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爸爸吴敬琏

出版时间:2007-04-01  出版社:当代中国出版社  作者:吴晓莲  页数:238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吴敬琏曾于2000年、2001年连续两年高票当选为“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是国人最熟悉的经济学家。然而,吴敬琏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他的境界、品格、学识、良知和勇气源自何处?  在本书中,吴敬琏长女吴晓莲从“家人”的角度,用真实坦诚、简洁生动的笔触,采用相同年龄、不同时代对比的独特手法和几十幅珍贵老照片,讲述了这位著名经济学家从出生、成长和成熟,到为中国经济改革和发展而倾注全部精力的经历,并首次向读者揭示了对吴敬琏一生品质和人格形成最重要的影响人物——母亲邓季惺,以及她和一份名报的艰辛发展史。  本书通过吴家三代知识分子在不同时代环境、意识和观念下所选择的不同生活道路,再现了他们质朴的生活态度、严谨的学术追求、求真务实的思想境界和高尚的民族精神,展现了一个名门家族鲜为人知的家史和传奇故事,读来亲切自然,引人入胜。    作者简介:吴晓莲,吴敬琏长女,1992年,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心理学博士;1993-1996年,美国德里克索大学(Drexel University)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系合同教授;1995-1996年,美国宾西法尼亚大学沃顿(Walton )商学院客座讲师;2000-2005年,《纽约时报》About.com网站“心理学”专栏主持人;2002年至今,创建并任职于自己的身心健康工作室(Shelley's Studio)。

作者简介

  吴晓莲,吴敬琏长女,1992年,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心理学博士;1993-1996年,美国德里克索大学(Drexel University)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系合同教授;1995-1996年,美国宾西法尼亚大学沃顿(Walton )商学院客座讲师;2000-2005年,《纽约时报》About.com网站“心理学”专栏主持人;2002年至今,创建并任职于自己的身心健康工作室(Shelley's Studio)。

书籍目录

第一章 启程第二章 人之初:父母无择 爸之初 我之初第三章 幼小稚童:浑然不觉 爸的幼年(1930-1934):北平丧父、挑积保命、 母亲再嫁、 回到南京 我的幼年(1963-1970):南长街前后、 幼儿园内外第四章 小学前后:学以成性 爸的小学前后(1934-1941):能干母亲、小学生的第一个暑假、 抗战中离开南京、重庆安家、巴蜀小学、 江北新村、政治环境  我的小学前后(1971-1976):我们的“三个妈”、奶奶家边上的小学、好想当红小兵、筒子楼里、我也闹革命、被放羊的岁月第五章 中学时代:理想之光 爸的中学时代(1941-1949):三所中学、科学救国与民主救国 我的中学时代(1976-1981):多事之年、逃学和小说、跟爸爸学英语、爸爸说靠自己、情窦初开第六章 大学时代:走出家庭 爸在大学(1949-1953):金陵病号、再结音乐缘、给人“洗澡”、新党员入复旦 我在大学(1981-1986):高考、大学四年、改名风波、和孙冶方写作组在青岛、休学心得第七章 毕业之后:步入社会 爸入社会(1953-1966):初进社科院、“反右”中父母戴帽、“中右”的吴敬琏其实很“左” 我入社会(1986-1994):美国的校园生活,教书生涯、回国探亲、婚姻“大”事第八章 走向成熟:决定性事件 爸走向成熟(1966-1976):念语录救夫人、干校苦乐记、四谈顾准、忙碌的“逍遥派” 我走向成熟(1994-至今):一个母亲的诞生、安安和妞妞、瑜伽和心理学第九章 成熟人生 : 认识自我 成熟的爸(1976至今):高速爬格子、井外的天、耶鲁“汲水”、秀才的平台、不适合做官 成熟的我(今天):我是谁、三人与三个时代第十章 不惑之年:惑与不惑 不惑的爸:“吴市场”的开关在哪儿、一次长谈 父女问答:也问娜拉出走之后又怎样?第十一章 纵横人生 吴敬琏纵横观 吴晓莲纵横观第十二章 我和爸爸生命中的重要人物 邓季惺:大家庭的中心 陈铭德:爸爸的继父,我的亲爷爷 吴竹似:奶奶的爱人,爸爸和我的基因 周南:爸爸的终身伴侣,我的母亲 吴敬瑗和吴敬瑜: 爸爸的姐姐,我的姑妈们 吴晓兰:吴敬琏的另一个女儿,我的妹妹后记

