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母亲

出版时间:2003-9-1  出版社:中国妇女出版社  作者:王东华  页数:274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本书是作者殚精竭虑砺炼十年而成的一部母亲教育专著。作者从母亲的角度对人类社会的一些核质问题进行了严肃而深入地思考,提出了一系列关乎整个人类命运的重大命题。其研究体系化、前瞻性、深刻内蕴以及对世纪更迭人类文化的建设上,都会使本书在百年人文浪潮中具有卓越的启蒙地位。这是一个我们不得不需要净心倾听地独特声音。
  婴儿出生时都是同母亲连体的,因此存在着一个宫外孕期。同父亲相比,母亲在育儿方面有着本能的优越。人是分两次诞生的,人是早产三年的动物,人生的头三年是在组装大脑。人存在着一个比性本能更为本质的智本能,一旦错过便遭阉割,因此,孩子的一年决非普通意义上的一年,孩子的一年等于十年。
  女性的特点适合于人口再生产,男性的特点适合于物质再生产,人口再生产的重要性远远高于物质再生产。让女性放弃育儿去从事他们不擅长的物质再生产是一个大错误。女人的名字叫母亲,母亲能顶半边天。
  人类目前所强调的教育都是“显教育”,对于更本质更重要的“潜教育”却不加关注。道德、勇气、责任等不是通过教育者的“教”就能起作用,而是要通过教育者的“做“才能达到目的的。过往的教育学是“教”的教育学,以后的教育学将是“做”的教育学。
  本书详尽的范例,细腻真情的说理,无不将读者领进一个崭新的母性境界。

作者简介

王东华教授,当代中国家庭教育的领军人物, 2001年入选《中国青年》“可能影响21世纪中国的100位青年人物”。
●母亲教育运动的发起人与倡导者,《发现母亲文库》主编。其研究母亲及当代大学生的教育专著《发现母亲》《新大学人》20世纪末一经推出,即在全社会引起强烈反响。推出原创书籍数十种,累计发行近千万册。
●近年来,策划及参与中央电视台等各类电视节目百余场,应邀担任全国及各省市“杰出母亲”评委十余次,组织各类母亲教育报告会数千场。
●在中直机关、全国妇联、北京军区、中央党校、清华大学、大庆油田、IBM中国总部等各大机构演讲数百次,其电视讲座在十余家电视台播出。
●现任全国唯一一家母亲教育专业研究机构——华东交通大学母亲教育研究所所长。

书籍目录

自序·愿天下人共读之
导论 江山是银,母亲是金
0.1 我曾经对自己问个不休
一句话改变了一个人的命运——我的生活故事——重释夏斐事件——摒弃母职的做法并不是制度造成的——“五四”也许是中国母教的一个转折点——重评中国母亲史——“文革”是中国母教的一个典型切片——现代中国已无家庭教育可言——伪劣产品的本质在于伪劣母亲
0.2 童年不应该是一个任父母打扮的小孩子
第三只眼睛看天才——我的一点早教体会——中国历史上有着辉煌的早期教育传统——是先天还是后天——是超常还是正常——是天然还是自然——是晚成还是早成——是先表还是迟衰——是短寿还是长寿——是什么造就了伟大的人物——让我们千百倍地把童年重视起来
0.3 自古英雄出少年
人的成长三棱锥说——智力商数:天才都是神童——意志商数:天才都是斗士——品德商数:天才都是圣徒——气概商数:天才就是天才
0.4 我们的教育犯了大错误
道德教育失误的根本原因在哪里——人类教育的问题究竟出在什么地方——要高度重视潜教育:习育和化育——我对情商等的看法
0.5 女人的名字叫母亲
从生物学的角度看:女人的名字的确叫母亲——从优生学的角度看:女人的名字还是叫母亲——从人才学的角度看:女人的名字更是叫母亲
0.6 推动世界的手是摇摇篮的手
“早逝现象”敲响中国母婴质量的警钟——母亲,只有母亲,才是创造历史的真正动力
历史与未来·母亲缔造光明
第一章 人类还没有学会走路
1.1 烛光里的母婴
马卡连柯:教育的基础主要是在五岁前奠定的——蒙台梭利:儿童头三年的发展可看作人的一生——老威特:如果教育得法,大多数孩子都会成为非凡的人才——穆勒:由于父母的教导,我开始的时间要比同代人早二十五年
1.2 没有太阳的天空
养牛、养鸟、养鱼、养花都要懂得专门的方法,那么养孩子呢——买一件电器、家具、衣服都要跑遍全城,可又有谁为育子中的一个问题也如此做呢——我们的媒体每天都有大量的足球、股市消息,可是育儿呢
1.3 教育:僧侣式的学校
当前的性知识普及是性教育还是性教唆——为父为母是人生最重要的课程——潘光旦:师范教育屯是一样的不着边际,它只教人如何做别人家的儿女的老师,没有教人如何做母亲,做自己的子女的老师——许广平:结了婚的女性,总有做母亲的一天,最好还是有这样的研究所或指导所
1.4 爱情:美丽得不可饶恕的罪行
1.5 分娩:以诞生为名义的屠宰
1.6 养育:培养乎,饲养乎
1.7 成功:用孩子抵押来的勋章
原理与假说·人皆可为尧舜
第二章 智本能:人生只有一次机会
第三章 大规律:天才何以成为天才
第四章 佑护者,母亲是孩子的总设计师
方法与途径·母亲是第一生产力
第五章 教育,母亲是孩子的大老师
第六章 习育,面对孩子我们必须重新做人
第七章 化育,向伟大的心灵迈进
第八章 让天才成批出现
跋·向使命证明自己
后记

章节摘录

