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大师之死

出版时间:2010-1  出版社:当代中国出版社  作者:同道  页数:278  
Tag标签:无  

前言

国学复兴大趋势关于国学的定义.目前存在两种意见:一种是延续章太炎的定义,即包括文字学、经学、史学,学术界多持此论;另一种是比较通俗的理解,即国学就是传统文化。本书认为,“传统文化”的说法失之宽泛,而文字学、经学、史学的说法又过于学术化,不能兼顾社会各阶层的知识水平。本书在这两种观点的基础上提出:国学是一种以文字学、经学、史学等学术知识为载体,以知识阶层的思想观念为代表的社会主流价值观体系。因此.书名中的“死”,就具有了两层含义:一、通过对13位国学大师死亡情形的再现(死亡时间、死亡原因、时代背景、临终遗愿、死后哀荣),解读其文化价值观与现实社会的激烈冲突,展示其在时代变局中所作出的历史抉择,由此使大家看到1 3个不一样的人生命运;二、正是从文化价值观传承的角度讲,“国学大师之死”,象征着国学的衰亡,抑或说,在民国一代学人手中,国学的价值内涵发生了大断裂。极端而言,国学已成为一门“绝学”,或曰“绝唱”。

内容概要

本书从十三位国学大师之死(死亡时间、死亡原因、时代背景、临终遗愿、死后哀荣等)为出发点,全面梳理了近代中国各个历史转折点以及百年中国的命运沉浮,全面解读了在特殊历史背景下,国学大师们的文化价值观与现实社会的激烈冲突。以及他们在时代变局中所作出的历史抉择。  回顾十三位国学大师波澜起伏的一生,我们发现,他们的命运与近代中国的命运紧密相连。在经历各个历史转折点、时代大变革时,他们始终坚定地履行着自己的人生使命,并在国学成就上树立了不朽的丰碑。

书籍目录

前言:国学复兴大趋势卷一 康有为,二十世纪中国史第一章 七窍流血,猝死青岛 谁毒死了康有为? 死后因“国学大师”而遭罪 二十世纪中国史第一章 忠于君主,更忠于思想 轶事 康有为关系图 康有为人生轨迹卷二  王国维,与千年旧学共命运 自沉昆明湖 喧嚣身后事 遗书藏玄机 从文哲到经史的痛苦历程 千年旧学之光 轶事 王国维关系图 王国维人生轨迹卷三 辜鸿铭,一个“洋”人的国学梦 寂寂而终,两女为尼 来自马来亚的“香蕉人” 偶遇马建忠,变回中国人 帮张之洞策划湖北新政 “严复、林纾皆可杀” “以一个中国人的名义” 被国人视为异族 轶事 辜鸿铭关系图 辜鸿铭人生轨迹卷四 粱启超,半个世纪的精神导师 改变一生的对话 内心深处的革命火种 造中国之一代新民 醉心开明专制 回归国学 死亡日历 都是西医惹的祸 轶事 梁启超关系图 梁启超人生轨迹卷五 章太炎:双峰并峙,政学同归 父亲的遗命与人生两大主题 与民国政治人物分分合合的“革命家” 清代学术史的押阵大将 大师亡矣 轶事 章太炎关系图 章太炎人生轨迹卷六 鲁迅:寸铁取“敌”,别立新宗 关于鲁迅当选“国学大师”的争论 国学修养的三个层面 抛弃“经史” 欲以小说启民智 鲁迅之所以为鲁迅 待我成尘时。你将见我的微笑 轶事 鲁迅关系图 鲁迅人生轨迹卷七 假如没有蔡元培 假如没有蔡元培 为什么是蔡元培 国学不厚焉能领袖群伦? 寓革命于教育的政坛元老 中西合璧的办学方针 长眠香江 轶事 蔡元培关系图 蔡元培人生轨迹卷八 胡适,近代学术思想的枢纽 胡适凭什么成为大师? 于学术思想空白期横空出世 考据功夫获取上层学术圈的认可 贯通中西的“胡适方法” 身后哀荣与“三不朽” 轶事 胡适关系图 胡适人生轨迹卷九 陈寅恪,一代史家 陈寅恪之死 自由之思想,独立之精神 史学三变 寄“心史”于“红妆” 轶事 陈寅恪关系图 陈寅恪人生轨迹卷十 顾颉刚,桀骛与卑柔 一夜成名的“顾老板” 恐怖的家庭教育侣 卑柔下的桀骜 桀骜中的无奈 结怨鲁迅 “批本师” 一生只宜书为伴 轶事 顾颉刚关系图 顾颉刚人生轨迹卷十一 梁漱溟,接续三百年儒学 晚钟即将敲响 接续三百年儒学 行动的儒者 外儒内佛 轶事 梁漱溟关系图 梁漱溟人生轨迹卷十二 钱穆,最后的国学 父死而子不能送终 1949年的选择 17岁差点投革命军 由革命转向“招魂” 国学之魂何时归? 轶事二五四 钱穆关系图 钱穆人生轨迹卷十三 三部哲学史与冯友兰的一生 寿筵变葬礼 道术多迁变 没有变过来 谄媚江青? 轶事 冯友兰关系图 冯友兰人生轨迹

