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棚杂忆手稿本

出版时间:2006-12  出版社:中国言实出版社  作者:季羡林  页数:241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真情、真实、趋势、真切贯穿了季羡林先生一生。《牛棚杂忆》是先生在“文革”时期一个非常真我的历史真实写照。为此,笔者们出版先生的手稿本,就是为了真实地记录先生当时的心路历程,其价值和意义以及对现实社会的贡献,自不言而喻。按先生的话:“我能够活着把它写出来……是我留给后代的最佳礼品。”同时,对研究者和收藏者也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和收藏意义。由于各种原因,先生手稿漂移多处,是在周折了半年多的时间才收集齐全的。可见,先生真诚执著和对这段历史情感交织再现的《牛棚杂忆手稿本》,是多么的珍贵。这是先生用了大约三个月的心血抄成的定稿,用先生本人的话说:“草稿与定稿之间差别极大,几乎等于重写。”  为了出好《牛棚杂忆手稿本》这本书,与经过多次讨论、反复研究,最后决定采取手稿本与印刷本对照编排的方式,不加修饰地出版,向读者展示一个真实、平凡的人,和读者一起回顾这段历史,再现先生的情感过程。

书籍目录

卷首语 我的心是一面镜子(代)自序目次一 缘起二 人社教运动谈起三 一九六六年六月四日四 对号入座五 快活半年六 自己跳出来 八 在“自绝于人民”的边缘上九 千钧一发十 劳改的初级阶段十一 大批斗十二 太平庄十三 自己亲手搭起牛棚十四 牛棚生活(一)十五 牛棚生活(二)十六 牛棚生活(三)十七 牛棚转移 十八 斗解放十九 完全解放二十 余思或反思 二一 后记附录 悼巴老 龙抄本《牛棚杂忆》序结语 一个老知识分子的心声(代)《牛棚杂忆手稿本》书后

编辑推荐

为了出好《牛棚杂忆手稿本》这本书,与经过多次讨论、反复研究,最后决定采取手稿本与印刷本对照编排的方式,不加修饰地出版,向读者展示一个真实、平凡的人,和读者一起回顾这段历史,再现先生的情感过程。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牛棚杂忆手稿本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60条)

 
 

  •   这是季老的大作,是目前为止我最喜欢的一本书。因为这学期的教学计划里有一篇季老写于1992年的《幽径悲剧》,我又一次关注了季老的这本书,发现其中凝结了许多对人性的思考。

    “这一本小书是用血换来的,是和泪写成的。我能够活着把它写出来,是我毕生最大的幸福,是我留给后代的最佳礼品。愿它带着我的祝福走向人间吧。它带去的不是仇恨和报复,而是一面镜子,从中可以照见恶和善,丑和美,照见绝望和希望。它带去的是对我们伟大祖国和人民的一片赤诚。”

    “在最困难的时候还能保持良知”,季老被选为2006年十大感动中国人物之一。我记得当时对他的颁奖词是这样说的:“学问铸成大地的风景,他把心汇入传统,把心留在东方。智者乐,仁者寿,长着随心所欲。曾经的红衣少年,如今的白发先生。留得十年寒窗苦,牛棚杂忆密辛多。心有良知璞玉,笔下道德文章。一介布衣,言有物,行有格,贫贱不移,宠辱不惊。

    我是一个八零后,文革距离我比较遥远,所以我只能从资料和长辈的口述中理顺一些思路。我的外祖父有着和季老一样的命运,同样是在“被革命小将在身上踩了一千多只脚,永世不得翻身”之后,经历了“否极泰来,人间正道”,不但翻身起来,而且飞黄腾达,官运亨通。然而,和季老不同,我的外祖父是是一位忠于党、忠于人民、忠于社会主义祖国的党员领导干部,即使肉体上的折磨带给心灵上刻骨铭心的摧残,他也永远热爱祖国,热爱毛主席,永远信奉“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信条。对于他来说,毛主席就是那不落的红太阳,永远永远地高照在他的心里。

