佟麟阁全传

出版时间:2007-8  出版社:台海出版社  作者:谢远保  页数:459  

前言

  2007年7月7日,是七七事变爆发70周年纪念日。70年前,中华民族开始了艰苦卓绝、可歌可泣的长达8年的全民族抗战。从此,中华民族彻底改写了近代以来饱受列强欺凌的悲惨历史,中国人民以冲天伟力和磅礴气势最早投入到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战场。  2007年7月28日,是中国军队第二十九军副军长佟麟阁将军为国殉难70周年纪念日。70年前,作为中国全面抗战开始后处在最前线的高级将领,在强敌疯狂压境、民族面临危亡的生死关头,佟麟阁将军挺身而出,亲赴疆场,以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身先士卒,从容指挥,直至慷慨捐躯,壮烈殉国。佟麟阁将军是全民族抗战开始后英勇牺牲的第一位高级将领,也是中国人民世代景仰的民族英雄和爱国将领。佟麟阁将军以及第二十九军广大官兵的顽强抗击点燃了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的熊熊怒火,佟麟阁将军以及第二十九军广大官兵的流血牺牲进一步唤醒了还在幻梦中沉睡的中华大地。  70年过去了,历史没有忘记,人民没有忘记。每当清明节和抗战纪念日来临,无数人手捧鲜花,向民族英雄致敬,向维护世界和平事业、保卫祖国领土主权的先烈致敬。佟麟阁将军和千百万革命先烈的英名将永远闪耀在中华民族和平、发展、进步的光辉史册上。  70年过去了,岁月可以流逝,精神千古不朽。无数人以佟麟阁将军为榜样,把自己的宝贵青春甚至生命献给充满神奇和充满希望的中华大地。佟麟阁将军的坚定爱国精神和崇高爱国思想将永远鼓舞着千千万万后人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  70年风云变幻,如今的中华大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佟麟阁将军生前深深祈盼民族的独立自由解放,深深祈盼祖国的富强民主文明。佟麟阁将军生前所梦寐以求的理想正在化为现实,他所致力建树的丰功伟绩正在成为亿万人民奋进的动力,他所展示的伟大英雄形象正深深植根于人民群众的内心深处。我们回顾佟麟阁将军战斗的一生可以发现,民族的振兴、国家的强大、人民的幸福,这些都饱含着和牵动着佟麟阁将军深厚的感情。佟麟阁将军“生为民族,死为民族”,“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佟麟阁全传》这部书已于近期出版发行。该书深刻表达了亿万人民对佟麟阁将军的敬慕与思念。我们选择这个特殊的日子出版发行《佟麟阁全传》这部书,就是为了更好地祭奠英烈,就是为了把英烈用鲜血和生命开创的事业不断推向前进。今天,我们把《佟麟阁全传》这部书奉献给广大读者,既是体现亿万人民对民族英烈的深切缅怀,又是作为对长眠于地下的佟麟阁将军的无限祭慰。  佟麟阁将军在主持南苑军事会议时有过振聋发聩的壮烈陈词:“衅将不免,吾辈首当其冲,战死者光荣,偷生者耻辱。荣辱系于一人者轻,而系于国家民族者重。国家多难,军人应当马革裹尸,以死报国。”这慷慨激昂的呼声代表了中国人民临危不惧、舍身为国的优秀传统,体现了中国入民大义凛然、不屈不挠的民族气节。佟麟阁将军的爱国主义精神已经成为中国人民世代传承、最为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一定要世代珍视并发扬光大。  作为杰出的爱国主义者,佟麟阁将军堪称中国人民优秀的儿子。