章节摘录

插图:七窍流血,猝死青岛1927年3月18日,康有为从上海搭船赴青岛。面对波涛汹涌的大海,他回味起十天前的七十大寿。寿筵前一天。溥仪派人送来了亲手书写的“岳峙渊清”匾额和一柄玉如意作为贺礼。这让康有为受宠若惊,居然重整前清官服,遥拜天恩,全然不管大清帝国的皇权已经消失了16年。叩拜完毕,又挥笔写下一份“谢恩折”,由书记用小楷誊清,印了上千份,分赠前来祝寿的贺客——这也是他一生中最后一次以帝国贤臣的名义.给“皇上”写“奏折”。寿筵当天,亲朋好友、门人弟子齐集上海“游存庐”为康有为祝寿。康的得意门生梁启超送来寿联:述先圣之玄意,整百家之不齐,入此岁来年七十矣!奉觞豆于国叟,至欢忻于春酒,亲受业者盖三千焉!全联集《史记》、《汉书》及《郑康成集》中的句子而成,天然贴切,把康有为比喻为孔圣人,这让一直以“康圣人”自居的康有为煞是喜欢。然而,此时北伐军正浩浩荡荡进军上海,孙传芳连连败退,康有为十分慌张,想把全家转移到安全处,躲避北伐军的锋芒,这才有了青岛之行。到青岛后,康有为住在先前买下的天游园别墅。3月29日,他来到中山路上的粤菜馆英记酒楼,参加同乡宴。喝了一杯橙汁后,他突然腹痛难忍,急忙回家。当夜呕吐不止,请来两位医生,其中一位日本医生诊断为食物中毒。30日,呕吐了一夜的康有为感觉毒已清除,非常健谈,晚上照例夜观天象。可是观看了没多会儿,突然独自大呼:“完了,完了!”31日凌晨2时,他忽然对身边的人说:“中国我无立锥之地了,但我是不能死在外国的。”似有交代后事之意。5时许,康有为“七窍出血而死”。康有为的去世,颇得孔子“知天命”的精义。

媒体关注与评论

五十乡年,只欠一死;经此世变,义无再辱!  ——王国维年来检点人间事,惟有春风不世情。  ——辜鸿铭设有异族入主中夏,世世子孙毋食其官禄。  ——章太炎待我成尘时,你将见我的微笑!  ——鲁迅“小我”是有死的,“大我”是永远不死,永远不朽的。  ——胡适我不能死。我若死,天地将为之变色,历史将为之改辙。  ——梁漱溟

编辑推荐

《国学大师之死》是由当代中国出版社出版的。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国学大师之死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47条)

 
 

