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羡林谈人生

出版时间:2006-1  出版社:当代中国出版社  作者:季羡林,季羡林研究所 编  页数:156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季羡林谈人生》人生的意义与价值、缘分与命运、做人与处世、容忍、成功、知足、朋友、毁誉、压力、长寿之道、伦理道德……学术大家季羡林先生结合九十多年的生活体验,谈对人生的感悟。     人生,是一个老话题,也是一个永远也没有结论的研究课题。不仅平常人可以对此大发感慨,而且大学者们似乎也特别偏爱谈人生。本书学术大师季羡林先生结合九十多年的生活体验,耄耋老人谈对人生的感悟。在这里,你的心灵将因此而得到莫大的精神享受。     《季羡林谈师友》季羡林的思想像一本厚厚的百科全书,读之使人明智,而他的品格却像一目见底的清水,大德大智隐于无形。 “在季羡林所知道的世界语言中,只有汉语把“恩”与“师”紧紧地嵌在一起,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名词。这只能解释为中国人最懂得报师恩,为其他民族所望尘莫及。交友之道,盖亦难矣。其中有机遇,有偶合,有一见如故,有茫然相对。友谊的深厚并不与会面的时间长短成正比。”    季羡林交了一辈子朋友,究竟喜欢什么样的人呢?季羡林喜欢的人约略是这样的:质朴、淳厚、诚恳、平易;硬骨头,心肠软;怀真情、讲真话;不阿谀奉承,不背后议论;不人前一面、人后一面;无哗众取宠之意,有实事求是之心;不是丝毫不考虑自己的利益,而是能多为别人考虑;最重要的是能分清是非,又敢分清,从而敢于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疾恶如仇;关键是一个“真” 字,是性情中人;最高水平当然是孟子所说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简短一句话,季羡林追求的是古人所说的“知音”。     《季羡林谈读书治学》季羡林先生是学术大家,他读了一辈子书,研究了一辈子学问,在许多学术领域都取得了重大成就。他是怎样读书的?又是怎样治学的?他的读书和治学经验是什么?他眼中学术界前辈们的治学经验是什么?季羡林的思想像一本厚厚的百科全书,读之使人明智,而他的品格却像一目见底的清水,大德大智隐于无形。本书汇集了季羡林先生专门谈读书、治学和他介绍学术界前辈治学经验的文章。这些文章对广大学生和学者,都会有所启迪。     《季羡林谈佛》佛教在印度的形成及发展状况,原始佛教的历史起源及语言问题,佛教传入中国及佛教的本土化,中国印在佛教方面的相互学习和彼此交流。本书系统收录了季先生研究佛教文化交流的成果。本书供佛教、文史爱好者阅读参考。     《季羡林写真》季羡林先生被当今学人誉为“国宝”、“学界泰斗”。本书作者以一名季门弟子的独特视角,通过对季老浩如烟海作品的条分缕析及对季老本人的多次采访,再现了季老近百年漫长的坎坷人生、广博宏大的学术造诣以及浪漫多彩的生活情趣。作者在书中用相当篇幅描述了季老与一大批学界名宿如陈寅恪、郑振铎、冯友兰、朱光潜、胡乔木、臧克家及德国“博士父亲”之间的交往关系,感情真挚,力求从一个立体的层面再现了季老的人生情怀和道德文章。     《三十年河东 三十年河西》季羡林,享誉海内外的东方学大师,著名古文字学家、历史学家、作家。曾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北京大学副校长、中国社科院南亚研究所所长。本书汇集了季羡林先生谈东方文化的文章。这些文章对广大学生和学者全面认识季羡林的观点,会有所帮助。本书也是季羡林研究所成立以后组织编写的系列书之一。

作者简介

季羡林,著名语言学家、文学家、翻译家。 1911年生于山东清平县(今临清市)。1930年考入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1934年毕业后,在济南山东省立高中任教。1935年考取清华大学交换研究生,赴德国留学,在哥廷根大学学习梵艾、巴利文、吐火罗文等古代语文。1941年获哲学博士学位。1946年回国,历任北京大学东方语言文学系数授、系主任,北京大学副校长。 主要论著:《原始佛教的语言问题》、《印度简史》、《中印文化关系史沦文集》、《印度占代语言论集》、《关于大乘上座部的问题》、《天竺心影》等;主要翻译作品:《沙恭达罗》、《优哩婆湿》、《罗摩衍那》、《家庭中的泰戈尔》、《安娜·西格斯短篇小说集》、《五卷书》等;并撰写过《留德十年》等传记作品及《赋得永久的悔》等散文集。主编有《四库全书存目丛书》、《传世藏书》等。 新中国成立后,先后担任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委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中国外语教学研究会会长、中国史学会常务理事、中国作家协会理事,并任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第二至五届全国政协委员等职务。

书籍目录

季羡林谈人生  人生   再谈人生   三论人生   人生的意义与价值   不完满才是人生   世态炎凉  走运与倒霉   缘分与命运  做人与处世   牵就与适应   谦虚与虚伪   容忍   成功   谈礼貌   知足知不足  有为有不为   隔膜   论恐惧   坏人   论朋友  三思而行   傻瓜   毁誉   论压力   爱情   谈孝   老年   谈老年(一)   谈老年(二)   谈老年(三)   老年十忌   老马识途   长生不老   长寿之道   一寸光阴不可轻   我们面对的现实   用历史的眼光看待一切问题  真理愈辨愈明吗?   我害怕“天才”   谈中国精神   衣着的款式   温馨,家庭不可或缺的气氛   关于人的素质的几点思考   漫谈伦理道德   慈善是道德的积累   思想家与哲学家   我们要奉行“送去主义”   八十述怀  九十述怀   迎新怀旧   新世纪新千年寄语  千禧感言   梦游21世纪   后记季羡林谈师友季羡林谈读书治学季羡林谈佛季羡林写真三十年河东 三十年河西

