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麦克卢汉

出版时间:2001年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作者:(美)保罗﹒莱文森(Paul Levinson)  页数:290  译者:何道宽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本书是一本三合一的书。既是麦克卢汉评传,又是一部专著,而且是让网民“扫盲”和提高的指南。

作者简介

作者莱文森,“数字时代的麦克卢汉”,网络教育先驱,麦克卢汉思想的发扬光大者。代表作为《软性的刀刃》、《思想无羁》、《学习赛博空间》。其科幻作品曾获雨果奖、星云奖和斯特津奖。现任纽约福德汉姆大学教授和“联合教育”网络教育公司总裁。
译者简介
何道宽

书籍目录

作者中文版序
译者序
谢辞
一、“我不解释,我只探索”
二“媒介即是讯息”
三“声觉空间”
四“无形无象之人”
五“地球村”
六“处处皆中心,无处是边缘”
七“光透射对光照射”
八“冷和热”
……
BILIOGRAPHY
索引
后记

章节摘录

  麦克卢汉给世人提出忠告: “一旦前提确立,就不容易犯逻辑错误。心理学家报告说,疯人说话逻辑严密,但是其前提不切题。探索的方法谋求发现充足的前提。” (与内维特合著,1972,第8页)  麦克卢汉喜爱的发现的方法是类比或暗喻。这是他思想生成的引擎。他在《媒介定律》 (1977)里,喜滋滋地引用无名氏借用勃朗宁①的诗歌而玩弄的文字游戏: “人触摸到的东西,要超过他把握的东西,否则暗喻何以成为暗喻?”暗喻当然拓展我们力所能及的范围——这就是暗喻的贡献,它们给我们导航,引导我们驶向尚未掌握的知识。然而,它们又带着包袱,如果我们错把包袱当做衣服,当我们检验和证实知识的时候,这些包袱又可能成为阻挡我们获取知识的障碍。  以“光阴似箭’’这个暗喻为例。它说的是时间流程,谁也不会把时间误认为飞鸟、飞机或超人。它把时间的一个特征与显而易见的飞鸟和飞机的特征进行比较,以此说明时间的一个侧面。因比, “光阴似箭’’ (time flies)暗示了这样的意思:时间过得快,就像飞鸟和飞机。从我们步行走完相同的距离,甚至驾车跑完相同的里程来看,时间的确是跑得很快的。  默顿和埃德蒙森那天下午在场,并且听见麦克卢汉第一次做“光阴似箭”的比方。他们会愤然而起、强烈反对,提出这一连串的问题吗:得了吧,时间像箭,这只箭的毛在哪儿?它的翅膀在哪儿?推进器在哪儿?它加速飞行的引擎在哪儿?它在空中飞,空中的钟表——模拟式的或数字的钟表在哪儿?  当然,谁也不会提这样的问题。至少我们在英语语言的文化里,是可以破译这个暗喻的密码的。我知道,西班牙语里有和它相当的暗喻:“光阴飞跑”(time runs)。所谓破译就是把包袱里的内容抖落出来,而不是(用60年代已经过时的比方)紧紧钻牛角尖。可以再打一个比方,我们都尝过桃肉的味道,这个比方可以给我们体会时间提供启示。在我们弄懂难以言喻的时间时,它可以给我们提供认识的起点。吃桃肉的时候,我们不会故意难为自己的牙齿。到天空中去寻找手表就是难为自己。  因此,麦克卢汉暗喻的问题,并非真是因为它们是比喻,而是因为它们新。许多人——不幸的是包括许多学者,不知道如何对付这些比方。更加遗憾的是,他们不想去理解这些比方,尤其是在初期的岁月里。  于是,麦克卢汉的名言“新兴的电子相互依存(electronic interdepence),以地球村的形象重新塑造这个世界” (1982,第43页),引起了两种反应。