  •   国学大师,虽然死了,但永远活着.这部书的描写,确实写出了国学大师的气度与风范,值得一读.
  •   在网上查找资料的过程中,发现这本书,买后就迫不及待开始读了。13国学大师灿烂、令人艳羡、又不免哀婉叹息的一生。大师之行令人敬仰。本书可做民国史的知识普及。令人在这个时代,可以找到灵魂的慰藉和心理的信仰。希望如此。
  •   了解了国学大师的坎坷经历,真的让人感慨万千,这是谁一手造成的啊,悲哀了,中国的文革。
  •   同道写的有关国学大师的一生,一本书让我们了解国学大师的很多。。。
  •   国学大师魂犹在,长留人间满乾坤。
  •   学习了很多国学大师的事迹,对他们有了更多的了解
  •   大师是所有民族和时代都应珍惜和崇敬的人物,可惜的是,在我们这个浮躁与浮华的时代,甚至无法为大师保留一个应有的位置。记住大师,留住历史的尊严。
  •   书所选中肯精到,可选为国学之敲砖石也。
  •   文化是什么,可以问大师们。他们往往是历史的反映
  •   了解大师们的人生最后时段的好书
  •   大师,大事。
  •   平静的阅读
  •   读史可以明鉴,赏文可以养心。适合知性阅读。
  •   略有破损。
  •   书到得很快,书也不错
  •   提供了一种思维角度
  •   我们语文老师推荐的,应该还不错吧
  •   逢乱世,与国同,哀叹声声。
  •   内容平实,可读性较强
  •   挺好看的~~好书~~~嘿嘿。
  •   康有为,1858年3月19日,生于广东南海,1927年3月31日,因食物中毒死于青岛。
    王国维,1877年12月3日,生于浙江海宁,1927年6月2日,在北京自沉昆明湖而死。
    辜鸿铭,1857年7月18日,生于马来西亚,1928年4月30日,因肺炎死于北京。
    梁启超,1873年2月23日,生于广东新会,1929年1月19日,患尿血症并西医误诊死于北京。
    章太炎,1869年1月12日,生于浙江余杭,1936年6月14日,在苏州死于鼻衄病和胆囊炎。
    鲁迅生,1881年9月25日,于浙江绍兴,1936年10月19日,因肺结核死于上海家中。
    蔡元培,1868年1月11日,生于绍兴山阴,1940年3月5日,在香港死于胃溃疡。
    胡适,1891年12月17日,生于上海,1962年2月24日,突发心脏病死于台北。
    陈寅恪,1890年7月3日,生于湖南长沙,1969年10月7日,在广州因心力衰竭、肠梗阻而死。
    顾颉刚,1893年5月8日,生于江苏吴县,1980年12月25日,因心脑血管病死于北京。
    梁漱溟,1893年10月18日,生于北京,1988年6月23日,在北京患尿毒症而死。
    钱穆,1895年7月30日,生于江苏无锡,1990年8月30日,在台北安然去世。
    冯友兰,1895年12月4日,生于河南唐河,1990年11月26日,因呼吸道感染死于北京。

    以上是《国学大师之死》里列出来的十三位国学大师的生卒年月,我通过百度知道,五年前的那次国学大师的评选还存在较大争议,比如有的人只能算是文学大师,有的只能算是教育大师,不能算是国学大师等等,这些且不去管它,至少,他们都是某一领域的大师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都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留下了浓重的一笔,都会青史留名。

    仔细看一下,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都是生在19世纪下半页,最早的是康有为、辜鸿铭,生在19世纪五十年代,最晚的是钱穆、冯友兰等,生于19世纪九十年代,而去世最早的在20世纪二十年代,只活了五十岁,最晚的则在20世纪九十年代,活到了95岁。他们这些人所经历的,正是中华民族深受西方列强的欺凌,遭遇数千年未有之变局的时代。

    他们是不幸的,出生在列强环伺、战乱频仍的环境里,出生在国学式微、西风东渐的年代里,中华民族迭遭列强侵略,无力抗争,每个人都能看到古老中国痛苦的挣扎,无力的呻吟。他们这些人不得不面对残酷的现实,来不及选择就肩负起了图谋自强的重任。他们苦苦上下求索,追寻救亡图存的道路,以期解人民于倒悬,促中华之崛起,为此经受了太多的战火洗礼,遭遇了太多的屈辱血泪,也承受了太多的精神苦难。不管有什么思想,选择什么道路,他们必须在这巨变面前给出自己的选择。有人选择君主立宪,有人选择民主革命,有人选择投身教育,但最终都选择了醉心学术,精研传统文化。