章节摘录

  中国古代学者能文者多,换句话说,学者同时又兼散文家者多,而今则颇少。这是一个极为明显的事实,由不得你不承认。可是,如果想追问其原因,则恐怕是言人人殊了。  过去中国有“诗言志”和“文以载道”的说法。抛开众多注释家的注释不谈,一般人对这两个说法的理解是,所谓“志”是自己内心的活动,多半与感情有关,“言志”就是抒发自己的感情,抒发形式则既可以用诗歌,也可以用散文,主要是叙事抒情的散文。所谓“唐宋八大家”者,皆可以归入此类。而“载道”则颇与此有别。“道”者,多为别人之“道”。古人所谓“代圣人立言”者,立的是圣人之道。自己即使有“道”,如与圣道有违,也是不能立、不敢立的。  这样就产生了矛盾。人总是有感情的,而感情又往往是要抒发的。即使是以传承道统自命的人,他们写文章首先当然是载道,但也不免要抒发感情。我只举几个例子,就足以说明问题了。唐代韩愈以继承孔子道统自命;但是,不但他写的诗是抒发感情的,连散文亦然。他那一篇有名的《原道》,顾名思义,就能知道,他“原”的是“道”。但是,谁能说其中感情成分不洋溢充沛呢?又如宋代的朱熹,公认是专以载道为己任的大儒。但是,他写的许多诗歌,淳朴简明,蕴涵深厚,公认是优美的文学作品,千载传诵。连孔门都注重辞令修饰,讲甚么言之无文,行之不达。可见文与道有时候是极难区分的。  清代桐城派的文人,把学问分为三类:义理、辞章、考据。他们的用意是一人而三任焉,这是他们的最高标准或理想。然而事实怎样呢?对桐城派的文章,也就是所谓“辞章”,学者毁誉参半。我在这里姑不细论。专谈他们的义理和考据,真能卓然成家者直如凤毛麟角。较之唐宋时代的韩愈、朱熹等等,虽不能说有天渊之别,其距离盖亦悬殊矣。  到了今天,学科门类愈益繁多,新知识濒于爆炸,文人学士不像从前的人那样有余裕来钻研中国古代典籍。他们很多人也忙于载道。载的当然不会像古代那样是孔孟之道,而只能是近代外国圣人和当今中国圣人之道,如临深履薄,唯恐跨越雷池一步,致遭重谴。可以想象,这样的文章是不会有文采的,也不敢有文采的。其他不以载道为专业的学者,写文章也往往不注意修辞,没有多少文采。有个别自命为作家的人,不甚读书,又偏爱在辞藻上下“苦”功夫,结果是,写出来的文章流光溢彩,但不知所云,如八宝楼台,拆散开来,不成片段。有的词句,由于生制硬造,佶屈聱牙,介于通与不通之间。  中国当前文坛和学坛的情况,大体上就是这样。我的看法,不敢说毫无偏颇之处,唯愿读者谅之。  郭伟川先生,出自名家大师门下,学有素养,又是一个有心人。他在最近给我的信中说:“今年计划中,想出版《著名学者散文精选》一书。所以专取学者文,盖从事学术研究的人,真正能文者如凤毛麟角,所谓罕而见珍也。而文得学养,则盖见深度,可臻文质并茂之境。此则一般文章家未必能至者,亦足成学者文之特色也。”这一段话虽不长,但对写文章与学术研究之关系,说得极为透彻而又深刻,十分敬佩。伟川先生镶拙文滥竽其中,既感且愧。他索序于我,敢不应命,因略述鄙见如上。  ……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季羡林谈人生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61条)

 
 

  •   很喜欢。季羡林年逾九旬,文字却清新自然,又不乏幽默,看他的书可以完整的看见他这个人,对自己看待社会有一些帮助。
  •   以前一直在当当上买些日用品,我非常尊敬季羡林,所以这次买了一套季老的书。快递很给力,在当当购物总体来说是很让人满意的。很不错的网站,希望越做越好!支持当当!
  •   一直都觉得顶着国学大师或是文学泰斗这种称谓的,写出来的书都有一种疏离感,季老的书,绝不是这样的。自始至终的感觉,如书名中用到的“谈”字,娓娓道来,如一个老人,从自己的视角出发,和每一位读者拉着有哲理的家常。选择礼品装,除了藏书,更是将季老的那些对人生等等的感悟作为送自己的一份礼物,永久珍藏。
  •   觉得其中谈人生那本最好
  •   很好只是买了两本谈佛呵呵
  •   人生,人生活着的这辈子,万事万物,单薄名利,坦荡一生,享受生活~~~
  •   季老的书,写的很朴实、很真实、很有哲理,给人一种思想上的启迪、心灵上的一种抚慰。我喜欢看,希望能给你也带来启迪与思考,值得一看。
  •   戏如人生 多读多学
  •   是看了人生的单独册后,再买的一套来看看。。但是发现好像总共是7册吧?
  •   学到很多东西,都是在生活周围一辈子看不到的东西
  •   很喜欢季老的书,这次能读到,很幸运。
  •   送朋友的生日礼物,她很喜欢。very good!哈哈
  •   大师的智慧,读后让人获益匪浅!
  •   字体纸张都很好,关键是书的内容值得体味和研究。
  •   一代大师、一本好书、一个时代
  •   我买了两套,送给朋友一套,确实不错!让我们在这个纷乱的世界中重新理清思路,审视自已.
  •   给老师买的,老师很喜欢
  •   我没看,送给朋友的孩子,乐坏了
  •   一直想买季老的书,这次买了个合集,真不错!
  •   阅读大师 一生受益
  •   我们的大师,布衣般的虔诚
  •   大师就是大师!
  •   刚刚入手的书
  •   帮妈妈买的,应该还不错吧
  •   短文,精辟,值得思考。
  •   敦敦教诲,谦谦君子。
  •   还可以,自己看没找到简版的
  •   非常棒的一套书!!
  •   iloveallthebooksofMr.Ji.
  •   仿佛压缩了某些文章的内容,为的是节省篇幅吧?但仍能体现季老的人生哲学观和“一介布衣,宠辱不惊”的人格修养。值得阅读、收藏和作为礼物馈赠好友。
  •   但是书的选材不太合理
  •   还没看,包装不错,快递师傅也很好
  •   搞活动买的,质量很一般
  •   是精选的小册子集~~
  •   其中只有一本出自季老季羡林研究所有点假啊要是用来装饰书架可以买了充面子这套书不怎么样包装也很挫送到的时候外面的包装都烂了
  •   送礼好选择。老师很喜欢
  •   写的是还可以,但是就是有些老生长谈,有些话重复了好多遍了。不过,可能是我的年龄还没能到能理解的阶段吧。不过总的来说还是可以的。
  •   本来以为书的内容是全本,但是拿到手中才发现,原来很多文章都删除了,例如《谈人生》,与华艺出版社的就相差很多,缺少很多文章,书籍的纸张和整体感觉也非常不好,对于读文化大师的书而言,这套书外相做的太烂了。总之感觉上当了……建议那些如果真的对季羡林先生作品很喜欢的人,不要买这一套书,买华艺的那套吧,这可是我用金钱换来的经验。
  •      近些日子读季老的书,发现多是自传体的生活,与三毛相似,只写真的事,真的感受,生活本精彩。
       简单看了留德十年、清华园日记等几部分,对其一生的路约莫有几分了解。对季老的文字是喜欢的,文雅的字信手拈来,说事情的时候像是历经风雨却又保持对生活大大的浓烈的热爱,他的季荷,他的波斯猫,他的至交好友,他的萍水相逢,老先生本身给人朴实让认真的感觉,同时颇有一番童趣萦绕。
       有个小护士对他说他的书能给人积极阳光的感觉,他觉得这是对他最大的赞美。他的经历中也谈到很多艰辛的时刻,内心彷徨焦虑的时刻,从年轻时常年失眠可见一斑,虽现年再谈起似乎云淡风轻,但每个挣扎过得人定都明白当时的无措,而每每这个时候季老用风雨无阻的坚持,一点点得啃食知识,终走出一段迷雾。每每读到这些时候,内心汹涌出一番阳光能量,坚信再大的迷雾也有走出的一天。
       发现,去年读的钱钟书、季羡林、三毛、张爱玲、龙应台、王小波无一不在国外漂泊了些年月。
       生活一路美好,拿得起,放得下。对该执着的事孤注一掷,对该放手的淡然释然。生活何处无阳光,智慧与平和。
      