  第一章 人类还没有学会走路  1.1 烛光里的母婴  达·芬奇:同一个灵魂支配着两个躯体──夸美纽斯:孩子从出生到六岁应当由母亲来教育──洛克:教育上的错误正和错配了药一样──卢梭:母不母,则子不子──乌申斯基:最初几年形成的性格将成为人的第二天性──马卡连柯:教育的基础主要在五岁前奠定的──蒙台梭利:儿童头三年的发展可看作人的一生──井深大:教育真正重要的时期是无限接近零岁的时候──老威特:如果教育得法,大多数孩子都会成为非凡的人才──维纳:所有儿童早期的学习都是一个奇迹──穆勒:由于父亲的教导,我开始的时间要比同代人早二十五年问题的重要程度往往同它被忽视的程度成正比。人类社会的发展似乎永远存在并证明着这样一个悖论,母婴规划便是如此!  早在两千多年前,几乎是人类知识文明的肇始处,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就在他的《理想国》里开始阐述母亲的重要。之后,对母亲教育的研究与论述代有新论,不绝如缕。文艺复兴后更是如此。15世纪意大利教育家威尼斯就写出了《儿童教育论》;16世纪西班牙人文主义者比维斯写出了《基督教女子教育论》,北欧人文主义者伊拉斯谟写出了《幼儿教育论》。  不仅如此,此时许多人文主义大师也都阐述了他们对母亲与孩子教育的看法。法国思想家蒙田认为“人类科学最大的和最重要的困难就是儿童教育;”而意大利艺术巨匠达·芬奇更是在他的《手稿》中精辟地指出:“同一个灵魂支配着两个躯体……,母亲的愿望对其腹内的胎儿不断产生影响……,母亲的意志、希望、恐惧以及精神的痛苦对胎儿的严重影响,大大超过对母亲本身的影响,不少胎儿因此丧生。”  17世纪,杰出的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就认为人的童年在人的个性发展和形成中具有巨大的作用,他号召所有的母亲要正确地培养和教导儿童,并且断言,人在以后的教育效果是由他在童年里是否进行了正确合理的与轻松愉快的教学与教育来决定的,因此,孩子从出生到六岁应当由母亲来教育。为此他提出了母育学校的构想,并且还特地为这个时期的母亲和孩子编出了相应的教材。  与此同时,英国著名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洛克写出了早期教育的名著《教育漫话》,他在这本书里正确地指出:“教育上的错误正和错配了药一样,第一次弄错了,决不能借第二次第三次去补救,它们的影响是终身洗刷不掉的。”“我们幼小时所得的印象,那怕极微极小,小到几乎觉察不出,都有极重大极长久的影响。”  到了18世纪,法国著名思想家卢梭在《爱弥儿》这部教育著作中阐述了他的自然教育思想。卢梭指出:“最初的教育是最为重要的,而这最初的教育无可争辨地是属于妇女的事情:如果造物主要把这件事情交给男子,那他就会给男子以乳汁去哺育小孩。”针对当时母亲们轻视育儿这一头等责任的状况,他极为痛心地指出:“母不母,则子不子。他们之间的义务是相互的,如果一方没有很好地尽她的义务,则对方也将不好好地尽他的义务。孩子知道了应该爱他的母亲,他才会爱她。如果血亲之情得不到习惯和母亲关心照料的加强,它在最初的几年中就会消失,孩子的心可以说在他还没有出生以前就死了。”  这个时期,西方教育家已经不满足于经验性描述性的论述这一问题了,瑞士杰出的儿童教育家裴斯塔洛齐,在1774年对他一个三岁前的孩子,用日记法记下了大约一个月的观察记录,并发表了《母亲必读》。  进入19世纪,人类对孩子教育的关注逐渐成为教育领域中的一个最待开发的领地,教育家们不仅对儿童教育的重要性有了更进一步的阐明,而且对儿童教育的年龄也提出了越来越具体的设定。  俄国杰出的教育家乌申斯基指出:“人的性格大都是在人一生的最初几年内形成的,而且在这几年内在人的性格中所形成的东西是很牢固的,它将成为人的第二天性。”  美国教育家阿诺德·格塞尔说得更具体:“在学龄前阶段,大脑发育的速度非常快,六岁前,大脑的大部分几乎都成熟了……,以后人的脑力、性格和心灵将永远不会再象形成学前发育阶段那样迅速发展了。我们永远不会再有这样的机会去奠定智力健康的基础了。”  中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也认为:“凡人生所需要的重要习惯倾向、态度,多半可以在六岁以前培养成功。换句话说,六岁以前是人格陶冶最重要的时期,这个时期培养得好,以后只需顺势培养下去,自然成为社会优良分子;倘使培养不好,那么习惯成了不易改,倾向定了不易移,态度决了不易变。这些儿童升到学校里来,教师需费九牛二虎之力去纠正他们已成的坏习惯,坏倾向,坏态度,真是事倍功半。”  更多的教育家、科学家、作家根据自己的研究或体会,认为孩子的一切在五岁前就已形成并决定了。  俄罗斯伟大的思想家、文学家列夫·托尔斯泰以自己的亲身体会这样说道:“我难道不是在那一时期里获得了我现在赖以生存的一切东西吗?那时我获得了如此多的东西,并且如此地迅速。在我一生的其余岁月中所获得的东西都及不上那时所获得的百分之一。从五岁的我到现在的我之间只是一步的路程。从新生儿到五岁之间则是巨大得骇人的距离,而从胎儿到新生儿之间却是无底的深渊。”  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认为:“教育的基础主要在五岁前奠定的。它占整个教育过程的90%。在这以后,还要继续进行。人的进一步成长,开花,结果,而你精心培植的花朵,在五岁以前就已绽蕾。”  但是,越来越多的教育家认为,孩子在三岁前的教育甚至已经决定了他的一切。  杰出的意大利儿童教育家蒙台梭利指出:“儿童出生后头三年的发展,在其程度和重要性上,超过儿童整个一生中的任何阶段……,如果从生命的变化,生命的适应性和对外界的征服,以及所取得的成就来看,人的功能在零至三岁这一阶段实际上比三岁以后直到死亡的各个阶段的总和还要长,从这一点上来讲,我们可以把这三年看作是人的一生。”  著名法国儿童教育家洛朗斯·佩尔努说:“孩子三岁以后一直到青春期,在他的生活中,再也不会有象第一次微笑、说第一句话、迈第一步这样值得注意的事件发生了,再也不会有象智力显露和自我发现这样重要的情况出现了。他的主要品质已经形成,基础已经打好,只要对它们进行精雕细刻(如平衡)和加以发展(如智力)就成了。”  美国著名儿童心理学家,哈佛大学教育研究院教授伯顿·L·怀特甚至断定:“如果一个三岁的幼儿在与学术上有益的各方面,如语言和解决问题的技能上迟开窍六个月或更多一些时间,那么他就不可能在以后的学业经历中获得成功。