一是承认,正如大多数村民可以迅速分享信息一样,20世纪这个行星的公民,很快就可以分享电话、广播和电视传播的信息。第二个反应是高声嚷嚷:我们可以在电视上走进去的家庭和壁炉在哪儿?广播能够像邻里一样给我解答问题的答案在哪儿?在电话上,朋友的面孔、握手和抚摩在哪儿?  麦克卢汉的话语是“疏漏、粗疏的胡言乱语” (1oose shaggy  buffaloes)  (埃德蒙森,1997;索科洛夫(Raymond Sokolov),1979),这样的非难也是出了名的。实际上,情况正好相反,他的语言字斟句酌,以传递他比拟的洞见。请注意,在上述的比拟中,电子媒介是按照地球村的“形象”重新塑造这个世界的。这充分说明,他没有给小村落和电子全球共同体划上绝对的等号,而是指出它们信息结构的某一方面有对应的东西。  当然,这种对应的东西,过去和现在都值得进一步研究、探讨和深思。  麦克卢汉的著作问世时,有些人就对他进行了认真的研究。他们认识到,他的比方总有一些在某些方面是很到家的,在某些层次上是说到了点子上的,总是敲响了共鸣的琴弦。  我们进入新千年时,麦克卢汉更加显赫。自从他1980年去世以来,媒介演化的历史使他的比方和传播的现实更加匹配、更加清楚了。    我认为,赛博空间就是声觉空间。就是说,网上的字母表就和黑暗中的音乐一样,也像纸上的印刷物一样。在评价我这个主张时,我们需要考虑以下两个问题:①字母表之前的声觉空间的性质;②字母表走上网络之前的性质。在这一节里,我们看的是第一点,字母表之前的声觉空间。  声觉空间的特征来自于听觉的属性,与视觉、味觉、触觉等感知世界的方式相对。这一点并不奇怪。比如,视觉和触觉一样,与被感知的物体直接接触。这种“寄生虫式”的感知方式  (参见坎培尔《进化知识论》),通常足真买的——我们很难得产生触觉的幻觉,但是这种方式可能会有危险,因为我们和变形虫都可能因为接触而中毒死亡。在这个连续体的另一端是视觉,它给我们提供了距离和疏离的安全。但是,它的上面贴着一个容易看错的价格标签。一个原因是,我们可能只注意环境的一个方面而忽视了其他方面。另一个原因是,我们看东西时比触摸东西时更加容易出错(常见的视觉幻象是最极端的例子)。按照这样的路子来分析,听觉是愉快的媒介,因为它给我们视觉的距离和安全,同时又不会失去多少背景的东西和它泡在其间的东西。  我们的语言准确地指出各种感知的差别。我们可以说看见,也可以说视而不见;可以说听见,也可以说听而不闻。但是,我们只能够说摸到、尝到或闻到——绝对不可能说“触而不摸”“尝而不知其味”(We may look at some thing or see it,listen to it or hear it, but only touch, taste or smell it——not touch“at” or taste“to”it)。按照这个标准,视觉和听觉位于分水岭的一边,它们需要中间物。这个中间物就是“at”或“to”之类的介词,它插足于感知人和物体之间。触觉、味觉和嗅觉不允许有这样的中间——触摸者和被触摸的物体之间没有中间物。不过,触觉、味觉和嗅觉也有区别。视觉似乎喜欢距离。所谓看或看见什么东西,本质上就是绘制外在之物与我们关系的地图。与此相反,听觉好像常常是一种无中间物的触觉。我们在声音的汪洋大海里面游泳。声音从四面八方传向我们,无论我们的耳朵是否集中在声音传来的方向。我们完全可以推断声音的距离(同样,我们可以推断气味的源头,在这一点上,嗅觉更像是视觉和听觉,它不像触觉和味觉)。