章节摘录

插图及签名页

媒体关注与评论

吴敬琏:他究竟是谁?/《中国图书商报》   吴敬琏长女吴晓莲新书《我和爸爸吴敬琏——两个人与三代人的故事》首发式近日在三联书店举行。在美国生活多年的吴晓莲从“家人”角度展示了一个家族三代知识分子鲜为人知的家史:吴敬琏的父母——生父吴竹似,继父陈铭德和母亲邓季惺——1929年创立并经营《新民报》,抗日战争胜利后成为一家在全国拥有一报、五社、八刊的民营报业集团(现上海《新民晚报》前身)的艰辛历程;吴敬琏的传奇经历;以及他的女儿们的生活和经历。谈起写作动机,吴晓莲说,她写这本书,是想知道吴敬琏是如何成为吴敬琏的,想了解他是谁。  他出生于1930年代,经历过改朝换代、曲折轰动的年代。他是一个心系国家、情牵百姓的经济学家。他最早举起了“市场经济”的理论大旗,以敢说真话而著称,被誉为“经济学家的良心”。他,就是吴敬琏。然而——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我朦朦胧胧地意识到,我好像不知道我父母是什么人。吴敬琏和周南,他们是我的爸爸和妈妈,一向以来这就是我对他们的唯一想法。而除了是我爸爸妈妈以外,吴敬琏到底是谁,周南又是谁,我想都未曾想过。”  在《我和爸爸吴敬琏》一书里,作者吴晓莲这样谈到她写这本书的初衷。比起自己的祖辈和父辈,生于上世纪60年代初的吴晓莲,人生轨迹相对较为顺畅:她在“文革”十年里度过童年时代,1980年代初考上大学,1986年大学毕业后,又顺利留学美国并长期在美国定居。  长期的美国生活经历,为吴晓莲回过头观察自己的家族史提供了一个参照系。当然,她也承认,自己的心理学专业背景在采访和写作中发挥的作用亦不可忽视。  断裂的父亲形象在吴晓莲的印象里,父亲吴敬琏的形象大致可以这样概括:喜欢沉浸在自我的思考空间里,因而显得对与其无关的事物无动于衷;喜欢古典音乐、做木工或电工这样的手工活,对新鲜事物保持强烈的兴趣。但吴敬琏最突出的特点在于他的理性思维和严谨的态度,不管遇到什么事,必会从理论出发而非经验。  “有一段时间,爸爸教我滑冰,他规定必须站成丁字步才能开始滑,但我始终站不好丁字步,所以到现在也没学会。”吴晓莲回忆说。除了滑冰,吴敬琏在煮米饭、骑自行车和游泳方面都有自己的一套理论。  这套“科学主义”的做法甚至浸透到育儿理论。据她的保姆事后回忆,父亲因为坚信婴儿吃瘦肉有营养,会把瘦肉煮成肉渣,但出生不久的她消化不了,拒绝吃瘦肉渣。“不吃,周末称体重时发现没长到一斤,我们全家就会忙不迭地调查原因,很是麻烦。”  作为女儿,吴晓莲看到的仅仅是父亲生活化的一面,对于父亲在埋头写作时陷入的那个思想空间,她却始终未曾进入。“吴敬琏是谁?”“他何以会成为今天的吴敬琏?”——对于她而言,“吴敬琏”是一个断裂的形象,既无比熟悉,从某种角度来说,又十分陌生。  大概在十一二年前,带着这样的问题意识,吴晓莲开始往返于大洋两岸,断断续续地采访家人以及父亲的同事、朋友、学生等,“那时,吴敬琏助手柳红的《吴敬琏》还没出版”。与柳红的传记侧重描述吴敬琏的经济学思想不同,学心理学的吴晓莲更加愿意探究父亲成长过程的外在力量和内在动因。  “祸从口出”是家人常用来劝戒吴敬琏的老话。以“直言不讳”闻名的吴敬琏,总是在危急时刻“管不住自己的嘴”。即使被下放到“五七干校”,他也没有停止过学习和思考,在“干校”的牛棚中,他和思想家顾准谈论中国问题和人类历史时,顾准提到的市场经济的想法,让日后被称为“吴市场”的吴敬琏受益匪浅。这种飞蛾扑火般的救国情结,让在美国生活了20年的吴晓莲十分不解,“这是图什么呀”?为此,她与父亲深谈过两次。  在这为数不多的直接与父亲“正面交锋”的采访中,吴晓莲一度试图用弗洛伊德“本能的原动力”(Instinctive Drive)的理论来解释父亲的使命感与入世热情。