这个判断会有一些例外,但是‘开端与追踪’处境不利幼儿发展计划(美国旨在帮助贫困儿童补偿社会经济环境对他们的学习和社会成长所产生的消极影响的教育补偿计划──作者注)和其他补救计划的研究结果,都明确支持这个适合于美国多数儿童的意见。”  美国教育政策委员会1966年提供的报告指出,到六岁时,大部分孩子已经发展了他们成年后所有的智力的很大一部分,因此过去的那种将六岁视为正常入学年龄的做法已经过时,“所有的孩子自四岁始都应有公费入学的机会。”与此同时,他们还进一步强调:“生命最初的三年很可能比第四年或第五年更为关键。但是,关于这样小的孩子如何在家庭以外的环境加以教育,人们所知太少。因而帮助父母或未来的父母改进家庭生活方式的努力可能更为实用。我们强烈倡导这种努力。”  可是,就是三岁也同样被越来越多的教育家、科学家们所摈弃,他们提出了更加绝对的零岁教育。  日本杰出儿童教育家木村久一总结出儿童智力发展的递减规律:如果生下来就在理想的教育条件下培养,儿童可以发展自己智力的百分之百,但是,如果从五岁开始才进行教育,就是理想的教育,儿童也只能发展自己智力的80%;若从十岁开始教育,就只能发展自己智力的60%,也就是说,教育得越晚,儿童智力发展所受的阻力越大。  美国著名教育家本杰明·布卢姆和他的芝加哥大学同事所做的研究论文指出:人的智力呈现先快后慢的趋势。根据他们对17岁青少年所测得的智力来看,大约50%的智力发展是在胎儿期到四岁之际完成的;30%是在四至八岁时完成的,大约20%是在八至十七岁时完成的。换言之,智力在人生的最初四年中的发展等于随后十三年中的发展。或者说,到了八岁,不管孩子上什么学校,处于什么环境,他心智能力能受影响的余地,只有20%。  创造出“井深理论”从而享誉教育界的日本儿童教育家、企业家井深大认为,过去的教育都是从孩子懂话的时候开始,但是这种教育已经迟了,因为在孩子会讲话之前,他就已经获得了比利用语言传授的知识更多的东西,因此,教育孩子的最好时机,“既不是《到了上幼儿园的时候就太迟了》,也不是三岁。真正重要的时期是无限接近零岁的时候。至于妊娠期,更是有许多必须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如果存在着培育精神、性格或气质的时期,那么,就是在懂语言前这一段时期。”  科学的发展似乎总是比教育家的猜想与实践还要超前与迫切,在70年代,科学界还认为母亲的大脑和胎儿的大脑之间没有直接的神经纤维相联,因此,无论母亲的大脑受到什么样的刺激,对胎儿不会直接产生影响。  但是,到了80年代,科学就已经表明母亲与婴儿之间传递着一种与电信号完全不同的另一种信号,母亲一紧张,其内分泌就发生变化,通过脐带进入婴儿体内的血液成份的浓度也就发生变化,直接对胎儿的状况产生影响。  因此,胎教不再是一种无稽之谈,因此,世界上出现了第一个“胎儿大学”,因此,继“零岁教育”之后,又提出了“负一岁教育”、“负二岁教育”……  那么 ,上面这些是否仅是教育家和科学家们的呓语呢?不是!事实比理论更加神奇。  小威特生下时并不称心,邻里都认为是个白痴。老威特在悲伤的同时没有放弃教育,在他更加细心的教育下,这个傻儿子不过几年时间就变成了一个远近闻名的神童。八、九岁时就已能够自由运用德语、法语、意大利语、拉丁语、英语和希腊 语等六国语言,并且通晓动物学、植物学、物理学、化学,尤其擅长数学。九岁那年入莱比锡大学,不到十四岁就获得哲学博士学位,十六岁时又获得法学博士,最终成为但丁研究的权威 。  作为教育者的老威特是如何看待这件事的呢?他说:“即时是普通的孩子,只要教育得法,也会成为不平凡的人,这是爱尔维修的话。我在儿子没生下来之前就相信这一说法,并常常向别人宣传。”“我一向认为,如果教育得法,大多数孩子都会成为非凡的人材。由于我教育的结果,使我的孩子成了这样的青年 。”  或许有人认为老威特在吹牛或卖乖:孩子成才了,做父亲的当然可以往自己脸上贴金!如果有人存这样的想法,那么我们不妨再来看几位早教的获益者自己是如何看待这一问题的。  杰出的数学家维纳是一位早教的获益者,他在自传《昔日神童》一书中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人们:“要记住这一点:所有儿童早期的学习都是一个奇迹 ,即使我们后来 认为是愚笨的孩子也是如此。当一个孩子开始讲话的时候,他已经开始学习他的第一外语。从出生到两岁这一段期间,是取得新知识的旺盛时期,这是在后期生活中无法比拟的,不管他是个天才或是个低能者都是如此。……就我而论,我开始认字看书的年龄,还不到其他许多儿童牙牙学语的年龄 的二倍。(维纳三岁半就已经开始看书 ──作者注),这是事实。”  而另一位早教获益者,杰出的哲学家穆勒在他的自传中说得更加详细:“关于我接受教育过程中表面上最明显的一个特点,就是在我幼年时代,父亲尽极大努力授予我被认为属于高等教育的知识,这种知识在成人前是很少得到的(如果 能得到的话)。实验的结果表明,实施这种教育并不困难,同时充分说明 ,让小学生接受一点点拉丁文和希腊文知识,用多年宝贵的光阴,这是多么值得惋惜的浪费啊!由于这种浪费许多教育改革家便产生错误的见解,要在普通教育中完全取消拉丁文和希腊文的课程。倘若我生来理解力特别敏锐,或者记忆非常强而精确,或者性格特别主动,精力特别旺盛,那么对我的试验可能不是结论性的;可是我所有的天赋并不在一般人之上而在其下,凡是我能做到的,无论哪个具有中等智力和健康体格的男孩和女孩肯定也能做到。如果说我学业上有所成就,应归功于父亲赐予我的早期教育,当然还有其他有利条件,公正地说,由于父亲的教导,我开始的时间要比同代人早25年。”  多么可怕又是多么神奇,仅仅是由于父亲的早期教育,一个人的开始时间竟比他的同代人要早二十五年!