  •     我已经很久不好好看书了,也很久不做读书笔记了。现在想到如何能写出一份差强人意的读书笔记的方法,大概就是怀着这样的心情:这份读书笔记是写给自己看的。不是写给别的人看,不必带着济世的口气,不必带着演讲的顾虑,对自己诚实。更不必像上班打卡一样为了表示看完一本书去做笔记。----我这样说是因为这些相反的事我以前在短暂的时间里都干过,我2005年开始用博客写过文章,我是在被社交网络影响的一代中长大的。在社交媒体上的写作,或多或少有一种传播的意图,而作者这种潜在的心理动机,大概是由于人是社会性的动物,说话的目的总归是想与外界交流。然而社交网络看似开放,实则封闭,这种交流未必有效,这构成了人的意愿与现实环境的冲突。现在我渐渐意识到,在网络上写作虽然不可能是纯粹的私人写作,但是更多程度上是自娱自乐。
      
      我的这篇读书笔记更强调的是个人感受,而非对内容本身的评价。
      这本书是我高中时候买来看过第一遍。现在想来,我那时之所以会买这本书,动机实在是比较功利的:以为自己看完了就能参透些什么,实则什么也没记住。人生没有捷径可走,别人的经验自己体会过的理解最深,没用心想过的偷不来。如今看第二遍,仍然没有看全,是跳读的。原因是因为季老的一些话,常常让我想起更多,于是先记下一些再说。我过去以为这种书读得最快,实则读得最慢了。读书的速度,不跟它的厚度成比例。
      要说我第一遍 读时什么都没记住也是假的,我还偏偏就记住了这句:“根据我的观察,我还发现,坏人是不会改好的。”(《坏人》)为什么唯独对这句印象最深,我自己也不清楚。大概是因为我害怕“坏人”。但是我人生中并没有遇到过真正的坏人,这才是最坏的事情。季老对坏人有个简单的评定:损人不利己。但是我对人的评价趋向于多元化,这有可能使我走向这种情境,即“一般人虽受相当教育,但缺乏判断是非善恶的能力。”(《关于人的素质的几点思考》)
      这次再读,这句话依旧在我脑海中出挑得很。另外关于长寿之道,季老的回答让我感到意料之外,情理之中:“养生无术是有术。”他的“三不”主义——不锻炼、不挑食、不嘀咕,最后一条当属最重要,是我去年也体会到的一点。
      他那句“哲学家同诗人一样,都是在做诗。做不做由他们,信不信由你们。这就是我的结论”(《真理愈辨愈明吗》)让我笑他的顽皮和“真诚”的语气。我在一本完全不同的书里(《致青年学者》)竟也读到过类似的言论。一位诺贝尔生理与医学奖获得者认为,哲学家总结出那套创造性的科研想法是如何形成的理论,跟实际上一个问题是怎么解决的是两码事。言外之意就是:别听他们扯,自己想怎么干就怎么干吧。
      
      季老在不止三篇文章里都提到过,“一个人活在世界上,必须处理好三个关系:第一,人与大自然的关系;第二,人与人的关系,也就是社会关系;第三,人自己的关系,也就是个人思想感情矛盾与平衡的问题。这三个关系处理的好,人就幸福愉快。否则人就痛苦。”但是他没有提到,这三个关系的解决次序。我想这三个关系人在一生中是同时解决的,但是对于不同关系的感知的先后、轻重取决于不同的人格。
      季老这本书的很多文章都是着重讨论后两个关系的,这也是日常大家常关心的话题。我没有都看完,觉得一下都看也记不住,不如以后再来翻翻。就第一个问题,季老给出了一个我不能理解的答案。他指出西方科学技术发展为大自然所带来的负面效应,并认为西方思想对解决这个问题已经走到了穷途末路,东方的“天人合一”的思想才是最终的解决之道。但是他也说,“天”到底指的是什么,没有统一的说法。估计他在《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这本书里,有更多论述。他这个说法在我看来特别模糊,几乎没有指导意义,因为他没有解释,一个哲学观念是如何解决科学难题的。我估计解释这个问题,虽为他所愿,但非他所能。他所做到的是提出这样一种观点让后人去积极想办法。我作为一个研发人员,看到这句话的时候倍感困惑,联想起李约瑟难题。我不知道季老具体指的是什么,但是我会带着这个问题继续我的工作。
      
      注:李约瑟难题是一个两段式的表述:
      第一段是:为什么在公元前一世纪到公元十六世纪之间,古代中国人在科学和技术方面的发达程度远远超过同时期的欧洲? 中国的政教分离现象、文官选拔制度、私塾教育和诸子百家流派为何没有在同期的欧洲产生?
      第二段是:为什么近代科学没有产生在中国,而是在十七世纪的西方,特别是文艺复兴之后的欧洲 ?李约瑟难题的实质内容在于中国古代的经验科学领先世界一千年,但为何中国没有产生近代实验科学,这是关于两种科学研究范式(Paradigm)的起源问题。
      