    然而,他们又是幸运的,所谓时势造英雄,他们生在巨变的年代,生在中西文化激荡、交汇、融合的环境里,一方面深受传统文化的浸淫,有着很深的国学功底,一方面又得以开眼看世界,广泛接触西方文化,可以称得上是学贯东西,博古通今。他们普遍具备双重的眼光,既能够用传统文化的视角来审视西方文化,加以吸收和消化,又可以用西方文化的观点和方法来“整理国故”,对传统文化加以梳理和阐发,于中于西都可以通古之变,成一家之言,更容易开创时代,做出成绩。

    对于我们大众来说,国学也许就是传统文化的代名词。从1840年起到现在的近二百年间,中华民族的命运经历了太多的起起落落,太多的风风雨雨,这个过程中无数仁人志士、革命先烈也经历了数不清的激烈争论和残酷斗争。而怎么看待传统文化在其间始终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虽然传统文化早已经衰落,但这些大师不单单是传统文化的研究者,也是传统文化的化身,他们的存在早已成为一种象征,一种中华传统文化仍然屹立、不曾衰亡的象征。而他们对于传统文化的热爱,或者说痴心都是我们不曾及的,是值得我们学习和深思的。而随着这些大师的逝去,甚至晚他们一辈的精通国学、精研传统文化的钱钟书、张中行、季羡林等晚一辈学人的次第逝去,中华文化在学理的传承上确实面临着断裂的危险。大师远去,国学其颓!

    或许历史就是如此,往往要逼你到绝地才许你能重生。回溯过去,我们对于使我们之所以成为中国人的待传统文化太过粗暴,丢弃了传统的生活方式,淡化了传统的道德规范,放弃了传统的传承教育,结果呢?现在的种种社会乱象就是粗暴丢弃传统所造成的恶果!而如今,我们再也不能再犯那种强行割裂传统,挥刀自宫的傻事。可喜的是,社会上已经自发的兴起了几波国学热,虽然这些都是群众层面的,比较肤浅的,但至少说明国人心目中有这份渴望,有回归传统的心声。我们可以期待,在这种持续的热潮中,必然会有传统文化的复兴,也必然会出现新的国学大师!在中华民族发展和复兴的道路上,只要能够科学而理性地对待传统文化,批判的继承,以传统文化为核心,重铸中华民族之魂,并以此凝聚人心,从中汲取力量,我们必然能够走得更远,走得更好,必然能够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   读《国学大师之死》,使我在较短的时间内,了解了中国近代史上那些为中国文化招魂的大师们,他们做的都是三不朽之事业,他们每个人都能为国家民族之兴亡而终生不弃,直到生命的终点。而当代中国还有这样的大师吗?
  •   一本书了解了13位国学大师的基本概况,觉得很值。遗憾的是大师的生活经历如果能再丰富一些就更加完美了。书的装祯也很好,纸质也挺好,还有各位大师的标准像。
  •   看看这本书,就知道什么是国学大师了。他们只属于那个时代。而当下,是难以找到的。
  •   很多大师在文革时被迫害而死,读来无限悲愤
  •   了解国学的好书!
  •   不错。粗略的了解一点历史。
  •   深切的怀念他们,虽然阴阳相隔,但是他们的精神永存!
  •   从清末民初至新中国成立以后的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我们姑且把这段时期称之为“文化交替过渡的乱时代”——这并没有什么特定的历史意义,纯粹是为了个人学习、研究的需要。知识分子处在这样一个“乱时代”,其实是很麻烦的。让我们循着这十三位国学大师的人生足迹,再次重温这段历史,感受一下百年风云和历史苍桑……

    就我个人的理解,这个时代的知识分子,其人生路向至少面临四次选择:

    第一次选择:维新改良,还是“排满”革命?