编辑推荐

  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中国青年报等数百家电视电台、报纸杂志及门户网站大篇幅报道本书。  各级政府推荐给民众,各类企业赠送给员工,各种学校发放给教师,中小学校推荐给家长。  (作为礼品,本书值得所有女性送给至亲好友)  “一位女性把孩子培养成才,其意义远远超过到工厂去拧几颗螺丝钉。因为孩子不是某个人的,孩子将要成为社会的公民,孩子是全社会的财富,关心孩子和母亲就是关心未来,就是关心我们自己。”  当代中国最具有影响的原创著作之一!  你可以不是天才,但你可以成为天才的母亲!  推动世界的手是摇摇篮的手!  王东华把一个中国教育上的重大课题摆在了国人面前;  如果说人类史上确曾有过改变其进程的著作,那么,这本书极可能是人类及中国未来世纪妇女儿童发展的一本好策划书!  《发现母亲》如果仅仅在中国轰动,那就意味着失败;《发现母亲》也许会成为中国每个家庭的必备之书。  每一个母亲都应该阅读这本书,这是孩子对你的要求!  为什么寡母的孩子特别容易成大才;为什么双胞胎的孩子成才率特别低;为什么妻生的孩子比妾生的要优秀得多;办什么并不出色的父祖突然涌现出许多杰出的后代;为什么先天后天俱佳的神童成大才者寡;为什么先天不足的早产儿、小样儿能够后来居上成就大业……  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阅读这本书,这是民族对你的要求!  为什么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会有百家争鸣的人才鼎盛;为什么文艺复兴时的意大利会像夏雨后的蘑菇涌现出了一大批世界级的艺术巨匠;为什么作为殖民地的美国能一跃而起称雄世界;为什么人口数只同我国上海的犹太人其天才却多如繁星;为什么仅相当于中国一个中等省份的韩国就连体育也让我们惊出一身冷汗……  每一个关心人类命运的人都应该阅读这本书,这是未来对你的要求!  为什么说人类社会最大的剥削是对母亲劳动的剥削;为什么说母亲要像服兵役一样服三年母投;为什么说成为一个合格的母亲是女性成才的一种特殊形式;为什么说母亲的工作应该是带薪的工作;为什么说母亲的劳动决不亚于英雄的创造;什么说妇联组织应该是一个民族未来的“总统府”……  我给大家推荐几本书,我读过这几本书后很受感动,也很受教育,更加体会到了做妇女儿童工作的重要性和艰巨性……第二本书是《发现母亲》它让我们深感提高广大妇女素质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河北省省长 季允石  做了妈妈后,我逢人就会推荐的书是《发现母亲》,女人永远不要忘记自己的第一身份。  ——中央电视台著名主持人 沈冰  我们向市民推荐《发现母亲》,就是要在全市形成“争做合格母亲,培养合格人才”的良好风气。  ——天津市妇联“母亲教育工程办公室” 阎淑荣  我们之所以组织万名女职工学习《发现母亲》,是因为解决职工们的孩子问题,就是解决企业最大的后顾之忧。  ——中国扬子石化集团工会副主席 刘国霞  作为“三八”节礼物,我为全校100名女教师每人发了一套《发现母亲》  ——苏州名校长、特级教师、张家港高级中学校长 高万祥  我先后推荐了数百套《发现母亲》给我们的家长,我觉得做家长的都应该看这本书。  ——重庆市世纪早教婴幼园园长 吕萍  母亲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方法决定孩子的未来,在提高母亲素质上《发现母亲》是一本真正的好书。  ——山东潍坊东方之子幼儿园园长 胡西莹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发现母亲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53条)

 
 

  •     本书是作者殚精竭虑砺炼十年而成的一部母亲教育专著。作者从母亲的角度对人类社会的一些核质问题进行了严肃而深入地思考,提出了一系列关乎整个人类命运的重大命题。其研究体系化、前瞻性、深刻内蕴以及对世纪更迭人类文化的建设上,都会使本书在百年人文浪潮中具有**的启蒙地位。这是一个我们不得不需要净心倾听地独特声音。
      婴儿出生时都是同母亲连体的,因此存在着一个宫外孕期。同父亲相比,母亲在育儿方面有着本能的优越。人是分两次诞生的,人是早产三年的动物,人生的头三年是在组装大脑。人存在着一个比性本能更为本质的智本能,一旦错过便遭阉割,因此,孩子的一年决非普通意义上的一年,孩子的一年等于十年。
      女性的特点适合于人口再生产,男性的特点适合于物质再生产,人口再生产的重要性远远高于物质再生产。让女性放弃育儿去从事他们不擅长的物质再生产是一个大错误。女人的名字叫母亲,母亲能顶半边天。
      人类目前所强调的教育都是“显教育”,对于更本质更重要的“潜教育”却不加关注。道德、勇气、责任等不是通过教育者的“教”就能起作用,而是要通过教育者的“做“才能达到目的的。过往的教育学是“教”的教育学,以后的教育学将是“做”的教育学。
      本书详尽的范例,细腻真情的说理,无不将读者领进一个崭新的母性境界。

      王东华,男,1963年6月25日生,安徽省芜湖市人。华东交通大学母亲教育研究所所长,副教授。
      1984年毕业于华东交通大学,1987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马列理论第二学士学位班。先后任职于华东交通大学、武汉交通科技大学、湖北省青年心理研究所。其研究当代大学生的教育专著《新大学人》(40万字),为‘93深圳(中国)优秀文稿公开竞价首部成交著作。
      其致力人类文化启蒙的另一教育专著《发现母亲》(80万字),1999年一经推出即在社会产生广泛影响。由他精心编选的的新作《我们是这样教育孩子的——9位中国杰出父母的成功经验》,一经出版,便入全国畅销书榜。最近该书又被全国妇联“世纪父母读书计划”选中,作为3本优秀家教读物之一向全国父母推荐。
      由于其在母亲教育研究及普及方面的突出成绩,2000年被全国妇联授予“助西爱心大使”称号,2001年入选《中国青年》杂志“可能影响21世纪中国的100青年人物”。
    [编辑本段]目录
  •   在网购前浏览《发现母亲》这本书时见到有一篇评论,说这本书“冗长堆砌,杂乱无章,厚厚一大本书只是反反复复只为说明一个道理。”心里当下就明白,这本书一定是很详细,甚至可能会详细到啰嗦。但是它获得十四届中国图书奖,也是“教师必读50书”之一,取得这样的荣誉肯定有可取之处,见到打了48折了,才 14元钱,二话不说,拿下。 初拿到这本书时,还是傻了眼,六百多页多达80万字的书厚厚地一大本,里面的字密密麻麻。幸好打开一看,句子通俗易懂,例子接连不断,第一感觉还是很吸引人的。 这本书的阅读对像是定位于大众,面向普通母亲,所以,作为教师的我翻阅这本书的时候就像看小说一样容易,不需要像对待一些专业书籍那样地认真领会。用了一个月的时间见缝插针断断续续地看完了。 这是作者历时十几年研究的心血,里面的内容真的详细得令人咂舌,从孩子在胎儿前说起,结合了心理学神经学等内容作为论据,从生理、心理、环境几个方面来说明母亲在孩子成长中的重要性。说实在话在教师的角度来看我并不是站在完全同意的立场,这本书把孩子的成长完全建立在母亲对孩子的作用力上,可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是有很多种因素在影响着的,仅仅把教育这两个字压在母亲的身上个人觉得片面,但是,我却愿意相信这一观点! 因为我是一位母亲,是一位想教育出一个优秀孩子的母亲。看这样的一本书会让我越读越觉得母亲这一身份的职责重大,会更加地激起我教育好女儿的信心! 该怎样教好自己的孩子我相信即使是世界级的教育专家也会头痛的问题,不是有句老话吗?“利刀磨不到柄”。就因为太过于熟悉教育了所以面对自己的孩子时才会小心翼翼不敢下手,类似于近乡情怯吧。现在的我就是属于这样的一个状态:面对学生我会自信满满,但是面对自己的女儿时我却疑惑不定,有不知所措的感觉。用在学生身上的 “坑蒙拐骗”那一套对女儿没有效果,招术用的次数太多都失效了。 教育自己的孩子当然是艰难的过程,但有了目标以后应该也不是非常困难的一件事。作为一位母亲,对自己的子女应要有所规划,你希望孩子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应该要心中有数。我对孩子的期望是成为一个性格乐观开朗的,爱好广泛,热爱中国文学,人格健全的人。不需要她出类拔萃,但要有敢于面对人生各方面问题的勇气,无论对什么事都要有积极的态度。 现在在实施阶段我发现我走了一些弯路了。对女儿在3岁时的教育目标不够明确,有些地方考虑得不是很深入。如有段时间都在依样画葫芦,一条路走得太直不懂变通。因为喜欢“新经典诵读”这个课题,所以也运用到了女儿身上,教女儿读古诗词古文。按说现在教也正好是时候,可是在选择背诵的内容上我按着自己的性子和喜好来,一开始教她背《三字经》还算是顺应孩子的接受能力,到后来教她背《老子》《诗经》等内容时就感觉女儿没兴趣了,学习上有些吃力。原因可能是因为在背《三字经》的时候这些内容我可以简单地说给她听,她能理解,所以有兴趣。但在背《老子》和李煜的一些词时太过于晦涩难懂而且句子过长,让她难以接受吧。因此,对于今后教背的内容还得老老实实地从《千字文》《百字姓》开始才好。 除了对教背的内容没经过挑选外,还有一个问题就是不会拓展性地教。教女儿背古文是有效果的,孩子的能力让我惊讶,她竟然能背出《三字经》是我始料未及的。但在教背的过程中我太执着于背诵的效果了,一切以女儿能背出来为目标,没有进行“学科内的整合”。在背诵的过程中我应该要“开拓教学资源”,应让她在背诵的过程中认字、在背诵的过程中学习音乐,在背诵的过程中进行德育才对。指哪打哪,碰到什么学什么才不枉费我一天到晚的空余时间都献给了她。 还有很多地方还要仔细琢磨呢!唉!自己孩子的教育问题真是让母亲费心啊!