  •      每个人对自己的人生都有自己的感悟,而我这样的年纪来谈自己的生活感受,恰恰是太不合时宜了。把人生所经历所遭遇的困境诸如此类只能算作是自己的生活经验。对于人生,说的矫情一点,才刚刚开始,之前种种,但凡残酷一点的却是人情世故的懵懂开始。
       有没有这样的感受,愈是经历的多,愈是保持缄默。心中叫嚣着千军万马又如何,且当品尝人生的滋味。读老先生的书,对人生的谈论,字字珠玑,从零开始才是唯一正确的观点。
  •      没读这本书之前了解的季羡林老先生,都是从媒体上了解,国学大师,国宝诸如此类头衔,让我等工科生敬而远之,心生敬畏。在某东一次促销上,凑单买的这本书。昨天下午闲来无事,随手读来,欲罢不能,一口气把它读完。抛开季老国学大师的身份不说,全书读下来,宛如家中的长辈,闲来小息,一杯清茶,全书娓娓道来,像个老朋友唠家常,以自己的生活经验和阅历来告诉自己做人的哲学和道理,
       谈人生,那就离不开谈爱情,恰好为了一段感情纠缠了四年,回头看看,可笑可悲。读了爱情那篇后豁然开朗,爱情千万不能花费太多的时间,终日卿卿我我,神魂颠倒,处心积虑,学习不好,工作不成。爱情不是委曲求全,而是两个的人共同的梦想,正如杜拉斯在《情人》里面说的那样,爱情之于我,不是一饭一蔬不是肌肤之亲,而是平淡生活中的英雄梦想,这个梦想应该是两个人的,而不是一个人为了迁就另外一个人的委曲求全。
       通读全书,季老讲的最多的还是做人处事的道理,对个人的待人接物方面有很多指导性的建议,使人向善,用一颗平和的心面对这个世界,无论好人还是坏人,好事还是坏事。季老认为人生最大的意义在于“对人类发展的承上启下,承前启后的责任感”。从中可以看出季老对于我们年轻一代的殷切期望。
      
      
      
  •       本书主要收录了季老对人生的一些感悟,通俗易懂,态度谦虚诚恳。
        对于人生的意义与价值,作者认为在于对人类发展的承上启下、承前启后的责任感。人生在世要处理好三个关系:人与大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个人思想与情感矛盾的关系。能为国家、人民、他人着想而遏制自己的本性的,就是有道德的人。
        作者自称向无大志,说人老了有十忌:说话太多、倚老卖老、思想僵化、不服老、无所事事、提当年勇、自我封闭、叹老嗟贫、老想到死、愤世嫉俗。作者经历了十年动乱,他说没有打击报复任何人,倒不是因为他度量特别大,而是因为他洞明世事,反求诸躬,他认为若处于别人的位置上,其行动不见得会比别人好。
        作者多次提到要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主张以东方的天人合一思想以济西方思想之穷。另外他对一些社会问题的看法,未免太过简单。
      
  •     
      好多年来
      我曾有过一个“良好”的愿望:
      我对每个人都好
      也希望每个人对我都好
      
      只望有誉
      不能有毁
      
      最近我恍然大悟
      那是根本不可能的
      
      友,难免有誉
      非友,难免有毁
      
      如果真有一个人
      人人都说他好
      这个人很可能是一个极端圆滑的人
      圆滑到琉璃球又能长只脚的程度
      
      尽心即可
      问心无愧
  •     惭愧,这是我读的第一本季先生的书。这本书多是书序和晚年散文的集合,是诞辰百年的图文版纪念。季先生以九十多年的生活经验,写下了对人生的感悟,内容集合了人生,时间,谦虚,学术道德,命运,为人处世,座右铭,撒谎,消费,压力,正义,爱情等等,还有近二十篇都围绕老年表述自己的生活态度。季先生擅长散文,多是从一个问题入手,虽旁征博引、对比古今中西,却每每不长篇幅中清晰立论,读起来轻松惬意,但季先生的个人魅力又使这本书变得异常沉重。不同的题目下,每一篇内容读完都有收获,我只写几点对季先生的印象。
      
      
      
      谦虚。一位被公认为国学大师的耄耋老人,不但不倚老卖老,在平静文字中浸透谦虚,以下是书中片段,摘自《学海泛舟--季羡林自述》前言《实话实说》,作于1997年12月,读过以下段落,好为人师者可闭门自省了:
      
       我毕生从事教书和研究工作,至今已届望九之年。在这样长的时间里,要说一点经验和教训都没有,那是说不过去的。要说有什么,有多少了不起的经验,那也不是事实。我的确是一匹老马,识一点途也是应当的。但是识得途是否正确,我却没有把握。我平生不喜欢说谎话,现在既然要写,我就照实直说,我绝不夸大,也不矫情做谦虚。如果有什么不妥之处,那是受了水平的限制,绝非有意为之。这一点希望读者理解。总之,一句话:希望读者,特别是年轻的读者,对我这一部《自述》不要抱过大的希望,不要抱不切实际的期望。古人说:“鸳鸯绣出从君看,不把金针度与人。”我根本没有什么金针,及时我想度与人,也无物可度。如果年轻的读者能从我的经验和教训中获得了什么有用的东西,那是靠他们自己的悟性或主观能动性,不要把功劳记在我的账本上。
      
      
      
      严谨。季先生在文章中经常引用古今文句,每次出现均会标明详细出处,有可能发生异义的词句,甚至字音、拼写也会备注说明。例如文章中提到法国散文家蒙田文章的片段,不但会注明蒙田的生卒年份,还会详尽写出引用片段的书卷、章节;要辨清“牵就”与“适应”,会仔细查阅词典注释后再做分析,此种不胜枚举。想到现今,学术论文都有抄袭之流,微博上各种不注明出处的转载,实应汗颜。
      
      
      
      真实。季先生在很多回忆过往经历的文章中,真实记录了自己的生活状态,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季先生在北大执教,时届文革,自己怀着“原罪感”拥护这场运动,后认为“老佛爷”的造反有理是伤天害理,胆小怕事、怕死之人一怒之下反了“老佛爷”,遭到毒打迫害进了牛棚。在怀念自己母亲的文段里,每一笔都刻画着自己的真实模样,无法陪伴母亲、悔恨遗憾无助的交织情感,无法不为之动容。年届耄耋,勤奋耕耘,笔下无半点矫揉造作,拨开内心记录真实情感,我们又能做到几分?
      