    如今我的外祖父正在撰写他一生的回忆录,让我为他买下这本《牛棚杂忆》,作为文革遭遇的参考,希望通过“一面镜子”,总结一些值得后人借鉴的经验和教训。

  •   看了季先生的书后,一个偶然的机会看了一个纪念老舍先生的电视短片,原来文革对知识分子心灵的冲击是一样的。他们当时都是这样一种想法:我自己有问题,但是却绝对不属于敌人一类。老舍先生如果没有走入太平湖的话,他就会亲身的体验一次作为“人民的敌人”的感觉,因为季先生用自己验证了,他就是“人民的敌人”。历史是谁也掩盖不了的,无论掩盖着多么强大。历史终将为人民所熟知,中国历史上这种欲盖弥彰的例子还少吗?历史是属于人民的历史!想想,季先生如果真的当时真的自杀了的话,那么就没有后来季先生和他的学生对印度两大史诗的翻译了,也没有这本牛棚杂忆了......,我们将会失去太多东西。正如中国经历了文革一样,失去了太多的东西。“士可杀不可辱,不可乎?”“士可杀亦可辱,可乎?”
  •   最近我拜读了国学大季羡林写的《牛棚杂技》。感慨颇多,因为我也是经历过“文革”风雨的人。我认为季老道出了挨批挨整人的心声,反映出那段历史的真实面目。我建议,未经历那段历史的年轻人,有必要认真读一读这本书,了解一下那时的人,那时的事;那个有人疯狂有人蹉跎,黑白颠倒的时代。从而能知道珍惜现在的好时光。这是一本好书,读过你会受益终生!~
  •   买这本才是真正买对了,左边季先生手稿,右边是铅印。开面大,阅读舒畅。热爱季老的人,都会爱不释手。。。。
  •   之前只是听说过季羡林这个名字,对其人并没有什么了解,或者曾经知道过一点点什么却已经忘记了。这是朋友推荐的书单里的一本书,正值我对那个年代有着迟来的好奇,所以就毫不犹豫地买了这本书。对于那个年代的描写,季先生还颇带着戏谑的口吻,虽然事情原本是那样悲哀,不过也许只有经历过了这样一个浩劫,并且能够活到现在的人才能有这份回首时的“故作轻松”吧。佩服季先生的正直、诚实、真诚。还要再读再读。
  •   季羡林先生是我最尊敬的前辈,不仅因为我们同是山东老乡,更为他的学问和人品所折服。阅读此书让我不禁唏嘘,愤怒!不能想象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曾遭受过屈辱及非人道行为。但更为老先生风雨过后,不计前嫌的高风亮节所震撼。此书记述客观、公正。我真心希望历史不要重演,我们还有几个季羡林!
  •   本书作于季先生十年苦难时期,然纵览全书,无一言可见愤恨,无一字能现怨语。真正虚怀若谷,读其书罢,似乎于己身也能沉逸陶然。
  •   看了之后 很是感慨国学大师 季老先生的人生经历 那些不堪回首的年代啊
  •   一本非常好的书,真实的反映的那种年代对人的摧残,年轻人更应该看看。因为这是一本没有经过任何修饰的讲真话的好书。让人心酸,催人泪下,鞭策后人。
  •   文革——在中国历史上是一段不能磨灭的记忆,虽没有亲历,但早有耳闻,所以当初买此书的目的也是想在书中感受一下那个“疯狂”的年代,珍藏此书,警示后人!!
  •   文革祸国殃民,这本书揭露了当代人无法理解的那时的恐怖.......遗憾的是文革的罪魁祸首还没有被追究,很多真实的资料还封存在国家档案馆里,一旦大白天下,将遗臭万年。潘多拉的盒子,谁会有勇气来打开呢?
  •   读了憋屈,但这段历史也需要读一读。。。
  •   但是从外包可以看出来,放置的时间有点长了。正面和反面都一小小部分泛黄。但打开一看很满意。从页面可以看出是新书。 总体来说对封面不是满意。但里面的内容很好。。 很满意。 书毕竟是看的是内容不是封面。
  •   季老写的回忆很朴实,很感人,虽然这本还没看,但相信一样很好
  •   虽然还没有看完,但感觉已经非常震憾了。值得研读,值得收藏。
  •   有的时候无法想象,经历了那样一场劫难,该如何开怀的面对曾经的人与事。这大概值得我们学习。如何去面对,如何去坚强。
  •   很喜欢季老那个年代的书~看着就是舒服
  •   盆友还没拿到
  •   季老的字其实不怎么好看哈,纯粹是为了纪念。
  •   给老公买的。他很喜欢。
  •   这个版本我在网上找了好久,终于被我找到了,珍藏
  •   内容还没看,一面是手迹,一面是印刷体
  •   季老大作值得珍藏
  •   不错,喜欢当当网。
  •   一口气看完的。对那个年代的描绘乍看之下很平淡,似乎看不出任何的痛苦,抱怨。但细读一下,就会发现其中深切的悲痛。以及一位世纪老人看淡生死之后的平和和大度。
  •   季羡林先生的牛棚杂忆手稿本写得非常好,我们都是那个时代的亲历者,看他的书,感到似乎勾起了以前的回忆,所有的一切都历历在目,我认为这是一段不能忘记的历史,季老先生这本书值得我珍藏。
  •   这次当当送书很快,整体来说还不错,不过该书皮有些皱,还好没影响里面。很喜欢此书的首语!我建议想买《牛棚杂忆》的朋友,应该买此手稿本,很有纪念和收藏价值!