    清末民初以来,“救亡”一直是这个时代的主题。以康有为、梁启超为首的保皇派——这些没有功名的读书人,本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使命感以及顽固的忠君思想,参与到政治上来。从“公车上书”到戊戌变法“百日维新”,矢志不渝地坚持维新改良的路子。但其政治理想并没有得以实现,随着清皇朝的覆没,保皇行动最终失败了——维新改良的路子终于走到了尽头。康有为“大同书”的设计,只是属于未来之理想。

    与康有为等保皇派不同,章太炎走的是一条“排满”革命之路。这个有着一腔热血的知识分子,经历了与洋务派、维新派的痛苦诀别,游走于革命派、旧军阀之间,一次次周旋于政客间做出种种努力,然而却因其主张不切实际,最终都化为泡影……他总是“无法厘清社会现实与政治斗争的复杂性”,在政治上的表现显得非常幼稚,甚至于有点可笑。

    选择什么样的政治路线,本来是“居庙堂之高”的大人先生们的事,但这些先知先觉的读书人总是不安份,不甘固守书斋的寂寞,抱着“以天下为己任”的态度积极参与到其中来……然而,却因其埋守书斋、不谙世事,最终都无法实现个人的政治主张。文人从政总是难见“事功”。中国历史上于此有所表现的,大概就仅有宋朝的范仲淹、清末的曾国藩了吧?

    第二次选择:“新”、“旧”之争——提倡新文化,还是固守传统文化?

    辛亥革命后,国家形势越来越乱,一批先进的知识分子开始寻求救国的新出路。继陈独秀高举“民主”和“科学”这两面旗帜,发表抨击尊孔复古的文章,提出“打倒孔家店”之后,胡适提出了白话文学革命,一下子点燃了学术思想革命的导火线。胡适在近代史的上层文化领域造成的震荡是激烈和深远的。另一位新文化运动的“闯将”,就是弃医从文的鲁迅先生。鲁迅进行小说创作和杂文写作,“不过是想用他(指小说)的力量,来改良社会”——欲以小说启民智。

    显然,儒学作为一种维持政治社会秩序的意识形态而早在清末民初已经破产了。但是,它在上层文化或大传统中仍然占据着主流地位。最“可爱”是的辜鸿铭先生,这个被称为“香蕉人”的辜鸿铭先生,从西方浪漫主义价值观出发,看到中国传统价值体系的可贵之处,于是以个人微薄的力量时时固守、捍卫民族传统文化——尽管他始终被世人目为不识时务的“顽固保守派”。钱穆深信中国文化和历史自有其独特精神,一生致力于“为故国招魂”。梁淑溟不满西化之风,潜心研读四书五经,写成《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一书,以证明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的价值。

    在这些“大师”当中,我最尊崇的是“兴邦耆宿,群士导师”之蔡元培。戊戌政变后,蔡元培先生便产生了“教育救国”思想。在他“主政”北京大学期间,凭着独有的人格魅力和先进的教育思想,广泛网罗新、旧二派的学人,坚持“思想自由,兼容并包”,把北京大学变成了一所真正的大学,变成了整个民族的新的精神摇篮。假如没有蔡元培,五四运动就不会如此自由的发展,中国的共产主义思想也可能就不会这么早地萌芽。

    第三次选择:跟国民党走,还是跟共产党干?

    1949年,这是个时代的分水岭。对所有知识分子来说,又是一次重要的人生选择。此时,康有为、梁启超、辜鸿铭、王国维、章太炎、蔡元培、鲁迅等大师已经相继离世,早归道山了。那么,其他人又是如何选择呢?

    1948年12月,国民党开始了“抢救学人”的活动。时任北京校长的胡适走了;钱穆先生似乎更加感激蒋介石的知遇之恩,终于抛妻弃子一走了之。国民政府把陈寅恪当成“国宝”,蒋介石亲自登门劝陈一起去台湾,却遭到拒绝。离开大陆后,蒋还多次派专机到南京接陈,但是陈寅恪却始终没有答应,最后还是留下来了。在跟谁走的问题上,优柔寡断的顾颉刚表现得模棱两可——“唯有听之于天而已”,最终还是留下来了;清华校长梅贻琦走了,冯友兰却主动留了下来。冯认为,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尚贤”,而自己就是“贤”,自己在新社会,一定会有用处。

    与众不同的是梁淑溟先生,他走的是一条中间路线。抗战之后国共两党的磨擦让梁淑溟忧心忡忡。为此,他以自己独立特行的方式积极斡旋,为国事奔走,用统一的立场和原则,居中调停。建国以后,毛泽东邀请他进入政府,但是他并没有答应,自始至终保持中立,并没有落在共产党一方。

    现在,我们已无从评判各人的选择之是非错对,但让我觉得异样和困惑的是:从此以后,知识分子的表现却迥然不同——在政治上已经难以听到其声音了!

