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念之差

出版时间:2005-7  出版社:中国言实  作者:佟明翔、谷兴、史卫民  页数:240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本书精选了古今中外36个最具代表性的著名战例,再现大气磅礴的战争历史画面,在客观解读战争进程的背景下,重点揭示影响战局胜败的致命拐点,通过对其动因,轨迹以及后果的关联解析,反映各类主客观因素在重大事件中的逻辑关系,剖析一些颇具普遍性的人格缺憾对重要决策造成的影响,让人们感知历史的恢弘与转折的突兀,透过失败者阴郁的目光,帮助读者思考,探询这些偶然失败中的必然,在内心收获一些人性的自醒,为现实寻得一分理性的启示。

书籍目录

前言美吉多之战卡迭石之占血战温泉关叙拉古围攻战羊河口海战伊苏斯之战长平之战坎尼会战官渡之战淝水之战杨业之死君士坦丁堡的沦陷马伦戈会战奥斯特利茨会战兵败滑铁卢对马海战马恩河会战东普鲁士战役凡尔登会战日德兰海战敦刻尔克大撤退不列颠空战基辅战役莫斯科保卫战轰炸东京中途岛海战截击山本五十六西西里岛登陆战诺曼底登陆第一次中东战争第四次中东战争德黑兰营救行动两九战争英阿马岛战争奇袭贝卡谷地海湾战争