虽然如此,我们更加直接的感觉是声音的大小——在距离是一样的条件下。对轻微声音距离的判断是进入听觉范围的第二位的判断。  声音的一个相关特征,使它有别于视觉、触觉、味觉和嗅觉的客体。这个特征是:声音似乎在所有场合都和我们贴得很紧,一切环境中发出来的声音都传到我们身上。每天晚上,这个世界是黑咕隆咚的(视力的确是给切断了),但是夜晚从来都不曾真正安静过。我们可以闭上眼睛(这是以另一种方式切断视觉),但是我们不可能关闭耳朵。触觉和味觉的表现比视觉更加具体明确:我们只能够用触觉和味觉感觉到与皮肤和舌头接触的东西。没有直接的接触,触觉和味觉就用不上。清风拂面,衣服摩擦皮肤,这也许是皮肤历史最悠久的两种经验。然而即使这样的经验也是由环境定下的调子,而且它们是有始有终的。和一个个声音那种连续不断的小夜曲相比,触觉和味觉是更加具体明确的。嗅觉比触觉和味觉更弥散,但是它在感官系统中的作用小得可怜,所以大多数时候,我们根本觉察不出耐人寻味的芬芳和气味。  所以,我们侦探世界,靠的是视觉和听觉(依靠嗅觉的程度要低得多)。我们与世界交手(engage),靠的是触觉和味觉。作为侦探,视觉和听觉给我们的报告,是我们尚未与外界交手实际得到情况的报告。但是,视觉和听觉这两个侦探的路子大不相同。视觉提供的是准确、详细的现场报告,告诉我们什么东西是我们的视觉需要优先投射上去的东西。相反,听觉使我们24小时与世界保持接触,无论我们是否愿意把耳朵赐予这个世界。因此,一般地说,从窗户洒进来的一缕阳光不足以把我们从沉睡中唤醒。反之,只有无情的闹钟才能把我们唤醒。警铃发出的信号,针对着我们永不休息的那一部分感官系统。倘若不是有听觉,我们这个物种也许过不了几个夜晚就消亡了。人类之所以能够幸存下来,我们得感谢这个监听系统,这个任劳任怨的偷听者,它准备随时给我们传递信息。  这个话题自然把我们引向字母表的演化,字母表成了始终如一的模拟式表达手段。    网上课堂是因特网理想的前厅(anteroom)。和广播电视这样的大众媒介相比,因特网实现了非集中化的革命。网上课堂是这场革命的前厅。一方面,正如上一章所说,拿学分的网上课  程,基本上还是和中心机构拴在一起,由这些机构授学分的。这些机构有大学、各州校务委员理事会等等。在这个意义上,这些机构仍然与核心权威比邻而居。另一方面,网上课程的一切其他东西的非集中化,都已经大大超过麦克卢汉描绘的大众媒介的非集中化了。  80年代,网上课程纷至沓来。1982年,法尔森(Richard Farson)领导之下的西部行为科学研究院(WBSl)启动了网上行政人员研讨班(无学分)。1985年,纽约技术研究院(New York Institute of Technology)的道奇曼(Ward Deutschman)也在网上开设了同样的课程,但是他授的是本科学分。1985年,联合教育公司(Connected Education)和社会研究新型学校(New School for Social Research)合作,开设了研究生学历课,1988年,又进一步开设了全套的媒介研究硕士学位课程。在西部行为科学研究院(Western Behavioral Sciences Institute),tit网上教育如何办,我学会了几手(1985年,我的第一门网上课程就是在那里教的)。同年,我和妻子蒂纳·沃齐克共同创办了联合教育公司。如今,我还在主持一门网上硕土课程“创造性写作”,这是联合教育公司与英国的巴斯·斯帕大学(Bath Spa Uni versity College)  合作开设的。我的网上教育经验是第一手的。