    第四次选择:接受思想改造转向,还是固守学术思想自由?

    历史翻开新的一页——新中国成立之后不久,全国便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思想改造大运动,各类知识分子都被卷入其中。这对一些人的气节是个考验。现在,我们来看看这种“改造”是如何扭曲这些知识精英的“脊梁”的——

    在这场思想改造大运动中,冯友兰居然“说了不想说的话,写了一些不想写的东西”,自我失落了,正义和良知都失掉了!还有顾颉刚,竟批起本师来了,“为迎合时风而说了稍有正义感的人听了会皱眉的话”。顾颉刚的性格是软弱的,连同他的精神内核也是软弱的。在现实生活、乃至政治生活上,他始终是一个容易被拿捏的柿子。毕竟是书生!当然,这不是冯、顾二先生个人的问题,这是一个时代的问题。

    让人感到欣慰的是,在整体失落的同时,仍然有一些不屈的个体。梁淑溟在1953年召开的全国政协常委扩大会议上就有关总路线的问题顶撞毛泽东是广为人知的,这足以表现一个知识分子独立特行的人格魅力。有人把这件事称之为“现代史上最为精彩动人的一章”。与之相似的还有陈寅恪先生,“决不从时俗为转移”,始终坚守自己一方的精神家园,不学习马列主义,并婉言谢绝中央历史研究委员会的邀请,以“独立的人格,自由之精神”为毕生信念,保持一个学人应有的气节。

    对一个知识分子来说,气节是个大问题。那么,王国维算不算是气节之士呢?在我看来,那是彻头彻尾的“愚忠”!“君辱臣死”的念头强烈地主宰着他,使他“经此世变,义无再辱”,最终选择了自杀。王国维不过是一个覆没封建王朝的殉葬品罢了!但这总比某些人有骨气。