但她却发现,对源于工业革命时代“人定胜天”的现代理念的推崇,以及坚信正确的理论能够从好的方面影响世界,可能才是吴敬琏的“思想开关”。  “从很小的时候起,‘救国’便是我所受的理想教育,我周围的人好像都是些各种各样的救国派……”在交谈中,吴敬琏的这句话引起了她的注意。吴晓莲逐渐认识到,要想打开吴敬琏的思想开关,她不能仅仅局限于研究他本人的内在因素,她必须把自己的注意力投向自己那段几近湮没在大人的缄默当中的家族史。  吴氏家族的历史在采访父亲和两位姑母时,他们不约而同地谈到自己一生所受的影响:一是来自他们的母亲;二是他们小时候的教育环境。  吴敬琏的母亲邓季惺是20世纪初中国女权运动的先锋,她的思想受“五四”影响极大,为了解放妇女的劳动力,她曾办过幼儿园,也曾做过律师,后加盟丈夫陈铭德创办的民间言论报纸《新民报》。在第一任丈夫吴竹似(吴敬琏生父,与陈铭德同为《新民报》创始人)去世后,她带着三个孩子嫁给陈铭德,签订的婚前协议惊世骇俗:婚后自己和三个孩子维持原姓;实行分别财产制。  《新民报》作为解放前最大的民间报系之一,在中国言论史上扮演过重要角色,邓季惺甚至曾因此遭到蒋介石的暗杀。建国后,在“反右”和“文革”的特殊环境下,吴晓莲却从来没有听家人正式谈过这段家族的历史,仅仅是偶尔在饭桌上听到说话带着川音的大人们提及“过去在报馆”的片段,由于对大背景不了解,这些片段显然无法在她幼小的脑海里“注册”。  出生在一个报人家庭,吴敬琏从小就对政治话题耳濡目染。在吴家三姐弟的印象里,他们小时候,“清晨一起床就往大人的卧室里跑,看到的便是铺满一床的报纸,大人和小孩喜欢一起依偎着躺在床上看报纸”。二姑妈回忆说,“外人看我们这家人可能觉得挺奇怪的,因为我们聚在一起的时候很少聊家常,却总是谈时事”。也因此,吴敬琏10岁就能写出《论百团大战》这样的时评。  邓季惺从来不会因为忙事业而疏于照顾孩子。即使是在抗战的颠沛流离中,她也会想方设法先把子女安置好,所以,虽然因为战乱而频频换学校,吴家姐弟却没有耽误学习,反而能接受到最好的教育。吴敬琏曾就读的巴蜀小学,推崇“头脑是科学的,身体是劳工的”的教育理念,吴敬琏后来能做一手好的木工活,便是缘于此。  作为一位有政治抱负的报人,邓季惺一生的理想都维系在妇女解放与国家民主之上。不过,她却有着实业家的头脑,她在加盟《新民报》后,通过实行股份制,把这家不足10人的小报改组成全国都很有影响力的报系。日后,作为著名经济学家的吴敬琏还曾就股份制的问题请教过她。但这位女强人并非毫无缺点,在采访中,一些报馆老人告诉吴晓莲,她的奶奶性格太“直”,不大会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在吴晓莲看来,奶奶身上独立、理性和直率的性格基因悉数遗传给了吴敬琏。  在写作过程中,她也很乐于探讨父亲对于自己的影响。在内容编排上,她把相同年龄段的父亲与自己的经历放在一起作对比。祖辈和父辈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到自己这一代已经无从寻觅。但她认为这是个很自然的结果,因为一方面,在她成长的特殊时代,使自己并未受到父亲幼时那种充满使命感的教育;另一方面,自己长年置身已是“后现代”语境的美国,对公民与国家的关系的理解,远不能与深受“五四”遗风影响的祖辈和父辈并论。  按照传统的算法,吴晓莲的儿女属于这个家族的“第四代”。他们只拥有一半的中国血统,因此去美国探亲的吴敬琏会像以前教女儿学英文一样,做些汉字卡片给自己的一双外孙。吴家的家族史,还要在他们身上延续下去。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我和爸爸吴敬琏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31条)

