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学

出版时间:2002-1  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作者:高学敏 编  页数:635  字数:980000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中药学是研究中药的基本理论和临床应用的学科,是中医药各专业的基础学科之一。    本教材包括总论、各论、附篇、附录等部分。    总论系统地介绍了中药学基本理论,包括中药、中药学的概念,中药的起源和发展,其中重点阐述各个历史时期中药学发展的特点及主要本草学代表著作的学术价值;中药的产地与采集,介绍产地与疗效的关系,道地药材的概念,以及在保证药效的前提下,如何发展道地药材,并介绍适时采集与药效的关系及与采集相关的一般知识;中药炮制介绍炮制的概念、目的与方法;药性理论是总论的核心,主要阐明中药药性是论的概念、中药治病的机理,重点介绍中药药性理论的主要内容。中药的配伍阐明中药配合应用的目的、原则及药物“七情”的概念、中药配合应用规律;用药禁忌着重介绍证侯禁忌、配伍禁忌、妊娠用药禁忌、服药时的饮食禁忌的概念及主要内容;用药剂量与用法,介绍剂量与疗效的关系,确定剂量的依据及中药煎服法等内容。总论附篇介绍中药的命名与分类,指出中药命名规律与中药分类的方法。    各论共收载全国各地常用中药538味,按主要功效分列为二十一章介绍。每章先列概说,介绍该章药物的概念、药性特点、功效、适用范围、分类、配伍方法、使用注意等内容。    各论附篇为临床常见百种病证用药简介,是在全书以功效分类纵向讲解的基础上,再按病证分类横向分析临床病证用药经验,以期打下辨证用药坚实的基本功。

作者简介

高学敏,男,1951年出生于安徽省泗县,1969年1月应征入伍,197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75年毕业于合肥工业大学机械制造工艺及设备专业,1979年回母校研究生班进修一年。历任战士、班长、文书、技师、军代表、军事院校教员。1983年转业到华东冶金学院任学生科科长,1989年任机关党总支部副书记、学生工作部(处)副部(处)长。1992年调入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先后担任学生工作办公室主任、学生工作处处长、校党委副书记、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兼工会主席等职。

书籍目录

总论  第一章  中药的起源和中药学的发展  第二章  中药的产地与采集  第三章  中药的炮制  第四章  药性理论  第五章  中药的配伍  第六章  中药的用药禁忌  第七章  中药的剂量与用法  附篇:中药的命名与分类各论  第八章  解表药  第九章  清热药  第十章  泻下药  第十一章  祛风湿药  第十二章  化湿药  第十三章  利水渗湿药  第十四章  温里药  第十五章  理气药  第十六章  消食药  第十七章  驱虫药  第十八章  止血药  第十九章  活血化瘀药  第二十章  化痰止咳平喘药  第二十一章  安神药  第二十二章  平肝息风药  第二十三章  开窍药  第二十四章  补虚药  第二十五章  收涩药  第二十六章  涌吐药  第二十七章  攻毒杀虫止痒药  第二十八章  拔毒化腐生肌药附篇:临床常见百种病证用简介附录一:药名笔画索引附录二:药名拼音索引

