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那些事儿3

出版时间:2009-3  出版社:中国海关  作者:当年明月  页数:281  
Tag标签:无  

前言

  我很喜欢历史,喜欢那些过去的人和事,在历史的长河中,有太多的事情值得我们去回味,在我第一次接触历史的二十年之后,我开始动笔,写下了下面的这些文字,写给我自己,也写给所有喜爱历史的人。  这篇文章我构思了六个月左右,主要讲述的是从1344年到1644年这三百年间关于明朝的一些事情,以史料为基础,以年代和具体人物为主线,并加入了小说的写法和对人物的心理分析,以及对当时政治经济制度的一些评价。  要说明的是,这篇文章是描写正史的,资料来源包括《明实录》、《明通鉴》、《明史》、《明史纪事本末》等二十余种明代史料和笔记杂谈,虽然用了很多流行文学的描写手法和表现方式,但文中绝大部分的历史事件和人物,甚至人物的对话都是有史料来源的,为了文章的流畅,出处就不一一列出了。  我写文章有个习惯,由于早年读了太多学究书,所以很痛恨那些故作高深的文章,其实历史本身很精彩,所有的历史都可以写得很好看,我希望自己也能做到。  其实我也不知道自己写的算什么体裁,不是小说,不是史书,但在我看来,体裁似乎并不重要。  我想写的,是一部可以在轻松中了解历史的书,一部好看的历史。  仅此而已!  好了,就此开始吧。

内容概要

《明朝那些事儿》这篇文主要讲述的是从1344年到1644年这三百年间关于明朝的一些事情,以史料为基础,以年代和具体人物为主线,并加入了小说的笔法,对明朝十七帝和其他王公权贵和小人物的命运进行全景展示,尤其对官场政治、战争、帝王心术着墨最多,并加入对当时政治经济制度、人伦道德的演义。

作者简介

  当年明月,副研究员,明史学会会员,青年历史学者,畅销书作家,所著作品《明朝那些事儿》销量过五百万册,为三十年来最畅销之史学读本,位列全国十大畅销书之一,2007—2008年度系列畅销书第一名,该系列作品已被译为日、韩、英等多国文字出版发行,并担任国内多家电视台文史类节目主讲人。

书籍目录

第一章  朱高炽的勇气和疑团第二章  朱瞻基是个好同志第三章 祸根第四章 土木堡第五章  力挽狂澜第六章 决断!第七章 信念第八章 北京保卫战第九章 朱祁镇的奋斗第十章 回家第十一章  囚徒朱祁镇第十二章 夺门第十三章  有冤报冤,有仇报仇第十四章  隐藏的敌人第十五章 公道第十六章  不伦之恋第十七章  武林大会

