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天士医学全书

出版时间:1999-08  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作者:[清] 叶天士 著,黄英志 主编  页数:1071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叶天士医学全书》集清·叶天士所编著医学著作之大成。叶天士、名桂,生于1667年,卒于1746年。祖籍安徽歙县,出生于江苏吴县。本书包括《临证指南医案》10卷、《幼科要略》1卷、《温热论》1卷、《种福堂医案》1卷、《种福堂公选良方》3卷、《普济本事方释义》10卷、《叶案存真》4卷、《叶天士医案》1卷、《医效秘传》3卷、《景岳全书发挥》4卷、《叶天士晚年方案真本》2卷、《眉寿堂方案选存》2卷、《未刻本叶氏医案》2卷。    本书主要内容为系统整理辑录了叶氏对中医温病学理论的阐述、对前人方证的研究,及其丰富的临床经验,并专题论述了叶天士医学学术思想研究,书末附医学研究论文题录。    本书首次系统整理校注叶天士所著及其门人后学所辑医书13部,为简化字、横排本。可供中医专业人员以及学习中医、研究中医者阅读。

书籍目录

季序  嵆序  李序  邵序  华序  高序  凡例卷一  中风 肝风 眩晕 头风 虚劳卷二 咳嗽 吐血 失音 肺痿卷三 遗精 淋浊 阳痿 汗 脱 脾胃 木乘土 肿胀卷四 积聚 痞 噎膈反胃 噫嗳 呕吐 吐蛔 不食 肠痹 便闭 肺痹 胸痹 哮 喘 呃 疸卷五 风 寒 风温 温热 暑 湿 燥 疫 癍痧疹瘰 痰 痰饮卷六 郁 肝火 不寐 嘈 三消 脾瘅 疟 泄泻卷七 痢 便血 脱肛 痿 痹 痉厥 惊 癫痫卷八 衄 疝 头痛 心痛 胃脘痛 胁痛 腹痛 肩臂背痛 腰腿足痛 诸痛 耳 目 鼻 牙 咽喉 疮疡卷九 调经 淋带 崩漏 胎前产后 癥瘕 热人血室卷十 幼科要略 伏气 风温 夏热 秋燥 冬寒 看三关法 痧疹 痘 惊 疳 春温风温 暑热 痧疹 痘 疳 吐泻 痫痉厥 虫 集方