章节摘录

  一、修治  包括纯净、粉碎、切制药材三道工序,为进一步的加工贮存、调剂、制剂和临床用药做好准备。  1.纯净药材借助一定的工具,用手工或机械的方法,如挑、筛、簸、刷、刮、挖、撞等方法,去掉泥土杂质、非药用部分及药效作用不一致的部分,使药物清洁纯净,这是原药材加工的第一道工序。如拣去辛夷花的枝、叶,筛选王不留行及车前子,簸去薏苡仁的杂质,刷除枇杷叶、石韦叶背面的绒毛,刮去厚朴、肉桂的粗皮,挖掉海蛤壳、石决明的肉留壳,撞去白蒺藜的硬刺。再有如西洋参、天麻、冬虫夏草等按药材质量不同,经过挑选区分药材的等级。  2.粉碎药材以捣、碾、研、磨、镑、锉等方法,使药材粉碎达到一定粉碎度,以符合制剂和其他炮制的要求,以便于有效成分的提取和利用。如贝母、砂仁、郁李仁等用铜药缸捣碎便于煎煮;琥珀研末便于吞服;犀角、羚羊角等用镑刀镑成薄片或碎屑,或以锉刀锉成粉末,便于制剂或服用。现多用药碾子、粉碎机直接研磨成粉末,如人参粉、贝母粉、三七粉、黄连粉等,以供散剂、制剂或其他炮制使用。  3.切制药材用刀具采用切、铡的方法将药切成片、段、丝、块等一定的规格,使药物有效成分易于溶出,并便于进行其他炮制,也利于干燥、贮藏和调剂时称量。根据药材性质或制剂及临床需要的不同,还有不同的切制规格要求。如槟榔宜切薄片,白术宜切厚片,甘草宜切圆片,肉桂宜切圆盘片,黄芪宜切斜片,麻黄、紫苏、白茅根宜切段,茯苓、葛根宜切块等。  二、水制  用水或其他辅料处理药材的方法称为水制法。其目的主要是清洁药物、除去杂质、软化药物、便于切制、降低毒性及调整药性等。常见的方法有:漂洗、闷、润、浸泡、喷洒、水飞等。  1.漂洗其方法是将药物置于宽水或长流水中,反复地换水,以除去杂质、盐味及腥味。如将芦根、白茅根洗去泥土杂质,海藻、昆布漂去盐分,紫河车漂去腥味等。  2.浸泡将质地松软或经水泡易损失有效成分的药物,置于水中浸湿立即取出,称为“浸”,又称“沾水”;而将药物置于清水或辅料药液中,使水分渗入,药材软化,便于切制,或用以除去药物的毒质及非药用部分,称为“泡”。如用白矾水浸泡半夏、天南星。用胆巴水浸泡附子等。操作时要根据浸泡的目的、季节、气温的不同,掌握浸泡时间及搅拌和换水次数,以免药材腐烂变质影响药效。  3.闷润根据药材质地的软坚、加工时的气温、工具的不同,而采用淋润、洗润、泡润、浸润、晾润、盖润、伏润、露润、复润、双润等多种方法,使清水或其他液体辅料馀徐渗入药物组织内部,至内外的湿度均匀,便于切制饮片。如淋润荆芥、泡润槟榔、酒洗润当归、姜汁浸润厚朴,伏润天麻,盖润大黄等。4.喷洒对一些不宜用水浸泡,但又需潮湿者,可采用喷洒湿润的方法。而在炒制药物时,按不同要求,可喷洒清水、酒、醋、蜜水、姜汁等辅料药液。  5.水飞是借药物在水中的沉降性质分取药材极细粉末的方法。将不溶于水的药材粉碎后置乳钵、碾槽、球磨机等容器内,加水共研,然后再加入多量的水搅拌,粗粉即下沉,细粉混悬于水中,随水倾出,剩余之粗粉再研再飞。倾出的混悬液沉淀后,将水除净,干燥后即成极细粉末。此法所制粉末既细,又减少了研磨中粉末的飞扬损失。常用于矿物类、甲壳类药物的制粉,如水飞朱砂、炉甘石、滑石、蛤粉、雄黄等。  三、火制  是将药物经火加热处理的方法。根据加热的温度、时间和方法的不同,可分为炒、炙、烫、煅、煨等。  1.炒将药物置锅中加热不断翻动,炒至一定程度取出。根据“火候”大小可分为:  (1)炒黄:将药物炒至表面微黄或能嗅到药物固有的气味为度。如炒牛蒡子、炒苏子。  (2)炒焦:将药物炒至表面焦黄,内部淡黄为度,如焦山楂、焦白术、焦麦芽等。  (3)炒炭:将药物炒至外部枯黑,内部焦黄为度,即“存性”。如艾叶炭、地榆炭、姜炭等。药材炒制后要洒水,以免复燃。  炒黄、炒焦使药材宜于粉碎加工,并缓和药性。种子类药材炒后则煎煮时有效成分易于溶出。而炒炭能缓和药物的烈性或副作用,或增强其收敛止血、止泻的作用。  2.炙将药物与液体辅料共置锅中加热拌炒,使辅料渗入药物组织内部或附着于药物表面,以改变药性,增强疗效或降低毒副作用的方法称炙法。常用的液体辅料有:蜜、酒、醋、姜汁、盐水、童便等。如蜜炙百部、款冬花、枇杷叶可增强润肺止咳作用;酒炙川芎、当归、牛膝可增强活血之功;醋炙香附、柴胡可增强疏肝止痛功效;醋制芫花、甘遂、大戟可降低毒性;盐炙杜仲、黄柏可引药入肾和增强补肾作用;酒炙常山可减低催吐作用;姜炙半夏、竹沥可增强止呕作用。  3.烫先在锅内加热中间物体(如砂石、滑石、蛤粉等),温度可达150℃。300℃,用以烫炙药物,使其受热均匀,膨胀松脆,不能焦枯,烫毕,筛去中间物体,至冷即得。如滑石粉烫制刺猬皮,砂烫穿山甲,蛤粉烫阿胶珠等。  4.煅将药物用猛火直接或间接煅烧,使质地松脆,易于粉碎,便于有效成分的煎出,以充分发挥疗效。坚硬的矿物药或贝壳类药多直接用煅烧,以煅至透红为度,如紫石英、龙骨、牡蛎。间接煅是将药物置于耐火容器中密闭煅烧,至容器底部红透为度,如棕榈炭、血余炭等。  5.煨将药物用湿面或湿纸包裹,置于热火灰中或用吸油纸与药物隔层分开进行加热的方法称为煨法。其目的是除去药物中的部分挥发性及刺激性成分,以缓和药性,降低副作用,增强疗效。如煨肉豆蔻、煨木香、煨生姜、煨葛根等。  ……