章节摘录

  第一章 朱高炽的勇气和疑团  历经千辛万苦的大胖子朱高炽终于登上了皇位,定年号洪熙。  事实证明,这个体态臃肿的大胖子确实是一个仁厚宽人的皇帝,在他那肥胖残疾的外表下,是一颗并不残疾的,温和的心。  他登上皇位后,立刻下令释放还在牢房里面坚持学习的杨溥同学,并将其召入内阁。此时杨士奇和杨荣已经是内阁成员。明代历史上最强内阁之一——“三杨”内阁就此形成。   但此时一个问题出现了,虽然大家都知道内阁是皇帝最为信任的机构,其权力也最大,但由于这些内阁成员仅仅是五品官,要让那些二品尚书们向他们低头确实是很难的。  这个问题看似很容易解决,既然如此,那就改吧,把内阁学士提成二品,不就没事了吗?  事情哪里有那么简单!你说改就改?你爹留下的制度,尸骨未寒,你就敢动手改造?正统的文官们在这个问题上一向是很有道理的。  可是不改似乎又不行,问题总得解决啊。  在这个世界上的无数国家民族中,要排聪明程度,中国人绝对可以排在前几位,而其最大的智慧之一就在于变通。这样做不行,那就换个做法,反正达到目的就可以了。  所谓此路不通,我就绕路走,正是这一智慧的集中体现。  朱高炽没有改动父亲的大学士品位设置,却搞了一套兼职体系。  他任命杨荣为太常寺卿,杨士奇为礼部侍郎,金幼孜为户部侍郎,同时还担任内阁大学士。这样原先只有五品的小官一下子成了三品大员,办起事情来也就方便了。  目的达到了,父亲的制度也没有违反,从此这一兼职制度延续了二百多年,并成为了内阁的固定制度之一。  这类的事情在之后的历史中比比皆是,每看及此,不得不为中国人的智慧而惊叹。  登基后的朱高炽并没有忘记那些当年和他共患难的朋友们,洪熙元年(1425),他用自己的行为回报了他的朋友。  在一般人看来,皇帝回报大臣无非是赏赐点东西,夸奖两句,而这位朱高炽的回报方式却着实让人吃惊,在历代皇帝中也算极为罕见了。  同年四月的一天,朱高炽散朝后,留下了杨士奇和蹇义,他有话对这两个人说。  在当年那场惊心动魄的斗争之中,无数人背叛了他,背离了他,只有这两个人在他极端困难的情况下,依然忠实地跟随着他,杨士奇自不必说,蹇义虽然为人低调,却也一直在他身边。  年华逝去,大浪淘沙,这两个历经考验的人决不仅仅是他的属下,也是他的朋友。  朱高炽注视着他的两个朋友,深情地说道:“我监国二十年,不断有小人想陷害我,无论时局之艰难,形势之险恶,心中之苦,我们三个人共同承担,最后多亏父亲仁明,我才有今天啊!”  回顾以前的艰难岁月,朱高炽感触良多,说着说着竟流下了眼泪。  杨士奇和蹇义也泣不成声,说道:“先帝之明,也是被陛下的诚孝仁厚所感动的啊。”  就这样,经历苦难辛酸的三个朋友哭成一团。  在我看来,这种真情的表述远比那些金银珠宝更能表达朱高炽的谢意。  朱高炽没有辜负杨士奇的期望,他确实是一个好皇帝。  虽然他是一个短命的皇帝,皇位还没坐热,就去向他父亲报到了,但在其短短一年的执政时间内,他。。。(以下略去若干字),保持了大明帝国的繁荣。  为什么要略去呢,因为这些夸奖皇帝的内容千篇一律,什么恢复生产,勤于政务等等等等。这些套话废话我实在不愿写,大家估计也不喜欢看,如有意深入探究,可参考相关教科书。  在我看来,这些都是皇帝的本分事情,而真正能够体现朱高炽的宽仁并给他留下不朽名声的,是这样的一件事:  我们已经说过,朱棣是永乐二十二年(1424)七月去世的,根据规定,如无特殊情况,皇太子在父亲死后可以马上登基为帝,但是,绝对不能马上将当年改换成自己的年号元年,必须等到第二年,老爹的尸体凉透了,才能立下自己的字号。  比如朱棣永乐二十二年(1424)七月去世,朱高炽立即即位,并有了自己的年号洪熙。从七月到十二月,实际上已经是他的统治时期,但这段时间还是只能算在永乐二十二年内,只有到第二年(1425)年,才能被称为洪熙元年。  在这段时间内,是皇太子们的适应期,用通俗的话说,就是走出自己父亲的影子,一般在这段时间内,新皇帝们还不敢太放肆,对父亲们留下的各项命令政策都照本宣科,即使想要自己当家作主,改天换地的,也多半不会挑这个时候。  