  •   知道王东华老师和他的《发现母亲》还是20001年的事了,也就是这本书刚出版不要久,当时我还在读高中,是通过《中国青年》这本杂志刊登的影响21世纪的100名青年人物系列报道。当时就牢牢地记住了这两个名字。因为对我的感触太深了。随后也在书店里找寻过这本书,可能是县城太小,一直没有找到。还给王东华老师写一封信,谈自己的感受。也不知道受到没有,反正是没有受到回音。之后就为高考忙碌,报志愿的时候报了好多与教育相关的专业。可能是命运戏弄人吧,最后竟然让我读了建筑学专业。自此便将这些都丢到了脑后,专心于我的专业。时隔六年,在临近大学毕业,当我再次被命运捉弄之后,猛然又想到了这本深深影响我的但从未看过的书。偶然又在当当网上看到这本书,便立即买了。很快,两天后我便受到了书,连同四本其他书。书的质量还是不错的。我还是第一个选择了这本书来看,被她的内容深深吸引了。可以说,作者的观点也有我不能认同的地方,但总体说来,触动还是很大的。“女人的名字叫母亲”,这是我非常赞同的,女人需要追求和男人的平等,但没有绝对的平等,男人和女人都存在着各自的长处和不足。如同万物都要尽其索偿一样,马拉车,牛耕地,石头盖房子,木头做家具。如果偏要拧着来,自然不会有好的效果。人亦如此!之所以有男人和女人之分,就是为了不同的分工。男人关系的当代,而女人关系的则是千秋万代!贤妻良母,说着轻松,多少女人不屑于这样做,总觉得这样做有损自己的才华。但是,统观当今社会,有多少人能做到如此?否则就不会有这么多的社会腐败现象,不会有这么多的未成年犯罪,更不会有日渐增长的恐怖事件。想一想,如果当丈夫犯下第一个错误的时候,妻子能够给予引导,当孩子刚刚出生,母亲就能身教言教,结局会截然不同!对了,说到这,我觉得这也是这本书研究的不足之处,女人是有两个身分的,母亲和妻子。所以不仅要研究母亲,还要研究妻子,发现爱你真正的女人!今天在这里发表评论,不仅是表达一下我自己的感受,同时也希望看到的朋友,尤其是女同胞们,这本书是一定更要看的。如果你想结婚生子,那么就一定要审视一下自己的观点,守门员去射门,你觉得怎样?妻子、母亲是我们天生的身分,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才是最重要的。
  •   我在当地书店看到这本书后,有相见恨晚之感,这是一本难得的好书。以前我也自认为重视孩子的教育,关心孩子的成长。孩子10岁,各方面表现还不错。但在工作比较忙或心情不好时,再看到她磨磨蹭蹭,难免不耐烦。看了这本书后,就发现自己有很多自以为是的错误想法和做法。只看过几章,我就发现了自己的变化,发现自己更能理解她的在大人看来似乎不值一提的喜怒哀乐,更象她的朋友,孩子也更愿意和我交流,有什么想法也能比较坦然地告诉我。相应地,她爸爸也重视对孩子进行多种方式的引导,孩子也愿意多跟爸爸接触,家庭关系更融洽。这些对她心理的健康成长和以后走上社会、与别人打交道,都是有好处的。自己受益后,就想买几本送给亲朋好友,但比较贵。幸好在当当网上发现了这本书,还打折,就一口气买了20本送给周围的亲友和同事,希望他们也从中受益。20本书花了书店9本书的钱。。。总之,这是一本难得的好书,推荐给所有的重视子女教育的人,立志当个好母亲、好父亲的人读一读!
  •   作为一名母亲,我养育了一名很让人费心的儿子,孩子的脾气、秉性、生活学习习惯都与我差之千里,到了小学,成绩跟不上,关键原因不是智力方面的。我伤心过、失望过、愤怒过,但都不能使孩子有丝毫的好转。我甚至怀疑孩子是否抱错了。那段时间,我陷入了深深的苦闷,不能自拔。我到处求经拜师,买了无数本教育孩子的书,但对我儿子都不适用。看了[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这本书,我彻底绝望了。原来孩子的差异有那么大,难怪我的孩子怎么教育都不行呢!自叹命运弄人,有那样的好孩子,我也能把她培养成功。直到看了[发现母亲]这本书,我才明白这个道理,一个母亲对于孩子是多么重要!孩子在培养习惯的年龄,由于工作繁忙,我对孩子疏于管理,将他的大部分时间交给了没带过孩子的老人,老人热衷于在外面串门聊天,在家看电视,难怪孩子身上有那么多我不能接受的坏习惯,不怨别人,只怪自己,当妈的没亲自带自己的孩子。现在我只能亡羊补牢,看看周围辛辛苦苦自己带孩子的妈妈,现在好像都很轻松了,因为在孩子的启蒙阶段,孩子被母亲调教好了,按照正确的轨道发展了,苦那么一段时间,今后就是阳光大道了,值!我正在改正,让老人回去了,自己亲自带孩子,补孩子启蒙教育的课。虽然晚点,但我已经看到曙光了。感谢[发现母亲]的作者,也奉劝那些没有亲自带孩子的妈妈们,只要有一丝的机会,也要亲自带带孩子,把他们做人做事的方法习惯带到正确的道路上,事半功倍!