编辑推荐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中药学》由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两种封面随机发放)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中药学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30条)

 
 

  •   我是业余中医爱好者,看着还行,纸张虽白但比较薄,总的说来还好啦。三百多味中药都介绍的比较详细,另附有一些方子。
  •   中药学专业课本,内容全面,好评!
  •   这是一本可以帮助你参加医学考试的资料书,,这本书中国医药出版社出版的,很适合参加考试的人用书,看过了之后觉得收获很大,比老本的书介绍的更详细,
  •   我是西学中的,这本书编的很好,并且可以做为参考书。
  •   必备教科书,另外送货速度够快
  •   盼望很久了实很实用
  •   很不错的书!各方面都很好!!
  •   期望以上:)
  •   书籍本身类似《中国药典》,内容翔实,适合作为专业教材和考试用书。
  •   比以前的教材详细点,也可以做考试用书。
  •   很收益!
  •   本书分析不透彻,原理上呼啸而过!虽然本人是一般的中医爱好者,但感觉上一般!!!就是真正的教材了,就要看老师的引导能力和学生的悟性了!!!
  •   跟第一版没什么区别,就是没有现代研究这部分如果你已经有第一版了的话,可以不必购买这本,用第一版就行了买了这本书才知道白买了!
  •   书的质量挺好的。。。但是感觉不够详细。。。1。同一药的不同用量,作用不同;2。同一种药的煎法不同,作用不同;3。同一中药的炮制方法不同,作用不同;比如。。。以前听大夫讲,柴胡这样的药很讲究,升阳用3~5克,舒肝用12~15克,解表可以用到40克。。。再有像薄荷这样的药,大夫跟我说,薄荷后下宣肺理气,同下舒肝。。。还有像附子这样的药,能制成黑顺片,白附片,淡附片。。。都有啥区别呀?怎么炮制的呀,都没写。。。这本书给我的感觉像是“辞典”,描述准确而专业,但是给人的感觉就是看了辞典之后,也不能说话一样,看了这本书其实还是对药的运用并不明晰。。。可能还是要看《方剂》和《伤寒》才可以。。。
  •   好,是正版的!就是发货稍微慢了些。不过卖家态度还是不错的
  •   好像没第一版好。
  •   我要的明明十一五的,可给我发过来的都是十二五教材。。。
  •   书的质量很不错,看着很舒服。赞一个
  •   亚马的书还是很便宜 书挺满意的 暂时没发现啥问题
  •   还可以,不过我希望发的是另外一个板面的
  •   喜欢这个版本的 正在用
  •   这本书对于初学者还是很实用的(如果书的封面破损不算问题的话)。
  •   印刷,纸质都很好,推荐
  •   感觉还不错 内容很全,
  •   内容和当前中药的研究结合紧密,且为考研大纲要求的书目,
  •   这本书主要介绍了各种中药的药性、功效、用法用量还有使用注意,算是一本应用型的药理书,但是需要与方剂学一起学习,了解配伍原则,自己配伍还是要对方剂学多加了解的。总之,是一本入门书,对重要感兴趣的朋友可以了解由于种类比较多,这还是本工具书,应用时像字典一样拿来查查。
  •   全新商品、诚信卖家、高速效率,赞!!!
  •   对需要这本书 是正版很喜欢
  •   新世界全国搞懂
  •   中药学a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