媒体关注与评论

  作者中文版序  《数字麦克卢汉》的中文版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出版,我非常高兴。  麦克卢汉始终认为,中国及其数千年的历史丰富而独特,并为我们理解媒介提供了很好的教益。中国发明印刷机,比欧洲的谷登堡至少要早五百年,可是它为什么没有用印刷机来推动报纸和书籍之类的大众媒介呢?麦克卢汉意识到,中国的会意文字不太适合互换性的活字排版,答案就在这里。西方的字母表只有26个字母;与此相对,汉语的框子里所装的会意字,却数以千计。这里的教益是,媒介的成功与否,在一定程度上依靠其与其他媒介的兼容性。  会意文字本身是麦克卢汉用心思索的一个课题。他发现了汉字构建意义的方法——并置不同形象的方法。这个看法是正确的。汉字出现数千年之后,爱森斯坦在电影中使用了蒙太奇手法。汉字就是这种手法的先驱。中国人把因特网叫做互联网。这个词把“互”和“联”并置,而且“联”又是由两个会意字“耳朵”和“联系”组成的。同样,如今电影之类的图象媒介,  电通过形象的撞击来传达新的意义。  会意字写起来比字母表更需要技艺。但是,在如今的数字时代,这种情况正在改变。手指头召唤电脑上的意符时,并不需要特别的才能或风度。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说拼音文字和会意文字的区别抹平了。实际上,反过来可以说,几乎人人都能够轻轻松松地“写”会意字了。因特网使人类的许多活动实现了非集中化,它也可能对中国的文字产生同样的影响。这就会对人类活动的各个领域——创新、艺术、社会、教育、政治等领域——产生影响,因为媒介的变化总是要产生各种影响的。  可惜,在因特网和个人电脑出现之前十年,麦克卢汉就不幸去世了。我写〈数字麦克卢汉》的原因之一,是要将其思想之裨益带人数字时代——同时又拓展他的思想。我希望,本书能够对中国走向数字时代的进程,略尽绵薄之力。  保罗·莱文森  2001年5月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数字麦克卢汉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0条)

 
 

  •   他理解他!我说的是莱文森和麦克卢汉理解最难!是一本有价值的好书!
  •   还不错,只是送货时间、地点都与自己写的不太符合,写的是工作日送可是周末送来了,写的是送到某某楼结果让到别处取,有点无语。
  •     当初选定电子书这个研究方向,是在准备考研复试的时候.那时在网上查资料想找点学科前沿的东西好在面试时秀一把,结果一个名叫Kindle的东西就出现在网页上了.
      再后来,我就选了个研究方向是电子书的导师,帮她做各种项目和测试,然后过了一年半,要交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了,总结了一下自己好象就是比较关心相同的内容在不同的媒介环境,或者通俗点说是媒介形式下产生的变化,于是在大量大量查文献之后发觉原来研一寒假时看的那本麦克卢汉的《理解媒介》居然被后人理解了发扬光大了最后变成传播学第三学派了.
      不得不说这个第三学派,比实证主义的第一学派有趣多了,也比批判主义的第二学派平和多了,目前依然疑惑的是,它该使用什么样的研究方法,才既令人信服又不会失去它本身的特性.
      
      第三学派即媒介环境学,麦克卢汉是典型代表人物,保罗.莱文森则是把麦克卢汉令人费解的理论给解释清楚并弘扬出去的,两者的关系有点类似于孔子和孟子.
      媒介环境学重视媒介和技术及文化的关系,麦克卢汉曾有言“媒介即讯息”,即媒介本身也构成了受众最终接受到的内容:同样的小说翻拍为电影和电视剧,这电影和电视剧的形式已经使它们成为不同的作品.而更进一步地:同样的电影,在电影院和个人电脑上看,因为感知环境的不同,也不再是相同的作品了.麦克卢汉的立场和他“只探索,不解释”的一贯态度导致其被人称为“技术决定论者”或“媒介决定论者”.
      而本书中莱文森则认为麦克卢汉这样做是故意矫枉过正,如同刻意说一些激进的话来引起人们的注意,而让人们认识到并足以警惕:不能只见媒介的内容而不见形式----媒介本身.麦克卢汉认为媒介的内容如同一块“滋味鲜美的肉”,它支配我们的感知,分散我们的注意力,使我们感觉不到眼前这种媒介的深层冲击力.而这种冲击力就是一个足以改变我们生活的窃贼,而我们则是一条已经被驯服的“思想的看门狗”.
      