  •   很值得看的一本书,这本书中作者从母亲的角度对人类社会的一些核质问题进行了严肃而深入地思考,提出了一系列关乎整个人类命运的重大命题。面对当今的社会家庭教育种种问题,建议母亲去看看,也许会找到心灵的窗口。
  •   这本书是一些家庭教育专家重点推荐的,在我看来,它的价值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是更新家庭教育的观念,提示人们特别是母亲们来重视对孩子的教育;二是提出了一些独到的理念,比如作者认为人是早产三年的动物,因此前三年里要为孩子提供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这是孩子的第二子宫;三是提供了很多家庭教育故事,包括很多名人家庭的故事,如鲁迅教育孩子的故事。总体来看,这是一本值得父母和打算做父母的人阅读的好书。并且要买最好就买这个完整的版本。
  •   我是黑龙江幼儿师范的大学生,即将成为一名幼儿教师,老师说过要想教育别人的孩子之前,一定要做好母亲的角色,要像爱自己的孩子一样去爱别人的孩子,所以做个好母亲的必选书籍就是这本发现母亲了,我向所有爱孩子的人推荐这本书,特别是我们即将成为幼儿教师的大学生,为自己的事业更加成功,请选择吧!也为了祖国的未来。
  •   这本书是每个做母亲的和准备做母亲的人都应该读的一本书。我们身边有很多母亲虽然生了孩子,但是并不准备为孩子付出时间和精力,她们中许多人认为事业比孩子重要,岂不知养育孩子才是做母亲的第一要务,工作要做,但是决不能以牺牲对孩子的养育为代价。而且,养育孩子不但不是一件简单的,无意义的事,而是一项复杂的,关乎家庭,甚至祖国和民族未来的大事。世界上许多国家对此都有清晰的认识,所以有许多为母亲养育孩子特别指定的法律法规。我们国家这方面的意识太差,而这本书正是一本可以帮助许多人改变观念的书。
  •   好厚的一本书,字体也不大,想要看完还得段时间,先看了前面,觉得实用性不大,是在介绍母亲教育在中国的历史,不太吸引人但说的都是对的,后面翻了翻,还比较期待,毕竟作为读者想学习的是如何做一个会教孩子的母亲,建议下次出版时删些篇幅,厚厚的一本看得累!
  •   你可以不是天才,但你可以成为天才的母亲。这句话道出了教育不仅仅关乎学校老师的重要,更多的说明了父母对孩子人生成长的重要。父母,可以说比学校的老师更重要;父母更多的是在引导孩子如何学为人处世,而学校老师一般只是教授孩子以书本知识。
    父母,孩子灵魂的工程师
  •   最近仔细阅读后 发现作者用心良苦 著作这本书花了很多心思和精力,希望有更多的人来阅读,更重视家教的重要性,特别是母亲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性。家庭教育是我们现在最需要重视的。
  •   每个母亲都应该看看,放在自己的床边,时时提醒自己。知易行难!道理听听容易,现在的母亲有谁会为了孩子呆在家里三年呢?作者的苦心,不过是耳边风而已!只是小孩不成材则悔之晚矣。中国的落后是教育的落后。教育观念的落后。中国的一流科学家是美国的1%而已,我们只看见西方的小孩自由自在,没看见他们身后深厚的教育!
  •   最早看到这本书时,我还没有成为妈妈.现在我已经是一个五岁孩子的母亲了,这本书给我的启发很大.它让我明白了做母亲肩上的责任,让我知道"妈妈"不仅仅只是一个称呼,她甚至关系到一个民族的将来!将这本书推荐给了许多朋友,真希望每一位女性都能读到这本书.
  •   我不是天才,我想做天才的母亲。读了一半,很不错,对教育孩子很有帮助,信息量很大,需要好好消化吸收。本书写得浅显易懂,可操作性也很强,只有用心每个人都可以做到的。推荐购买。
  •   做父亲也可以看的书,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感觉站在了更高的角度来看待母亲这一角色,如果怀孩子就看了,我想我会把母亲这个角色当得更称职,建意新婚夫妇在领结婚证时购一本此书,因为孩子不仅是你的也是国家的.如果一个国家要发展,要重视教育首先得重视母亲的教育,重视家庭教育,其次是幼儿教育和小学教育,可让人无奈的是,现在的幼儿教育和小学教育老师很大一部分的精力都是在弥补和矫正不良的家庭教育.
  •   此书读后很好。我认为每一个想做母亲的年轻女性必读的一本书。书中的思想只要用心去做,每一名儿童都会成为天才。
  •   一本不错的书,发人深省,让每一个母亲和准备做母亲的人都应该看看,怎样做一个合格的母亲,而不是忽略自己的职责,怨天尤人.应该引起全社会的共鸣,为每一个母亲创造有利的环境,让她们有时间有精力有能力成为一个专业的母亲.成就小家推动我们的大家庭.
  •   这本书不仅论述了母亲对一个孩子成长的重要影响,也论述了早期教育的重要性,作者的母教理论和实践对家庭教育和社会化教育都具有启示意义,是一本难得的好书!愿天下父母共勉之,共行之!!
  •   初看到这本书,放了很长时间,不愿拿起。原因一、太厚,给人以沉重的心理压力。二、行间距太小,很费眼。第二次打开,卷首的题记:“上帝之所以先造了男人,并不是因为男人比女人优越,而是因为男人比女人好造,上帝先造出男人这个试验品后才去造女人。当上帝把女人造出来后,上帝造人的任务也就完成了:他把这一任务交给了女人!母亲的工作正是上帝的工作!”一下子吸引了我。同是一个两岁孩子母亲的我读着有浓浓的喜悦:幸亏打开这本书还不晚;同时还有深深的遗憾:我错过了过少本不该错过的时机!于是马上推荐给校长,推荐给我的同事,惟愿所有的妈妈们没有遗憾!妈妈们,千万不要错过!