      期待。季先生在几篇文章里都提到未来,无不充满美好的期待。尤其对年轻人的认可,更是让我直觉惭愧主要原因。在1994年4月5日《开卷有益》这一篇,季先生这样写道:
      
       根据我同北京大学学生的接触和我对他们的观察,绝大多数的学生是肯读书的。他们有的说,自己感到迷惘,不知所从。他们成立了一些社团,共同探讨问题,研究人生,对人生的意义与价值感兴趣。他们甚至想探究宇宙的奥秘。他们是肯思索的一代人,是可以信赖的极为可爱的一代年轻人,同他们在一起,我这个望九之年的老人也放佛返老还童,心里洋溢了青春活力。说这些青年不肯读书,是不符合实际情况的。
      
      
      
      说到读书,我也只是从去年开始,感兴趣的很多,但是读的还太少。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希望能如季先生劝诫所言:开卷有益,保持这个习惯。在住院期间,恰好读到季先生的座右铭、陶渊明的一首诗,非常喜欢:
      
      
      
      纵浪大化中
      
      不喜亦不惧
      
      应尽便须尽
      
      无复独多虑
      
      
      
      尤其前两句,时刻提醒:不论发生什么,都没什么好悲喜的,该经历的都要经历。确实开卷有益。
      
      
  •     很多老人到了一定年纪,开始各种不满,对生活挑剔,对社会愤世嫉俗,对年轻人横眉竖眼,季羡林是文人,是大家,但是也有,也许年纪大了,隐去了锋利,但是还是看的出言语间的不满
      
      也许有人说他已然豁达,可我不这么看,对生死,对曾经的痛苦经历,一个豁达的人,不会多次提起,这第一次看季老爷子的书,听他提到几十岁以后活的全是赚的,我自然相信,可是第二次第三次提,我就觉得,这是自己说服自己:我现在活的都是赚到的,没什么好怕的了,还有多次提到的文ge,那时候是地狱,是共业,能平反的已经值得庆贺了,索性我没生在那年代,但单单想就可以想到,如何惨绝人寰,说句难听的,中国人没让八国联军灭种,却差点让自己人灭绝,没有文人的中国,无法想象,中国几百年来的传下来的精血,在那个年代被失传了多少·····
      
      扯远了,老爷子的环保意识太让我震惊了,出版年是06年1月,定稿也就05年的样子,那时候全国上下都在忙着CPI,GDP,谁能想到环保,这等远见绝对不是年轻人可以比拟的,现在12年,满地铁都是环保,低碳,动物是人的朋友,这叫挽救,挖了坑再去填,而这块地,是祖宗留下的,经过数万年的历史,现在填坑,添是填不上了,只能说尽量好一些。
      
      环保来讲,经济层面,中国和欧美不一样,欧美毁了环境,但是经济发展起来了,可以亡羊补牢,而中国,经济既是发展中国家,环境破坏程度已经快赶美超英了,能投资在环保上的钱又少之又少。中国,很可能成为唯一一个经济还没发展起来就急速衰退的国家。
      
      同一起跑线的印度,确远远不是这样,他们把中国的细水长流发挥到极致,而且印度岁穷,人口幸福感绝对比中国人强,中国人现在既没有信仰,又没有追求,唯一剩下的是欲望,欲望在中国发挥到了极致,物极必反,中国的下一步,已经不是可以用常理解释的了。
      
      说的跑偏了·······
  •     季老说:“每天要以人生的意义何在自问,取内心之一丝清醒。”
      我说:“每天自问会不会让自己更加迷茫。”
      季老说:“知足知不足,有为有不为。”
      我说:“有没有人告诉我,什么事应该知足,什么事应该不知足。什么事该做,什么事不该做。”
      耄耋之年的季老似乎一切都已看透。什么事都不能在其心中激起波澜。万事皆放下,不再去那么急功近利。
      我们这些初出茅庐的晚辈,在佩服起大家风范之余,是不是还应该懂得生活要有激情。
  •     文集,前面部分较为有趣,后面不大能引起我的共鸣。但我能体会到季老渗透到字里行间的“责任感”,这是最令我敬佩他的地方。
      
      1.人生无须过分计划1
      2.时常自问为什么活着2
      ----
      3.生存温饱发展和抑制3-4
      4.道德使人区别于兽5
      -- --
      5.过河卒子,奋勇向前
      6.”如果受到他们的赞扬,我将斋戒沐浴,痛自忏悔,搜寻我的“活思想”,以及“灵魂深处的一闪念”,坚决、彻底、干净、全部地痛改前非,以便不同这些人同流合污“”讲到哲学,如果非让我加以选择不行的话,我宁愿选择“”不管怎么说,“季老说话很逗10
      7.人生箴言作序13-14
      8.一切人生观和价值观,离开了这个责任感,都是空谈。15
      9.少年易老学难成,
        一寸光阴不可轻。
        未觉池塘春草梦,
        阶前梧叶已秋声。
      15
      10.”如果人生真有意义与价值的话,其意义与价值就在于对人类发展的承上启下、承先启后的责任感。“18
      11.羚羊挂角,无迹可寻
      12."“人人有一本难念的经”。所以我说“不完满才是人生”。这是一个“平凡的真理”;但是真能了解其中的意义,对己对人都有好处。对己,可以不烦不躁;对人,可以互相谅解。这会大大地有利于整个社会的安定团结。"27
      13."我最爱读中外两位大学者的文章,中国是陈寅恪先生,西方就是Lüders先生。这两位大师实有异曲同工之妙。他们为文,如剥春笋,一层层剥下去,愈剥愈细;面面俱到,巨细无遗;叙述不讲空话,论证必有根据;"
      14.解放境况”希望而且也觉得从此换了人间。解放初期,政治清明,一团朝气,许多措施深得人心。旧社会留下的许多污泥浊水,荡涤一清。我们都觉得从此河清有日,幸福来到了人间。“65
      15.彭德怀直言,浩然正气 文革73
      16.“富者有礼高质,贫者有礼免辱,父子有礼慈孝,兄弟有礼和睦,夫妻有礼情长,朋友有礼义笃,社会有礼祥和。”79
      17.真诚区分开谦虚与虚伪
  •     又看到这本,《季羡林谈人生》,再翻出两年多前写给自己看的书评,感慨万千,拿出来与友人分享,分享温暖,分享幸福。
      