可是就是这个忠厚老实的朱高炽,在尚未站稳脚跟的情况下,在这段时间内,就敢于更改自己父亲当年的命令。  这在当时的很多大臣们看来,是大逆不道的事情。  但在我看来,朱高炽的这一改实在干得好,干得大快人心!  十一月的一天,朱高炽突然下达诏令,凡是建文帝时期因为靖难而被罚没为奴的大臣家属们,一律赦免为老百姓,并发给土地,让他们安居乐业。  靖难之时,朱棣杀人无数,罚奴无数,齐泰、黄子澄、方孝孺等人也被定性为奸臣,此事已是板上钉钉,断无更改之理。  然而此时,他的儿子朱高炽却突然下了这样一道旨意,让很多大臣措手不及。可更让他们吃惊的还在后面。  朱高炽接着问大臣:“齐泰和黄子澄还有无后人?”  大臣半天才反应过来,答道:“齐泰有一个儿子,当年只有六岁,所以免死,被罚戍边。黄子澄没有后代(后得知,黄子澄有个儿子当年改姓逃脱,后被赦免)。”  朱高炽沉吟许久,说道:“赦免齐泰的儿子,把他接回来吧。”  他接着问:“方孝孺可有后代?”  大臣们目瞪口呆。  方孝孺?您说的是那个灭了十族的方孝孺?  十族都灭了,还去那里找后代?您不会是拿死人开心吧!  可皇帝已经下令了,就快去查吧  这一查还查出来了,虽然没有后代,但确实有个亲戚。  方孝孺的父亲方克勤有个弟弟叫方克家,这位方克家有个儿子叫方孝复(方孝孺的堂兄),当时也被罚充军戍边,至此终于回家了。  比起这些宽仁行为,更让人吃惊的是朱高炽所说的一句话。  朱高炽当着满朝文武大臣的面说道:“建文时期的很多大臣们,都被杀掉了,但像方孝孺这一类人,都是忠臣啊!”  底下的大臣们又是一片目瞪口呆,鸦雀无声。    忠臣?您父亲不是说他们是奸党么?到您这里就给改了?那么说您父亲还是杀错了?  就在这样的一片争议声中,朱高炽完成了他的壮举。  在立足未稳之时,朱高炽敢于凭借自己的正义感和良心改正自己父亲的错误,不畏人言,不怕反对,这是毫无疑问的壮举。  真正的仁厚也是需要勇气的。  朱高炽是一个勇敢的人。  虽然这位明仁宗短命,只做了一年皇帝,在明朝的所有皇帝中排名倒数第二,但他仅凭这一件事情,就足以对得起他谥号中的那个仁字,也无愧他一代英主的美名。  如果让这位明仁宗接着干下去,相信大明帝国一定能够繁荣兴盛,欣欣向荣,但还是应了那句老话——“好人不长命”,洪熙元年(1425)五月,只做了十个月皇帝的朱高炽病重,不久之后就去世了。  这位厚道的皇帝就此结束了他的一生,但他的义举将始终为人所牢记。  至少那些被赦免的人们会记得。  谋杀的疑团  皇帝的位置又空了,但这个位置注定不会太久,很多人都排队等着呢。  朱高炽病重,英明神武的太子朱瞻基自然十分关注,但除此之外,还有一双眼睛盯着皇位,这自然就是我们的老朋友朱高煦。  朱高煦虽然屡战屡败,却屡败屡战,以帝国主义亡我之心不死的决心和毅力,数十年如一日地坚持搞阴谋,搞破坏,朱高炽十分仁厚,并未因此处罚他,只是警告而已。而这位无赖兄却越发嚣张跋扈,现在眼见朱高炽病重,他也开始了自己的又一次夺位阴谋。  吸取上次的教训,朱高煦加强了情报工作,安排了很多眼线时刻盯着朱高炽,当然不是为了保证他的安全,而是要确定他什么时候死。  他的计划是这样的,考虑到京城的三大营要收拾自己手下那些虾兵蟹将易如反掌,出兵攻打没有把握,几乎等于自杀,他决定拿朱高炽的儿子朱瞻基开刀。  他准备等到朱高炽的死讯后,便立刻在道路上埋伏士兵,等朱瞻基奔丧路过之时,一举将其击灭,然后趁乱登上皇位。  朱高煦对自己的计划很有信心,何来信心?来自作案时间。  之前说过,他的封地在山东乐安,而太子朱瞻基在南京(根据惯例,太子守南京),只要死讯传出,太子必然会从南京出发,所需时日很长,而他却可以从容不迫地安排好士兵等着太子的到来。  乐安离京城很近,南京离京城很远,朱高炽一死,最先得到消息的自然是我朱高煦,等你听到风声,赶来京城的时候,我的士兵早就在路上等着你了!  我有充分的作案时间,朱瞻基,你就认命吧!