 
 

  •   家族的底蕴就决定了他们后代成长的背景,独立思考、坚持做人的原则,一个真正的知识分子家庭。也终于懂得为什么吴敬琏能成为“经济学家的良心”,良好的家庭教育、学校教育让人终身受益!
  •   吴敬琏的长女写了很多祖辈、父辈的事迹,她并不是从小就对这些尘封的事情感兴趣,而是在长大之后回过头去重新翻阅那些历史。对于家族而言,这绝对是幸事。对于推崇吴敬琏经济学说,关心吴老的读者来说,也是很珍贵的资料
  •   我和几位长辈看了以后都很爱不释手。我觉得此书对成长和做人很有益。我尤其佩服邓季惺老人-吴敬琏的妈妈,一个融美丽,温柔,智慧,理性,干练,精明于一身的女人。
  •   崇拜吴老为人和做事,也要了解他的故事才能感到更可贵
  •   我很喜欢这类书,让我们看到一个了不起人的另一面.
  •   一个女儿写父亲,很真挚的感情,很流畅的文笔,读来颇有共鸣尤其字里行间流露的对于“现代化”的反思与警惕
  •   文笔很幽默,生动!常常令人会心一笑!值得一看!
  •   我姥姥要买的,我也没有问嗯
  •   书是正版,邮寄很及时,速度挺快
  •   作者是学过心理学的,视角跟一般作家不同。吴敬琏父母的故事比吴敬琏的故事吸引人。更有人格魅力。可以了解吴敬琏为什么能成为吴敬琏。
  •   家长们应该从吴敬琏和他母亲各自的成长史中,针对自己孩子的教育方式、教育理念得到一定的启发
  •   十年前就买了晓莲写的“安安,乖”那本书,正好那时想要孩子,看了挺有启发的。现在这个年龄,看了这本书也很喜欢,可能因为是一个时代人的原因吧!
  •   只是一部家族的记载史。
  •   很开心,看到喜欢的书到手,还是有感动的.
  •   我看了这本书,觉得没有想象中的好,但是还是有点教育意义的。
  •   我关注,我喜欢吧
  •   两条线索,一条吴敬琏先生,一条作者自己。说老实话,作者有点挂羊头卖狗肉的意思,用父亲把自己包装出去了。不太合适
  •   当做对经济学家的生活做一般了解来读还可以,文学水平很一般,书名副标题有点大,一般描写象宋美龄那类的‘家族’二字才可写入封面吧。
  •   一个女儿对父亲的崇拜而已。
  •   文笔一般,故事亦不吸引人。
  •   比预期的令人失望。
  •   我是被吴的大名所吸引才买的,结果没想到如此的令人失望,实在是看不进去。同样那句话,想看的人可以跟我借或转售给你,但前提是你住在揭阳!
  •   我的订单号:184636053,订购日期:2007-7-10.货款早已支付!都过去十天了还没有收到货!我同事比我早订一天,但她在五天前就已经收到货了!当当太让人失望了!第一次在当当购书,就这么不痛快!
  •   我2007.07.02-2007.07.08购买的商品现在还没收到,如何评论啊?!!!!!!!!!!!
  •      看到这本书的时候,有些疑惑,封面是鲜明的左右黑白对比,左边的女士年轻,以黑色背景为底,右边的男士一看就知道是吴敬琏了,以白色为底。于是我知道这显然是要讲述两个非常不同的人生故事了。
       我于吴敬琏很好奇。因为他也是属于在三四十年代成长起来,在文革中历练成熟,在改革开放后有所作为的大家,而我对他们尤其感兴趣。想知道究竟是怎样的境遇,教育背景,信仰选择,朋友亲人成就了现在的他们。而从中我能够学到什么,领略到什么,这也是我喜欢读人物传记原因。但是,不得不承认,我对本书作者吴晓莲根本未曾耳闻,起初读起来也很不习惯她那样略显稚嫩轻松的笔调。想着作者和我也是有一定代沟的人了,为什么写起文章来,却让我感觉在和我同辈的人也在交流。但是,随着阅读的展开,我开始由对吴敬琏全部兴趣转向了对作者本身。她的人生虽然不尽如奶奶邓季惺的传奇,也没有父亲吴敬琏的卓越,却散发着沁人心脾的芳香,让我觉得这个自认为是“普通人”的女人是如此可爱,如此的魅力超群。如果作为一个女人,能够拥有如此的智慧和魅力,那么我也甘愿做一个普通人。