  •   一直想买季羡林的《牛棚杂忆》手稿本,终于买到了,很高兴,书很厚很大,但是翻开来有点失望,原来有一半是季老的字迹,每两页一模一样,纯粹是为了增加纸张,只当认识一下季老的笔迹吧。不过内容还是很好的,纸质也可以,就是封面很脏,像是从牛棚里翻出来的书,我擦了很久才干净些。
  •   季老去世后,从电视节目里知道这本书。对于十年浩劫,我虽然没有经历过,但是各类小说中看过不少。那样一段历史,我始终觉得是应该正视,就如季老所说,应该有人正面对其进行回应。而不是半推半就,犹抱琵琶。对于此书,似乎更适合季老反复提到的那些视季老在编故事说天方夜谭的孩子。因为其实,这还不算激烈。季老已经处理得很平和了。而对于普通读者来说,若不是对书法或收藏有兴趣的话,买手稿本的意义不大。有的时候无法想象,经历了那样一场劫难,该如何开怀的面对曾经的人与事。这大概值得我们学习。如何去面对,如何去坚强。
  •   看到很多文革的文章,对其中的描述感到不可思议,总觉得有点夸大,现在连季先生的书也这么说,无论如何,季先生的话我信得过,看来当时的确发生了这样不可思议的事,太让人震惊了。
  •   手稿占了一般版面,但有纪念价值。内容值得回味。
  •   季老的书,思想性和纪实性都很强,对一段特殊的历史,用辛酸和血泪进行了记述。
  •   还文革历史以真相,很不错的一本书,是我爷爷让我帮他买的!!
  •   内容很好 就是书的封面有点破了送的过程中的失误 很失望了
  •   因为这本书,对那个年代及他们的心理有了一定的了解。还不错。
    但单单从书本身而言,并不是很有意思,需要一定的时间来看。
  •   从朋友那里得知当当买书免邮费,还能打折。遂在当当上购得一二本,感觉颇好。首先选书快捷方便,运送及时免费,书的质量也很好。但在我拿到这本书时,有个小地方不尽如我意。书有些折的痕迹,背面有些脏痕。这有可能是运送的问题吧。希望当当的质检员能把好关,能向我们自己在书店选书一样认真。谢谢当当。
  •   不错的书籍,看了使人懂得很多道理,是不本不错的好书。
  •   书很好,就是太慢
  •   书的内容很好,收到以后封面磨得比较厉害,可能是包装不好的缘故吧
  •   但是感觉像盗版的,有的页面比较皱,正版书应该不会这样吧。送到的时候书本的封面也有磨痕,不干净了。在当当上买书第一次遇到这样的。以后不敢买了。盗版书外面有的是,10元一本,何必在当当上买盗版呢。
  •   不错,虽然已经在网上看过了,但这是一本值得珍藏的书。
  •   还不错的书。速度也够快。
  •   有点偏激
  •   我的书已经准时到货,解决了我的燃眉之急,谢谢你们的服务质量,我很高兴。
  •   书的内容不用怀疑,绝对没问题。就是装帧太差,大家买这本书的目的主要是冲着手稿去的,做成这样,怎能对得起季先生?怎能对得起热爱季先生的读者?
  •   内容先不说,这么厚本书有一半是重复的,而且排版看着既不习惯,有点浪费纸张的感觉
  •   无论装潢、印刷,纸张,更别提作者本身的书法艺术都比我同时买的《唐代政治史略稿(手写本)》差太多太多,此书不建议购买手稿本!此类今后还是得看到实书再买为好。另:实在没想到季先生的字如此之普通一般,失望。
  •   读着季老的《牛棚杂忆》,感觉到的是他那一颗充满热情的心。虽然季老年事已高,但是字里文间足见其情未淡,心未老。我以往曾认为季老开朗大方、乐观积极,真想不到原来他经历过文革的“洗礼”。他将当时的历史写下来,确实,是留给后人的最好的礼物。
  •   买回来一直没时间看,搁置。
  •   拿到手的书比我想象的要厚,翻开后,左边是书稿的影音件,右边是印刷体文字,每页都能对照上。感觉印刷体文字稍小,要再大些就好了。总体的质量还是挺好的,内容就不说了,应该是最全的版本了。
  •   收到书发现是被人翻过的,像是旧书,很郁闷。退吧再赔5块钱运费不划算,收藏吧又觉得旧书,心里总觉得不美。希望以后不合格的商品不要发。
  •   感觉季老师是个高深之人,简单话语间吐露出真理!简单说就是简单的词语表达最丰富的内涵!
  •   很值得一读的文章
  •   一开始拿来的书质量不好,换了一本后,还可以,对此,比较满意。
  •   季老的著作,还是值得读的。。。
  •   内容非常好,尤其是看着季老认真、细致的笔记更令人由衷的钦佩
  •   大师写得很真实感人!遗憾的是出版社太烂,搞的厚厚的大大的一本书,真没必要,收藏不方便,更浪费资源。
  •   很不错的书,写的很真是,让我了解了很多文革时候的事情
  •   里面是一页原稿 一页印刷体的 可以看出季老的字迹有点~~不过 大文人嘛 大多数字都不好看 但书是真的很值得珍藏的 内容很易懂 除了几个晦涩的字外 没有太华丽的语言 只是很真实的描述了那段历史 很值得一看~
  •   原来那时是这样的,有这样的事,这么多人遭了罪,触目惊心的经历。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