      莱文森在书中第一个提出的理论就是“人性化趋势”,现阶段我们使用媒介的习惯来自于人类文明不断发展的对工具使用的习惯,而在演化过程中,人不仅对媒介具有自主选择能力,而且会越来越趋向于选择符合“前技术”时代传播模式的媒介.莱文森的时代还没有出现IPAD.但可以说,在我们的生活中,触屏的出现和迅速走红便可作为“人性化趋势”的一大例证.通过接触物品B才能得到目标A,这是经过思考和学习后的结果,符合生物本能的做法当然是想要A便直接去触碰A(昨晚拿到iPad2,试了一下用它玩游戏《美女餐厅》后就很想把笔记本的鼠标扔掉了).而各种计算机操作系统由最初到现在操作不断傻瓜化简便化,WIN 8界面看上去就是一陀图也很好地证明了这一点,毕竟文字还要从大脑里转解码一下,具象符号指代具象内容----舒服!好吧,汉字其实还算是会意字了,字母文字那种基于声音的更抽象点儿吧.
      这种人性化趋势是如何影响到了之前的媒介演化,书中有一个十分令人难忘的例子:在有声电影出现以后,为什么默片逐渐消失了,而广播却始终留存了下来呢?莱文森认为:因为人在自然状态下很少面临能看见却听不见的情况,而“只闻其声,不见其人”在黑暗之中是十分常见的事.在对媒介的选择中,人有两个动机,其一便是满足渴求和幻想.用他的话来说就是“我们借助发明媒介来拓展传播,使之超越耳闻目睹的生物极限,以此满足我们.”
      人类选择媒介的第二个动机,是弥补因为之前的媒介而失去的东西.此即莱文森的第二个媒介演化理论:补偿性媒介理论.采用泛媒介的眼光来看,最初我们有了屋子,是为了遮蔽风雨;然而之后我们又发明了窗户来补偿在屋内无法向外张望和阳光无法照射进来的缺憾;之后为了保护在屋子中的我们的隐私,我们又发明了窗帘.从狭义媒介的角度来看,从口头传播到书本,收音机,电视,个人电脑,固然其集成性越来越高,但使用媒介的我们却越来越被束缚在固定的地点,所以之后有了笔记本,然后有了智能手机(或者说,人们开始试图往这个原本是通讯设备的媒介上去增加它的功能集成性,最终诞生了智能手机),人类得以再次在使用媒介的同时也能自由行动来去.可是手机屏幕毕竟太小了,能显示的东西有限,然后平板电脑的概念又风行起来了.这里可以显示出一点“回归”的意味,因为最后人们手持的平板电脑也好,阅读器也好,它的大小正同纸质书籍这种古老媒介十分相似.
      于是就可以谈到麦克卢汉试图去建立的那个最高层次的无所不包的媒介理论了,他认为每一种媒介都有四种功能:提升,过时,再现和逆转.其中包含了对媒体提出的四个问题:1.它提升和放大了社会或人类生活的哪一个方面? 2.它遮蔽或使之过时的是什么东西? 3.它再现的是什么东西? 4.当它走完生命历程,潜力登峰造极之时,它逆转而为什么东西? 个人认为这个理论和这四个问题并不很好理解,而且答案甚至是整套逻辑推论的提出很可能因为不同的学者而不同,搞不好在这个问题上会演化出分支学派来.
      莱文森认同黑格尔的三段论辩证法,认为其基本是能够涵盖麦克卢汉的媒介四定律的,将第四定律逆转看作为相对于另一种媒介的过时,这样理论更为简明.在麦克卢汉生前两位学者曾当面争论过这个问题,并未达成一致.而莱文森自己对于媒介演化的阶段性理论则称为“玩具、镜子与艺术”:所有媒介诞生之初,是被当作玩具来使用的,人们并不指望用它们来做事而是欣赏它们的新奇;而后进入到镜子的阶段,个人理解镜子意为具备实用性,同时又是对现实的映照,成为被主流应用的媒体,是这种媒体进入全盛时期发挥所有潜力的时期;当潜能用尽或暂时用尽,或者被更新的媒体加以取代之后,这种媒介便成为艺术,其文化价值或美学价值开始大大超过它的实用价值.这个理论的典型例证便是电影,胶片摄影和老式唱机以及所有带着怀旧色彩的媒介则走得更远.
      关于人对媒介的选择,最后还有必要提一下“后视镜理论”.这个说来十分简单,我们现在所说的“电子书”和汽车刚被发明出来时被称为“无马拉的马车”是一样的,因为有书这个媒介在先,我们才把这个有相似功能的东西冠以它的名字,其实这样的称呼并不能清晰地体现它的本质,甚至可能会歪曲和误导一些.我那篇毕业论文与其叫《电子书媒介环境研究》不如叫《电子文本阅读媒介环境研究》,这些媒介是因为我们不认识它们,才被迫披上另一种我们所熟悉的媒介的外衣,收音机曾叫“无线电”,聊天室刚出现时曾叫“网上咖啡室”,然而这样的称呼会让人搞不清楚这个媒介的核心优势,幸而网上咖啡室最后没有被人试图把聊天和咖啡外卖做到一起.
      