       作品采取作者的人生和父亲的人生交叉叙述的形式。从吴敬琏的父母亲,吴敬琏的小学,大学,工作,文革遭遇,讲到吴敬琏在由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理论的讨论中的贡献,呈现了一副比较完整的在其他的传记中不能为我们所知的吴敬琏。我读完后的感受就是,原来大家也可以生活的如此平凡。大家并不是不可触碰的高高在上的人,他们不是生就一副智人的模样,不是注定被命运亲睐,不是永远看得见真理,他们也曾对显示感到无奈,也曾对未来感到迷惘。但是,他们最终成功了,因为他们能够在隐忍的时候隐忍,在退让的时候退让,但是也能够在认识到真理的时候勇于坚定信念,敢于把握时机出击,重重地出击,于是他们的人生变得不再普通,他们创造出辉煌的成绩。用他们的话,人生就是永远都在奋斗,48岁的时候可以去大学旁听,可以利用床沿学习,可以文革期间也坚持学习英文。未曾听到大家说到休息,未曾见到大家真正停止奋斗。对于学者大家,努力是终身奋斗的信仰。我于是拜服他们的坚韧不拔。吴敬琏的经济成就我不很熟悉,但是于这故事中,我就已经知道有着这样性格毅力的人注定会成功。
       如果说吴敬琏的故事启示我大家的光芒是建立在不懈的努力上,那么吴晓莲的成长故事则告诉我,原来人是可以怎样的拥有不同的人生。其实,我对这类有着较好身世的人向来有着难以言说的情感。奶奶是民国初年有名的民族资本家,爸爸是改革开放卓越的经济学家,不用说她会拥有怎样一帆风顺的仕途,商途,抑或学者之途。名声地位与生俱来,一官半职不在话下。如若用权谋入世是理所当然,退居幕后也可算是韬光养晦。毕竟他们的祖辈父辈创造出的价值可能要比所谓的历史的创造者——劳动者更促进加速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他们有理由享有些许的“特权”。但是,吴晓莲选择的人生却大大超出我的思考能力和所谓的生活阅历。她没有任何闪烁的光环护身,她选择一条和祖辈父辈完全不同的人生。她到国外追寻自己心理学的梦想,嫁给心爱的人,做全职妈妈仅仅因为她太爱孩子们了,考瑜伽资格师资格,建立自己的工作室。没有为了妇女解放以身作则的束缚,没有为国效劳的豪言壮语,只有在美国做妻子,做妈妈,做心理辅导师快乐的生活信仰。
       我为做女儿的吴晓莲能够拥有这样的父亲骄傲,也为做父亲的吴敬琏能够有这样的女儿自豪。两个人的选择不同,但是都无疑快乐满足地实现着自己的价值。无论多少,都让人欣慰。父女关系其实很微妙,父亲影响着女儿的性格,处事方法和人生态度,但是女儿却同样可以自己选择人生,影响改变着父亲。我爱我的父亲,我希望我会有更多的机会和他交流。如果我将来有了女儿,我也要求在意孩子他爸与孩子进行沟通。
       一句话,读过后觉得很幸福,希望以后能看更多这方面充满人情味的传记。
  •     书读了大概一半了,没有一口气读完的渴望,也不想放弃。想了解吴敬琏从这本书里还是可以获得很多信息的,但是这本书的结构不喜欢,作者生生的将自己和吴敬琏进行分段比较,读起来不爽快,每一篇章间就像断了气,其实作者和吴敬琏没有可比性,读这本书的人多半是冲着吴敬琏的吧,这样说好像对作者不太尊敬,但是作为读者的我,兴趣在吴敬琏的成长历程,作者自己的历程却占了全书几乎1/2的篇幅,太过了。
  •     一本书是需要跟自己的处境和心情相符时,才能感同身受,才能打动人。
      
