、血病辨证
三、气血同病辨证
四、津液病辨证
第三节 脏腑病辨证
一、心与小肠病辨证
二、肺与大肠病辨证
三、脾与胃病辨证
四、肝与胆病辨证
五、肾与膀胱病辨证
第八章 治则与治法
第一节 治则
一、诒病求本
二、扶正祛邪
三、因时、因地、因人制宜
第二节 治法(八法)
一、汗法
二、吐法
三、下法
四、和法
五、温法
六、清法
七、消法
八、补法
第九章 中药
第一节 中药基本知识
一、中药采收和贮藏
二、中药的炮制
三、中药的性能
四、中药的应用
第二节 常用中药
一、解表药
二、清热药
三、泻下药
四、祛风湿药
五、芳香化湿药
六、利水渗湿药
七、温里药
八、理气药
九、消导药
十、活血祛瘀药
十一、止血药
十二、化痰止咳平喘药
十三、安神药
十四、平肝熄风药
十五、开窍药
十六、补益药
十七、收涩药
十八、驱虫药
十九、外用药
附药:常用抗肿瘤中药
第十章 方剂
第一节 方剂基本常识
一、方剂的组成原则
二、方剂的组成变化
三、常用的剂型
第二节 常用方剂
下篇 临床各科
第十一章 针灸
第一节 针灸基本常识
一、针法
二、灸法
三、取穴法
第二节 腧穴
一、十四经穴
二、经外奇穴
第三节 针灸治疗总则
一、治则
二、特定穴位的应用
第十二章 内科病证
第一节 感冒
第二节 咳嗽
第三节 喘证
附:喘脱
第四节 水肿
第五节 消渴
第六节 胃痛
第七节 眩晕
第八节 便秘
第九节 黄疸
第十节 痹证
第十三章 妇科病证
第一节 月经病
一、月经先期
二、月经后期
三、月经先后无定期
四、崩漏
五、闭经
六、痛经
第二节 带下病
第三节 妊娠病
一、妊娠恶阻
二、胎漏、胎动不安
第四节 产后缺乳
第十四章 儿科病证
第一节 小儿腹泻
第二节 痄腮
第十五章 外科病证
第一节 丹毒
第二节 蛇串疮
附 方剂索引
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1.内科学疾医是最早的内科学雏形。《金匮要略》以脏腑分证治疗杂病,理法方药,立论精确;隋代巢元方的《诸病源候论》对多种内科疾病的病因病机、证候作了详细的分析和论述,成为内科学发展的基础。唐代王焘的《外台秘要》所记录的消渴一病的证候和治法,给后世内科疾病分型治疗很大启发。宋、金、元时期,学术争鸣,学派蜂起,在推动整个中医药学发展的同时,内科学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特别是以刘完素、张子和、李东垣、朱丹溪为代表的四大医家,后称“金元四大家”。其中刘完素倡导“火热论”而用药以寒凉为主,后称“寒凉派”;张子和主张邪气为致病之主因,“邪去则正安”,用药长于汗、吐、下三法,后称“攻下派”;李东垣重视中焦脾胃,提出“内伤脾胃,百病由生”,用药主张先补脾胃,后称“补土派”;朱丹溪独重“相火”,火易耗阴而提出“阳常有余,阴常不足”之论,力主滋阴降火,后称“滋阴派”。不同的学术流派从不同的侧面丰富发展了中医辨证治疗的方法。明清为温病学的迅速发展时期,吴又可提出“疠气”的特殊病因,详论了瘟疫的传染途径及证治;叶天士、吴鞠通对外感温病深入研究,创立卫气营血辨证及三焦辨证,与《伤寒论》的六经辨证共成外感病辨证论治的两大体系,完善了外感热病的诊治。张景岳、王清任的命门学说,瘀血的理论,血证辨证的深入和创造,推动了内科学的发展。从此,内科学一整套的辨证治疗理论体系基本完善。  新中国成立后,理论探讨、临床研究、实验研究、古医籍整理等各类内科学专著大量问世,使内科疾病的病因病机日益明确,诊断更加准确,辨证分型进一步规范,治疗手段和方法更加先进,疗效显著提高。  2.外科学中医外伤科学起源很早,但发展缓慢,古称“疡科”,其起源于原始社会,明清时已较成熟。  汉代医家华佗使用“麻沸散”全身麻醉施行各种手术为世界最早的外科麻醉术。晋代的《刘涓子鬼遗方》是我国第一部外科专著,总结了许多金疮痈疽、疔疖及其皮肤病的治疗经验。隋代《诸病源候论》、唐代《千金方》收载了许多外科疾病,如瘿瘤、疔疮、痈疽、痔瘘、丹毒、虫蛇兽咬伤及皮肤疾病的治疗方药。宋、元时期,《圣济总录》、《太平圣惠方》、《外科精要》、《世医得效方》等的问世,对外科病的辨证治疗用药及创伤外科的内外结合治法都有独特创新,使外伤科得到了较快发展,为以后的完善奠定了基础。  明清时代,中医外科已逐渐发展成熟。以陈实功的《外科正宗》为标志,其详载病名,各附治法,条理清楚,内容丰富,此前的大部分外科病证治法均收录。《医宗金鉴》对外科、伤科许多疾病的诊断、用药、治疗手法阐述系统而详细,使外科学得到了迅速发展。  新中国成立后,中医药在外科领域,特别是在治疗痈、疮、疔、毒,结扎和注射治疗内痔,切开或挂线治疗肛瘘,辨证治疗脱疽、骨疽,中西医结合治疗红斑狼疮、烧伤,手法整复及小夹板局部固定治疗骨折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发展。  3.妇科学妇科古称“女科”。早在《内经》中就有不孕、不月、子瘤、血枯、石瘕等妇科病的记载。《伤寒杂病论》中专论妇科妊娠、产后、杂病三篇,理法方药严谨,为妇科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中医学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