佟麟阁将军为国殉职后,国民党政府曾于1937年7月31日发布褒奖令,追赠他为陆军上将。抗日战争胜利后不久,为了纪念佟麟阁将军,北平人民把原南沟沿路改名为“佟麟阁路”,并隆重举行国葬,移佟麟阁将军忠骨于西郊香山兰涧沟。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曾以多种形式纪念佟麟阁将军。1979年8月,北京市人民政府正式追认佟麟阁将军为抗日阵亡革命烈士。  佟麟阁将军的亲属盛情邀请我们撰写《佟麟阁全传》这部书。我们有感于当前爱国主义教育的迫切需要,有感于佟麟阁将军为挽救中华民族而英勇战斗的英雄事迹,本着对历史和人民负责的态度,郑重地接受了撰写本书的任务。这也是我们用行动表达对佟麟阁将军的深切缅怀,当然还要借此表达我们对这部书最终问世的衷心祝贺。  《佟麟阁全传》这部书的出版发行是对抗日殉国的爱国将领佟麟阁将军等千百万革命烈士和死难同胞的最好纪念。我们深信,千百万革命先烈的鲜血不会自流,一定会永沃中华。我们更深信,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正确领导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宏伟蓝图一定会实现,中华民族一定会永远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  作者/2007年7月

内容概要

  《佟麟阁全传》这部书已于近期出版发行。该书深刻表达了亿万人民对佟麟阁将军的敬慕与思念。我们选择这个特殊的日子出版发行《佟麟阁全传》这部书,就是为了更好地祭奠英烈,就是为了把英烈用鲜血和生命开创的事业不断推向前进。今天,我们把《佟麟阁全传》这部书奉献给广大读者,既是体现亿万人民对民族英烈的深切缅怀,又是作为对长眠于地下的佟麟阁将军的无限祭慰。  佟麟阁将军在主持南苑军事会议时有过振聋发聩的壮烈陈词:“衅将不免,吾辈首当其冲,战死者光荣,偷生者耻辱。荣辱系于一人者轻,而系于国家民族者重。国家多难,军人应当马革裹尸,以死报国。”这慷慨激昂的呼声代表了中国人民临危不惧、舍身为国的优秀传统,体现了中国入民大义凛然、不屈不挠的民族气节。佟麟阁将军的爱国主义精神已经成为中国人民世代传承、最为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一定要世代珍视并发扬光大。  作为杰出的爱国主义者,佟麟阁将军堪称中国人民优秀的儿子。佟麟阁将军为国殉职后,国民党政府曾于1937年7月31日发布褒奖令,追赠他为陆军上将。抗日战争胜利后不久,为了纪念佟麟阁将军,北平人民把原南沟沿路改名为“佟麟阁路”,并隆重举行国葬,移佟麟阁将军忠骨于西郊香山兰涧沟。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曾以多种形式纪念佟麟阁将军。1979年8月,北京市人民政府正式追认佟麟阁将军为抗日阵亡革命烈士。  佟麟阁将军的亲属盛情邀请我们撰写《佟麟阁全传》这部书。我们有感于当前爱国主义教育的迫切需要,有感于佟麟阁将军为挽救中华民族而英勇战斗的英雄事迹,本着对历史和人民负责的态度,郑重地接受了撰写本书的任务。这也是我们用行动表达对佟麟阁将军的深切缅怀,当然还要借此表达我们对这部书最终问世的衷心祝贺。  《佟麟阁全传》这部书的出版发行是对抗日殉国的爱国将领佟麟阁将军等千百万革命烈士和死难同胞的最好纪念。我们深信,千百万革命先烈的鲜血不会自流,一定会永沃中华。我们更深信,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正确领导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宏伟蓝图一定会实现,中华民族一定会永远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