      缅怀季羡林先生
      
      2009-07-29 14:24
      
       季羡林先生去了已有一段时间了,我今天才能提得起笔。其实几年来一直想写些关于季老的文字,无奈繁杂之事与惰懒之心并存,至今愧亦。
      
       高中时候开始知道季羡林这个名字,只觉得那定逝个厉害人物。大学时候看了一点季老关于梵文、巴利文、吐火罗文方面的介绍,觉得实在新奇。硕士期间开始认真钻研关于我们西南邻国印度的前世今生,于是更加偏爱季老的只言片语。那时候师大图书馆藏了一批季羡林的著作,我时不时地去借一本来翻阅,包括《中印文化关系史论丛》。今天想来,只恨当时不懂珍惜,借了不少却只是草草浏览,全然不知于己之要义。
      
       后来迷上了钱文忠在《百家讲坛》讲述玄奘西游时的滔滔不绝,甚至在课堂上,我都毫不顾忌地表达自己作为一名“潜艇”的开心。那时候还不知道钱是季老的晚年弟子,只是喜欢那博学之下眉毛上扬的激昂风采。后来看得多了,也便自然地更加亲近仰慕季老的学识。于是网上找来《季羡林谈读书治学》,认真阅览。因为季老的著作大多是如《印度古代语言论集》等专业译作,因此我能读懂的也只能是散文集了。
      
       有一次课堂上与同学们探讨国学复兴的话题,说起国学国宝等等这些名词,大家各抒己见。下课后陆晋荐来一本《季羡林谈国学》,于是回家仔细研读,个中自有颇多感慨。想起季羡林曾一辞“国学大师”二辞“学界泰斗”三辞“国宝”称谓,再想想如今那许多不知所做何为之人头顶数样光环游荡在这里那里地炫耀,真真不可同日而语也。不过我倒真是不赞成随便赠人国宝这样的名称,更别说如今有些人名片一大堆,还在上面印一些让人看不懂的东西。但我想季羡林作为一个真正的学者,是值得人们铭记的。
      
       也是机缘,这次回家几日正愁光阴虚度,偶然在公公书柜底层拽出一本《季羡林谈人生》,如获至宝,日日不离手,昼夜伏读,甚觉畅快。尤其是季老称绝的那首陶渊明的诗:“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应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伴上他对容忍、成功、礼貌、朋友、爱情、孝道、伦理、慈善、毁誉等等人生问题的朴素而独到的见解,读后使人顿觉明智,大德大智隐于无形之中。
      
       我想,三辞之举,应该是季羡林作为一名有良知的中国知识分子对一个万物商品化时代的警示。我还想,谢绝了大师的称号,,谢绝不了的,是敬重之人之敬重。“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放在这里,也许合适。我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季老学术与人品的欣赏者,我还想,我们该怎么做才能真正契合学术精神才能担当起一名知识分子的良知呢。
      
       斯人已逝,缅怀之。
      
      
      
  •     
      
      读懂人生似乎是每一个愿意思考的人一生都绕不开的命运主题,人们总是试图探讨出人生的真谛与意义,在其中纠结徘徊,难以参透本意。那么到底人生的意义在哪里?我们该用怎样的眼光看待人生呢?
      如果说我们难以沉淀的是智慧,那么在这个积累的过程中是不是也会有某种程度的大彻大悟呢?一个耄耋之年的睿智老人,用近于一个世纪的生命过往的体悟,为我们的心灵开启智慧的窗口,教会我们博爱无私,宽容仁慈,不纠结执迷,平淡从容。这是一位真正智者的感悟。书中所有的文章都是用朴实无华的语言叙述,平淡无奇。季羡林学贯中西,博古通今,却一生淡泊名利,虚心向学,是一位真正具有人格魅力和学术魅力的智慧老人。
      书中有一篇文章叫《不完美才是人生》,这似乎让当代在追求完美生活路上的人们大跌眼镜,季老先生在这篇文章的开头中提到“每个人都拼命的争取一个完满的人生。然而,自古及今,海内海外,一个百分之百完满的人生是没有的。所以我说,不完满才是人生。”这听起来似乎不像是一生载满荣誉的先生所言,但这却是季老先生对于人生意义的另一种诠释。生命本来就不会一帆风顺,万事顺意。在生命的旅途中难免会有不顺心的遭遇,不管你是贫民百姓,还是高管富商都会在生命的过程中遭受到不同程度烦恼的困扰,比如你有丰富的物质生活不一定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去享受,有一个蒸蒸日上的事业不见得有一个美满的家庭、知书达理的太太,有美满的家庭不一定有一份体面的工作。在“完美”面前人都会变得很“平凡”,不必幻想能将生命完美化到极致,只希望在这个过程中去努力做到自己所能做到的最大完美程度,就是一种最好的生活态度。有时我们需要心平气和的坐下来静静的思考体味和读懂自己,超越自己,将内心的浮华与浮躁抹去,脸上留淡淡的微笑来面对人生。
      同样在书中,季羡林老先生对人生所要经历的“走运与倒霉”、“世态炎凉”、“缘分与命运”进行了鞭辟入里的分析,让我们对“做人与处事”、“成功”、“毁誉”、“迁就与适应”、“压力”等方面有了更深的理解,能够以一颗宽容和知足的内心去领悟另一种生活的真谛。 
      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耄耋之年的季羡林朴素和真诚的话语里深藏的是经过几十年风雨洗礼的人生智慧。提醒我们如何去思考和领悟人生。我们不必像一个小学生严肃的听课那样专心致志的研读,你只要带着一颗倾听的心灵。书中的涓涓溪水般的智慧就会流注于心间。我们带着倾听的愉悦,淡淡品味一个耄耋老人娓娓道来的生命智慧,有闲看庭前花开花落的从容自在,那么领悟的又岂止于书。
      