    “我若死,天地将为之变色,历史将为之改辙……”(梁
  •   时代精神的见证,肉体、灵魂与环境的相遇。物身心回环一体,何论世间沉浮
  •   若因为学术需要购买该书是错误,若因为了解历史人物概况购买概述则稍有用处。
  •   谈到读书,便起羞赧之色。仔细回想起来,这半年也就完整地读过七本书。那些新买的,还有几年前买的,层层叠叠堆在书架上电脑桌上。起初看着堆叠的这些书还有些不安,日子如流水悄然流过,这点不安也一点点被流水带走,仅有的一点点不安也渐渐淡了,散了。哎,真有点不可救药。
      读到一本好书,整个身心都变得轻盈起来。书,仿佛就是上天赐予我们的一对翅膀,带领我们去遥远的地方。当然,我说的是好书,并不包括手头这本《国学大师之死》。收到这本书后大致翻了翻,第一反应是怎么挑了这本书?明显感觉内容东拼西凑,逻辑混乱,几无价值可言。如写到陈寅恪先生在六零年代在广州的遭遇,作者似乎表现出某种痛惜,但随即笔调一转,“如果一九五三年陈寅恪北上的话,他和可能是另外一种结局”。另外一种结局?和郭沫若一样?太不了解陈先生了,也太高估毛太祖了。
      罢了,就当一本随手小说看,于不幸中求安慰,零落散漫间,也可见这些大师、以及民国的风范。譬如辜鸿铭这个传说中守旧的老头,居然也能说出“言论本自由,汝等不佩服我,我辞职”这样堂堂正正的话来。我以为,那个时代和那些大师,可用顾颉刚先生的话来概括。“予若不处五四运动时代,决不敢辨古史;即敢辨矣,亦决无人信,生不出影响也。适宜之环境,与少年之勇气,如此可宝贵也。”“若是我不到北京大学来,或是孑民先生等不为学术界开风气,我的脑髓中虽已播种了辨古史的种子,但这册书是决不会有的。” 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此情只待成追忆。
      幸而作者的文字还算流畅,大师的趣闻轶事倒也可观可赏亦可叹。那天读到蔡元培先生一章,觉得小标题真是不错,《假如没有蔡元培》。幸而世间没有假如。读完才知道蔡先生对伦理学也颇有研究,还翻译了泡尔的《伦理学原理》,被国内许多大学作为伦理学教材。毛某在湖南第一师范读书的时候,曾批注“凡有压抑个人,违背个性者,罪莫大焉。”殊不知,几十年后,在新中国的大地上,知识分子没有说话的权利,也无不说话的权利,饿死者上千万,夫妻反目,父子成仇,人性中的恶被无限激发并放大,不知道这算不算“压抑个人,违背个性”。
  •   我是冲着这本书的书名去的,以为他能多多少少体现近百年来中国文化的走势。不料书的内容漏洞百出,连一些基本常识都还没弄清楚,模糊了事,真可惜。
  •   买书的时候,满怀希望;阅读以后,出乎意料。本书并没有我想象中的富有深度,富有启迪,倒像是把材料罗列在一起,拼凑而成,故而,颇为失望。
  •   魂归来兮,国学大师 湖北保康 马维友 读了一遍,感觉是还不错。书中介绍了康有为、王国维等13位大师(似乎称国学大学不一定都恰当)。每位大师拟个标题括其一生,正文先从死时情形写起,然后略述一生,最后附其轶事、关系图和人生轨迹。比如对王国维评价标题是“与千年旧学共命运”。然后分“自沉昆明湖”“喧嚣身后事”“遗书藏玄机”“从文哲到经史的痛苦历程” 和“千年旧之光”等五个标题述其一生,附录“轶事”、“关系图”和“人生轨迹”有创意,既简洁明了,又信息丰富,比如从一页多一点的“轶事”篇幅中介绍了王国维两个有趣的故事;仅从一页的“关系图”就可以了解王国维有四大恩师、五大朋友、五大弟子和没有论敌等多方面信息;从仅两页的“人生轨迹”中,可以看出他一生从浙江海宁到上海、武昌、日本、苏州、北京再到日本、上海、北京等八次大的地点转移。 读完书后我试着将13名国学大学师划分类别,从学问上区分和评论,我的学力严重不足,不敢说三道四。于是试着粗略地区分一下他们的思想,也说不上稳妥,姑妄言之吧。 第一类是我称之为旧时代的殉葬者,有康有为、梁启超、王国维和辜鸿铭。他们为大清帝国奔忙一生,虽然曾有冒着杀头危险推行维新改制,比如康梁师徒二人,但终其一生,也仍然只是止于改良。不仅自己不想把封建王朝推翻,还顽固地反对别人革命。即使封建帝制已经灭亡,皇帝也早就退位,然...而王国维和辜鸿铭还要主动去为“皇帝”效劳,甚至还为能够晋见一次感激涕零。为表明其前清遗老的身份,辜鸿铭至死也不去掉曾让中原汉族士子饱受屈辱的长辫,不合适宜地拖着它出入于大学讲堂,也不管这是传播新式文明地方;王国维甚至于甘愿为封建文化殉葬,留下“义无再辱”遗言。若用现代眼光去看待这类人,他们似乎傻得可爱,或迂腐可笑,甚至顽固反动。