书籍目录

前言第1章 少年读书时 自立英雄志高阳县边家坞村的大喜事 人们以“捷三”相称《马关条约》对幼小心灵的直接影响 童年在义和团运动的风暴中度过 舅父:将来也会有出息的 到舅父的教馆读书 与人为善的小朋友和热爱读书的好孩子 高阳县世代出英杰 对英雄的崇拜和对帝国主义的仇恨立 志以天下为己任第2章 世道欲沉沦 发奋报国恨父母尽力供养儿子读书 想改变这个不公平的世界 逐步懂得“列国富强,我国贫弱”的原《辛丑条约》给中华民族带来巨大灾难 故里高阳县是义和团活动最为频繁的地区 父母:八国联军在我国横行霸道,屠杀百姓,是奇耻大辱 积淀变革社会的决心和力量 追求民主与革新的意志十分坚决 拒绝接受西方列强对中国文化思想的渗透 对革命潮流的大趋势寄予深切期望 增强初步觉醒的民族意识和忧国忧民思想 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对他以后思想转变 最终走上救国救民的革命道路有着重要而深远的影响第3章 公署当职员 救国持定见与本县八果庄女子彭静智定亲结婚 一心要到外面的世界去看一看 考人高阳县公署并做了缮写员 每月挣10两银子就可以养家口 对工作充满了很多的期待 对国家的遭遇感到忧心如焚 思想觉悟转变的开端和思想发展最快的时期 读书不忘救国 希望穷苦人民早一天走出黑暗 农民悲惨的情景深深地刺痛着他的心 长子佟荣萱在家乡高阳县边家坞村出生 受到孙中山先生民主革命思想的影响 开始把目光转向对民主革命的关注第4章 投笔从军旅 西北披征衣对民主共和衷心拥护 对现状感到相当失望 认为生活的认识和经验对改变严峻的困难处境十分有益 冯玉祥奉命到直隶省景县招募新兵 决定放弃当差而毅然投笔从戎 通过妻子争取父母对他从军的理解和支持 好友李祝三答应照顾其父母和妻子 长女佟克修(又名佟凤华)出生 从军不到3个月就被升为第一朋什长(班长 )开始了解基督教和信奉基督教 向冯玉祥推荐赵登禹所在的部队 以日本侵略军为假设敌加强训练第5章 护国战鼓催 合力讨袁贼臭名昭著的“二十一条”未能生效 随部队参加反袁称帝的护国战争 冻死不八民宅一步,饿死不取民间一粟 率部到达河北廊坊驻地 实行官兵平等的模范 深受冯玉祥的器重和喜爱 冯玉祥要在整个部队中树立标杆和典范 冯玉祥对带兵方法和官兵平等做法给予高度评价 有了回家探亲的想法 见到可爱的儿子和出生后还没有见过面的女儿 回到家乡的消息不胫而走 依然秉承爱思考的习惯第6章 揭竿反复辟 混战验武力二女儿佟雅农(又名佟凤琴)出生部队 军官集体商议反对张勋复辟的办法 希望请冯玉祥领导部队揭竿 反复辟影响整个燕赵大地的“廊坊起义” 奉命带领全连士兵进攻北京 被任命为第一团第一营副营长 每天都要坚持写大字支持冯玉祥 解决与日军士兵的冲突 担任第四团二营营长 驻防湖北汉口和信阳 以造福于人民来换取人民对部队的信任和支持 率领部队在藩阳镇、韩信镇以东与敌军展开激战 担任改编后的陆军第十一师二十二混成旅第四十四团二营营长第7章 旁观直奉争 夹缝求生存第一次直奉战争爆发 率部作为先头部队进入河南“助直战奉” 命令所部官兵一律佩带“害民贼,瞄准打”的臂章 率部乘火车抵达郑州参战 一口气将敌人击退到几十公里以外的地方上衣被敌人的子弹穿了两个洞 迫使敌人敢死队不仅偷袭没能得逞,反而遭到挫败 因为连立战功被提升为团长 率部在开封集中整训 坚信中国革命一定会取得伟大胜利第8章 