章节摘录

  暑伤营阴  项 初病舌赤神烦,产后阴亏,暑热易深入。此亟清营热,所谓瘦人虑虚其阴。  竹叶 细生地 银花 麦冬 玄参 连翘  张 产后十三朝,舌黄边赤,口渴,脘中紧闷,不食不饥,不大便。此阴分已虚,热入营中,状如疟症,大忌表散清克。议滋清营热,救其津液为要。  细生地 天冬 生鳖甲 丹皮 丹参 茯神  又 产后血络空虚,暑邪客气深入,疟乃间日而发。呕恶,胸满,口渴,皆暑热烁胃津液也。此虚人夹杂时气,只宜和解,不可发汗腻补。  青蒿梗 淡黄芩 丹皮 郁金 花粉 川贝 杏仁 橘红  又 脉缓热止,病减之象。但舌色未净,大便未通。产后大虚,不敢推荡。勿进荤腻,恐滞蒸化热。蔬粥养胃,以滋清润燥,便通再议补虚。  生首乌 麻仁 麦冬 蜜水炒知母 苏子花粉  阳虚欲脱  某 浊阴上逆,恶心不食,冷汗烦躁,最防暴脱。不可但执恶露滞满,而专泻气攻血也。  人参 干姜 附子 泽泻  冲入童便。  某 脉无神,神倦欲昏。汗出乃阳气走泄,泻利系阴气不守。产后见症,是属重虚。深恐节间暴脱,而寒热,胸痞,腹痛,岂遑论及标末。  人参 制附子 人尿 猪胆汁  产后阴虚阳浮发厥  某二五 产后骤加惊恐,阳上瞀冒为厥。左肢麻木,耳窍失殈。皆阳夹内风,混入清窍,以上实下虚,镇阳填阴,味厚质静之药。  熟地 龟甲心 天冬 萸肉 五味 磁石茯神 黑壳建莲  某 产后去血过多,阴虚阳实,头中眩晕,汗出肉瞤,惊畏身热等症,最易昏厥。苦辛气味宜忌。  生地 小麦 炙黑甘草 麦冬 阿胶 茯神 生左牡蛎  顾三一 产后真阴不复,阳越风动,四肢麻木,先厥后热。  熟地 阿胶 炒杞子 生白芍 茯苓 菊花炭  冲任虚气上逆脘痛胀  徐 少腹冲及心下,脘中痛而胀满。若云肝气犯胃,必有呕逆。前法益阴和阳不应,显是产后下虚,厥气上攻。议用柔阳之药。  炒归身 苁蓉 炒枸杞 柏子仁 小茴 茯神  又 冲逆震动而痛,是产后冲任空乏。按之痛减,尤为虚象。缘胃弱减谷,未便汤剂之多,防胃倒耳。  当归 苁蓉 紫石英 茯苓 河车 鹿角霜  又 冲脉逆,则诸脉皆动,天朗晴和少安,由阴分虚及阳分可征。前法包举大气,温养佐通,是为络方。日来春升,略有衄血,然无清寒可投,加咸味佐其入阴,从产后下焦先伤耳。原方减鹿角、归身,亦恐升阳也。加枸杞、桂圆,以痛在左,故养肝是议。  阴虚风阳动  虞三二 背寒心热,天明汗出乃凉,产后两三月若此。此属下焦真阴已亏,渐扰阳位,二气交乘,并非客症。头晕,耳鸣,心悸,寒热后必泻。内风震动,当与静药。六月二十日。  人参 炙草 白芍 麦冬 炒生地 炒乌梅  又 前法酸甘,益阴和阳,诸病皆减。然此恙是产后下焦百脉空乏,谓之蓐损,填隙固髓为正治。缘谷食未加,沉腻恐妨胃口,加餐可用丸药。七月初三。  人参 炙草 阿胶 生地 麦冬  ……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叶天士医学全书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67条)

 
 

