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战

出版时间:2004-01  出版社:九洲图书出版社  作者:阮次山  页数:268  字数:216000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阮次山:最近有很多国内学者有一个忧虑,他认为台湾的年轻人还有台湾的中坚层次好像离开大陆越走越远,也不能怪他们。中间的这一层人30岁以下的人,我们如果把他们的年龄减掉15,当年李登辉和陈水扁的执政加起来前后就十五六年,十五六年以前是10岁的孩子,他哪里懂得什么。经过这15年李登辉刻意把台湾教科书改成把台湾和大陆分离,台湾教科书本土化,报纸上不断有这些言论,这些孩子们在十五年前生活在这种洗脑的状态,他到了今天的25岁今天的30岁,这一代人,他的思维离开大陆越来越远,这是必然的,当然也是一种危机。

作者简介

阮次山,著名时事评论员、专栏作家,毕业于台湾政治大学新闻系,后赴美国深造,获圣约翰大学东亚研究硕士学位。曾任台湾中国广播公司新闻编制组组长及美国《洛杉矶中报》副社长兼总编辑,其专栏文章在新加坡《联合早报》、香港《经济日报》、《亚洲周刊》、马来西亚《

书籍目录

艰难的一步1993年  从台前台后看“汪辜会谈”1997年  台湾的另一场“误会”1998年  两岸互解对方的哑谜  辜振甫大陆行阻碍仍多  两岸关系原地踏步  辜振甫的融冰之旅所融有限1999年  两会往来函的奥妙2002年  唐树备接受阮次山专访披露“汪辜会谈”内幕  “选战”冲击波1996年:台海危机  台湾切莫引火自焚  李登辉再不慎言,台湾将大祸临头  台湾海峡两岸关系何去何从  台湾急于打开两岸复谈之行2000年:阿扁上台  中国政府发表两岸政策白皮书的时机与用意  中国政府会如何解读台湾大陆结果?  “泥鳅策略”从危机边缘滑过  选相乱生1997年  大陆不准台湾离家出走  台湾“绿化”与两岸关系1998年  借命案反大陆,民进党失败2001年  国民党为何此时提出“邦联论”?   切莫错估台湾选举结果的两岸因素  台湾大炒“屋顶理论”和“统合论”2003年  “连宋配”的台面意义及幕后运作麻烦制造者“三通”之痛血浓于水十年荆棘路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和战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2条)

 
 

  •   台湾,永远的痛,希望有一天能够回归祖国怀抱
  •   这本书大概是4年前台湾大选前写的。其中有些对比影射当时看来头头是道,很是有理。过程分析的能让你感觉到台海两岸之间的充分对话,挫伤,不过单就结论来看,当然这也有阮次山先生的个人观点,单就结论来看,历史并没有印证他的判断。这一点多少有些沮丧。这是一本时效性比较强的书,不过如果你感兴趣的是哪个时候的历史故事和局面。这本书也是不错的选择。此书包装和印刷一般,当时有很多的凤凰主持人出来写书出版,阮次山这本书也有炒作嫌疑。顺势而发的意义表露无遗。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