驻防守北京 团长抓军训随陆军检阅使冯玉祥一道前往北京 整军练武和系统训练的大好机会 带职到高级教导团接受全面训练 老老实实做“小学生” 每次考核成绩都排在所有参训学员的最前列 坚持在训练之余抽时间回到部队处理团务 部队训练用来射击的靶子做成日本人的模样 在野外训练时亲自为基层指挥员做示范 使部队军政素质整体推进和提高 三女儿佟亦非(又名佟凤鸣)出生 “陆军检阅使署高级军官教导团”受训班提前一年结束第9章 政变卫京师 将军才升职第二次直奉战争爆发 率部随宋哲元开往承德 每天行军200里路程,仅用3天抵达北京 率领一个加强营前往河北徐水以南增援为打击和牵制北洋军阀势力以及为北方革命势力的发展立下汗马功劳 北京政变:军阀内部矛盾发展的产物和全国革命运动特别是南方革命影响的结果 国民军的来历 担任第十一师第二十一混成旅少将旅长 率部进攻冀东,进占滦河担任防守滦河的副司令 为第四十四团副团长孔煦堂撰写碑文《慕思》 升任扩编后的步兵第四师师长 与郭松林部下魏益三结为“金兰之好” 率部参加天津战役,击败李景林 次子佟兵(又名佟荣芳)出生第10章 南口绽血花 大军迎北伐冯玉祥通电下野、赴苏考察担任国民军第十一师师长 率部防守南口全线的主要阵地 鼓舞大家克服困难争取胜利的信心 对作战形势作出详尽分析 战前深入阵地一线仔细察看地形地物 采取有效的阵地配备和作战方法 为守备南口一带阵地提供有力保障 常常告诫部属要把旺盛的士气和巧妙的指挥艺术结合起来 指挥守军沉着应战 主动撤离南口,转移至五原休整 五原誓师:冯玉祥在大西北举起武装讨逆的火炬 随冯玉祥率国民军实现与北伐军会师中原的战略目标第11章 西北唤良将 陇南施政忙西安成为兵家必争之地 随冯玉祥率部进入甘肃 率部星夜驰援西安,以解杨虎城、李云龙(虎臣)之围 率先头部队经平凉东下到达陕西兴平 率部和于右任领导的陕军向咸阳地区发起进攻 率第十一师前往天水,坐镇陇南,兼任陇南镇守使 主持推行一系列行政、财政政策,刷新吏治,厉行改革 张同新:为国为民,矢志不移,可以概括佟将军的一生 担任改编后的国民革命军第三十五军军长 担任第五路军副总司令 率部东出潼关,攻占洛阳、孟津,完成会师中原的战略计划第12章 夫人称模范 游子把乡还夫人已经习惯了担惊受怕的日子 冯玉祥将彭静智誉为“模范夫人” 彭静智曾经跨马穿越硝烟弥漫的战场能 够吃苦耐劳、可以忍辱负重的中国传统女性 这里不养闲人懒汉 为了避免民族争端而引咎辞职 吉鸿昌接替第十一师师长职务 回到原籍河北省高阳县边家坞村 与乡亲们心连心 挂念战友,想念部队,思念冯玉祥 耐心地等待再起之时 第四个女儿佟亦君(又名佟凤洲)出生第13章 将军再出山 挥师战中原接受冯玉祥的命令立即归队 担任第三十师师长(该师原为暂编第十一师) 对纷繁复杂的长期混战感到厌烦 冯玉祥遭到阎锡山软禁 深感无法解决部队基层官兵中存在的普遍厌战、军心不稳、士气低落等问题 先后调任第二十师师长和国民政府参事 反蒋联合阵线建立 中原大战:中国现代史上一次最大规模的军阀混战 奉命成立新一军并担任军长兼第二十七师师长 宵肝筹谋,席不暇暖 中原大战以蒋介石的胜利和阎锡山、冯玉祥的失败而告终 张寿龄:为支持西北军的残局携眷到陕西 令人敬佩 被解除第二十七师师长职务,离开军队 随同冯玉祥过着隐居的生活,求清静而避世俗第14章 饮恨九一八 复出严执法第15章 创立大刀队 歌声满天飞第16章 长城旌旗扬 后援雄心壮第17章 救国炼丹心 组建同盟军第18章 塞北疾风劲 杀敌解风情第19章 香山深处静 人隐心不隐第20章 形势变复杂 闲居思国家第21章 复出练精兵 明眼辨风云第22章 卢沟晓月沉 清夜伴孤星第23章 七七烽火燃 效命赴前线第24章 大地怒涛起 烟幕掩鬼蜮第25章 抗倭拼到底 鲜血湿战旗第26章 南苑保卫战 将军殉国难第27章 八年逃亡行 夫人度艰辛第28章 抗战奏凯旋 将军得安眠第29章 世代祭功勋 河山慰忠魂抗日英烈佟麟阁将军年表誓死坚守阵地的抗敌英雄佟麟阁抗日革命烈士佟麟阁将军墓碑铭佟麟阁将军诗词佟麟阁将军语录军事训练团团歌大刀进行曲颂扬佟麟阁将军诗词后记