  •   不要以为,我不是母亲,我不必看这本书;不是这样的,你是父亲,你也要看,书中告诉你如何做才是一个称职的父亲;也不要以为,我还没有结婚,我不必看;不是这样的,无论你是男孩,还是女孩,如果你想结婚,并且还可能会做父母,你就有必要现在就去看看,看看你将要面临的责任和问题,你或许现在就能够提早得到解决问题的方式。更不要以为,我老了,不必看了,儿女已经长大,可是儿女也是要做父母的,所以,看看吧,为了你的儿女的下一代,为了你自己,或许,你可以在读书的过程中,回忆自己作为父母在教育子女方面的缺失,你的经验,将为儿女提供有力的佐证——如何抚育和教育子女,才能够使他们成为健康的对社会有用的人。
  •   在当当网买了不少育子的书,感受较深的是《养育儿子》和《发现母亲》,尤以后者更让我思考,思考母亲的分量、母亲的责任。母亲是儿子最亲近、最可信赖的人,千万不能因为母亲的疏忽和懒惰耽搁了孩子的成长。《发现母亲》解决了我在育子过程中的许多迷惑,树立了我对儿子未来的信心
  •   在当当网买了不少育子的书,感受较深的是《养育儿子》和《发现母亲》,尤以后者更让我思考,思考母亲的分量、母亲的责任。母亲是儿子最亲近、最可信赖的人,千万不能因为母亲的疏忽和懒惰耽搁了孩子的成长。《发现母亲》解决了我在育子过程中的许多迷惑,树立了我对儿子未来的信心。
  •   生了孩子以后有很多困惑,不过很幸运的遇到爱和乐,王财贵,冯氏早教,继而了解到发现母亲,真的很好,建议读,不象其他育儿书抄袭很大成分,十年以上的书以及作者不超过三人的书才值得买
  •   早在1914就写出《M·S·斯特娜的自然教育》一书的美国人斯特娜夫人曾深刻指出:中国是最早开设学校的国家,尽管如此,他们的文明落后了。这是由于他们没有认识到妇女教育的必要。过去,中国人认为妇女不应受教育,因此,中国大多数妇女是文盲,也不进行家庭教育。受不到母亲教育的国民决不能成为伟大的国民。
  •   十年前,我还没有孩子,在书店读到了两大本厚厚的《发现母亲》,记住了王东华。十年来,不断的推荐此书给身边的女朋友或作为礼物送给她们,希望有更多的人读到她。最近,又买了本送给儿子同学的妈妈。但新版本已经不是厚厚的两本,压缩了。
  •   对于每个当母亲的人,都是值得一读的好书,一个好的母亲,一个懂孩子的母亲,一个懂教育的母亲,那对于孩子都是莫大的福分,希望每个孩子都能拥有这种福分.力顶!!
  •   特别好,朋友推荐的,很多问题被作者分析的很透彻。很有幸能遇到这本书,好好学习如何成为一个合格的母亲,和孩子一起成长。
  •   原来母亲对于一个孩子乃至国家有这么重要的作用,推荐已是母亲和还未作母亲的人看看,从而发现自己,反省自己,成就自己!
  •   这本书很厚,花了很多时间,但虽然是理论性的书籍,读来并不枯燥,而是被作者旁征薄引和大量的举例所吸引,不得不说,作者写这本书是用心良苦,读完整本书,做家长的不能不感到身上的责任,和教育的重要性.其实这本书并不只是给母亲们读的,好象这本书更象是给父亲准备的,不是吗,很多刚做妈妈的人并不是有这样的时间和精力读这本书,那么就让当了父亲的人读吧.有时间要看,没有时间抽时间也要看.推荐!!
  •   “发现母亲”这本书很不错,我觉得只要有一定阅读能力的人都应该去认真阅读,不管男女。就像经常看哲学书籍使人聪明一样,看过这本书之后你会发现它揭示了生活中许多你、你身边的人,甚至是你的父母一直无法理解的事情,它会让你有一种恍然大悟的感觉。也会让你对未来的自己更加充满信心!
  •   一本很好的书,里面非常详细的介绍了对于“母亲”这个词汇的深刻理解阐述,相信对每一个做了母亲或者即将做母亲的人对教育儿女都会带来很大的帮助,个人认为让成为父亲的人看看也很有必要。
  •   读了这本书让我改变了许多以前的思想,让我感觉自己的责任更加重大,对于一个准妈妈而言,在我的宝宝来到这个世界上之前,我有幸读了这本书,我感到十分高兴,这本书让我明白母亲是一个多么重要的角色,是没人能代替的,是神圣的!!我觉得每个女人都应该读一下这本书,这样你会知道自己如何演译母亲这个角色,也会更加尊重自己的母亲!!
  •   读完后让我受益非浅,他提醒我们每个做母亲的人都要以身作则,用心教育自己的孩子,只有这样,将来我们的社会才更和谐、进步。
  •   若干年前,该书的第一次出版,我就购得,爱不释手,也受益匪浅,到如今书还在我办公桌上,工作之余经常翻看。此次购买2本是送给2个孩子的母亲,因为教育孩子如千秋大业,母亲一定需要学习。
  •   我是一个母亲.看过这本书之后,更感到母亲的伟大.教育孩子是很不容易的.但是要有方法,有毅力.有决心.母亲一定要有所付出,一定要修身养性,一定要给孩子做出榜样.
  •   这书是老公的当老师的姐姐强力推荐给我的,她小孩现在上学了,她觉得应该早点看这个书,因为有孩子后会出现很多问题,初为人母时自己很盲目,不知如何解决。她推荐我现在就开始看,先随便翻了下,不错,很贴合生活,我也推荐给大家,让大家都养育出优秀的宝宝,做个优秀的母亲,对社会有更好的发展。
  •   虽然书中很多论点口气有些过于激烈,但是句句说的都很在理,而且透着作者很强烈的情感,所有做母亲的人都可以看看,相信会对自已的身份和责任有进一步有认识和理解。愿天下所有的母亲和孩子都幸福快乐!
  •   好书,拿 到书,迫不及待地看,做为一个母亲,对孩子的成长有如此大的影响,反思。值得每个要做母亲和做了母亲的人看看。
  •   母亲的确很伟大,建议准备要孩子的妈妈可以提前阅读,那样对日后教育孩子很有帮助,只可惜自己买这本书稍有些晚了,孩子已经3岁多了,错过了好的教育时期
  •   读了此书才知道自己距离“母亲”这个称谓还差很远,才知道母亲的职责有多神圣,多艰辛,多伟大。为自己的角色而骄傲,也为自己的无知而悔恨。我在学习中努力改造自我,塑造“母亲”,愿所有中国的妈妈都加入“发现母亲”的行列,为民族兴旺,家庭幸福!感谢作者王东华老师,向他致敬!
  •   发现母亲,知道了母亲的伟大,不再抱怨。想教育孩子,先充实自己。
  •   怀孕了,顿时感觉对母亲这个身份陌生起来,看了本书才发现自己的伟大,为了孩子我决定服几年母役
  •   希望每一位女性朋友,要成为孩子母亲的女性朋友都把它当成枕边书
  •   最初买是因为它的广告语:你可以不是天才,但你可以成为天才的母亲!我现在还是学生,这本书是我为姐姐买的,姐姐家的小孩特别调皮,所以姐姐想看些书,我推荐给她,看过后,她很满意!我在此也建议年轻的妈妈们看看吧!毕竟下一代很重要!
  •   从字里行间看出作者是怀着激情来写这本书的,内容给人颇多启发,由于其个人的独特经历,作者把母亲的作用上升到无与伦比的高度:这一点,我有保留。这是看法! 就这本书的内容而言,值得每个人仔细的阅读并有所反思,更值得现代社会的女性好好学习!强烈推荐!!
  •   这本书是一位老师推荐的,看后确实有收获!非常好!在此对中国的早教先驱和专家们表示深深的敬意!这是一本值得每一个想成为母亲的女同胞和做好父亲的男同胞们好好学习的一本书!