但我以为,他们忠于自己可的信仰,钟情于我们现代人认为落后的文化,完全也可算作“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我们这些事事讲实际的现代人即使做不到,绝不会为一种文化灭亡而赴死,不理解他们的反常之举,也应该尊重他们,甚至崇敬他们。 第二类我称之为封建帝制的掘墓人,有章太炎、蔡元培和鲁迅。他们虽然自小接受的是封建旧式教育,但他们在世界观形成的青年时期,或较早地受到了新思想的影响,或能出国系统地接受西方教育,所以能够逐渐看清封建帝制的反动与腐朽,毅然地走了坚决反对封建帝制的道路。章太炎基本上倾向于资产阶级革命,支持孙中山为首的革命者推翻帝制,建立民国。蔡元培与鲁迅更是辛亥革命坚决的拥护者和受益者。鲁迅先生虽然后来不满足于中国资产阶级革命只是形式上赶走了皇帝,没有取得实质上胜利,从而以文艺批判其不彻底性,并倡导继续革命,但他终其一生的革命主张,实质上也没有超出三民主义的范围,并没有像左倾教科书说得那样,成了马克思主义革命家。 第三类我称之为中华文化的改造者,有胡适、钱穆、陈寅恪、梁漱溟、顾颉刚和冯友兰。其中胡适、陈寅恪、冯友兰和顾颉刚侧重于借助西学重建,他们运用西方学术理论,引进科学研究方法,重新整理中华固有文化,企图构建中华文化新系统。可惜当他们面对强大的专制政权,不管胡适在台湾借助办《自由中国》杂志宣扬自由学术思想,还是留守大陆的陈寅恪以死维护“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最终都被碰得头破血流。一大批“识时务”的学者或如冯友兰那样,将自己的著作被迫加以违心改造,以适应新的“形势”得以出版,等到政治严寒过后再改回原样。或者干脆像顾颉刚那样,埋头点校古书不再发表言论,以求寿终正寢。钱穆和梁漱溟倒是走出了一条比较独特的路子,一个在香港,一个在大陆,都在坚决维护中华文化传统的基础上,在整理文化的过程中建立新儒学。他们的成果近年来越来越受到汉语文化区的重视,看来他们当时最具有战略眼光和超前意识,笑到了最后,赢得了未来。 当代著名文化学者刘梦溪认为,清末明初是继乾嘉之后第二个学术高峰,出现了一大批“空前绝后”的大师,其“空前”是因之前的大师只能“通古今”,而不能“贯中西”,而后世的学者能做到“贯中西”,而不能“通古今”,因为现代的教育方式,很绝难培养出具有深厚的传统文化基础的后生。我很赞同这个说法,但我认为,不仅是学问上不如,在精神气节上更不及,前者较显,人皆易知;后者较隐,人不易知,甚至知而不认账。于是司空见惯,造成恶性循环,以致于现代所谓的大师集体缺乏那种执着与无畏之气,少了为学术、为真理而献身之魂,强调提高大师素养,恐怕首要的是为当代大师招魂吧。(欢迎访问[...])2011年4月25日初稿,2011年6月31日修改 阅读更多 ›
  •   对于书的质量,没话说。本书选了十三位民国成名人物,各有千秋。有些人物可能在很多人看来,算不上国学大师,但是,那也可能是比较肤浅的看法。本书也是一家之言,介绍什么也比较简略,作者的语言插入就较少,基本是事实的堆放,对于想了解一下民国人物的,还是值得一读的。
  •   读之深感大师之可敬可佩,也甚为其中的命运坎坷者可叹,也甚为个别的在历史关头的表现可惜。 但这些人毕竟是真正的国学大师。他们是中华民族的真正的文化精英!读他们的历史,再读他们留给我们的遗产,我们骄傲,我们景仰,我们羞愧,我们反思。
  •   怎么说呢,似乎是民国热国学热的产物……
  •   文化断裂 而现在的文化浮于骨肉之上 入不了骨肉 13位大师 仰望
  •   书的前言从“救亡——强国——富民——和平崛起”四个方面系统诠释,间带13位国学大师的生平简述,很有条理。每篇后面有“轶事”、“关系图”、“人生轨迹”,体式新颖,阅读起来轻松且更具吸引力。个人认为编者投入的心力不足,书中有几个错别字、错字符,若有再版,望细心。
  •   速度很快,书是正品,已经开始看了,比想象的薄一点
  •   书本身的质量还是不错的,但是由于书的纸张本身是复古的偏黄色,加上没有压膜保护,所以书籍显旧,我拿到手的这本看上去有些像二手书。
  •   封面有点脏脏的,可能是由于我买的时候是最后一本的原因吧,其实我觉得只剩几本会影响我的购买决定也,哎,谁要我爱书呢,内容还没看的呢看完了,没有才买时的轻松感觉,沉重沉重
  •   书的装帧不错,内容梳理齐整,易于阅读记忆。推荐!
  •   让我知道了有哪些可以称其为大师,就这样。
  •   打开邮包一看:书籍已经被人弄褶皱了,像旧书。。。不过,其他书都还好。
  •   这本书不错,很好,推荐!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