章节摘录

  第16章 长城旌旗扬后援雄心壮  榆关素有“天下第一关”之称,榆关战斗是国民党军在华北地区第一次违背蒋介石的不抵抗命令,以武力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民族自卫战,对部队进入前线的准备工作做了细致的交代。日军向长城一带进兵,激起了中国人民的抗日怒潮。把部队打造成为一支能征善战的钢铁部队,冯玉祥在给蒋介石的信中要求其真心抗日,与宋哲元一道前往河北,就近训练部队,准备随时对日作战冷口、古北口和界岭口的抗战拉开序幕。喜峰口、罗文峪战斗:长城抗战最激烈的战斗,经常挂在嘴边的话:只有平时吃得苦,才会战时少流血。喜峰口战斗是日军第一次遇到劲旅,建议夜袭日军营地喜峰口战斗:九一八事变以来日军受到的最沉重的打击长城抗战的事实证明,中华民族是伟大的民族。  长城,中国自春秋战国时期就开始修筑过。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把秦、赵、燕三国的北边长城连贯一体,西起甘肃岷县,东至辽东,俗称“万里长城”。明代修筑的长城西起嘉峪关,东至山海关,气魄雄伟,是世界历史上的伟大工程之一,也是至今保存最完好的万里长城。  正是在明代修筑的这段万里长城上,20世纪30年代初,中国守军与前来侵犯的日本帝国主义者进行了一场殊死搏斗。这就是有名的“长城抗战”。  1933年,日本帝国主义者在占领中国东北之后仍然贼心不死,加快了在中国的侵略步伐,肆无忌惮地把魔爪伸向中国的关内。这样,处在华北的长城各口以及察哈尔地区就成了日寇进犯的首要目标。  1933年1月1日晚23点左右,日本侵略军开始进犯榆关,企图把占领榆关作为入侵关内的跳板,以便为发动更大规模的侵略战争造成有利的战略态势。  榆关,就是山海关,位于万里长城东端,北依燕山,南临渤海,地势险要,扼辽、冀之咽喉,为平津之屏障,素有“天下第一关”之称,自古就是军事重地。  1月3日,日军在飞机、军舰和坦克的掩护下向榆关东南城角和南门附近发起重点进攻。中国守军以步机枪、迫击炮和手榴弹顽强抗击。经过激烈争夺,双方互有胜负。当天下午,日军发起总攻,炮火更加猛烈,城内多处起火,东南城角、南门、西南水门均有激战。南门守兵悉数战死,日军坦克趁机闯入。至此,榆关被日军占领。  榆关战斗虽然激战3天就以中国守军的失败而告终,但在中国抗日战争史上却占有一定的地位。榆关战斗,打响了长城察哈尔抗战的第一枪,揭开了华北抗战的序幕。  对于榆关这场战斗的胜败得失,佟麟阁后来进行了系统总结。他认为,这场战斗表面看来是失败了,中国守军也损失惨重,但是其积极意义还是大于消极意义。  佟麟阁所属部队没有参加这场战斗,佟麒阁本人也没有参与指挥这场战斗,但是佟麟阁一直对这场战斗十分关注。  佟麟阁经过分析后认为,榆关战斗是国民党军在华北地区第一次违背蒋介石的不抵抗命令以武力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民族自卫战。它不仅表现了中国爱国官兵守土抗战的斗争精神,而且沉重地打击了日军不可一世的侵略气焰,振奋了民族精神,促进了全国的抗日救亡运动。  佟麟阁凭着自己的直觉感到,日本人不会轻易放弃暂时到手的“胜利”,它必将更加疯狂地扩大“战果”。所以,佟麟阁提醒友邻部队要密切注意日军的动向,做好防御敌人进一步侵犯的准备。  