      翻开书第一句话就吸引了我注意:“31岁那年,我发现父母根本不知道我是谁。”进而让她更加耿耿于怀的是,她发现自己也不知道父母是谁,自己的爷爷奶奶是谁。因为奶奶是传奇人物,爸爸是名人,所以有机会通过别人的眼睛,去发现他们、认识他们。不过这更让做女儿的感到难以接受。作者提到她在飞机上读别人写的她爸爸的传记,一边读一边哭,哭了一路。
      
      如今我也快这个年龄了,我发现自己也如同她一样地不知道自己的父母是谁。虽然自己的爸爸和祖上都不是名人,可是,作女儿的处境和心理是大致相同的。他们到底是谁?有过什么故事?什么经历?我又是谁?我为什么是我?我从哪里来?
      
      跟很多别的读者一样,对于吴晓莲是谁并没有太大兴趣,不过,跟随了她的叙述,你赶快去寻找自己家族的传奇吧。
      
      从春节后,我开始给父亲开博,鼓励他多写回忆性的文章,尤其是他跟爷爷奶奶的故事。每次读到他的新文章,我都禁不住泪流满面,有些是因为本身是悲剧——父亲的儿时是非常寂寞和凄凉的;但大多数没有来由,就是因为读到了这些往事。第一次知道他们过去是什么样的人,有过什么样的经历。如此而已。
      
      我很快速就翻完了这本书。在这个时节看到,于我意义重大。祝贺吴晓莲作为一个女儿做了这样的一件事。在写这部书的时候,她一定经历了一个极为丰富和浓郁的感情经历。她一定觉得自己从来没有跟父母、祖父母这么贴近过。她也一定籍由这本书而更加确定了“吴晓莲是谁”。是的,这对读者无关紧要,可是于她自己是非常重要。
      
      看到书最后“纵横人生”那里,我在想,她这本看似平淡的书也是做过很多功课的,不然,母亲周南的那部分也写不成这样。像爷爷奶奶和爸爸那样的名人倒是容易的。我让读者们试着照这个样子说说自己母亲的小传,恐怕很多人说不出吧?其实也就是这个春节假期,我才第一次试着问妈妈这方面的事情,很惊讶的发现她的另外一面。如果动笔写下来,也不过是几百字。
      