  •     应该是高三的时候来看的,当时季老还在世。因为是北大的校长写的,所以就买了一本。高三,大家都知道,炼狱般的日子。就在这炼狱般的日子里有幸看了这本书,一个将近一百岁的老者如此透彻的给我分析了人生的种种。心态也变得很坦然。。。。。。。
  •      第一次读这本书的时候,很难有一些自己的感悟,因为这本书通篇都是这位睿智的世纪老人的人生感悟,而这种感悟更建立在他数十年对东方文化的深入研究上。这种书读起来就想陪着以为年长的智者品着名茶,听着她不厌其烦的唠叨,但却不觉得有一丝的烦躁。
       这本书虽是一本散文集,但在文章的编排上却逻辑性颇强,读起来并不觉零散。开篇三篇并未进行过多的论述,只是由对生命过程的描述引发思考——“你为什么活着?”在第四篇《人生的意义与价值》中季老对全书做了一个基本的定调——“如果人生真的有意义与价值的话,其意义与价值就在于对人类发展的承上启下,承前启后的责任感。”
      在第一部分定下了基调之后,第二部分开始讲对待人生的态度。首先,人生是不完美的,也是不可选择的。真正了解这个真理,对己,可以不烦不燥;对人,可以相互谅解。对待世态炎凉,记牢的看法可以说是十六个字“世态炎凉、古今如此、洞明世事、推己及人”。对于运气,我就得老人朴实的话语更具说服力,“走运时,要想到倒霉,不要得意过了头;倒霉时,要想到走运,不必垂头丧气。”诸如此类,第二部分最重要的是讲平常心,要圆润做人,这里的圆润不是圆滑,这点在第四部分中是可明显看出的。
       第三部分是一些有关为人的具体方式的讨论,阅历所限,对这些问题我的感触不深,这里就不叨唠了。
       对第四部分的内容,我还是有一些东西可讲的。第四部分共计122页,是全书中最多的一部分,多事季老近九十高龄所做,语言更加平实,多是一些老年的感悟。老人在《老年十忌》中提到“五忌:无所事事”在《谈老年(一)》中有写到“我已经到了望九之年,无论怎样说都只能说是老了。但是,除了眼有点不明,耳有点不聪,走路有点晃悠外,没有什么老相。每天至少还能工作七八个小时,没有什么老的感觉,有时候还会有点沾沾自喜。”多少有些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感觉。
       对于这本书我是不想多讲的,总是觉得自己讲不出它的味道,这里面的东西是需要一个人静静地读,细细地品,用生活阅历加以印证方可觉出其中滋味来。有人说,外国人读书是为了做学问,中国人读书是学做人,这算得上是一本学做人的书吧。读这本书,从思想到语言给我的感觉都是一种洗去喧嚣浮华的宁静。走入大学的殿堂,半只脚已经进入了社会,很多人多少都会感到一丝的迷茫,望诸君读完这本书后能找到一片心灵的寄托。
      
  •     
      在季老生前我对他以及他的书籍的了解也仅止于泛泛,关于他生病入院有所耳闻,却不曾想我对一个耄耋老人的离世反应如此之大。09年夏天的那个早晨我站在窗边对着报纸默默地流了很久的泪。为了季老,为了生命的流逝,为了那一句“我们生活在一个没有大师的年代”…… 也许吧。岂止是没有大师,在这个充斥着“秒杀”、“山寨”,甚至连真正的牛奶都不复存在的今天,我们还拥有什么?
      
      在这个鸡飞狗跳的年代读季老的书让我恍若隔世。那种熟悉又遥远的感觉在阅读的过程中一直触动着我那自以为强大的神经。书中讲述的这些那些,发生在季老的身上也在你我身边。他们的过去,我们的现在,你们的将来。时间从不曾改变过什么,变了的是你我的心。
      
      书中的文字是如此的简单、朴素,没有华丽的修饰,没有夸张的感叹和傲视一切的结论,就这样在这些朴实的文字里,我被我自己的情绪所感染,因为——我自卑。我自卑是因为我的欠缺和不足,那个东西叫作——平静的心。
      
  •     这是我第一次阅读季老的书,给人很震撼的感觉。不仅是季老所说的话,更在于季老从文字当中所展现的品格。
      人生这话题,不是我们这种二十刚出头的小辈能看明白的,或许人到了四十岁也不敢说不惑。人生这个话题太复杂沉重,沉重复杂到了只有饱经世事老人才敢谈论。
      读季老的书,你不会感觉是有人故作高姿的在那讲学,在字里行间中你感受到的是一个谦卑而博学的老人在与你分享他对人生的感悟。这是一种平等的态度,用爱将你托起,让你站在伟人的肩膀上与他平行。这怎能不让人感动。
      老人剖析自己的人生使我感悟到什么是人生,我们的人生应该是什么以及我们应该怎么做。老人并没有谈论让人读着蹩嘴的理论。他只是用平实的语言记录着在他看来是野狐参禅所得来的一点感悟。而这些感悟却让我感觉是如此的真,如此的有深刻。
      大师,与人分享的不仅是知识,还有他们令人尊敬的品格。愿我也能如您对我们期望的那样,顺其自然,尽上人事。
  •      《季羡林谈人生》,季羡林(1911-2009)著,当代中国出版社2006年1月出版。
      
       众所周知,季羡林是我国当代德高望重的学界泰斗,精通英、德、梵、法、吠陀、巴利、吐火罗等多种外语,在中国传统文化、语言学、历史学、佛教学、印度学和比较文学等方面均卓有建树,范围之广、功力之深,世所罕见。本书系由季羡林研究所辑录1995至2001年间季老有关人生方面的论述文章而成。时值世纪之交,季老已是耄耋之年,早已看遍人生百态、历尽世态炎凉,饱经大起大落的丰富人生经历使得他对社会洞察得更为透彻,也留下了许多充满智慧的思考。
      
       在本书所辑录的文章当中,有的从宏观角度专论人生;有的则论述人生的某一方面,如成功、毁誉、压力、爱情等;有的论述为人处世的原则和方法,如谦虚、容忍等;还有的则纯粹是作者对自己人生经历的回顾与思考,如八十述怀、九十述怀。当时季老虽然年事已高,但却一直身心两健,以生活为乐事。正如他在新千年来临之际所说,在前往八宝山的路上,他“决心鱼贯而前”,决不抢先插队,在轮到自己的时候,“说不定还会溜号躲开”。“兀兀穷年,不求有惊人之举,但求无愧于心,无愧于吃下去的饭。”
      
       季老在书中体现出的尤其值得世人学习之处有三,一是谦逊,二是淡定,三是有为。季老学贯中西,但在文章中从不摆大家学者的架子,而总以平头百姓自居,这并非矫情,而是真正的平易近人。本书各篇文章用语都极为朴实,只似闲话家常,全无故弄玄虚的高深之语。季老一生累经风雨,愈知“不完满才是人生”,因此主张心态要平衡,情绪要稳定。人应当“知足知不足,有为有不为”,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就在于对人类发展的承上启下、承前启后的责任感”。本书文章都不长,纵然是平时生活极“忙”的人,抽空读上其中一两篇,于启迪智慧、净化心灵也都是有所裨益的。
      