日本帝国主义加紧向关内侵略和国民政府继续推行卖国内战政策,使民族危机日益加深,激起了全国各地爱国军民的激烈反抗。  1月17日,中共中央发表《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侵入华北愿在三条件下与全国各军队共同抗日宣言》,引起了原西北军广大官兵的很大反响。冯玉祥也再次认识到中国共产党主张抗日的诚意。  山海关失守,举国震惊。许多著名爱国人士、热血青年及抗日团体都把目光投向了冯玉祥。敦请冯玉祥“出山”以领导抗日的函电似雪片一样飞到张家口。于是,冯玉祥正式向中国共产党方面提出要求,希望中国共产党能够派出得力干部到张家口,与他一起筹划抗日大计。  1933年年初,冯玉祥的老部下、第二十九军军长宋哲元所部第三十七师第一。九旅(旅长赵登禹)奉令作为先头部队移师通县,随后驻防三河、蓟县,开始构筑工事备战。  在赵登禹率部离开张家口之时,作为主抓训练工作的第二十九军副军长,佟麟阁专门登门找到赵登禹,对部队进入前线的准备工作做了细致的交代。  佟嶙阁对赵登禹说,战前部队的思想工作很重要,指挥员只有时刻注意关心下级官兵,才能换得官兵的患难相从,生死相依,尤其是在战前这个关键时刻,更应该视士兵亲如骨肉,情同手足。  佟麟阁说,指挥员要教育士兵热爱国家,不做背叛国家的事,要做到不扰民,真爱民。他说,任何一场战斗都离不开老百姓的支持。没有他们的支持,我们就很难甚至不可能夺取战争的胜利。所以说,部队必须引导士兵处理好与老百姓的关系,以争取他们的支持,为以后夺取战斗的最后胜利打牢基础。  佟麟阁还对赵登禹说,始终保持旺盛的斗志很重要。作为一个指挥员,必须要求广大参战官兵熟练掌握军事技术与技能,把平时训练与战时作战结合起来,训练的成果要在作战中接受检验。如果不能把战斗意志与军事技能结合起来,战争就不能取得胜利。没有顽强的战斗意志,没有过硬的军事素质,就只有吃败仗,这无异于把一群穿着军装的老百姓推到战场上去送死。  佟麟阁的这番话使赵登禹感到十分亲切,也感到备受鼓舞。赵登禹非常清楚,佟麟阁平时对部队训练抓得很紧,对部队的思想作风和军事素质了如指掌。佟麟阁的这些建议实际上是他对这支部队的期待,也是对这支部队的要求。  赵登禹率领部队奔赴前线之后,佟麟阁还多次与赵登禹电报联系,关注部队的思想动态和军事准备工作。这些都为以后的抗日斗争起到了重要作用。  在占领榆关之后,疯狂至极的日军步步进逼。1933年1月28日,日本关东军为进犯热河发出关于作战准备的命令。一方面,他们加紧对侵犯热河做准备,并等待国联开会的结果;另一方面,他们积极调动军队,进行侵犯热河的芋事部署,准备随时把战火引向热河。  其实,日军侵占东三省之后继续图谋热河已经不是什么秘密。但是,蒋介石并没有采取有力措施。蒋介石虽然没有像九一八事变发生后那样下达不抵抗的命令,而是调动没有参加“剿共”的两广3个师的部队北上应付,做了一些抵抗。  2月23日,日军第六、第八师团等部以及伪军数万人在飞机、坦克的支援下,分3路开始向热河发起总攻。中国驻热河境内的军队尽管也分3路迎战日军的进犯,但终因热河省主席兼驻军司令汤玉麟不战而逃离开承德,导致热河全境被日军占领。  素有“北方屏障”之称的热河在短短10余天就沦陷于日军,使日寇的入侵气焰更加嚣张。于是,日本关东军分兵向热河、河北之交的古北口、喜峰口、罗文峪、马兰峪等长城沿线各隘口推进。  长城各口是通往河北和平、津的咽喉,地形险要,易守难攻。早在下达进攻热河命令的时候,日本关东军就要求所部不失时机地占领界岭口、冷口、喜峰口、古北口、罗文峪、马兰峪等长城主要隘口。  