编辑推荐

  销量突破1000万册,建国60周年以来最畅销的史学读本。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明朝那些事儿3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44条)

 
 

  •   《明朝那些事儿》实在是好书,花了两天时间读完。按照常理,像我这样对历史缺乏了解的小朋友读起史书来是实在困难的,就像那卷《唐浩明点评曾国藩家书》,足足放了许多年,读过的部分不超过三分之一,然而这本《明朝那些事儿》却是个例外,难怪作者明月门下的那些粉丝们要叫嚣将这本书顶入中学历史课堂。且先把关于此书“史料存在失实”的争议丢到一边,能用全白话文的形式写完自大明武太祖皇帝朱元璋起,到明朝灭亡近三百年的事,本身就算一种体制外的奇迹,加之作者擅长的非官方草根式语言,就更容易让人深入到在那些语言高筑的障碍后,历史事件的现场,去体验那种金戈铁马,儿女情长,权谋诡谲的真实由来。于是诸如PK这样诙谐有趣的现代场面,放到600多年前的历史天空下,也不算突兀,皇帝大仙,乱臣贼子都是人,谁都有各自的精彩和蹩脚,形同又一出“加油!好男儿”。印象深刻的有一段是论述封建社会,农民不满地主统治阶级的剥削压榨统治,纷纷起义夺权,新统治秩序建立后,起义功臣们分封为爵,也继续成为更大的地主阶级去统治压榨农民阶层,如此循环,亘古不灭。当然作者在里面是讽刺了时下的地产开发商一把,会心一笑过后让你明白不满归不满,若是你为王者,估计也是人心使然,可怜了更暴露的物质社会里内心增长起来的诸多欲望。不影响你把朱元璋和元末农民起义,以及朱棣夺位这样的集团事件看成是一家偌大公司的经营哲学,在小说式史实的包围下,这本书也算集成了心理学、行动成功学、公关学、黑厚学、经济学、斗争学、战争学、策划学、传播学、管理学、人际学、社会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刑事犯罪学、玄学等等学科广泛充裕的知识,加上有让你源源不断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何愁不好读呢?自然这些东西某种程度上也算做现代职场的“维生素”,读史如鉴,只是在书本之中找到当下自己的那个角色时,一定不要被吓一跳,也不要像得了臆症一样的就轻信或怀疑自己的命运。值得夸奖的是作者当年明月,这厮真身是广州一月薪5000多元的小公务员,朝九晚五的生活却在8小时之外书着力写着浩荡明史,十足的“狠角色”,让人感慨自己的无知无能之后也想起海明威那句“在我梦里看见狮子”。
  •   把历史写得这么生动形象很好,能够让更多读者愿意学习历史、了解历史,这事一个好事
  •   实在是好看,过瘾,把历史写的那么棒的,不可多得啊。
  •   希望作者再写其他王朝的历史,很生动,让人印象深刻
  •   非常满意的一次购物 当当网图书值得信赖
  •   这本书实在是太好了,对历史的描述十分详细,没漏掉一件事
  •   以前只是对于谦的那首诗有很深的印象,虽然也多少了解一些这首诗的历史背景,但所涉不深,通过第三部终于明白他是怎样的一个人:一个真正的、纯粹的伟人!真的觉得现在的官员们都应该读一读第三部,想一想自己与于谦的差距!
  •   关于太监是如何弄权的,这部书里还是写的比较详细的,不过对于太监是如何坐大的这点作者还写的不够深入
  •   受益匪浅为之一:这套书除了好久,有幸也刚刚有时间奉读。前两册历史似是很熟,但与小时候灌读的朱元璋演艺确大相径庭,受益匪浅。受益匪浅之二:收益的是读书应该“领会,取义,博通,拓己”。匪浅历史......原来如此
  •   把历史说的非常易懂
  •   好看,老少皆宜啊,写得太好了
  •   典藏版确实值得收藏
  •   很不错的一本书,从高中抽时间看到现在, 诙谐的语言把历史展现的活灵活现的,不觉得乏味
  •   书很好看,孩子也可以看的,不过就是此版本的设计不那么讨巧啦,个人不喜欢绸缎面的感觉。
  •   这书还不错,还好看看的。
  •   好看、便宜、值得收藏!
  •   双十一搞活动买的,便宜一些,当当的书很全,挑选方便,顶
  •   好&;bull;&;bull;&;bull;&;bull;
  •   挺不错的,买给朋友看的
  •   书的内容好喜欢不过书的封面的字好容易摩掉
  •   看了前面两本,感觉不错,继续看下去
  •   书的包装非常好,都是独立包装的。印刷质量高,值得收藏。 受益受益
  •   包装精美,文笔幽默易懂,准备让孩子暑假看!
  •   孩子喜欢这本书。~
  •   买之前觉得有点贵,到货后看到觉得很值得的~~
  •   嗯嗯 还好
  •   买来送人的 很喜欢
  •   真的不错,包装精美内容更是引人入胜
  •   很好,很快,都很不错,支持
  •   这套书原来就看过一部分,这次买也主要是收藏,可是外壳让我失望了,看上去脏脏的,颜色不太真实。表妹买的那套封面都是毛毛的,看着就舒服一些。但内容才是主要的,当年明月是才子,很值得看的书!!
  •   为什么书面是那种布料的,金光闪闪的,还以为拿到皇帝的奏折······内容还是很喜欢的
  •   真的受益匪浅!这本书不像其它那么乏味...一翻开就吸引了
    。。强烈推荐!
  •   物美价廉、送货快;不错 我很喜欢
  •   美中不足:内容自不必说了,想买来做收藏的,可惜布料的黄封皮太易脏。
  •   都还好!最近没有时间看,等考完试了再看
  •   受益受益
  •   还算不错吧,
  •   不好,不满意!我买了1、2、3、4、5、6、7部,就属这个 第三部 典藏版最差!和普通版还衔接不上!郁闷!



  •   儿子很喜欢看,推荐!
  •   明朝历史很通俗的版本
  •   包装不错,看了电子书,买来收藏
  •   销量突破1000万册
  •   版面很好,正版,价格便宜,送货慢
  •   好书,服务好,速度快。!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