       (蔡舰 2011年4月4日)
  •     读季先生的书觉得总是停留在认字阶段。季先生知识面之广,人生态度之闲适值得学习。斯者已去……留下的是很好的精神财富。
      “智者永,仁者寿,长者随心所欲。曾经的红衣少年,如今的白发先生,留德十年寒窗苦,牛棚杂忆密辛多,心有良知璞玉,笔下道德文章,一介布衣,言有物,行有格,贫贱不移,宠辱不惊。”
  •     这本书是由季老的随笔散文整理汇编而成,每一篇文字都在探讨一个相对独立的问题,而所有这些问题汇总在一起,就可以相对比较全面地了解季老对待人生的哲学和态度。当然,季老留给我们的思考是宝贵而丰富的,可这本书却编得让人不敢恭维,实在是有太多重复的东西了,看到后面,有些篇章感觉有凑数之嫌。话虽如此,编排的失误依然挡不住季老的光辉,此书还是非常值得一读的。不过大可不必像我这样买书来读,网上有很多地方都可以读到此书。
      
      要说感想的话,个人认为书中有两个话题特别值得谈一谈,一个是人生的意义与价值的问题,一个是如何安身立命的问题。
      
      关于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季老明确告诉我们,他认为一个人存活于社会的意义在于承上启下,承前启后的历史责任。窃以为季老说的这个传承应该包括生命的传承(也就是繁衍)、文化的传承、精神的传承以及环境的传承等所有这些需要或者是应当传承的东西。这个观念跟南师(南怀瑾)经常在自己书中提到的颇为互通,不过南师喜欢引用宋代张载的话“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事开太平”。这种崇高的使命感和历史责任感是非常值得我们钦佩和学习的,在我国很多知识分子身上都有体现,它是中华民族的特产,在民间也有很多体现,譬如中国人重祖先就是一种“承上”。也许正是因为这种精神,华夏民族的文明历程才得以一枝独秀地延续五千年之久,而不像其它的文明曾经辉煌一时,却无法延续。写到这,我想起了以前有一个人曾跟我说过的话:“我现在车也有了,房也有了,人生还有什么好奋斗的啊”,相比之下,他的人生价值是否有点太少了呢?
      
      关于安身立命的问题,季老分为三个方面,一是人与自然的问题,二是人与人之间的问题,三是个人的思想感情之矛盾与平衡的问题。对于人与自然的问题,季老一直都是忧心忡忡,他看到现今环境污染严重、臭氧层空洞、物种灭绝、淡水短缺、温室效应严重、自然灾害频繁等等问题,反复强调东方“天人合一”的思想才是出路,不要老学习西方的“征服自然”,还引用恩格斯的话“人对自然的每一次征服或胜利,都会遭到自然的报复”,我想这些大家都有体会,可以自行判断。对人与人之间的问题,季老只谈了对待好人的二字箴言“真”、“忍”,这两点我认为不必细说,大家自己玩味下会更有感触,那么如何对待坏人呢?又如何区别人之好坏呢?都是很有意思的问题。第三个是个人的思想感情矛盾与平衡的问题,这点其实是季老在书中谈得最多的,因为说白了,也就是如何自处的问题,书中探讨的关于命运、福祸、礼仪、道德等等诸方面的问题,都是关于如何自处的,如果能保持一个良好的平衡心,这个问题也就解决了。
      
      
      最后,我写了这么多,其实都是受季老启发而来,如果觉得对这些问题感兴趣,就去看看季老是如何思考的吧。在这个思想混乱、价值观缺失的末法年代,能够通过向大师们学习而使思想得到一点涤荡,会是非常有助益的一件事情。
  •     读九旬老人的文字,(姑且让我把书称之为文字吧),幸事,亦是心事。      十几二十岁时,常会面对人生,高谈阔论,以为,读过几本书,便已是懂人生,知天命,拿着伟人曾说过的话去自居。     真到了三十,奔往四十了,便不再敢奢谈人生这个话题。因为,深知自己的浅薄,亦深知,即便临近终点,也不敢用懂人生来夸夸其谈的。     季先生经历了许多,季先生亦是大家,仍是谦逊的将人生的过与往,生与死,正与反,宽容与狭隘,运与缘,点点滴滴,娓娓道来。     我们的人生,终归是不完满的。     因为不完满,所以,无所谓你的对,或是我的错,亦无所谓,你的成功,或是我的失败。有的,只是适应,只是谦恭,只是随缘,只是宽容与豁达的心境。
  •     谈季羡林先生,怎么说呢,年轻时候他自然也是一个动了心思有想法的人,就跟一般正经人家一样,有点好处能占总是愿意占的.只是占好处的方法有好多,有的人不怎么费力就占着了,有的人废死了力没占着,还有的人下了力气还蚀了本,这后两种属于悲剧的范畴,咱到此打住不讨论悲剧,接着谈季老吧.
      他属于下了力气还亏本的那种,这当然是据说,也有季老的旁证,譬如他就不怎么怨恨让他住牛棚的家伙,因为这种东西有点呛人不好说,那咱谈他为什么能自称出离愤怒吧.
      按王静安的观点,解脱有两种一种是宗教性的,一种是人文的艺术的美学的,那季先生到晚年明白自己不过一书生的道理,有如宝玉被人教化这玉从何处来一般,他应该属于后一种得道的吧,但季老却始终有意无意的回避解脱这种说法,而在书中多次强调人对社会的创造与改良.
      那他把人生理解为超越,那就是翻过了宗教性的解脱,这和别尔嘉耶夫的人生哲学有所契合,而季老在晚年著述中并没有过分强调对自由的追求,究竟是殊途同归还是两者迥异,那就待方家考吧.
  •     一直就在人生大道路上彳亍,彷徨。读到季羡林老先生的《谈人生》忽然觉得是那么的透彻,其实很多道理我们都懂,只是我们不知道如何表达出来,没有人告诉我们这是对的,这是错的,我们就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摸索前行,或许何谓对的人生,没有人能给出正确的答案,人生,就是别人把你生下来,然后你自己活下去,但不论怎么说,有的道理我们应该懂,而这本书就告诉了我们很多,很值得一看。
  •     季老对待人生的那种淡定,对自己追求的执着,一次次感动了我。
      当我心情烦躁的时候,我会拿起这本书翻翻,感受季老的那种朴实与淡定,受益匪浅。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