日军向长城一带进兵,激起了中国人民的抗日怒潮,一大批具有爱国思想和反侵略斗争精神的人们紧急呼吁抗战,这使国民党政府不得不掂量事情的严重性和紧迫性。蒋介石临时调集5万军队赶到华北前线,并将华北地区的军队编为8个军团,布防在长城一线阻击日军。  佟麟阁对于日渐紧张的军事形势十分关注。他认为,日军的武器装备优于中国军队,如果让日军长驱直入,后果将不堪设想。蒋介石抗战只是表面现象,抗击日本侵略者的重任只能落在一批具有爱国精神的军队屑上。  基于这个前提,佟麟阁加大了对部队的思想教育工作和军事训练工作。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把眼前的这支部队打造成为一支能征善战的钢铁部队。  然而,就在日军大举进犯的这个关键时刻,蒋介石、汪精卫等对冯玉祥以武力准备抗日十分恐慌,多次电劝冯玉祥到南京,企图逼迫冯玉祥离开张家口,但是均未得逞。  不久,张学良奉南京之命将宋哲元第二十九军调往河北。其目的就是为了把宋哲元和冯玉祥分开,阻止第二十九军被冯玉祥所用。  在这种极其复杂的情况下,冯玉祥决定留在张家口,一方面为第二十九军做一些后勤保障工作,另一方面组建新的更加宏大的抗日武装力量。同时,佟麟阁也与宋哲元一道前往河北,以便就近训练部队,准备随时对日作战。  3月上旬,各路日军已先后抵达长城各主要关口附近。由热河退至长城附近的东北部队在华北部队的支援下,在主要关口与进攻的日军展开了激烈的争夺战。双方部队处于对峙状态。  3月4日,日军先遣队侵入冷口。当时担负冷口防御任务的中国军队是商震部第三十二军第一三九师。经过两天的激战,第一三九师收复冷口之后及时调整部署,加强了冷口北部的防御阵地。  3月19日以后,日军再次向冷口北部第一三九师阵地发起猛攻。中国守军不失时机地组织反击。经过与日军苦战数日,中国军队终于将日军赶到距离冷口以外10余公里的马道沟和肖家营子一带。并一直与日军对峙到月底。  就在日军先遣队入侵冷口的同一天,古北口附近的抗战也拉开了序幕。  古北口是由承德到北平最近的关口,为北平之门户,地势险要,易守难攻。日本侵略军在占领承德之后,便于3月4日以一个师团的主力向古北口方向追击。东北军王以哲部第一。七师在古北口外的老虎山和黄土梁一带与追击的日军激战两昼夜后,于3月9日撤至关内。王以哲急调第一一二师沿长城以北布防,并准备与第十七军共同防御古北口。  3月10日下午,第十七军第二十五师关麟征部抵达古北口,占领古北口南城东西两侧高地,并向前延伸作为第二道防线,而第一一二师作为第一道防线防守古北口长城。  当天下午3点,第二十五师刚刚部署完毕,日军第八师团之一部就在炮火的掩护下做宽正面的试探性的进攻,并于第二天拂晓在炮兵火力的掩护下开始向中国守军发起进攻。几天的激战之后,第二十五师撤到密云整补,日军随即占领古北口。  在界岭口方向,担任防御任务的是第四军团第一一六师缪澄流部。3月12日,日军由绥中进至界岭口附近之后,于3月16日拂晓开始发起攻击。经过几天紧张的激战,到3月24日,两军仍处于相持状态。  长城抗战最激烈的战斗还是喜峰口、罗文峪战斗。  喜峰口、罗文峪是平东通往热东的交通孔道,群峰耸立,地形险要,是燕山之中的要塞,在宋、辽时期称松亭关,明永乐年间重建关城门,并改称为喜峰口。关城门楼高13米,关城两边构筑有高大的城墙,并与万里长城相连接。这里地处中原与塞北的交通要冲,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  ……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佟麟阁全传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