      吴晓莲说,认识爸和认识自己,都是一个双向的旅程。我很庆幸,我的旅程在没有太晚之前,开始了。
      
  •     
      
      按:卓越送来一批书,先读吴晓莲写的《我和爸爸吴敬琏》。
      其实,从家人这个角度来写吴敬琏我比较喜欢,而且书不是很厚,大概三个小时看完了,除了对封二内容简介“敬请关注本书博客”——但下面留的博客地址打不开有些腹诽外,更多的是羡艳,在那“万恶的就社会”,吴敬琏家有那么多套房子!
      请原谅我是个俗人,道德文章不细细研究,关心的是经济学家的经济!
      
      ■最初的起点
      
      吴敬琏的父亲及继父这边,好象在经济上乏善可陈,那么,先看其母亲邓季惺的家族背景——
       吴敬琏的母亲原名邓友兰,成年后她给自己改了“季惺”这个更现代的名字。清朝时她祖上从河南南阳迁居到四川,繁衍成奉节的大户,在本地开设煤矿,后来到汉口社庄卖煤,直到1891年飘洋过海到日本,买下了 一个新的洋火厂搬回到中国,建立了四川第一家近代工厂——“森昌泰”火柴厂,这个洋火厂最终还是被外国真正的“洋火”挤垮了。她的父亲邓孝然曾创办过煤矿开 采、织布、造纸等实业,也当过成都中国银行行长。邓家的家庭背景是中国最早的民族资产阶级。(P9)
      
      ■南京西式花园楼房
      
      1933年前后的南京,城西北原是一片荒地,新近成为国民政府首都的市政府把它计划成每户占地一亩左右的新住宅区。银行给贷款,鼓励一些人买地盖房。邓陈(吴敬琏家)一家的房子在现在南京的北京西路,上下两层。有意选得大一些,一半自己居住,一半出租给别人。这幢房子当时还作为 中国中产阶级的居住模式,接待过美国参观者。新婚燕尔的邓季惺和陈铭德为这幢房子取一个充满恩爱之意的、浪漫的名字,叫“鹣庐”。
      1933年夏天,邓季惺从朝阳大学法律系毕业。拿到法学位之后,邓季惺和丈夫陈铭德一起把家迁回了南京。一到南京,邓季惺就开始为自己的家盖房子。这以后成为邓季惺的一个习惯,每次搬一个地方,她总是要先把家安置在自己盖的房子里。她偏好结构合理的西式花园楼房,而且总是在大书房后面设置一间小书房,也就是给孩子们的儿童活动室,她总是尽一切可能给孩子们安排最好的生活条件和学习条件。另外,盖房也体现了她的善于经营。除了1933年在南京,后来1939年在重庆,1943年在成都都有她盖的房子,最后是解放后在北京盖的,也就是我出生时住的南长街那一幢。(P21)
      
       ■重庆自建两套房
      
      1939年夏天,邓季惺(吴敬琏母亲)和丈夫已经在与重庆市区一江相隔的江北新村买了地,开始盖自己的花园洋房了。等盖好后在此安家时,两个女儿已经到南开中学去住校读书了,只有小儿子吴敬琏就近在江北新村小学上学。
      因为《新民报》社在重庆市中心,和江北之间只有渡船,没有桥,邓季惺和陈铭德在离报社不远的华一村又买了地,开始盖在重庆的第二幢房子。他俩平日住在城里,只有周三晚上和周末才回到江北新村的家中,江北家中平日里只有敬琏和一个老保姆住着,周末大人孩子团聚一堂才是热闹。(P38)
      