  •   很惊叹作者为了此书查阅了相当多的资料与案例!使自己更深入得认识到母亲给予孩子教育的重要性以及早教的必要性!
  •   我有一个可爱的孩子,做为一个母亲,我希望孩子健康聪明快乐自信,读了这本书后,我感觉受益非浅,让我知道做一个好母亲是需要学习的,也要向自已的孩子学习如何做一个好母亲,快乐的母子/女!
  •   这是一本值得所有人看的好书,特别是母亲(即所有女性)和教育工作者更应该好好看看。
  •   孩子成长离不开母亲的培养,教育理念的不同会对孩子产生深远的影响。
  •   这本书尽管出版很久,但是我看到太迟了,启发很大。一直推荐给朋友,也送给一些妈妈们。让我们成为一个好母亲,首先从发现母亲开始。
  •   希望所有的母亲和即将成为母亲的人都抽时间看看这本书!为了您的孩子,看一本书!
  •   一直知道此书出名,没有想到写得这么好。尤其是作者的激情让我很受感染,这本书很大程度上会改变我做母亲的态度和方法。希望我可以不辜负王老师的书,为孩子的成长加一把油
  •   天下的母亲都该看看这本书,有了母亲的教育,孩子才会有希望。
  •   这本书我还没看完,但作者语重心长的论述母亲的重要性,举了很多事例,的确发人深省,让做母亲的人好好想想自己是不是一个合格的母亲,不要为自己再去找藉口.
  •   以前买了,这次又买是送朋友的。很好的书,让我们了解孩子,做一个称职的母亲。
  •   你可以不是天才,但你可以成为天才的母亲!书的质量也很好,值得一看。
  •   教育很重要,母亲是孩子的第一个老师
  •   这本书让我体会到了一个母亲的伟大,母亲是孩子终身的老师。
  •   收到后,迫不及待地看起来。越看越觉得发现这本书太晚了,早点儿有这本书的指导,可能性会做一个更好的母亲。
  •   母亲决定了孩子的未来,这本书很不错,每个妈妈都要看看。
  •   这本书挺好的,很值得我们去看,更能懂得应该怎样去做一个合格的母亲!
  •   很不错的一本书,看了以后让我重新认识应该这样做一个母亲
  •   真的很喜欢,做了孩子的母亲后很喜欢这方面的书,看了好几次.很有帮助.
  •   很好的一本书&;#039;作为母亲责任重大&;#039;好好培养孩子&;#039;
  •   你可以不是天才,但你可以成为天才的母亲!
  •   我看完后买了好几本,作为礼物送给孩子的妈妈或者即将成为母亲的姑娘。很好的书!
  •   成功的孩子后面必有一个伟大的母亲
  •   做一个合格的母亲应该好好学习下
  •   发现母亲,是每个女人都应该看的一本好书,很有意义,值得推广。
  •   记得大学时一位老师推荐我们看看一看,她说作为将来的母亲,我希望每一位女同学都合格!!工作后终于有一天亲手拿到了这本书,一口气读完,意犹未尽!!!
  •   我已买了好几本<发现母亲>这书,送给亲朋,子女教育是个重要的事.
  •   母亲的素质决定孩子的未来。
  •   从师范毕业至今一直战斗在教育的第一线,每天的教学生活让我有机会与更多的孩子相处。我越来越发现孩子的潜能是不可估量的,作为一名教育者,有责任去挖掘孩子内在的潜能,对孩子的一生负责。教育,真的是越早越好。我也逐渐通过自己的学习和实践对儿童的教育有了更深的了解。教育很关键,不管是学校教育还是家庭教育,要想让孩子有所发展,必须通过正确的、合理的教育才能达到。如果一个孩子能遇到一个懂教育的好父母,一个具备前瞻性的教师,那他是很幸运的!“你可以不是天才,但你可以成为天才的父母。”毋庸置疑——每个孩子都是天才!
  •   愿与中国的母亲共勉之,我们的教育也可以走在世界的前列了
  •   《发现母亲》是我给家长教师推荐最多次的书,推动世界的手是母亲推动摇篮的手,坚信这一点!
  •   女人的天职是做母亲,这是上天给你的安排。做好母亲,可以对家庭和整个社会产生深远的影响。无论你作为女人在职场再风光,如果你在母亲这个崇高的职位失败了,你将一事无成。
  •   对母亲的角色,对孩子的影响研究的很透彻,非常值得一读。
  •   天才的母亲,妈妈也要学会怎样做出色的女人
  •   细心一读,发现此书真的应该每个母亲一本
  •   刚刚看这本书时感觉太理论化了,但接着看后面的内容,渐渐被书中的事例所震动,如果没有看到这本书,我还只有一个茫茫然不知所措的母亲,现在的我有绝对的信心为我刚刚二周半的儿子创造一片天空.同时重塑一个全新的我!!感谢本书的作者.
  •   独特的简介,能够帮助困惑的母亲怎样培养孩子。
  •   买过许多本送人。有些母亲开始时不乐意看,但一旦翻开了,就会赞不绝口。期待着王东华更多作品。
  •   批判当今母亲教育的现状,唤醒社会母亲教育的重要性
  •   很好的一本启迪书,讲述了母亲在小孩整个教育中所起到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值得一看,最好是做父母的都看看。
  •   这本书太好了,母亲能学到好多东西,感觉买晚了些,我孩子都4周岁了。遗憾
  •   很好的一本书,值得每一个想做母亲的人去看。
  •   的确,你可以不是天才但你可以是天才母亲
  •   母亲对孩子的影响是一辈子的
  •   作为一名年轻的母亲,看完这本书我非常开心,对我摆正自己的位置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使我认识到母亲是一个非常伟大的职业,我愿意尽力做一个优秀的妈妈!
  •   引经据典,闸述了身为母亲的人应具有的修养内涵睿智。是国内不多见的教育专辑
  •   用丰富而精彩的例子,论证了母亲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性,值得一看的好书~
  •   说明了母亲的重要职责并教你如何做一个优秀母亲
  •   看过之后有一种震撼!当时就想这本书要是在30年前就出版该多好啊!那样我的母亲就能读到这么好的书了,说不定我的成长可能会更好一些!看完后我打算送给妈妈一本,非常非常想要我的妈妈和我一起分享和探讨育儿的问题!
  •   关于教育的书很多,这是非常的一本书,要从中细细体味母亲的意义。
  •   每位想做真正母亲的人都值得认真读一读,它确实可以给我们许多启发。特别是对现在社会,有的人已经不想做母亲,或者没有做到真正伟大的母亲。
  •   买了好多本送人,任何一个要做母亲的人该读的
  •   这是朋友的孩子的老师推荐的,希望能对正在困惑中的家长母亲有所帮助!
  •   读过这本书,才发现做母亲是件多么有意义的事情。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