      除了人对媒介的选择所造成的媒介演化,麦克卢汉的学说中是有很多描述了媒介对文化的反作用的。“冷媒介”和“热媒介”就是最为人所熟知的理论。麦克卢汉认为冷媒介的内容是抽象、模糊的,需要靠人的参与和想象去补充细节,“邀请我们一起去共度一个安静的夜晚”;而热媒介的内容则具象、清晰,“涌向并横扫我们的感觉,很快使之饱和”。两者如同四格漫画之于摄影照片,黑白电视之于3D电影,楚辞汉赋之于广告文案。如果仅止于此,这个界限模糊的理论也就只能拿来秀秀概念而已。但麦克卢汉还认为这个理论是“文化氛围的温度计”,用它来衡量时代的“天气”,则20世纪20年代的爵士乐时代是冷的,30年代至50年代的广播和电影时代是热的,电视时代又是冷的。在“热”的30到50年代,流行的是“亮色、美发、连珠妙语、字正腔圆、时髦走红”,到了60年代,电视使文化大大“降温”,于是“磨损的牛仔服、蓬松的发型、初露端倪的贴近自我感觉成为潮流”。这些描述确实贴近人们的经验,能让人从中感觉出一些文化和媒介风格相互趋近、彼此作用的动向。
      “光透射”和“光照射”算是冷热媒介的姐妹理论,热媒介通常是光照射媒介——“从银屏弹出或反射回来的电影是热的;相反,电视的光脉冲来自屏幕后,它轰击人体,把图像打在收视者身上,人就是屏幕。”——很显然光透射媒介同时拥有冷媒介的特点。而这样的分法让我们立刻可以判断:有背光组的iPad(及其他平板电脑)是光透射媒介,而要依靠环境光的Kindle(及其他E-ink屏阅读器)是光照射媒介。相对于Kindle的单一功能,iPad似乎有着更多的可能性、更多的不确定来吊胃口、吸引用户参与进来亲自打造它,看看它还能做些什么。让我感到奇怪的是,虽然这个在电视都才出现不久时诞生的理论听起来都很符合当前的现实,但iPad的最大不确定性应该和它的背光没关系,而在于它的App Store这种机制下所产生的无法计数的你也不能完全弄清楚用来干什么的应用。往往在决定下载的时刻,它对你来说还是未知的,而且在使用的同时你也在随时期待惊喜:如果一个应用居然没有任何让你惊讶的地方,甚至会遭到用户的批评说毫无新意——简直是冷酷至极的媒介!远胜于莱文森在上世纪末称为冷到冰点的网络互动文本。相比之下,当我们决定要从亚马逊下载一本电子书时,多少对这本书会有所了解,在阅读过程中也更为被动,并不需要手指过分积极的参与。不过,假如在面对大量可以免费下载的书籍时,用户可能会变得更为能够接受不确定性吧,更为随意而不认真的手机阅读大概会比精心设计一本正经的Kindle要“冷”些?嘿,说起来,手机当然是“光透射”吧?
      最后是守门人,很多学者都认为互联网的到来使得守门人消失了,莱文森却认为人们对此并没有欢呼雀跃,反而又回头期望能有守门人来把关。所以,因特网上的守门人并没有消失,而是摇身一变改换身份,成为了红娘。红娘不再试图把守门人拦住的信息挡在门外,而是从万千信息流中选出一部分,“推”给读者。相较之下,过去的书店、音像店使用的都是“拉”的技术,把经过守门人精挑细选的信息陈列在店中,吸引读者前来购买。根据我这段时间的网编实习来看,这话还真不错——作为一个有立场的国企网站,每天都会收到很多这个新闻不能发,那个新闻不能发的通知,但在一个网友们对出现过的新闻遭删除会加以截图讽刺越发觉得此事值得大传特传的时代,领导们也学会了指示:撤后台,不要放在首页出现。于是——你看我们没有删哟~~我们如实报道了哟~~但事实上藏在网页深处只能用搜索引擎才能搜出来的新闻,其受到关注的可能性已经被大大降低了,这是一个新闻话题会迅速“过气”的时代,不想被人看到的东西是可以悄悄“抛尸”的,因为大家都太目不暇接了。
      说到这里,书中莱文森是认为,目前因特网虽然造成了去中心化的现状,但在未来是会逆转而为专制提供土壤的。数字环境并非不可控制,商业和政府都有可能控制它,使之看来信息海量却完全同质,唯有放弃这一媒体才能结束宣传。两者之中,又以政府更为危险,因为它握有枪杆子。
      还有一些内容也十分有趣,但由于和我研究方向关系不大,就不做深入介绍了。
      