  •   本书主要内容为系统整理辑录了叶氏对中医温病学理论的阐述、对前人方证的研究,及其丰富的临床经验,并专题论述了叶天士医学学术思想研究,书末附医学研究论文题录。
    本书首次系统整理校注叶天士所著及其门人后学所辑医书13部,为简化字、横排本。可供中医专业人员以及学习中医、研究中医者阅读。
  •   本书系统整理辑录了叶氏对中医温病学理论的阐述,对前人方证的研究,极其丰富的临床经验,并专题论述了叶天士医学学术思想研究,本书首次系统整理校注叶天士所著及其门人后学所辑医书13部,为简体字,横排本。可供中医专业人员以及学习中医、研究中医者阅读。
  •   好书啊!这本书主要内容为系统整理辑录了叶氏对中医温病学理论的阐述、对前人方证的研究,及其丰富的临床经验,并专题论述了叶天士医学学术思想研究,书末附医学研究论文题录。值得推荐!
  •   如果说清代有哪位医家最广为人知,则非叶天士莫属。这位医学大家的民间传说轶闻之多,恐怕罕有及者。其专业成就更无需多言了。
  •   从医人员必备书之一。包括了常见的叶天士全部著作。值得拥有
  •   质量不错,叶天士的书值得一看
  •   景岳全书发挥和普济方释义是先生亲笔。挺好。指南医案看起晕晕的。
  •   收的还不是很全,应当把目前被认定为假托的书收入,如叶氏眼科等。而对景岳方的发挥应当删除。
  •   我的父亲特别喜欢中医,听别人说这本书内容很全,就让我帮他买下来,送到家后,我爸爸爱不释手,上班回家第一件事就先看这本书。
    书内容充实,各类方子俱全,仅有一个小缺点,就是重要的剂量不是很全。
    还是很不错了!!!
  •   中医大家的书,值得学习拥有!
  •   要有文言文功底的加上中医基础理论知识的人看,才不会感到吃力!
  •   书很好,没有一定的中医知识很难读懂
  •   不错,将来中医灭绝之后,后人可以此重新学习
  •   收藏中医古迹必备书。
  •   中医大家之作,值得一读
  •   中医成长的必由之路,仔细研读受益终生。
  •   叶大家的书,需好好研究!
  •   这几本书想买已经很久了,拿到以后觉得真是好的很!一定仔细研究~
  •   很厚一本书,慢慢研究
  •   刚开始觉得叶师是温病一派的,慢慢的觉得叶师于伤寒有独到的领会 ,慢慢学习中。。。
  •   读经典做临床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中医师
  •   读名医的书,好!
  •   不少于5个字名医经典,值得收藏!好书!太好了!
  •   想不到叶大师这么棒
  •   叶师相当厉害了
  •   经典医籍。
  •   临床大家的书,值得一看。
  •   还未读,应该好书
  •   书的质量很好,经典书待认真阅读
  •   书的内容当然是经典了,就是印刷有点不太好,字印得不太实,这个系列我还买了其他的,可是这一本就是印的不太好
  •   书的内容可以
  •   这本书好的难以形容,就是很好很好
  •   今天才收到!!慢是慢些!好歹这本书没压坏!!!!可惜那一套3本,坏了!!!!!!!!!!!!!!!!!!!心疼呀
  •   神医之术,神医之书,值得细细研读。
  •   老早老早之前买的突然想起来呢!书很好!
  •   书非常好,货发的很快,表扬
  •   书角压折了,好心疼啊!呜呜呜
  •   书已收到 感觉还可以
  •   书很好,就是太多了没时间再看一遍了
  •   就是当当卖的书80折全线提价贵了.
  •   真的是好书呀!值得购买学习!
  •   非要不错,挺好的,很喜欢!
  •   经典,品质好,送货快,谢谢。
  •   很不错的书本,值得去看一看
  •   质量很不错,其他的也买了不少,都很好
  •   还没得看不过应该不错
  •   好书绝对正版
  •   不错,我喜欢里面的舌诊
  •   个人总结的大全。参考用书的大全。
  •   其实也是经方家
  •   好的参考
  •   收录叶氏著作颇全,为研究叶天士学术思想与临证经验的必读著作,惜校注不够精细。
  •   《叶天士医学全书》不争论内容是否全是叶师真传,但在学习过程中有收获。满意!
  •   叶天士是一代大家,这套丛书编得也不错,收的挺全,有的书有的内容没有的,
  •   本有一本临证医案指南,但是为了收藏更全一些有买了这本全集。
  •   实用,对提高中医临床很有帮助!
  •   内容丰富,解释和病案都几好!可惜处方无参考药量,找不到思路!
  •   大师的书,内容是不用说的。但就是书印刷的质量感觉不很好……
  •   专业,实用
  •   正版书,中医药出版社出版的,纸张各方面都不错。
  •   书的编排很好,美中不足的是有个别错别字。
  •   质量不错 满意!内容还没看!
  •   老公还没有来得及看
  •   已经在当当购物多次了,每次感觉都还不错
  •   底本一般,编辑一般,校对一般,纸质一般,印刷一般,平均每页1-3个错别字。错别字举例:叶天士被印制成叶天土,不下十处!季序序尾署名姓“李”。这也算是1999版的“精心校对”了,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此外,是书是个大部头,家藏还可,携身不便。心得:医药古籍,最好都能竖排繁体、句读严明,以求追本溯源或致“信达雅”;否则,势必出入太大,讹误丛生。尝读《医古文》课本,里就面举了许多国内著名医药卫生出版社在重订翻修出版古籍时曾犯下的令医家学者啼笑皆非的过错的案例,迨不赘说。
  •   建议专业人员购买
  •   这本书的纸张和印刷都不怎么好,还以是否正版。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