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赵哲学论坛-河北省哲学学会2011年年会论文集

出版时间:2012-10-01  出版社:河北大学出版社  作者:李建强,李振纲,黄云明 编  页数:272  

内容概要

  《燕赵哲学论坛:河北省哲学学会2011年年会论文集》主要内容包括:中国哲学方向、庄子之“道”与现代生态反思、“西学为用”对“中学为用”的逼显——一个迫切的时代问题、论儒家情理主义伦理及其存在的社会和文化基础、吴经熊对东西文化的会通、先秦儒家天人思想刍议、环境伦理学视域中的张岱年价值哲学、天人合一思想与生态环境保护、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审视等。

书籍目录

序中国哲学方向庄子之“道”与现代生态反思“西学为用”对“中学为用”的逼显——一个迫切的时代问题论儒家情理主义伦理及其存在的社会和文化基础吴经熊对东西文化的会通先秦儒家天人思想刍议环境伦理学视域中的张岱年价值哲学天人合一思想与生态环境保护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审视马克思主义哲学方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方法论思考正确认识和把握斗争思维与和谐思维的辩证关系通过双重协调实现可持续发展达米特对弗雷格意义理论的继承与发展马克思主义学科体系的广义与狭义的关系自反性现代化理论述评施密特理论视域中马克思自然观的再思考——从施密特关于“马克思是哲学史上最大的乌托邦主义者”谈起从乌托邦到科学实践——和谐社会理论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逻辑地位马克思主义的生态自然观及时代价值马克思与黑格尔市民社会理论的比较探析“人化自然”概念:马克思环境保护思想的基石对哲学概念的动态分析和系统界定伦理学方向商业活动中的环境伦理问题探析从逻辑与历史的错位到不断走向统一的中国医学伦理学——评中国医学伦理学发展30年赵州豆庄“打醮神”调查报告透过“宗教热”现象看终极关怀的多样性浅论生态文明建设幸福中国视域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需关注幸福观教育实践尊重老年人原则的新构想——从渡边淳一的小说《那又怎么样》谈起生态自然观与环境管理和谐政党关系的理性分析

章节摘录

  建构和谐的生存世界已成为21世纪的一个综合性、全球性的问题。它虽然是针对社会经济发展中越来越严重的生态破坏、环境污染、能源危机、资源匮乏等生存困境而提出的一种对策,但实际上可以归约为一种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层哲学理念。温故有助于知新。本文在生态语境下重新解读庄子,虽然不可能为解决现代人所面对的生存困境找到现成答案,然而这位古代最具诗人气质的生命哲学家的智慧,对于谋求建构现代和谐生存世界,纠正现代人生存方式、生活态度上的偏执,仍有深刻意义。  一、“道”:天地万物内在的生命本体  道家天人合一的基本精神是人与自然的和谐。此种精神最深刻的涵义之一,是承认自然界是一个有机的生命整体,其“生命意义”具有内在性。换句话说,自然天道作为人类生命和一切生命之源的,本身就是一种内在的“善”,这种内在的“善”所具有的非人工所能代替和改变的“自然”之德,构成人类所追求的生存世界的价值本原。  生活在古代社会环境的先民对“天”常怀有一种深深的敬意。春秋战国时期,哲人视域中的“天”已经从宗教神学的“主宰之天”转变成具有内在生命意义的生存世界的本原。孔子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万物生焉。天何言哉!”四时运行,万物生长,这是自然的基本功能,一个“生”字,明确肯定了自然界内在的生命意义。在孔子看来,天与人的生命意义是密切相关的,人应当像天那样善待生命,善待一切事物。这样,“天”就不仅具有自然意义,而且具有生命和价值意义。“天”不仅是万物的生命本体,而且是人的道德性命的价值真源,终极依托。孔子心目中的圣人,都是懂得敬天法天的智者,如其言:“唯天为大,唯尧则之。荡荡乎!民无能名焉。”这里既有宗教上的情感体验,又有伦理学上的价值诉求。儒家把自然山水看做有生命、有灵性的存在,并与人的仁智德性联系起来(知者乐水,仁者乐山),决不可看做是一种简单的比附,而是古人获得生命存在终极关怀的需要。  ……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燕赵哲学论坛-河北省哲学学会2011年年会论文集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