      
  •     数字时代让地球村成为现实
      
      地球村带来了什么?无论你是穷人还是富人,无论你身处地球的哪一个角落,你接触信息的机会是平等的。数字化让世界变得平等。
      
      数字时代还有另一句口号“信息要免费”,若信息是需要付费的,那么又何来平等接触信息的机会呢?
      
      但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生产信息的人凭什么为他人提供免费的午餐呢?
      
      事实上,信息并没有免费,而是数字化的世界中货币变了。
      
      现实中我们用纸币、用硬币交易,但网络世界中我们的货币是注意力。
      
      网站卖出内容,我们用自己的注意力来买,网站交易到了我们的注意力,再用注意力去交易来获得实际的货币。
      
      用这条思路来看韩寒在新浪上写博客中的交易
      
      新浪用免费的博客空间交易得韩寒的博文发表
      
      网民用自己的注意力向新浪博客交易得韩寒的博文观看权
      
      新浪得到网民的注意力
      
      韩寒得到不用支付现实货币的博客空间
      
      网民得到看韩寒博客文章的机会
      
      好了,再回过头来看数字化让世界更平等这句话
      
      不平等因为财富不均
      
      但数字时代的货币是注意力
      
      世界上的所有人一天都有二十四小时,只要活着,上网,所有人都能有注意力这一货币来在网上交换内容,而且每个人上网就能拥有财富,不怕把注意力花光。因此数字时代人才更加平等。只要你上网,就有注意力来和新浪交易,获得看韩寒博客的权利。也正因为注意力是无穷的,所以互联网是一座金矿。
      
      这还不是注意力这一货币最迷人的地方。
      
      在网络空间,现实中越成功的人所拥有的货币反而更少,为什么呢?因为越忙的人越缺少时间上网,上网的时间越少,他所拥有的用来交易信息的货币注意力就越少。反而越闲的人在网上越是富有,他们有大把的时间来交易各种各样的信息。
      
      但这还没完。
      
      注意力更迷人的地方在于,无论信息的价值大小,购买他们所需要的注意力却是等价的。
      
      来看下面这个例子
      
      一个很忙的人A,他每天只有两个小时上网。我们可以称他拥有的注意力财富是 2小时/天
      一个很闲的人B,他每天有十小时上网。我们可以称他拥有的注意力财富是 10小时/天
      B比A拥有更多的注意力财富,但这并不代表B能用他拥有的注意力交换得比A更加重要的信息
      A会拿他2小时/天的注意力去交易两小时的网易新闻阅读权
      而B拿他10小时/天的注意力去交易十小时的网络意淫小说的阅读权
      有趣的结果发生了,网络空间中更富有的人并不一定能换来更有价值的信息。
      
