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图的文化史

出版时间:2005-5  出版社:新星出版社  作者:海野一隆  页数:204  译者:王妙发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本书是一部关于地图发展历史,尤其是亚洲地图发展历史的著作。书中主要以亚洲各国尤其是日本的地图学史以及亚欧地图学的接触交流为着重点,探隐发微,介绍了大量极具价值的新资料和新成果,为国内学界所不多见。    作者海野一隆是地图学史专家,本书是他多年研究成果的精华,也是普通读者了解地图学知识的上佳选择;书末附有相关资料及索引,更方便专家学者做深入的专门研究。    作者从所收集的数千幅在地图学史上占重要地位的地图、成为孤本的古老地图,早已散佚的地图的摹本中,选出一百八十余幅精品,在本书里呈献给诸位读者和研究家门。    这些弥足珍贵的图版,配以作者独到深入的阐释说明,生动地展现了人类绘制地图的演变发展史,更可令读者了解地图制作的东方传统。

书籍目录

彩色卷首插图中文版序言前言:何为地图?世界部分 一 地图之产生 二 世界形象之图形化 三 大地球形说之诞生 四 亚洲地图文化——东亚 五 亚洲地图文化——南亚及东南亚 六 中世纪基督教圈地图文化 七 伊斯兰地图学的成果及其影响 八 文艺复兴时期地图学 九 佛兰德学派的贡献 十 商业化的地球仪制度 十一 东西地图文化交流 十二 大比例尺地图时代日本部分 十三 古代的地图 十四 行基图之起源与没浇 十五 佛教与地图 十六 中世纪望而却步园图和圭院神社图 十七 南蛮系世界地图 十八 “卡尔他”与欧式测量技术 二十 地球仪之舶来及期影响 二十一 江户幕府的地图制作事业 二十二 利玛窦世界地图之流传 二十三 地图之大众化 二十四 实证精神之传播 二十五 日本北方边疆及海岸线地图 二十六 大比例飞地图之西方北译者后相关文献介绍人名索引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地图的文化史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6条)

 
 

  •   读书时地理是最烂的一科,但惟独喜欢地图。这本书可当做了解地图文化史的一个入门读物,大量的图版,如果是16开彩色的大图就更好了。
  •   很详尽的把地图的发展演变的历史记录下来,学到了一些以前不常接触到的知识,有收获。
  •   很好的一本书啊,国内似乎见不到其他类似著作;地图很多,解释比较易懂,很有内容。
  •   轻松愉快地阅读,只要你想知道关于地图的知识,这本书就会告诉你的
  •   地图的经典图书,很有深度
  •   正版好书,速度很快
  •   开本比较小,所以地图看不清楚,闲来读读还是不错的。PS:刚买完就没货了,好险~
  •   以往历史所忽视的东西,其实能读出很多的东西
  •   书不错,稍显单薄
  •   但配图一般
  •   很专业,得静下心来认真读的书。
  •   颇专业的一本书,印刷,纸张都不错。
  •   有些繁琐杂冗,权作参考。
  •   专业性较强,一般人看起来有点困难
  •   可能是外国人写的东西,中国的内容少些。
  •     
       日本地图学史专家海野一隆所著的《地图的文化史》像是一部文化交流的历史。与西方人不同的是,海野先生在序言中就指出,这是一部站在亚洲立场来写的地图史,从一开始,就没有像西方地图史那样,把中国的地图文化与原始部落地图绘制列为地图发展的番外,而是以东亚地图尤其是以中国和朝鲜为中心的世界地图作为历史的开端。涉及东南亚的地图历史,也不像西方人那样先从葡萄牙殖民者算起,而是源于更为久远的《元史》文献记载,显然更为客观。在叙述伊斯兰地图史的时候,注意到了明代的郑和作为穆斯林,使用伊斯兰纬度单位的文化交流情况。
       在中西方交流方面,海野先生强调是西方首先受惠于东方,其后才有利玛窦带地图来中国。西方用散点表示沙漠这一图例,正是1655年由中国的《广舆图》改编的《新中华地图册》传播的。《地图的文化史》后半部分都是日本的地图史,海野先生曾想在中文版删去,但译者认为至少填补了国内的空白。日本的地理学是从《后汉书·东夷传》的记载开始的,而日本的世界地理观,则全盘接受了翻译自佛经中的观点,到1710年才出版吸收西方世界知识的佛教系世界地图。这部书下限截止于明治时代的军用地图。出版编辑地图类图书的禁区很多,不涉及国境纠纷就是很重要的一条,这也就是引进版地图史所要极力避免的雷区。《地图的文化史》中提及中国最近的,只是郑成功的儿子郑经为台湾改名引起的地图标注变动。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