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的人生智慧

出版时间:2005-9  出版社:金城出版社  作者:赵雪章  页数:252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论语的人生智慧:修身·齐家·治国》不只是个人的修身箴言,更是一部“以人为本”的东方教育大纲,其中体现的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已成为东方文明独特的伦理模式,至今仍具有逾越时空的永恒价值。

书籍目录

总 序《论语》及其对人生的指导价值/001玩代人眼中孔子的人格魅力/004第一章 仁爱之道/001第二章 礼孝之教/023第三章 诗乐之律/045第四章 立身之则/063第五章 治学之方/101第六章 入道之门/125第七章 人和之要/159第八章 知人之术/191第九章 论世之观/219第十章 治国之法/237

章节摘录

  (原文)  子曰:“放于利而行,多怨。”  (译文)  孔子说:“依据自己的私利而行动,会招致很多怨恨。”  人生智慧  孔子义利观的本质,就是说一旦义与利出现了非此即彼的尖锐对峙时,  君子与小人的抉择是截然相反的,并不是说义与利是永恒的对立双方。如同  孔子的贫富观一样,孔:广更希望义与利能统一起来。如果有这样一个社会  ,或者有这样的“个人,行义必然能带来利,谋利又完全合乎义,那无疑是  最理想的。可惜的是,放眼现实,循义者往往不得利,得利者又往往不讲义  ,致使孔子发出了这样的感慨。  对私利的无尽追逐,在多半情况下会有害于他人,遭怨也就在所难免了  。人的争利是可以理解的,但一定要以义为准则,不仅要满足自己适度的生  存要求,还要顾及他人的存在。对大多数人来讲,完全抛弃私利是不太可能  的,但是,彻头彻尾地“放于利”也是不可取的。  狄仁杰是唐王朝有名的宰相之一。他不仅很有政治方略,也有宽以待人  的胸襟,为人们所敬仰。当武则天任命他做宰相吋,曾对他说:“你当刺史  吋,政治清明,百姓能安居乐业,是一个很难得的地方官,可是还有人在朝  中弹劾你,说你的坏沾。我现在把这些人的名字告诉你,你今后对他们可要  注意点。”  狄仁杰急忙答道:“不,不,清陛下千万不要说出他们的名字。一个人  最怕挟私怨,一旦挟了私怨,好人也可能看成坏人,如果知道准弹劾过我,  心中便免不了要生怨隙,若因此而不能公正地对人对事,就辜负了陛下的愿  望了!”  武则天听后,觉得狄仁杰器量大,能容人,心地坦荡,对他更加信任。  在此后的宰相生涯中,狄仁杰,贯奉守着对人对事不挟私怨的原则,从没有  只图泄一时的私怨,而不顾国家利益的事发生,尽职尽责,成为人唐的一代  名臣。  追逐个人利益本是人之本性中应有的内容,也是人类得以生存的主要基  础之一。孔丫并不反对这一点,他的理想社会并不是由禁欲主义者组成。但  是,孔子也敏锐地看出,如果个人都从个人利益出发行事,就会产生出灾难  性的恶果。正是在此意义上,孔子断言:“依照私利而行的人,必定会多受  埋怨和怨恨。”这里的“放”字,古来有追逐、放纵、依照之意。所谓“放  于利”,就是说一个人完全以私利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依利而行的人之所  以遭人怨恨,是因为个人利益不会永远畅行无阻。  义利之辨并不是孔子的发明,这一思想古已有之,但在孔学中却升至重  要地位。而且,正是由于孔子的强调,这一思想才得到了普遍回应。

编辑推荐

  《论语的人生智慧:修身齐家治国》不只是个人的修身箴言,更是一部“以人为本”的东方教育大纲,其中体现的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已成为东方文明独特的伦理模式,至今仍具有逾越时空的永恒价值。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论语的人生智慧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