      ■成都建两层小楼
      
      1943年春天,邓季惺(吴敬琏母)应时任四川省建设厅厅长胡子昂的邀请去成都看花会时,看出成都是个办报的好地方。说干她就干了起来,她在成都华西坝的外边修了一座夯土墙的二层小楼,三个孩子也跟着从重庆搬到了成都。 1944年6月,《新民报》成都版晚刊创刊,半年后又加日刊。此后《新民报》成为成都发行量最大的报纸。
      
      ■北京300多平米的洋楼
      
      北京刚解放的时候,我奶奶(吴敬琏母亲)在中山公园西墙外买了一块地,盖了一幢300多平方米的三层洋楼,我们一家人住在那里,一直到1966年文化大革命后被迫搬出。我对整幢楼的样子和楼里的结构一点印象都没有了,在那里面的生活片断,想起来也像梦幻一般。(P22)
      
      ■党给的“好住处”
      
      南长街的家被大抄特抄一通之后,爷爷奶奶在那儿住不下去了,搬进了他们的老朋友龙云夫人家空置的一套三室一厅的单元房。爸爸(吴敬琏)妈妈已经在北京师范大学筒子楼里一间13 平米的玻璃房里安了家。三岁的我被送进了中国科学院的幼儿园,上全托。(P22-23)
       1973年,我们一家四口就住在师大筒子楼里那间13平米的玻璃屋里。星期六晚上才回奶奶家去过周末。
      那个筒子楼在北京师范大学校园里,早先是学生宿舍,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改做教职工宿舍楼的。到1973年我住过去的时候,楼里每个房间里都住着一个带小孩的家庭,可以说是相当拥挤,加上大人小孩大多在师大校园里上班和上学,邻居之间简直成了低头刚见,抬头又见,一家炒菜家家知晓了。
      我们一家四口住的那间东、西墙完全是玻璃格子做的屋子,肯定原本不是给人住的,大概是个学生活动室之类的房间。它夏天不遮西晒的毒日,冬天不当呼啸的寒风。当时一边挂着用小块布拼凑起来的窗帘;另一边的玻璃墙上糊满了报纸,勉强遮挡一下。房间里放了一张大床和一张小床,加上一张桌子,和一个五抽柜,就几乎没有转身之地了,所以我和妹妹必须跟父母挤在一张大床上,四个人横着睡。
      公用厕所一层楼只有一间,一楼和三楼是男厕,二楼是女厕。我家住三楼,可想而知我们家三位女士的不方便。要说我对奶奶家的优越生活条件有任何意识的话,就得算是上厕所的方便了。
      厨房当然没有,公用走廊上各家门边放着一个蜂窝煤炉子,到了傍晚时光,一层筒子楼,十几家的炉子上都冒着热气,在楼道里从这头走到那头,各家的晚饭就尽收眼底了。尽收眼底的是大同小异的大白菜和食堂里买来的馒头之类。因为居住空间小,家里又没有什么物质财富可言,各家经常是房门大开,也经常互相串门。特别是傍晚时光,一层楼上住着的三、四十口人都回来了,热热闹闹的,还真有点共产主义的气氛。(P49-50)
      
      
      ■“统战单元楼”
      
      (吴敬琏母亲)自从1966年被迫搬出南长街上自己的房子后,就被安排住进了坐落在北京东城的一幢属于国务院的单元楼。楼里住的尽是民主党派人士、统战对象和他们的家属。当时我爷爷奶奶是政协委员,另外,爷爷是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委员,奶奶是民主建国委员会委员,所以也属“民主党派”和统战对象。住在同一幢楼里的还有许多前国民党爱国将领和他们的家眷,其他党派人士,还有前国家主席刘少奇的儿女们。(P44)
      
      《我和爸爸吴敬琏》当代中国 07.6第一版 吴晓莲 ¥:26
      
  •   写的不错,顶一下
  •   有钱人出身
  •   有心人啊,把房子都挑出来讲了,整理得挺好的,呵呵。那个年代,他们家这样的房子……你回头再看看《往事并不如烟》吧。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