章节摘录

  在中国历史上,宋朝是边境战事最为频繁的时期之一。自从五代时期北方燕云十六州被石域唐割让给了异族辽国之后,中原历代王朝为了收复这片带有民族耻辱色彩的领土,先后组织过多次大规模北伐战争,其中以北宋初期的陈家谷战役最为著名。谈到宋朝的边境战事,就不能不提到杨业和他的杨家将,虽然历史上的杨家将并非戏曲小说和民间故事中刻画的那么神奇,但是杨家将三代抗敌的忠勇骁战,确实成为了中国历史上不朽的一段传奇。陈家谷战役也正是由于杨业之死而千古留名。  杨业原名杨重贵,本是五代时北汉刘崇的部将,在与辽国多年的交战中,以骁勇善战而闻名于时,国人号称“杨无敌”。北宋初年,北汉被宋太宗赵匡胤征灭,杨业苦战到最后被劝服归降。宋太宗素闻杨业的威名,知道他对于防御辽国有着丰富的实战经验,便任命他为云州观察使,在雁门关一线驻军守卫。在此期间,杨业率军多次与辽军作战都大获全胜,以至辽军一度望见杨业的旌旗就不战而走。  雍熙三年,宋太宗赵光义趁辽国母寡子幼、局势不稳之机,集结了30万大军,兵分三路,发动了“雍熙北伐”。其中潘美为西路军主将,杨业作为副将随军参战。最初,各路宋军进展顺利,潘美、杨业率领的西路军也连战连胜,收复了山西北方州县,并与中路军胜利会师。但是率领东路主力军的大将曹彬却急于求功,孤军冒进,导致惨败,辽军趁机集结兵力大举反击。在这种情况下,宋太宗被迫下令全线撤退,同时命令潘美率领西路军护送20余万云、应、寰、朔四州汉族及其他少数民族百姓内迁。  当时,辽国10余万大军已经攻破了寰州,距离护送百姓南撤的西路宋军已是近在咫尺。在这种情况下,宋军西路将领在战略决策上发生了分歧。杨业根据自己多年的边境作战经验,认为辽军兵力占有很大优势,应当避免与其正面交锋,建议潘美派兵从繁峙侧面出击吸引辽军,掩护主力和百姓迅速撤离。然而当时担任监军的王优却认为侧面迂回有失国威,极力要求派兵进攻寰州,正面阻击辽军主力。紧要关头,身为西路军主将的潘美便成为了决定战略取向的关键。  潘美,字仲洵,是北宋的开国元勋,也是当时战功显赫的一代名将。在他担任驻守晋北边防期间,杨业作为副将却屡建奇功,一时间在军内民间的声望高涨。潘美身为两朝宿将,却被“降将”杨业抢尽风头,他对此早已有所不满。这种妒恨交加的情绪一直暗暗潜伏在潘美心底,现在终于等到了释放的机会。  对于杨业正确的局势分析和战术构想,潘美作为久经沙场的老将,应该心知肚明。然而面对监军王优坚持己见的强硬态度,潘美虽然知道自己手握最后决策权,但他却也不愿意为了支持杨业而得罪权高势重的监军。同时,潘美潜意识中也在故意为难杨业:你不是“杨无敌”吗?现在倒要看看你的本事到底有多大!因此,潘美虽然没有明确支持王优正面阻击的方案,但他却表示杨业的分兵引敌策略太过冒险,不宜采用。  此时,王优又趁机用言语讥讽杨业:“杨将军素以骁勇闻名,现在大敌当前,百姓危难,却怎能怯战回避?”潘美听后只是在一旁沉默不言,性情刚烈的杨业虽然明知这是王优的激将法,但看到主将潘美的态度,知道争辩已无意义,便决心冒死出战。  杨业知道此次出击凶多吉少,在临行前便与潘美约定,如果自己出击受挫,便会撤向地势险要的陈家谷一带,请潘美在陈家谷部署步兵强弩埋伏接应,给辽军追兵迎头痛击,或许可以掩护全军成功撤退,潘美当即同意依计行事。  随后,杨业便率军向数十倍于己的辽军发起了突然袭击,在斩杀数百名辽军之后,面对蜂拥而来的辽军主力,杨业任凭骁勇苦战也支撑不住,只得率军撤向陈家谷寻求接应。然而,当杨业与筋疲力尽的部属终于到达预定地点后,却没有找到宋军接应部队的一兵一卒。  原来,就在杨业与辽军苦战不敌准备撤退时,留守多时不见消息的监军王优,却以为“杨无敌”在自己的激将法下又将辽军击败了。为了争功邀赏,他便不断催促潘美即刻率军“乘胜出击”。将信将疑的潘美也以为自己又送给了杨业一个立功扬名的战机,心里既是懊悔又是嫉妒,一时间,他竟忘记了与杨业在陈家谷的约定,急急率军去与杨业“争功”。结果,半路上得到杨业已经败退的消息,目瞪口呆的王优与潘美慌乱中急忙下令全军撤退,完全忘记了在陈家谷苦战无援的杨业。潘美一时膨胀的嫉妒之念终于让他失去了一名主将应有的理智与判断,对杨业的忠言良计一而再,再而三地不予理睬,使得整个战局失去了最后的扭转机遇,加剧了宋军在“雍熙北伐”战役中的惨败结果。  面对陈家谷的荒山绝路和紧随而至的辽军追兵,悲愤交加的杨业顿足高呼:“我杨业忠勇一生,只能葬身此地了!”死意已决,他便率军回头冲向辽军,在身受数十处伤,左右殆尽的情况下,“仍手刃敌军数十人”,终于筋疲力尽,在战马受伤倒地后被辽军生擒。此役,杨业的长子杨延玉,以及部将王贵、贺怀浦全部力战而死。杨业被擒后,辽国王孙大臣轮番劝其投降,但他宁死不屈,最终“绝食三日,浩然殉国”,时年55岁。点评  陈家谷之战是“雍熙北伐”的最后一战,宋辽两军死伤不过3000人。然而,就是这场无关战局结果的小型战役却因为名将杨业之死而铭刻史册,更由于杨业死于主将潘美的错误决策和临阵失约而显得尤为悲壮,各类文艺作品对此更是加以浓墨重彩的渲染演义。  分析造成陈家谷之战失利和杨业被俘身死的直接原因,就是盲目正面出击的错误决策。客观来讲,虽然提出错误主张的是监军王优,但最后决策却是由于主将潘美一时妒念作祟而默许通过的,并且随后他又忙里出错。在陈家谷失约而逃,不但导致杨业悲壮殉国。同时也毁掉了自己一代名将的清名,以至于在后人的小说戏剧中,他被夸张丑化成与秦桧齐名的“奸臣潘仁美”,成为杨家将忠烈传奇故事的反面陪衬。

编辑推荐

  每一场战争,都是人类一次痛苦的蜕变,历史的额头,雕留着铁血硝烟。没有属于一个人的战争,代价也绝不只是生命,在胜利者的佩剑下,从来不乏惜败者的挣扎与伤痛。《一念之差:决定战争成败的拐点》精选了古今中外36个最具代表性的著名战役,关注那些长期处在角落里的失败者,聚焦于决定战争结局的关键因素,纵论历史上著名战役的胜负之道,给你以真正的大智慧。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一念之差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条)

 
 

  •   内容很简单 相当于每一本书目录前的简介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