      有货币,有交易,必须说说交易过程
      
      数字化时代中,交易是实时发生的,不经过长期思考的。
      你每次点击或刷新网站的同时就已经完成了一笔交易,在你了解这次交易是否能给你带来想要的信息时,交易已经完成了。流氓网站以及流氓网页就是利用注意力的这一特点来从网民身上获利,因为网民还没有意识到交易的时候,交易已经完成。但更可笑的是,因为注意力这一货币的得来着实容易,网民并不为付出它们而感到心疼。
      
      交易过程变快也是数字化的特点之一,快。
      一方面的提升必然带来另一方面的下降。速度快的同时带来的是质量的下降,因为中间缺乏思考。
      现实教育由于慢,付出多,所以不管是老师还是学生都将更加重视。但进行网络教育,由于快,付出少,效果自然降低。
      
      最后说赚钱这个话题
      
      数字时代,货币是注意力,而每个人只要投入时间就能获得注意力这一货币,是否意味着人类不再需要努力了呢?
      现实中时间与货币的关系是这样的
      我们投入时间学习知识技能,用知识技能的价值换取货币金钱
      网络世界中时间与货币的关系是这样
      我们投入时间换取货币注意力
      可以看出网络世界中我们的交换是没有经过加工的交换,加工才能升值,所以货币注意力是远不如货币金钱的
      
      数字时代的种种,大概就是这样了吧
  •     作者的科幻小说得过奖,文笔还是挺流畅的。
      是不是有些洞见,麦克卢汉风格的那种。
      里面有两三处比较新的地方吸引了我:
      1是玩具、镜子和艺术,认为任何媒介开始都是玩具,随后成为工具,最后成为艺术。 这个有启发性。
      2是网络发展到极端后会成为怎样,会发生怎样的“逆转”。作者认为会有专制。
      3是对麦克卢汉技术决定论的否思。认为人是有主动的控制能力的
  •     “后视镜”是麦克卢汉一个重要的思想工具,也是莱文森非常喜欢的一个观点。“我们透过后视镜看现在。我们倒退走步入未来。”电话是说话的电报,汽车是无马力牵引的马车。麦克卢汉经常使用的暗喻,也是一种后视镜。暗喻将新鲜的、不清楚的、不太为人所知的东西与已知的、熟悉的东西联系起来,使得人们明白前者为何物。例如,他的“地球村”观念,正是以过去的村落去求解电子媒介的新世界。莱文森则借助后视镜,看到了麦克卢汉思想的不足,提出了自己的媒介演化理论,即“补救性媒介”理论和“人性化趋势”的演化理论。
      
      当然,后视镜是我们理解媒介的一个重要工具,借助它我们可以看清旧媒介、旧环境,以史为鉴,以便更好的应对未来;但是一旦使用不当也会造成严重后果。“如果看后视镜的时间太长,只看新媒介和旧媒介的关系,那么我们就会迎头撞上没有看见的、难以逆料的后果。另一方面,如果我们死死地盯着前方不动,眼睛里看不到、脑子里想不到我们来自何方、曾经去过何方,我们就不可能知道正在向什么方向前进。”
      
      
  •     这是一本大学里少数读了若干遍的书,除了专业的原因外,更多地是我被他里面透露出来的思想所深深吸引。太多太多的传播学上的见解如今都在一一印证着:如“人人都出书”,“我们都是巴里人”等。而令我印象最深刻的便是那句“处处是中心,无处是边缘”。这不正就是现在互联网时代人们的真实写照吗?
  •   何道宽也是麦克卢汉这一派的老牌翻译家了,译的很得精髓的。译笔可以很信任。
  •   因为对麦克卢汉的兴趣,我也看了这本书,觉得写的比较容易懂……不过那个“我们都是巴里人”——我们没有艺术,我们把一切事情都干好”这一点还是不是很理解……
  •   “没有艺术”你可以认为是个反语,因为“人人都是艺术家”,因此“艺术”对于他们而言,只是“把事情做好而已”。
    这一章我觉得说的是在现代电子信息社会中,由于我们有了大量的辅助工具 (各式各样的媒介),我们人人都成了巴里人,艺术对于我们来说只是把事情做好而已。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